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節 籌備婚禮

相親大會圓滿落幕,最終登記的有七十六對,三位元老對這七十六對新鮮出爐的新人表示祝賀,充分體現“條件簡陋熱鬧湊”的套路。

相親大會算是圓滿結束了,杜易斌和王君頗爲得意――雖然這事一波三折,但是最後還是辦成了,而且從效果來看,不是小好是大好。

一方面宣傳機構獲得了極好的素材,秦瑞雨對此表示特別滿意,不但打算出專稿,上《羊城快報》的頭條,還準備出個號外的專號把這件事大書特書。充分體現元老院的“雨露”。對元老院的民政工作亦是很大的助力。另一方面,這件事也切切實實的解決了一批歸化民的婚姻問題。特別是處於歸化民底層的一批人員的婚姻問題,雖然眼下解決的情況還只能叫杯水車薪,但是至少讓其他人都看到了希望。穩定了社會情緒。而且通過這件事,實際也刺激了一部分對元老院持懷疑觀望態度的土著和新歸化民――自從相親活動開始之後,濟良所裡學員中的風氣大爲好轉,卞有了希望人的觀念自然會轉變,這是做多少思想工作也比不上的。

接下來的工作,自然是風風光光的給他們辦一場集體婚禮,將這次的相親會推到最高潮,做一個完美的落幕。

三位元老在大世界的元老餐廳裡喝酒“慶祝”的時候,便談起來這後續的事情。

“集體婚禮倒是沒什麼問題,就算財政沒錢,我們可以去化緣――叫本地老財們出錢,算是讓他們行善。”秦瑞雨因爲這事的宣傳價值很大,突然也熱心起來,“真正麻煩的事情在後面。

“還有什麼麻煩事?咱們連媳婦都發了,婚禮都給他們辦了,總不能包養兒子吧?”杜易斌多喝了幾杯桑葚甜酒,臉都紅了。

“包養兒子倒是用不着,婚房呢?”

“見鬼!”王君把杯子重重的拍到桌子上,“忘了這茬!”

中國式結婚的重點是房子,即使在17世紀也不例外。這即有利益上的考慮也有現實意義:都結婚了卻不能同居那還叫什麼婚姻?

第一批相親的傷殘歸化民倒是問題不大,他們有政策福利可以享受,一旦成婚,民政部門都會發給一套住房。但是這一批可就是困難戶了。

“他們在臨高沒有房子?爲什麼要到廣州解決?”杜易斌不解。

“有啊,但是很少。”王君久在工廠,對歸化民的生活狀況比基本上宅在農場的杜易斌要熟悉多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盧瑟,在臨高買不起房子,基本上是租房和宿舍。調到廣州工作之後全都安排在各企業機關的臨時宿舍裡。那種宿舍你也知道了,都是十幾個,幾十個人一大間的高低牀,放個屁一屋子的人都聽得到,怎麼當婚房?”

“可我聽說有單間夫妻宿舍啊……”

“那都是給已婚的歸化民夫妻安排的,還有一部分是所謂的探親宿舍。只能臨時借用下當洞房。”

“靠,這問題比包養兒子還難。”杜易斌開始撓頭了。

“這事單靠我們是解決不了的――不是說河南島上要蓋新市區,那裡會造宿舍吧?”

秦瑞雨點點頭:“是有這個規劃,聽說也開工了一批宿舍。可是這集體婚禮等不了那麼久吧。社會新聞的熱點都是有連續性的,一旦過時了就很難營造效果了。”

王君和杜易斌都沒轍了――房子這東西變不出來,何況婚房要有一定的私密性,還得有家居功能,很難隨便湊合。

秦瑞雨思索再三,說道:“我倒是有個主意,雖然說不上長治久安,也許暫時能湊合個年把,等着新宿舍蓋好。”

“這廣州城涌進來這麼多的機關,城裡的房子本來就不寬鬆,一下要又弄百多間房子,哪裡去弄?”

