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最終臨界點的產生

絕大多數熄滅了。

插一句,現在關注vx公衆號[高文推書],可以領現金紅包。剛發現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恩雅的一句話如同冷冽寒風,讓正要激動起來的高文瞬間從裡到外冷靜下來,他的臉色變得沉靜,並細細品味着這“熄滅”背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良久纔打破沉默:“熄滅了……是怎樣的熄滅?你的意思是他們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滅絕了麼?”

“那些信號如夜幕中的燈光在遠方閃爍,或許是技術所限,那閃爍的燈光中只能透露過來極爲有限的信息,有時候信息甚至簡單到了僅能傳達‘我在這裡’這麼一個含義,然後在某一個時刻,一些信號會突然消失,再也沒有新的消息傳來——過於廣袤的宇宙空間埋藏了太多的秘密和真相,在一片黑暗中,我什麼都看不到。”

恩雅慢慢說着,彷彿在久遠模糊的記憶中撿拾着那些泛黃的書頁。

“我不知道他們具體遭遇了什麼,就像其他被困在這顆星球上的心智一樣,我也只能通過對已知現象的推測來猜測那些文明的末路,不過其中一部分……我成功破譯過他們發來的信息,基本可以確定他們要麼毀於天災,要麼亡於神靈。”

高文下意識地重複着對方最後的幾個字眼:“亡於神靈?”

恩雅輕聲說道:“亡於神靈——他們自己的衆神。在極少數被成功破譯的信號中,我確實曾聽到他們在衆神的怒火中發出最後的呼號,那聲音即便跨越了遙遠的羣星,卻仍然淒厲絕望到令人不忍聽聞。”

“所以就像我們之前猜測的那樣,如果其他星球上也存在智慧生物,如果他們的世界也遵循我們所理解的自然法則,那麼他們也將面對我們所面對的一切……”高文輕輕吸了口氣,“他們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也觸發了‘最終忤逆’的儀式,導致了衆神的失控和滅世……”

恩雅沒有開口,高文則在頓了頓之後接着問道:“那毀於天災又是什麼情況?都是什麼樣的天災?”

“那些僥倖能夠跨越星河傳達過來的信號大多都模糊不清,甚少能夠傳輸明確細緻的情報,尤其是當‘天災’爆發之後,發送信息的文明往往陷入一片混亂,這種混亂比神明降世更加嚴重,導致他們無法再組織人力向外太空發射有序的‘臨終呼喊’,”恩雅靜靜地說着,彷彿在用冷靜的語氣分析一具屍體般向高文講述着她在過去一百多萬年中所接觸過的那些殘酷線索,“所以,關於‘天災’的描述非常凌亂破碎,但正是這種凌亂破碎的狀態,讓我幾乎可以確定,他們遭遇的正是‘魔潮’。”

魔潮。

這一刻,高文的表情反而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儘管他心中已經激起了強烈的漣漪,然而這強烈的漣漪卻只是印證了他很早以前便已有了的猜測。

恩雅的結論在他預料之中——魔潮並不侷限於這顆星球,而是這個宇宙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它們會公平且週期性地橫掃整個星空,一次次抹平文明在羣星中留下的記錄。

房間中的金色巨蛋保持着安靜,恩雅似乎正在認真觀察着高文的表情,片刻沉默之後她纔再度開口:“這一切,都只是我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推測出的結論,我不敢保證它們都準確無誤,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個宇宙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繁榮,卻也更加死寂,黑暗深邃的星空中遍佈着無數閃爍的文明燭火,但在那些燭火之下,是數量更多的、早已熄滅冷卻的墳墓。”

“這些事情……龍族也知道麼?”高文突然有些好奇地問道。

“他們只知道一小部分,但沒有龍敢繼續深入,”恩雅平靜說道,“在一百八十七萬年的漫長時光裡,其實一直有龍在危險的臨界點上關注着星空中的動靜,但我屏蔽了所有來自外界的信號,也干擾了他們對星空的感知,就像你知道的,在昔日的塔爾隆德,仰望星空是一件禁忌的事情。”

