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北上販馬

程普先命人選出十幾匹快馬,分與劉備一行。交待完砦中諸事,這便提槍上馬,與劉備結伴北行。閻柔前方領路,一隊人馬出水砦,上官道,直奔燕山而去。

路遇的農田,只見青苗參差不齊,長勢極差。劉備問過方知,鮮卑和烏桓突騎時常縱馬,啃食青苗,鄉民苦不堪言。

突騎來去如風,地方官吏追之不及,已是常態。

以至於沿途民衆紛紛逃難,遠走他鄉。村落日漸衰敗,許多地方據說千里無人煙。人口日漸減少,土地荒蕪,無人耕種而長滿野草。退化成鮮卑、烏桓的牧場。右北平郡所治之地更是逐年萎縮,如今只剩四縣。尤其是長城之外的邊郡,早已變成了蠻族的草場。

邊民除去逃難,還有大量人口被掠入烏桓。帶去先進的技藝,壯大了烏桓的聲勢。

劉備年少身短。特製的鞍馬一路隨船帶來,正當其用。雙側馬鐙的好處,外人未能知曉。程普對馬鐙上的軟梯,卻十分讚賞。如此即便身短,也能騎乘高頭大馬。

奔馳在邊郡的曠野,與奔馳在涿郡的感覺完全不同。此處官道,損毀嚴重。郵亭館舍幾乎沒有。即便有一兩處驛舍的遺蹟,也多半殘缺不全。一片煙熏火燎的痕跡。抵到近處,還能聞到空氣中瀰漫着木材燃燒的焦味,和淡淡的屍臭。大漢的存在,正被蠻族一點點的抹去。等野草遍地,邊民罕見。僅存的四縣,也都會退化成鮮卑的草場。

白毦精卒散落在馬隊前後,將劉備牢牢護在中央。左側是黃蓋,右側是程普。各個神色肅穆,滿身蕭殺之氣。

恨不能遇一隊鮮卑遊騎,亂刀剁翻在地。以祭這片飽受摧殘的漢土。

作爲漢室宗親的劉備,只需記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只此一句,就已足夠。

此去無終縣,五百餘里,兩日可達。

若披星夜行,一日可到。無奈官道年休失修,損毀嚴重。怕趕夜路傷到馬蹄,隊伍便早早落腳下來。

營地是一處被焚燬的置舍。牆桓、四壁都在,只是門窗被全部焚燬。屋內被洗掠一空後,縱火焚燬。滿地焦黑。所幸井欄猶在。可打出的井水卻惡臭無比,別說人飲,便是餵馬也不可行。

除了劉備,所有人都一樣的表情。劉備想想也就明白了。

井內有浮屍。

“打上來。”劉備這便說道。

“是。”幾個白毦精卒立刻圍住井臺,放下鉤爪。不久,便有一具腫脹的女屍被打撈出來。

女屍左肩中箭,懷中還抱着個幼童。母子皆是溺水而亡。

從雲鬢上插着的金簪和織錦的襦裙,不難看出必定出身福貴人家。衣衫完好,身上無傷。還有幼子在懷,爲何要自投於井?

只有一個可能。

爲保清白。

想必是走投無路,又不忍懷中幼子被蠻族殺害,或被蠻族領養認賊作父,這才以死全其節(保全節操)。

劉備命人就地取材,用廢墟內的殘木,打造了兩口薄棺,將母子埋葬。姓氏名誰,無人可知。知道是大漢子民,就夠了。

衆人在背風處搭起帳篷,鋪上草蓆麻毯,請劉備入內。

帳篷中間,還挖了個長形火塘。塘內炭火已經點燃。木炭耐燃少煙,適用於帳篷內取暖。木炭此時已屬常見。《禮記·月令》有載:是月也,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邊塞的春季,早晚寒冷,溫差很大。早早走入帳篷,同樣裹着一身狼皮大氅的程普卻發現,此時早已冰冷刺骨,劉備的白毦精卒,大氅下一身玄鐵甲冑,本該早早進來取暖纔對,爲何卻三三兩兩的散落在帳篷周圍,神態輕鬆,看上去似乎並不覺冷。

這便向佈置崗哨歸來的黃蓋詢問。

黃蓋笑着敲了敲胸前的搪瓷札甲,答道:內穿‘毳裘(cuì qiú)衛衣’,輕薄保暖。乃是用鵝鴨身上的毳羽(細絨)縫製。

程普緩緩點頭,又指着札甲上的黑搪瓷問道,這是何甲?

