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冰釋前嫌

“然也。”郭嘉輕輕頷首。

郭嘉用其智計無雙,將黃巾衆納降之事,歸結爲一個信任問題。先指出黃巾衆今非昔比,早已淪爲沒有信仰,沒有目標,唯剩苟活的流寇。又謂喪家之犬,人人痛打。所過郡縣,官軍私兵,皆趁機剿滅,斬首邀功。久而久之,於是“只信黃巾,毋信赤’。

洛陽貴公子,卻截然不同。帶着更高級的需求而來。若想爲長公主取食,再全天家體面,黃巾是繞不開的難題,亟待解決。又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費一兵一卒,招降黃巾餘衆,破宗賊塢壁,得錢糧無數。又使之就地屯田,五五分成。一石二鳥,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爲。

總而言之,既能令黃巾信服,舉衆來降;又能爲長公主取食,全天家臉面。

最小代價,最大得益。如此行事的內在邏輯,亦能讓李通信服。

郭嘉口出之“道理環”,全無破綻。

思前想後,李通欣然點頭:“令公子補齊官俸,豪擲百萬,三倍償還。乃‘城門立木’也。先信於吏民,再取信黃巾。如此豪闊,視名利爲糞土。於是黃巾皆信以爲:令公子此來,當不爲取我等首級。”

“渠帥明見。”郭嘉言道:“我家公子既能納降黃巾餘衆,又豈會將忠義如渠帥,拒之門外。”

言下之意。有黃巾賊衆墊底,李通素有義名,貴公子焉能不善待。

李通抱拳道:“聞君一席話,李通茅塞頓開。願率衆歸降。”

郭嘉大喜:“得渠帥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敢問足下,明廷現在何處,我等又當如何行事。”

“只需謹守城池,不日當見分曉。待敕令送達,令渠帥如願。再與我家公子,陽安相會不遲。”郭嘉笑道。

“李某,敢不從命。”如此寬鬆之條件,李通焉能再疑。

“告辭。”郭嘉言盡於此,來去自由。

“不送。”李通起身回禮。

單騎入城,單騎出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毫不拖泥帶水,郭嘉亦是豪傑高士。

與宋奇相見,郭嘉長揖笑道:“幸不辱命。”

宋奇眼中異彩,一閃而逝:“奉孝大才。”

“只需敕令一到,李通當可爲王上一用。”

“宜當速辦。”宋奇欣然點頭。

“若要盡收其心,還需與黃巾大帥吳霸,冰釋前嫌。汝南黃巾劉闢、龔都等部,宜早招降。”郭嘉又道。

“奉孝所言極是。”宋奇點頭稱是:“此去陽安,當先招降龔都。”

“敢問明廷,龔都何在?”郭嘉笑問。

“上蔡西南,伏牛山中。”宋奇亦笑。心照不宣,何必多言。

伏牛山東西綿延千里,形如臥牛,盤踞豫州大地,故稱伏牛山。黃巾各部,大多依附此山,安營紮寨,據險而守。龔都亦不例外。

“可先去上蔡,協調諸事。”郭嘉言道。

“可也。”宋奇欣然點頭。

洛陽,長樂宮,長秋殿。

一直別居濯龍園的舞陽君,與何太后相見。

“母親所爲何來?”見舞陽君欲言又止,何太后索性先問。

“乃爲湯邑而來。”自家女兒當面,舞陽君亦不做遮掩。既號“舞陽”,食邑自在舞陽縣。舞陽,夏禹時即得名。因在舞水(?水)之陽,故稱。同在潁川郡內,與荊州南陽郡毗鄰。樊噲、吳漢,皆曾封侯於此。黃巾亂前,足稱富庶。然黃巾之亂,舞陽亦飽受其害。縣內豪強大姓,築壁自保。民衆多逃入南陽,食俸大減。

何太后言道:“母親可是想將封邑質給城中子錢家。得大錢五千萬,取俸十年。”

“然也。”舞陽君急忙點頭。

“唉……”何太后一聲長嘆,似已早知:“不瞞母親。先帝萬年公主,亦如此想。”先帝之女,母產後不久即死。光和三年封萬年公主。

高祖十年(前197),葬太上皇於櫟陽北原,號萬年陵。分置萬年縣以奉陵邑。與櫟陽縣同城而治,時屬內史。景帝五年(前152年)修“東渭橋”以便長安、櫟陽交通。武帝時屬左馮翊,太始二年(前95年),武帝納趙中大夫白公建議,開鑿白渠。引涇水,西起涇陽谷口,尾入櫟陽,全長二百餘里,灌田四千五百餘頃,櫟陽遂成關中產糧要地。今漢省櫟陽入萬年。二縣合一,自是一等一的富庶大縣。

