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 四面樹敵

羣僚魚貫出殿。列隊乘車出園。

遵照王允之意,萬歲塢,四門大開,洛陽百姓,皆可往來。更加入住多爲太學師生。恰逢春暖花開,和風徐來。出遊會友,絡繹不絕。且萬歲塢,本是皇家苑囿,塢中美景如畫,車水馬龍,遊人如織。盛況空前。

董卓一朝斃命,三族覆滅,四散朋黨。洛陽氣象,爲之一新。自王允主政,革除先前種種弊政。尤其廢止三鑄小錢,重鑄四出五銖。令劣幣逐良幣之害,迎刃而解。民生向好,百姓稱讚。

王允生平,更廣爲人知。其人剛正不阿,隱忍持重。居太師高位,當大有所爲。洛陽朝野,皆長出一口濁氣。蒼天有眼,苦盡回甘。

唯一隱患。洛陽八關,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四關,皆由西涼兵把守。此四關,乃關東進出洛陽之咽喉。關東羣雄,素俸合肥侯爲主,與洛陽互有攻守。若趁軍心不穩,雄關有失,關東聯軍長驅直入。廢南宮少帝,大勢去矣。

太師府,魚梁殿。

收弘農豪商名刺,王允面無表情:“引入後殿一見。”

“喏。”

少頃,豪商車駕登臺,步入後殿。

“見過王太師。”此人正是女扮男裝,史夫人。

“夫人免禮。”王允磊落。既承諾在先,自不會閉門不見。

“敢問太師,此去薊國,事成否?”史夫人亦不見外。

“回書在此。”王允遂取使者張種,六百里傳書視之。

史夫人不疑有他,急忙接過。掃眼一看,黯然失色:“薊王真人臣也。”

“薊王言,‘妄言廢立,取禍之道’。”王允面無表情:“我若強爲,薊王恐傳檄天下,兵諫洛陽。”

史夫人亦知不可強爲,遂進言道:“若獻鴆酒一杯……”

“夫人慎言。”王允勃然怒斥:“大逆弒君,非人臣所爲。”

史夫人卻渾然未覺,自顧言道:“若董侯無故暴斃,薊王當另立麟子阿斗於易京甘泉宮。”

“送客。”王允拂袖而去。

“喏。”刀斧手一擁而入。

史夫人再拜起身。無視利刃環抱,從容自去。

王允列上公之首。位高權重,府中焉能不陳列死士。史夫人實不意外。且“妄言廢立,取禍之道”,乃出薊王明示。言下之意:無論何人,凡妄言廢立,皆自取其禍,無怨旁人。

薊王傳檄天下,身死族滅,旦夕之間。

外舅王允如此。弘農王亦如此。無人例外。

有薊王道義蓋頂,王允無需自食其言。然史侯終歸空歡喜一場。且史門弟子,平白無故,爲人所用。史夫人亦難免心有不甘。

此去,斷不會善罷甘休。

“王允四面樹敵,大禍將至也。”平樂會上,黨魁張儉,舉杯慨嘆。

“先生慎言。”側席景顧,低聲勸諫。

張儉不以爲意:“座上高朋,皆我黨人。有何不可言,不能言。”

頗多一反常態。

平樂會,名動京師。凡能被黨魁奉爲座上賓,必聲名鵲起。多有太學生,自投門下。爲求出仕之機。

見與會嘉賓,清議朝政。論及得失,口無遮攔。

景顧又勸道:“王太師以萬歲塢中精舍,授予太學諸生。焉知館中無有被其收買者。”

張儉置若罔聞。與賓客高談闊論。妙語連珠,百無禁忌。

景顧心中憂懼,可想而知。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王允既能殺董卓,還有何人,殺不得。

且王允本就有重名,又出身名門世家。與董卓等西涼莽夫,顧及名聲,恐爲千夫所指,故對黨人頗多善待。截然不同。

說名士相輕,亦難言盡。一言蔽之,若殺張儉,能以儆效尤。王允則必殺之。

許是因董卓身死族滅。故黨魁一時喜大忘形。觥籌交錯,擊節而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放浪形骸,不覺酩酊大醉。