“寺觀裡的房子。”

杜易斌和王君臉上頓時都露出一種“你不是凡人”的表情來。

雖然元老們大部分都是無神論者,但是他們大多秉承着“信仰自由”“尊重宗教習慣”這兩大原則,寺廟道觀空房子多他們是知道的,但是把新婚夫妻塞到“清修”的宗教場所裡過日子,在王、杜倆人看來都是驚世駭俗之舉了。

“你們不要那麼驚訝好不好?”秦瑞雨笑道,“第一,寺廟宮觀在本時空出租房屋是很常見的事情,稍大些的廟觀都有這項業務――北京城的和尚還經營旅店呢――算不上驚世駭俗的事情。第二,現在正好有一批廟產房可以利用。”

“什麼廟產房?”

“你們久在廣州,對劉大府的宗教改革就沒耳聞?”

“喔,喔,你是說這件事。”王君恍然大悟,“三自原則下的公司化改革?”

“對。就是這件事。”

“哎,其實沒怎麼關心過這件事……”王君有些不好意思,杜易斌到了廣東就去恩平了,說不知道還行,他可就在廣州跑來跑去。

“這次改革不去說它,是不是沒收了很多房子……”杜易斌興致勃勃。

“別急。”秦瑞雨擺擺手,“且聽我從頭說來……”

劉翔在廣州施政,自然不會放過擁有大量田地房產的寺廟宮觀。他搞得所謂宗教改革,總得方針是宗教場所與財產剝離。削弱寺廟宮觀的經濟能力。劉翔最關心的是“廟產”,他參照後世少林寺的做法:把廣州的道觀寺院進行“公司”化改革,每家有度牒的宮觀寺廟註冊爲“財團法人”,資產包括寺廟宮觀的宗教建築、法器、經書等等。繳納宗教稅和管理費。和宗教無關的廟產:包括房產、店鋪和田地則剝離出來作爲同名商業公司的註冊資本,按照普通企業原則正常經營正常納稅,這些“宗教公司”由宗教事務辦公室負責監督管理。

這麼一來,宗教事務辦公室實際上掌握了大量的廟產,其中就有許多出租的房產。

“……其實這還是小頭,那些房產大多還是有人租賃着的,沒多少空房。主要是上次清理淫祀和整肅關帝廟人馬,順帶沒收了不少房產。如今要麼作爲臨時宿舍要麼空關着――實話說這些房子大多情況不是太好,稍微修繕下安排個百來對夫妻去暫住是沒問題的。”

“那就好了。”杜易斌大爲興奮,“先對付個一兩年就是了。”

然而他們打得如意算盤到了市政府那邊還是引起了爭論。先是婚禮規模的問題,一部分元老覺得可以舉辦一次了,而另一部分元老覺得人數還是太少了,規模應該再大點,區區不到一百對新婚夫妻根本不夠看的,人數不少於百人算什麼大新聞,連上頭版頭條的資格都沒有。

“對當地女性而言,這場婚禮辦得越隆重,規模越好,越會刺激她們主動選擇跟歸化民結婚,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集體婚禮變成一個滿城同慶的節日――規必須大些。”劉翔也說道。

“急着結婚的男歸化民豈止百人,把濟良所學員都加進去也不夠啊。”王君說道,“問題是,我們是第一次搞這樣的相親活動,還是要謹慎些,不要一味的上規模,萬一倉促結婚,婚後不和諧,鬧出什麼事件來反而不美。”

張允冪道:“你那相親活動一樣倉促啊,見面聊天幾小時就結婚了,有什麼感情基礎可言?”

王君一時語塞。

倒是林佰光打了個圓場:“這次集體相親本身就有宣傳目的,讓更多的百姓選擇歸化。集體婚禮更不用說――肯定要場面大規模大才能有好的效果。我看這樣:現在在工作中自由戀愛的歸化民員工也不少。以現在的條件要他們自己舉辦一個熱鬧的婚禮怕是很難。大可以趁着這次機會把他們也吸納進來參加――畢竟集體婚禮有元老到場祝賀,場面又熱鬧隆重大。他們肯定會樂意的。”

“還有些沒舉行儀式,只是領證的。最多就是請朋友同事一起吃了頓飯的――他們心裡肯定也是想要一個隆重的婚禮的,可以給他們補辦。”張易坤插話道――因爲集體婚禮基本可以肯定是在大世界辦,所以他特別熱衷此事。他接着補充了不少創意:比如新婚夫妻坐花船珠江夜遊、放煙火、請格子裙俱樂部來搞文藝演出等等等。

“經費呢?辦得這麼大,錢從哪來?”

