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

(PS:本卷即將完結,進入三國時代,讀者們請放心,筆者不會將筆墨用在霸王和剩餘的這些小魚小蝦爭鬥上^_^)

就在項羽進兵彭城,追擊韓信的這幾天。劉邦主力在淮河岸邊被項羽分割,擊潰,聚殲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

長樂宮內,一名內侍宦官匆匆來到呂雉的寢宮稟報。

“皇后,大事不好了,皇上他…他在淮河兵敗於項賊,現在下落不明。”

呂雉心中一凜,然後迅速恢復鎮定:“慌什麼慌,皇上他又不是沒兵敗過,哪次沒有轉危爲安?”緊接着她又說道:“當務之急,是要知道皇上下落。快去速速派人打探。另外召集羣臣殿內議事。”

“諾”

……

不多時,殿內,大臣們都到齊了。

“諸卿,皇上兵敗的事是否都已知曉了。”呂雉用平靜的語氣問大家。在場的大臣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蕭卿,本宮要你抽調十萬兵力去淮北接應皇上。”呂雉轉臉對蕭何說。

蕭何的臉皺的像個核桃樣,答:“皇后有所不知道,如今關中總兵力十萬不到,還要駐守散關,武關等邊防要塞,真抽調不出這麼大的兵力去接應皇上。皇上安危固然重要,但這關中三秦之地是我大漢根本,如果丟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那爲何不多徵召民夫兵卒?”

蕭何苦笑着搖頭說道:“我們剛剛丟失了巴蜀,漢中,而關中,河洛地區的民力已經挖掘到極限,田間農舍都不見青壯。來年糧食都成問題,只能指望敖倉的餘糧能夠支撐一年。”

“那,蕭卿說該怎麼辦吧。”呂雉有點不耐煩的問蕭何。

“臣以爲,派出一萬兵士接應陛下即可,另外….爲以防萬一陛下已遭不測,望娘娘早做立新君的打算。”

蕭何最後一句話點到呂雉心思了,她點點頭說:“這個,本宮心中自是有數。”

……

樑國都城定陶,樑王王宮內。彭越捋着鬍鬚打量着眼前的沙盤。他現在內心是又得意又驚恐,得意的是認爲自己有先見之明,早早就跑回了老巢,避免了劉邦的下場。驚恐的是楚軍前鋒已經距離樑國近在咫尺。

一直肅立在他身旁的一名謀士說道:“大王,如今天下大勢已變,我們也得跟着變了。”

“你是要孤投靠項羽,這個恐怕不行,當年孤帶兵撓楚,殺了不少楚人,項羽即使暫時虛與委蛇容納我,日後定會找個機會清算我的舊賬。再說孤受人指使的日子也夠長了,不想上面還有個人對孤指手畫腳。”

“大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的意思就是取天下一方而王。如今我樑國乃四戰之地,難以長久生存,只有北圖燕趙之地,再以北地爲根據徐圖天下才是王道。如今趙國張耳與燕國盧倌實力合起來都不及大王,還有那韓王信更是不值一提。”

“但現在,我樑國已面臨項羽威脅,怎麼還能出兵北伐?”

“這個容易,大王可修書一封與那項羽修好,不管項羽對大王真實態度如何,臣判斷,他現在急於剿滅韓信,收復齊國,甚至進軍河洛關中,所以暫時收兵也如他所願。”

“如此甚好,就照你說的辦吧。”彭越已經下定了決心。

……

韓國王府內,韓王信眯着眼盯着掛在牆上的地圖。一名謀士站立在他的身邊。

“襄陽折損了十五萬大軍,淮河又折損三十萬,還不算巴蜀漢中,強攻廣陵,偷襲江東中折損的。這劉邦短短半年就沒了四,五十萬大軍,而且其境內已經民力枯竭,如果劉邦再死了,這大漢就是比大秦還短命啊。”韓王信搖頭晃腦,幸災樂禍的說道。

“大王,這是上天賜予你的機會啊。這三秦之地,別人可能取來不易,但對大王來說,可沒有類似函谷關,武關那樣的阻礙。”

“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如此漢國還有十萬雄兵。而我們只有區區五萬機動兵力。如果我有彭越那個實力,現在就會去奪了那咸陽和長樂宮。”

“但大王佔着地利,而那漢國十萬兵力大多數要駐防在邊關要塞。另外如果劉邦真的死了,臣還有一計,可以利用漢室內部的間隙來分化…”那謀士詭異的對韓王信笑着。

……

精疲力竭的韓信終於來到琅琊城下,此時跟隨他的兵士三千人不到。途中,他們搶掠了一個小村莊進行了補給,然後韓信又分出一千人馬做疑兵,拿着所有旌旗,大張旗鼓的向着岔路行去,試圖將項羽的追兵吸引開。

但此計並沒有成功,上百楚軍的令偵斥候緊盯着韓信的一舉一動。韓信也曾試圖伏擊這些令人討厭的楚軍斥候,但沒有成功。

這些斥候根本不走尋常人走的路。韓信又兵力過少,不可能在每一條楚軍斥候有可能經過的路上都設下伏兵,而且這些斥候也不是普通軍士,而是機敏過人之士。用尋常兵士伏擊他們難於登天。

琅琊縣和之前的蘭陵縣一樣,城門緊閉,甚至韓信吩咐人叫城後,連任何迴應都不做。

此時,西方的地平線上騰起一片煙塵。項羽的五千精騎已經滾滾而來。

韓信臉色一變,此時再跑肯定是跑不脫了,自己這三千不到的兵卒大多爲步卒,而且疲憊不堪。猛然他心生一計。

“傳我王令,結爲防禦陣形”韓信下令道。當項羽兵馬抵至韓信的陣地時,一名齊軍打着白旗迎着楚軍而來,對項羽說道:“我家主公願意降於霸王,只要霸王答應我家主公一些條件。”

“什麼條件,快說。”

“一霸王不可殺我齊軍降卒,二霸王不可奪我家主公王位。這第三嘛,我家主公想見他的故友鍾離昧和季布…”

“噗”的一聲,這名正搖頭晃腦,哼哼哈哈,故意拖延時間的齊軍兵士被霸王一戟剁掉腦袋。

“弟兄們,隨我衝鋒,徹底擊垮齊軍,活捉韓信。”項羽高聲喝道。

兩千多疲弱之卒一下就被楚軍鐵騎擊潰,大批兵卒跪地投降,果不出項羽所料,韓信留下這些兵卒詐降以做緩兵之計,自己帶着幾百親兵先跑了。霸王只留下一百騎兵看管這些降卒,領着鐵騎繼續追擊下去。

一百騎兵看管俘虜足夠,因爲大批虎賁重步兵隨後就會趕來。

不多時就追上了正向北奔逃的韓信和身邊百餘親衛,片刻之後,韓信親衛俱被斬殺。韓信被衆楚軍兵士擒住,五花大綁送至項羽面前。

第八章 反圍剿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六章 天興軍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七章 入城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一章 亂襲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章 登基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十章 立威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章 刺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