“可他們的衆神之神卻一直在關注羣星之間的聲音,甚至做了這麼多研究,”高文表情有些怪異地看着眼前的金色巨蛋,“如果任何一名龍族都不能仰望星空,那你是如何……”

“閉上眼睛,仔細聽,”恩雅說道,語氣中帶着笑意,“還記着麼?在塔爾隆德大神殿的頂部,有一座最高的觀星臺,我時常站在那裡聆聽宇宙中傳來的聲音——主動邁向星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如果那些信號已經傳到了這顆星球,被動的聆聽也就沒那麼容易失控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麼做還是不太容易……每次站在觀星臺上我都必須同時對抗兩種力量,一種是我自身對未知深空的牴觸和恐懼,一種則是我作爲神明對凡人世界的毀滅衝動,所以我會非常謹慎地控制自己前往觀星臺的頻率,讓自己維持在失控的臨界點上。”

高文聽着恩雅講述這些從無第二個人知曉的秘密,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爲什麼要做到這一步?既然這樣做會對你造成那麼大的壓力……”

“好奇,”恩雅說道,“你沒有好奇心麼?”

“……本性和本能並不一致,是吧?”高文在短暫錯愕之後苦笑着搖了搖頭,“你知道麼,你所講述的這些事情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流傳在‘我的故鄉’的理論。”

“你的故鄉……域外遊蕩者的故鄉?”恩雅的語氣發生了變化,“是什麼樣的理論?”

“大過濾器,”高文輕輕嘆了口氣,耐心地解釋起來,“一種橫亙在所有文明面前的,決定它們是否能有幸邁出星空的過濾機制——我們相信生命從無到有並漸漸發展至高等星際文明的過程可以被劃分爲若干個階段,而其中的至少一個階段是極其危險且生存機率渺茫的,某種危機會導致幾乎所有的物種在這個階段滅絕消失,從而使他們最終無法踏出自己的星球,而這個嚴酷的篩選淘汰機制,便是‘大過濾器’。

“我們無法確定大過濾器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出現,在真正踏入星空之前,我們也無法確定一個文明是否已經僥倖通過了大過濾器的考驗,亦或者考驗還在明天……不過在這個世界,這個困擾學者的難題倒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魔潮與神災便是我們要面臨的‘大過濾器’麼?”金色巨蛋中傳來了溫和平靜的聲音,“啊,這真是個新奇有趣的理論……域外遊蕩者,看樣子在你的世界,也有許多目光卓然的學者們在關注着世界深處的奧秘……真希望能和他們認識認識。”

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了難以回答的複雜領域,高文很謹慎地在話題繼續深入之前停了下來——其實他已經說了很多平日裡絕不會對旁人說的事情,但他從未想過可以在這個世界與人談論這些涉及到星空、未來以及地外文明的話題,某種知己難求的感覺讓他忍不住想和龍神繼續探討更多東西。

“你剛纔提到你至少‘聽’見過上百次穿梭在宇宙中的聲音,”他想到了新的問題,“而那些信號的發送者至少在發出呼叫的時候是沒有遭遇神災的,這是否說明構建星際通訊這一行爲本身並不會引發神明失控?”

這非常關鍵,因爲一直以來,“神明失控的最終臨界點到底在哪”都是神權理事會以及過去的忤逆者們最爲關注的問題。

目前學者們已經將“世間所有神明的集體失控現象”從單一神明失控所對應的“神災”中獨立出來,並將其命名爲“終極神災”,所以可以這麼說:在徹底解決所有的神明失控危機之前,“終極神災臨界點”就意味着這個世界的凡人文明發展極限所在,越是能夠精確地掌握這個臨界點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技術極限,諸國就越是可以在終極神災真正降臨之前做好儘可能的準備,讓凡人文明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生存機率。

