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殺機畢露

“只需自阿閣頂,斜拉懸索自西園,便可將火球順勢滑落。”高人道破天機。

“若火球只是從阿閣降落,爲何洛陽滿城皆說‘流火天降’。”

“此乃障眼法也。”高人再行揭破:“常聞‘西北有高樓’。此詩便是說阿閣也。正因阿閣巋然獨立,高聳於兩宮之間。只需在阿閣內,層層堆積發煙之物,後再同時引燃。濃煙滾滾,扶搖直上,遮天蔽日。此時再從頂閣放落火球,借濃煙遮蔽,便好似從雲端降落一般。其實不然。洛陽民衆不過是將濃煙,誤作濃雲。將隱入濃霧的阿閣頂樓,誤以爲是天穹罷了。”

殿內皆同道中人。細細思量,便各自醒悟:“流火固然可從阿閣滑墜西園。然,火麟降世,又做何解?”

“天降流火,與火麟降世,乃是兩道法術,不可混爲一談。天降流火,一爲引路,二爲造勢。如此方能承上啓下,將陛下在內的一干人等,悉數引入西園。”

高人環視衆人,略做停頓,又徐徐道來:“陛下一路疾行,情急之中,無暇他顧。便有人趁機施法,令陛下身中幻藥。此藥乃‘漫衍魚龍’之幻術所必備。所謂火焰麒麟,不過是彩扎獸偶,以傀儡術操縱罷了。”

“若只是木偶,如何能燃火不壞。”便有人指出破綻。

“非是木質。”高人笑着擺手。

“若是鐵獸,必然沉重,又豈能落在車蓋,而車蓋不壞。”那人仍不服:“且聞火獸‘金睛火眼,火口傾盆。嶙峋獸骨,赤紅鱗片’,如此栩栩如生,又豈是區區鐵器,能夠仿冒。”

高人笑道:“如你所言,此偶非鐵器,乃獸骨拼湊也。”

“獸骨?”衆人一愣。

“‘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只需用百獸骸骨,依樣拼湊。外包鋼齒銅鱗,再塗抹油脂點燃,幻藥之下,足可‘以假亂真’。”高人又破麒麟之謎。

“若如此,仁獸神火,當作何解?傳聞所滴口涎,將陛下胸前華服燒成蜂窩,然陛下卻安然無恙。此事,亦可證陛下乃天子,故神火難傷。”仍有人不服:“此華服絕非幻術。”

“諸位豈不聞火浣布乎?長者說,桓帝時,大將軍樑冀以火浣布爲單衣,嘗大會賓客,行酒公卿朝臣前,樑冀陽爭灑杯而污之,冀僞怒,解衣而燒,布得火煒華,赫然而熾,如燒凡布,垢盡火滅,粲然潔白,若用灰水浣之焉。”高人笑道:“陛下所着華服,必內襯火浣單衣。”

“嘶——”衆人倒吸一口涼氣。換言之,必有陛下身邊近臣,裹挾參與其中!如此說來……

“依你所言,火麟乃骨偶,以傀儡術操縱。撲向靈思皇后,因何消失無蹤?”又有人問道:“莫非此物也是幻化?”

“是極,是極!獸骨傀儡,因何憑空不見。”衆人再抓漏洞。

“傳聞,萬金堂下,暗藏銷金窟。陛下曾坐聽‘銅錢雨落’。那具獸骨傀儡,或正藏於銷金窟內,亦未可知也。”高人目光深邃,衆人皆不敢忤視。

藏於人羣之中的史子眇,更是冷汗淋漓。如高人所言。此事過後,西邸重兵拱衛,閒人莫入。若此時,遣一人下入銷金窟中,一切皆將大白於天下。

那時,萬事休矣!

生死關頭,忽聽一聲輕咳。

殿內衆人,紛紛起身行禮:“見過老大人。”

來人,正是十常侍之首,先帝阿父張讓。

張讓似笑非笑,環視衆人:“諸位皆當世高人。又坐享天家供奉,亦非常人可比。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瑞獸天降,麒麟送子,事關大漢中興與否,茲事體大。稍後,入正殿叩見陛下,當如何作答,諸位需謹言慎行。”

說完,張讓目視場中那名高人:“當心,禍從口出。”

高人心領神會:“貧道等皆以爲,麒麟送子,乃中興之兆也。”

“哦?”張讓昏花老眼,精光一閃:“果真如此乎。”

“果真如此。”高人領偏殿內同道中人,齊聲下拜。果然識時務者爲俊傑也。

“甚好,甚好。”張讓又看史子眇。眼中殺機畢露:此人留不得。

史子眇輕輕頷首,這便暗自謀劃不提。

須臾,新帝召各方高人,正殿相見。

三人成市虎。衆口鑠金,由不得新帝不信。

送走衆高人,新帝獨留史子眇。

“傳聞史仙師,頗有道術,能通神鬼。曾庇護太子十年周全。”新帝不置可否:“卻不知,仙師能‘自算’否?”