黃蓋看了眼劉備,見他微笑着點了點頭,這便直言相告:搪瓷札甲。

程普又問:何爲搪瓷?

黃蓋笑答:此乃樓桑不傳之秘。

事實上,搪瓷的防護效果,類似後世戰場上披掛的反應裝甲。遇攻擊而破碎,抵消掉武器的破壞力。尤其對弓箭一類的遠距離武器,具有堪稱神奇的防護力。

而在搪瓷甲片之下,劉備還墊了層複合墊片。用來吸收短兵器的衝擊。類似後世高強度纖維防彈衣的原理。刀槍劍戟、長短皆防。搪瓷札甲絕對當得起‘樓桑的不傳之秘’。

都說‘天生劉三墩’。劉備更多的,是遠超這個時代的眼界。果凍看似神奇,原理何其容易!然而,就沒有人能想到把果醬和皮凍合二爲一。搪瓷也不新鮮,埃及早已有之。卻無人能將其打造成鎧衣。

他魂穿而來。沒有一絲一毫超越這個時代的能力,卻有遠超這個時代的眼界。

樓桑諸事,北地廣爲流傳。程普的平波水砦,正是南北客商往來,消息靈通之地。自能獲得第一手的消息。

藉着話頭,這便將心中疑問,娓娓道出。

除了類似搪瓷札甲的‘不傳之秘’,黃蓋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聽得程普咋舌不已。

如此一個問,一個答。劉備畢竟年少。馬背上疾馳一天,人困馬乏,漸漸不支。

等兩人說完,再看劉備。已映着炭火,和衣而睡。

那些散落在帳篷周圍的精卒,兩兩輪替,竟未曾踏入帳篷一步。

黃蓋將雙鞭置在雙手邊,盤坐入定。

程普這才醒悟,雖是初見,劉備竟對自己全無避諱。正要出帳篷避嫌,卻被黃蓋用眼神阻止:“少主言君,古道熱腸,豪勇持重。是可託付之人。寒夜漫漫,又無毳裘保暖。君且安睡,無需自避。”

此話從黃蓋口中出,字字入程普之耳。

饒是自詡豪傑的程普,也不禁爲之心折:“聽聞少君候輕財重義,一金而知人心。有人主之風。今日一見,果如傳言。”

黃蓋笑着闔上雙眼,再無聲響。

程普這便和衣而臥。安然入睡。

一夜無話。

1.240 聽風即雨17 同軌畢至109 舊友重聚1.206 饔飧不濟1.58 狐虎之威106 偷天換日1.74 再掠女豪180 羅襪未染1.84 百工居肆105 天師三分199 千里追兇168 天下治術156 金牌免死1.83 以綏四方1.3 夜宿烏林11 恨意叢生1.45 初次遠行124 大器免成1.27 板楯連弩1 伏虣藏虎1.58 任重道遠71 以鹿爲幟1.8 配享太廟1.8 木公金母190 一較高下144 計斷九月1.33 代父上疏21 赤心如故125 探險搜奇1.77 女王駕臨172 萬載千秋1.42 劉備四友138 必有後報120 黑山飛燕1.24 舉不避親1.50 宮廷之變192 猛虎羣狼167 遙遠綠洲11 誰主浮沉1.66 飛廉斬薙1.39 驚弓之鳥1.72 天下黎庶1.58 萬般皆好102 避易就難1.59 心悅誠服196 服牛乘馬170 樹大招風114 一州之地1.88 皆有所屬1.92 僅此足已41 功虧一簣1.46 蜚聲西州169 頂級名產166 落子無悔1.92 南有喬木103 蝮蛇螯手1.6 長轡遠馭1.98 千金之軀1.35 多事之秋188 爲所欲爲1.53 馳名中外141 文昌武盛1.66 人財兩全178 深明大義150 幻痛未滅1.237 露華勻玉1.25 辛陳杜趙15 正視己心10 義結金蘭1.60 楛矢貫隼183 瓦釜雷鳴1.77 望洋興嘆159 威震西域1.42 兵行險着144 迎刃而解171 南北船閘114 百里之命1.47 倉樓覆道1.285 共分天下131 再造新莽128 孤很欣慰146 黨人認主1.76 世道無常106 巡視南境171 事出有因175 兵荒馬亂106 萬民飢流101 問鼎中原116 引藥歸經160 遠見卓識1.248 火煉真金154 以享司寒162 繩之以法1.99 冠軍履鋒122 西園火併1.82 倉樓藏秘103 玉石俱焚181 呂布入陳1.54 薊國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