“左馮翊並無賊寇,食俸年年足享。萬年公主因何要學我等苦命之人。”舞陽君不解。

“傳聞萬年公主從長社長公主處得知,若以萬年縣質押,可得一億大錢,坐享十年食俸。”

“原來如此。”換言之,平白無故,得一億大錢。十年後湯浴,原樣歸還。心念至此,舞陽君又問:“不知太后如何答覆。”

“夫復何言?”何太后苦笑。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既開此例,又豈能厚此薄彼。

“卻不知子錢家,背後金主,是何人也。”舞陽君嘆道。

何太后低聲言道:“傳聞,乃先帝首開。本由趙忠、張讓暗中掌管。”

“先帝崩後,又是何人?”舞陽君追問。

“趙忠、張讓,身涉謀逆大罪,卻先免死罪,又赦徒刑。今更重回禁中,爲二署之長。母親何必多問。”

“董太皇。”舞陽君心領神會。

“料想,必是如此。”何太后冷笑:“早先,郭常侍亦曾隱約聽聞‘城上金烏,河間奼女’。乃出洛陽童諺,河間奼女,自是董氏無疑。”

“有其母必有其子。先帝賣官鬻爵,乃至天怒人怨,崩於外。亦是受董氏蠱惑。”舞陽君轉念一想:“既如此,此事作罷。”

“爲何作罷。”何太后笑道:“母親自去質與子錢家,換五千萬大錢傍身。”

“也好。”舞陽君展顏一笑。達成所願,心中自是欣喜。然又想起一事,這便言道:“苗兒久在南陽,遠離京畿。宜當速歸。兄弟齊心,護太后及何氏一門周全。”

“母親且放寬心,待了結南陽之事,二兄可封萬戶侯,領車騎將軍。”何太后早有定計。

“左右車騎,又當如何?”舞陽君又問。

“宜當外出,牧守一方。”何太后言道:“論忠於漢室,皇甫嵩、朱儁,並稱純臣。我兒今爲少帝,忠於漢室,便是忠於我兒。當可一用。”

“此等家國大事,太后拿主意便好。”舞陽君頗知避嫌。

何太后正欲開口,下腹忽痛,急忙收聲。

舞陽君亦爲人母,自然知曉。表情頗多複雜難明:“太后何苦如此。”

“彼時形勢所迫。爲保全家性命,唯絕境弄險。”待安撫好腹中麟子,何太后笑道:“如今看來,當有奇效。”

舞陽君面露慚色:“只是我何門之女,皆爲薊王……着實,着實,難以啓齒。”

見母親尚存一絲羞恥之心,何太后暗生慨嘆:“悔不該,錯入帝王家。”

102 殺良冒功183 長史女衛133 金針撥障103 薊國雙壁180 嶄露崢嶸10 耿氏製陶1.267 老謀深算165 片羽吉光157 塵埃落定1.73 謠言四起166 白衣飛將156 薊王子館109 黑山飛燕1.77 女王駕臨1.33 出訪鴻儒1.26 再無歸期127 三面合圍1.57 賞罰未定14 萬象更新177 拔毒食鮮1.60 轉禍爲福1.9 伐毛洗髓117 倒履相迎1.72 炎漢控火106 大徹大悟1.3 娘要嫁人188 突發奇想14 步步生蓮1.223 陌路相逢139 治國有術107 忍辱偷生172 三日獵狩1.59 心悅誠服1.95 黃巾屯田1.2 雞不下蛋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86 三方勢力125 校場演武112 北國之春120 六縣爲國1.82 爲人作嫁21 三人成虎1.92 南有喬木175 漢世之傑176 左膀右臂149 白馬非馬1.52 二宮流血19 編戶分遷176 薊王東歸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02 殺良冒功1.30 一門出仕1.38 爲國除賊116 一進一出150 幻痛未滅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2 兵行險着1.2 無孔不入110 門下五吏12 屠蘇續恨133 往甯難了1.70 公主智囊160 成人之美1.92 首鼠兩端153 拾人牙慧17 甄選女官188 突發奇想1.95 閉門謝客173 王取幾何115 平生罕見1.269 負重而行106 偷天換日183 龍向天飛137 萬死不避1.62 風月常新21 御風而行1.287 悉誅涼人125 局中一子1.49 覆水難收161 漢祚復興1.79 快馬輕舟122 刀槍莫及1.68 淮南大捷1.44 閉門造車1.56 巡視國境214 亂中求存1.5 千家萬戶120 三方妥協1.242 兵棋演武108 同舟共販1.79 十里樓桑174 以謝天地135 借兵剿匪181 生死兩命1.99 黃雀伺蟬1.35 三高三服126 聚散有時1.8 木公金母1.288 欲加之罪137 萬邦來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