“不是說辦公廳特別費裡出嗎?”

“辦公廳特別費又不是蕭子山變出來的,說到底這錢不還是財稅口上的嗎?”艾志新苦笑道,“錢就這麼多,不是換個名目就能多出來的……再說辦公廳批的額度也不夠你們這麼花。”

“錢的問題很簡單,”劉翔想了想,“我們不能大包大攬,培養出一批元老院巨嬰來。這件事,我們自然是要補貼,但是也不能全部由元老院出――有能力的歸化民也要自己出一部分。我看這樣:除了相親會上的那些夫妻,其他參加婚禮的歸化民夫妻秉承自願報名不強迫的原則。參加的人繳納部分費用――具體多少由承辦人員覈算一下再定。”

-----------------------------------------------

下次更新:第七卷-兩廣攻略篇128節

第十三節 生意第一百三十七節 檢疫營裡的五個人第一百六十七節 使團衆生第八十一節 怎樣搞慈善活動第五節 機構改革(三)第一百零七節 埋伏(一)第二節 臨高角三百二十一節 理想第二百二十二節 交通問題二百零六節 兄弟情誼第二十五節 聊天第四節 戰利品處置第十九節 敵在料羅灣第四十五節 山海兩路第九十一節 入戶普查第一百一十六節 賴大來了第一百零二節 治安策略第二百六十七節 聽證會(五)第十三節 羚羊峽上第一百四十三節 生絲生意第七十七節 婦女合作社第六十二節 新的任務第一百一十五節 正規化第二百零八節 學習班(二)第一百六十八節 定級和津貼四百二十二節 集體婚禮(四)第十五節 桑基魚塘第三百一十四節 不滿二百七十五節 公審第一百三十三節 魚水關係第二百零九節 結論第一百二十三節 紅花會三百八十八節 約會第三百八十一節 春夢(一)第一百六十三節 進入珠江第一百九十七節 風雅之事第二百七十七節 京師(三十四)第三百零四節 突入第二百節 逃出虎口第一百四十八節 稅務局長三百三十節 流鶯第二十二節 校正射擊第二節 女海盜第一百二十六節 巡警李子玉第二百八十五節 暗訪博鋪(二)第一百七十四節 漕幫第二百二十四節 苟二的財產第九十九節 衛勤工作第八十八節 焚樓(三)第九十八節 天水橋教堂第七十九節 整訓第九十二節 一戰石山第二百七十九節 老朋友李華梅(一)第二百一十四節 財政官第二十五節 聊天第六十八節 女歸化民的新生活(一)第一百七十四節 大會(一)第一百五十八節 學宮往事第四百七十節 參謀旅行第八十節 違章建築三百五十八節 爭錢奪利第一百九十八節 沂州第三百一十二節 秘書和徒弟第九十五節 電力之歌(六)第一百零七節 宗教人士第三百零二節 融資(七)第三百六十五節 水原洞第一百九十三節 內鬼和外鬼第十二節 火攻船第一百四十七節 前路茫茫第六十一節 當務之急第一百九十二節 捉“小鬼”第三節 馬匹第四百一十一節 告密第五十節 晚間休閒第三百四十六節 常師德和獨孤求婚第四十九節 香港第二十六節 座談會第二十三節 劉三的戀情第一百六十四節 公務員招考第五十一節 蘭度的任務二百二十八節 劉進士的病第十八節 百仞灘(二)--修改第一百三十六節 中間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各懷鬼胎(三)四百二十一節 鍥而不捨第一節 情報第四百七十二節 爭論第二十一節 武器問題三百四十五節 錦衣衛的人馬第二百零六節 元老院的宋提刑第一百八十一節 崔真人四百三十七節 新的線索第四十五節 土糖寮(二)第一百六十四節 輿論準備二百一十一節 還鄉(三)四百五十四節 外援第七十六節 點卯第二十五節 李赤騎的進言第一百一十節 簡單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