迄今爲止,神權理事會所推定的“終極神災臨界點”是根據塔爾隆德的成年禮儀式所確定的“最終忤逆”,即“凡人文明憑藉自身技術積累,讓探索者實質性地、物理性地脫離母星,踏入文明從未探索過的太空環境”,學者們已經可以確定這種行爲會導致象徵性的“最終忤逆”,如果挺過去了,就是人神自由,挺不過去,就是文明殉爆。

但這個臨界點仍有許多不確定之處,最大的問題就是——“終極神災”真的要到“最終忤逆”的階段纔會爆發麼?龍族這個個例所實踐出來的結論是否就是神明運行規律的“標準答案”?在最終忤逆之前的某個階段,終極神災是否也有爆發的可能?

如果探索者實質性地、物理性地脫離母星就會導致終極神災,那麼在飛船發射之前的準備階段呢?全球大範圍對星空的觀測階段呢?如果凡人們發射了一架無人探測器呢?如果……有別的星際文明向這顆星球發來了問候,而地表上的凡人們迴應了這個聲音,又會導致什麼?

這每一個問題都不是杞人憂天——這每一個問題都是在標定世界末日的臨界點,在標註整個凡人文明的生存區間。

恩雅顯然也知道高文在擔憂什麼,所以她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顯得非常謹慎,思慮良久之後,這位昔日神明纔打破沉默:“我認爲,真正決定了衆神是否會徹底失控的並不完全是一個象徵性的‘最終忤逆’儀式,你們更應該考慮到這個儀式背後所代表的含義。”

高文皺起眉:“最終忤逆儀式背後所代表的含義?”

“凡人接觸到了認知領域之外的真相,且這個‘真相’是無可辯駁,無可動搖的,”恩雅說道,“作爲一個神明,我不知道該怎麼以凡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過程所產生的……意義,但你可以想象,假如有一個人,他堅定地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坦的世界而非一顆星球上,他堅定地相信太陽是一個從大地邊緣起落循環的光球,而非是我們腳下這顆星球在圍繞太陽運動,那麼他這種認知要如何才能打破?

“外來的聲音不行,因爲那些聲音可能是謊言;世人公認的知識不行,因爲世人都有可能受到了矇騙;甚至來自太空的影像都不行,因爲那影像可以是僞造的……

“無論這些解釋有多麼離奇,只要它們能解釋得通,那麼那個相信大地平坦的人就可以繼續把自己置身於一個閉環且‘自洽’的模型裡,他無需關注世界真實的形態到底如何,他只要自己的邏輯壁壘不被攻破即可。

“除非,讓他親眼去看看。”

高文認真聽着恩雅說到這裡,不由得皺起眉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但這也正是我們始終沒搞懂的一點——即使凡人中有這麼幾個觀察者,千辛萬苦地上了太空,用自己的眼睛和經歷親身證實了已知世界之外的模樣,這也僅僅是改變了他們的‘親身認知’罷了,這種個體上的行爲是如何產生了儀式性的效果,影響到了整個思潮的變化?作爲思潮產物的神明,爲什麼會因爲少數幾個人類突然看到世界之外的景象,就直接失控了?”

“……這說明你們還是陷入了誤區,”恩雅突然輕聲笑了起來,“我剛纔所說的那個需要‘親眼去看看’的頑固又可憐的傢伙,不是任何一個發射升空的凡人,而是神明自己。”

高文:“你是說……”

“你們對思潮的理解有些片面,”恩雅說道,“神明確實是從大量凡人的思潮中誕生,這是一個宏觀過程,但這並不意味着想要讓神明失控的唯一手段就是讓思潮產生宏觀變化——有時候微觀上的一股支流產生漣漪,也足以摧毀整個系統。

