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

李明峰這邊正在暗自推算今天的局勢,那邊慈禧太后接着又問道:“李太師,你的常勝軍呢?是否也該削減一下員額啊?”

李明峰心中暗罵:“兩年前老子移師遼東的時候,大幅削減員額,當初湘軍、淮軍一個兵都沒有減少,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就和沒事人一樣,也沒看你逼着他們減員。現在他們減員了,你竟然逼着老子減,好事沒老子的,壞事處處拉不下我”

心裡是這麼罵的,但是老李嘴上卻不能直接罵人。李明峰淡淡的道:“回聖母皇太后,曾公既然都肯削減湘軍,那我也自然不能落後。曾公佔三省之地,擁十萬大軍,常勝軍自然不敢和湘軍相比,臣只要直隸和遼東兩省可以存兵便可。總兵力也只保有九萬,不會再增加了。”

醇親王奕澴有些不悅的問道:“常勝軍現在還不足九萬人馬,你要保有九萬,豈不是還要徵兵?”

李明峰連連點頭:“正是,還有徵兵,填補缺額。”

慈禧太后絲毫不爲所動,一點也不着急,悠悠的說道:“李太師,湘軍、淮軍、楚軍都在削減員額,你的常勝軍怎麼還要增加啊?”

李明峰早非吳下阿蒙,經過這麼久的歷練,老李的政治手腕也有些水準了。他剛纔張狂的表示自己還要徵兵,就是想要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

結果這一試探,卻現慈禧太后根本不急也不怒,仍然穩坐釣魚臺。這麼一來,李明峰反倒有些害怕了,因爲李明峰不知道慈禧手中到底有什麼籌碼,有什麼計劃,而自己的一切實力基本都暴露在外,敵人在暗,我在明,爭鬥起來,肯定是自己一方吃虧。

李明峰佯怒道:“當年我削減員額,移師遼東的時候,也沒見得大家都削減員額啊。現在淮軍、湘軍、楚軍削減了,反倒讓我也跟上,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李明峰說這話的時候,怒氣十足,老李是想給朝臣們一個錯覺,讓人認爲自己只是一個脾氣大的莽夫,一個年輕氣盛的人。只有讓人輕視了,李明峰才能更安全。

太傅周祖培有些不滿的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太師,朝廷讓你裁軍你便裁軍就是了,怎麼還在討價還價呢?”

醇親王奕澴說道:“哎,太師也是有自己的難處。幾萬兄弟跟着他南征北戰的,要是沒有個好歸宿,太師也不放心啊。李太師,你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只要朝廷可以做到的,一定會做到。”

倭仁也連忙附和道:“正所謂,臣強主弱,這早晚是要生事端的。削減常勝軍,這也是爲了您好啊,否則朝中總是有人猜疑太師的用心。”

老李心中暗罵,看來這幫老鬼是早就彩排好了今天的說辭,有的人用朝廷大義來壓李明峰,有的人用利益來誘惑李明峰,也有人把話直接講明白了,敲打李明峰。

老李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慈禧和奕?、奕澴這幫人竟然敢老虎嘴上拔毛,還要削減常勝軍。不過,他們既然敢逼迫自己裁軍,那就必然有所依仗。現在李明峰還不知道朝廷都有什麼籌碼,也不敢太過強硬,只能勉強應付。

李明峰聽了衆人的話之後,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臉上顯現出了猶豫掙扎的神色。思考了半響之後,李明峰才輕輕的嘆了口氣道:“兄弟們跟了我很多年,南征北戰的,功勞也不小。曾公和李大人、左大人都在這,我李明峰也不怕直說。常勝軍擁立聖上、剿滅捻子、攻破天京、收復新疆,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都是大功啊

朝廷封我爲一等公,太師,這等榮耀是足夠尊崇的了,但是我手下的人卻都是掛着虛職,離了常勝軍就什麼都沒有了。曾公和李大人手下的將領可都是獨當一面,位高權重啊,這麼一比,我可是對不起我手下的弟兄們啊

我李明峰一人,就算本領再大,又能怎麼樣呢?我能有今天,不都是兄弟們流血流汗替我拼殺出來的嗎?朝廷想杯酒釋兵權,起碼得讓我手下的兄弟能有個飯碗。”

既然朝廷都把話說明白了,李明峰索性也把話說明白了,湘軍手下有五六個省份,淮軍控制的土地也比常勝軍大。常勝軍的功勞可不比湘軍、淮軍小,爲何常勝軍將領們的權力就要比湘軍、淮軍的將領小很多呢?

李明峰當然不是在討要官職,那些官職李明峰還真不是很在意。李明峰這是在拖延時間,老李現在不知道朝廷的依仗是什麼,所以想先應付過去今天這個場面,其他的事情,等到下去和龔橙等人再商議決定。

慈禧太后聽到李明峰同意裁兵,但是想爲自己手下將領討要一些實權官職。慈禧對此還是表示滿意的,這個條件慈禧能夠接受:“既然太師大人肯裁軍,那就萬事好說。今日先議到這,衆位大人都辛苦了,直接在這吃頓午飯。”

慈禧現在也不能立刻說把那些實權官職賞賜給常勝軍衆將,此事還需要回去和幾個大臣們具體商議,所以慈禧先提議吃飯,具體事務先放下。

衆臣看到事情已經議完,並且十分順利,也鬆了口氣,齊曰:“謝太后慈恩。”

此時已經到了晌午,慈禧太后懿旨下達之後,宮女、太監立刻擡上來幾十章長條矮桌子,隨後又送來軟墊,讓衆人席地而坐。

李明峰和蔡宜羣、劉銘傳等人坐在一處,老李的臉上雖然掛着笑容,但是心中卻越的警惕了。慈禧、奕?、奕澴等人越自信,李明峰就越懷疑他們有必勝的把握。

第162章 後膛槍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32章 獎賞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3章 再會二相第58章 浮樑城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78章 北上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44章 蒙時雍第132章 獎賞第281章 再戰第136章 困境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42章 入宮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91章 激辯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5章 北上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9章 家法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40章 請罪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80章 探監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11章 密議第184章 營破第250章 聖庫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76章 密談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16章 反覆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9章 貪得無厭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49章 遇刺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69章 毒計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58章 忠義軍第22章 廣州城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43章 洪宣嬌第81章 局勢變化第261章 太師府第12章 大成國第328章 驚變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83章 初戰(下)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27章 破綻第58章 浮樑城第229章 逃了!第68章 各方覬覦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36章 再遇故人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118章 朝會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27章 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