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通州之戰

9月18日,是個很特殊的日子,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鍵一戰和七十年後的日本侵華都發生在這一天。也許,918註定了是中華民族的苦難日。

三萬大軍,橫向列陣,攔在了由天津入北京的必經之路上。張家灣到通州,大約二十里,這二十里的路程由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防守。

僧王在距離通州八里的八里橋督軍,負責調度京畿附近一切軍隊。

18日中午,英軍抵達通州城,僧格林沁果斷下令,趁敵人沒有結成隊形,火速出擊!當即,三千蒙古騎兵受命出擊。

額爾金向來傲慢,輕視敵軍,這次見騎兵衝了過來,也沒重視。英軍雖然有七千之衆,但是從天津出來之後,成線性進發,如今先頭部隊抵達城下,而最後面的聯軍部隊,距離這裡起碼有五六裡。

火器雖然犀利,但是目前的前裝式火槍裝藥費時,必須三班輪着排射,才能保證強大火力。此刻抵達城下,形成排射陣型的英軍不足千人,實際上每輪排射只有三百人射擊。如此人數,火力優勢就無法徹底發揮出來。

蒙古騎兵與英軍距離大約五百步,仗着蒙古馬快,火槍在射程內只夠排射三次。

僧王令旗指處,蒙古騎兵悍勇向前,雖然三次排射讓騎兵受到了巨大損失,但是殺到火槍兵面前的騎兵,都是收割生命的死神。

科爾沁騎兵衝入了英軍最前沿的排射方陣中,一頓刀砍槍刺,英軍頓時混亂不堪,大部分掉頭而逃。但是,步兵在騎兵面前逃跑,這可不是什麼好主意,早就痛恨洋人入骨的士兵們,如今怎會手軟,蒙古鐵騎跟在逃跑的洋人後面一頓砍殺。

畢竟是百戰老將,額爾金見此情景雖然暴怒,但卻是很冷靜的下令,前方英軍不準後撤,拼死頂住,後方英軍迅速結陣。

僧王見到敵陣已亂,命令剩餘的七千蒙古騎兵分成左右兩路,配合中路已經衝入敵陣的友軍,夾擊英軍。其餘步兵,迅速在後面跟上。

見到清軍趁勢發起全軍攻擊,剛剛將後軍整頓完畢的額爾金下令使用康格列夫火箭!

康格列夫火箭是一種印度武器,此物並非如名字一般,是一種帶火的弓箭。這個叫火箭的武器實際上是一種火炮!這種火炮發射出來的火箭殺傷力有限,但是卻燃燒着熊熊的火焰。

一般這種武器都是裝備在海軍軍艦上,用於轟擊敵艦的桅杆等易燃物。隨着火炮射程的大大提高,這種射程不遠,精度又差的康格列夫火箭已經無法適應海戰了,因爲在火箭射程外,敵人就已經將你擊沉了。

雖然海戰不適應,陸戰沒殺傷力,精度幾乎等於瞎蒙,但是英軍卻一直裝備它。沒別的原因,只是因爲它是焚燒民居的首選之物,白宮曾經就被這種東西攻擊過。

額爾金本來打算用此物到北京殺人放火的,結果此刻見到敵人勢猛,靈機一動,竟然讓人將這火箭給推了上來。

此刻,英軍前隊死傷過半,蒙古人還在殘殺英軍士兵。額爾金爲了防止傷害到自己一方,命令火箭只攻擊即將衝過來的左右兩軍,單單放中軍不攻。

只聽轟隆隆巨響,幾十支拖着長長火焰尾巴的巨型火箭衝進了騎兵隊中。這些火箭,沒有一支射中了騎兵和馬匹,但是這熊熊的火焰卻讓馬受了驚嚇。

康格列夫火箭毫不停歇,瘋狂的向騎兵隊射擊,蒙古馬害怕火焰,不敢向前,最後,受了驚嚇,反倒掉頭往回跑。這一下可亂了套,後面有一萬多步兵跟着殺來,不清楚前面情況的他們,只知奮勇上前。

被嚇毛了的蒙古馬帶着騎士,瘋狂的衝向了隨後跟來的步兵隊,一時間,被踩踏死的步兵無數。左右兩路頓時大亂,戰局突然扭轉了過來!

這時,所有英軍全部到位,額爾金下令衝鋒。中軍蒙古騎兵本有三千,三次排射,死傷數百,一番廝殺,又死傷數百,如今被七千武器佔優的英軍全線壓上,局面立刻不妙。

僧格林沁看到這個局面,嘆了口氣,說到:“傳我將令,不可戀戰,全軍撤退到此處,據壘防守!”

聽了這個命令,旁邊一個壯漢道了聲:“喳!”

這個壯漢,身高起碼有一米九,兩米的樣子,渾身肌肉虯起,壯碩無比。此人懷中抱着一杆大旗。這旗,高有四丈有餘,黃底黑字,上書“僧王之旗”四個大字!這便是令旗。

這壯漢將這大旗搖了幾下,往後方一指,前方將領就已經明白,僧王下令撤退了!

前方清軍早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見到撤退的旗號,這才動向一致,紛紛向八里橋方向撤退。

額爾金趁勢攻城,兩個時辰之後,英軍佔據了通州,法軍佔據了張家灣。僧格林沁佈下的防線第一層被打破了,如今擋在英法聯軍面前的,只有八里橋一處了。

八里橋周圍有灌木叢林,英法聯軍無法繞路,必須要通過這個狹窄的石橋才能進攻北京。僧格林沁在這裡構築了土壘和戰壕,希望以此作爲最後的防線。

現在的八里橋,除了殘餘的約六千蒙古騎兵和一萬多步兵,還有正紅旗副都統文祥和蒙古都統瑞麟從張家灣撤出的一萬人馬。

在三十里外,副都統勝保也率軍兩萬駐守齊化門(即朝陽門),僧王見到洋人勢大,火速調集勝保來援。

僧格林沁再度戰敗,按律當罰,甚至當斬。但是僧王此刻已經顧不得別的了,他上書咸豐帝道:“奴才等現在督帶官兵退八里橋以扼赴京道路。奴才等趕緊再振軍心,倘該夷由通上犯,奴才等惟有與之以死相拼。”

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123章 落難第241章 太平門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80章 探監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55章 池州密議第48章 赴死第327章 風俗第69章 新形勢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79章 刑部第53章 夜談(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86章 喪命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10章 劉銘傳第197章 麻煩第292章 埃米爾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63章 入京第13章 再遇敲詐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82章 初戰(中)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180章 蘇天福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289章 輸血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11章 夜宴第182章 初戰(中)第163章 入京第195章 婚慶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70章 改組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02章 末路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62章 來使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81章 局勢變化第81章 局勢變化第46章 廝殺第56章 整編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2章 廣州城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32章 龔氏父子第129章 逃離第69章 新形勢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2章 大成國第20章 啓程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80章 探監第98章 暫居林家第132章 獎賞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42章 入宮第33章 再會二相第9章 貪得無厭第132章 獎賞第195章 婚慶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322章 大院君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5章 天子上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