“如果將神明看做是一個龐大的‘糾纏體’,那麼這個糾纏體中便包括了世間衆生對某一特定思維傾向上的全部認知,以我舉例,我是龍族衆神,那麼我的本質中便包括了龍族在神話時代中對世界的所有認知邏輯,這些邏輯如一個線團般緊密地纏繞着,縱使千條萬緒,所有的線頭也都被包括在這個線團的內部,換句話說——它是閉環的,極端排外,拒絕外界信息介入。

“那麼只需要有一個線頭脫離了線團的秩序,探頭跳出這個閉環系統之外,就等於打破了這個線團成立的基本規則。

“正常情況下,在這個閉環系統內部,要想出現這樣一個‘跳出去的線頭’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爲所有線頭的軌跡都已被決定,線團本身也在阻止着越界行爲的產生,閉環系統自身無法產生讓其某個成員脫離系統的‘窗口’,所以在文明發展的絕大部分階段,要想讓線團崩潰的唯一辦法只能是整個系統的逐漸過載混亂,換成你們已經理解的理論,就是‘羣體思潮在宏觀上的劇烈變化導致了神明失控’,即大量凡人在這個閉環系統內部所產生的思潮變化量變引起質變,最終摧毀了整個系統。

“離你最近的例子,是戰神。

“而在另一個情況下,閉環系統外部的信息介入了這個系統,這個信息完全超出‘線團’的控制,只需要一點點,就能讓某個線頭跳出閉環,這會讓原本能夠自我解釋的系統突然變得無法自洽,它——也就是神明——原本完美的運行邏輯中出現了一個違背規則的‘因素’,哪怕這個因素規模再小,也會污染整個系統。

“離你最近的例子,是我。”

第六百七十七章 間幕,風不停第五百八十三章 幻視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一切努力皆有其意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兩個帝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彌爾米娜的“規劃”第八百五十一章 神的眼睛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進一步第二百一十六章 商業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戰爭之神第八百零二章 故人已去第九百三十章 提醒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六百六十章 神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可怕的推測第五百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醫療救助第四百九十五章 怪物的終結第三百零八章 關於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聖光的鼓動第一千四百章 拿着彈弓的老陰比第八百五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同胞?第七百零三章 學費第九百四十五章 是真是幻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植物人大戰植物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霧中紫羅蘭第四百零四章 清掃和整頓第八百七十七章 無形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個終點第一千零六十章 關於元素第二百八十一章 25大隊在行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墜落之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深層空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龍裔眼中的塔爾隆德第三百五十七章 治安問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燃燒的紅玉林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這個世界的惡意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苗第一千零二十章 湮滅力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夜風漸涼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一點光亮第四百零四章 清掃和整頓第一百六十五章 康德領發生了什麼第七百八十八章 異國他鄉第九百九十五章 賭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留下來的第一百零八章 符文與公式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奧菲莉亞的實驗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盟友第九百七十章 夜幕第七百五十二章 神經荊棘第五百三十八章 腦機接口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遊公測開始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落日第四百六十六章 重啓的實驗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塞西爾人的通關秘籍第六百一十三章 起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好時代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會議之後第二百九十章 心靈網絡入侵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事物,新商路第一千二百章 龍與罰單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搖第九百零三章 巨塔第四十七章 水晶第六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道牆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增人口與赫蒂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高文的緊迫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造訪索林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攻的序幕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孤軍奮……?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五百零九章 高文的替代方案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血壓忽高忽低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魔力……電容器第十四章 野法師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百年不見第七章 那些古老的事情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逢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統一波動猜想第一千四百章 拿着彈弓的老陰比第八百三十二章 來自南方的異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盛夏將至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祖孫(無誤)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二支聯軍的潰敗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辦法”第一百零五章 尼古拉斯蛋的新身份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季第二百一十八章 穿越者應有的自覺第二百五十一章 操練以及近戰兵器改進方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影璽戒第六百零四章 同類第二百八十三章 局勢的變化第九百七十三章 離開與火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古神的追逐第三百七十七章 索爾德林的探索第六百零九章 突圍與圍困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妖的努力第六百零一章 降雪的日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猜測與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