“陛下何不明言。”史子眇急於脫身,截殺那位隨口揭穿幻術的高人。

“仙師可知,此時此刻,朕,欲拿仙師作何論處。”陛下口出殺機。

史子眇臨危不亂,高深一笑:“貧道掐指一算,陛下非不信天降流火,乃不信‘麒麟送子’於靈思皇后也。”

“史仙師果然,可通鬼神。”陛下默認:“不知仙師如何爲朕解心中不解之惑。”

史子眇卻顧左右而言其他:“陛下可知,靈思皇后因何失寵。”

“未知也。”先帝夫妻之事,新帝又豈能知。

史子眇言道:“彼時,先帝亦如陛下此般。追問貧道‘神鬼之事’。時御醫張奉亦在。陛下何不召來一問。”

“可是太醫令張奉。”新帝問道。此人乃張讓義子,醫術高明。

“正是。”史子眇低聲道:“請陛下屏退左右。”

新帝略作思量,遂命殿內衆人悉數退下:“有話便說。”

史子眇再拜:“請陛下附耳上來。”

“嗯?”新帝略顯遲疑,又傲然一笑:“深宮之內,大殿正中。朕還怕你行刺不成。”這便移步身前,聆聽史子眇耳語。

寥寥數語,卻聽得陛下驚詫不已:“此言當真?”

“若有半句虛言,貧道甘願領死。”史子眇再拜。

新帝霍然起身。來回踱步,這便一聲怒喝:“來人。”

“臣在。”便有虎賁中郎將王越,抱拳入內。

“速召太醫令來。”新帝言道。

“喏!”

待王越出殿,陛下居高臨下:“若敢欺君,夷爾三族。”

1.25 辛陳杜趙1.43 白馬楊氏1.38 溯谷而行1.232 南閤祭酒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20 不忘初心136 後果前因146 有恃無恐1.48 立冬兵發1.26 再無歸期1.44 勸善禁惡1.47 甲子之約101 東走西顧1.257 美事將近153 志存高遠1.8 馬桶廁籌41 功虧一簣12 半城煙火155 瞞天過海1.45 何愁不嫁1.83 身世成謎125 伏路把關198 封侯廟食123 同憂相救1.3 亂世梟雄149 聖上好驢112 泰山捧日140 天降流火124 明以照奸1.224 鬥戰取將13 殊途同歸1.38 秋色平分21 解我心憂181 薊王獻寶124 事與願違1.30 未琢璞玉15 蔣幹遺書11 珠聯璧合1.20 言稱必效1.23 三千珠履155 天下鼎沸147 河漢無極194 輕車南下1.64 朝聞夕逝155 六神無主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68 清溪橋樓1.43 大軍圍城1.50 下辯除石116 孟嘗遺風149 白馬非馬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69 麋家小妹1.79 心願終了114 貪婪無饜1.63 熔金入庫1.88 藩強朝弱134 玩於股掌122 見我如是1.46 尋機而動81 融爲一體150 幻痛未滅1.43 予取予求1.56 一戰成名91 車騎填巷81 初見端倪167 薄海從風116 一進一出1.39 名臣歸京198 大權獨攬159 畢生之年147 昏夜奔襲21 三人成虎179 百廢初興128 勢不兩立1.53 攻心爲上105 胡口奪食1.87 年終臘賜1.90 多錢善賈1.90 海島傳聲162 一戰揚名198 封侯廟食181 歪門邪道21 二宮之亂13 心有猛虎141 文昌武盛162 繩之以法1.6 飲酒四禮132 吞光神鎧1.25 言之尚早1.47 擊鞠建隊1.59 將星閃耀1.99 八賢共治118 吐剛茹柔146 黨人認主100 三馬同槽102 自薦枕蓆190 軍師節哀1.75 愁雲散盡149 乘風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