恭送賓客盡興而歸。景顧急入內室,服侍張儉。

不料黨魁,竟正襟危坐,醉意全無。

“先生,何故如此?”景顧驚問。

張儉目光清冽,名士風範:“子瞻毋疑,酒後戲言,皆有意爲之。”

“弟子愚鈍,請先生明示。”景顧求問。

“你自入我門,改字子瞻。顧後瞻前,明哲保身,乃萬全之備也。”張儉言道:“天下大勢定矣。漢室病入膏肓,不可救也。又豈是王允、呂布之輩,螳臂當車,可以迴天。”

“先生自登朝廷,種種行事,弟子皆有窺見。”景顧問道:“竊以爲,無論何進、董卓,皆非明主。先生折身屈就,又豈爲只報黨錮之仇乎。”

張儉欣然點頭,遂實言相告:“爲師,乃受‘(太平)聖女’所託。掌天下殘局。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何來聖女,何來殘局。”景顧驟然得聞,如何盡知。

張儉遂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景顧驚怖,可想而知。不料黨魁,竟是黃巾餘孽!

“豈不聞神上宗師之事乎?”黨魁不爲所動。

待穩住心神,景顧又問道:“恩師何所求?”

“『漢室三興,天下太平』。”張儉擲地有聲。

聞此言,景顧不由涕泗橫流。心頭雖有千言萬語,卻哽咽難言。無法自已。

“王允不殺我,如何能服衆。”張儉笑道:“自黨錮禍起,爲師望門投止,牽連甚衆。無辜慘死,家破人亡。此時歸去,亦是心中所願。”

黨魁求死也。

景顧一時淚如雨下。

張儉寬慰道:“爲師若得善終,黨人皆不得善待也。唯以死殉節,黨人復起有望矣。‘求仁而得仁,伯夷、叔齊又何怨?’”

言罷,張儉離席,將景顧親手扶起。

待其止住悲泣,這才以心腹之事相托:“黨人十不存一。然天下尚未歸一。諸賊亦未投子認輸。殘局不可盡廢。爲師去後,當由子瞻,續掌天下殘局。三興漢室,天下太平。”

“三興漢室,天下太平。”景顧咬破舌尖,強行開口。

“爲師,可去矣。”張儉言盡於此。

果不其然。

不等天明,便有阿諛投機之輩,潛上魚梁臺,告知席間隱秘。

“張儉老賊,自尋死路。”王允怒極反笑。

1.60 伏波定海1.9 麻姑獻壽151 平定龜茲13 紅顏薄命1.207 以退爲進131 麒麟送子1.3 娘要嫁人1.80 火山女王1.99 冠軍履鋒1 實木地板1.92 萬世太平102 載滿而還1.28 帝王家事1.54 五齊之甘1.66 海賊中計1.62 絕非杜撰188 爲所欲爲125 息事寧人188 風聞奏事81 荒島求生1.2 無孔不入140 青雲之志1.76 洛陽來使189 江淮孤生1.20 互不相識144 計斷九月102 自薦枕蓆142 上谷烏桓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57 樓桑武卒1.93 葡萄苜蓿148 暗語絃音1.8 馬桶廁籌221 大秦魚麗16 白馬公孫185 諸王稱臣138 戰爭紅利1.60 衆國津徑143 疏河注海155 瞞天過海168 暫費永寧1.78 河北豪傑184 如約而娶12 屠蘇續恨213 橫空出世125 此事拿手156 生死未卜195 青史留名1.4 砥礪同行1.36 培肥改土1.6 長轡遠馭190 迷途知返13 紅顏薄命1.87 富貴同享151 君臣之約1.208 命不該絕14 步步生蓮134 君何所求117 鳳凰于飛176 封國在即1.5 黃門侍郎1.49 和則增壽184 是個難題1.277 賊臣授首61 肉袒牽羊1.92 相見恨晚105 未來可期31 春秋決獄1.42 善利其器116 日黑水溢199 半天一夜162 統一貨幣134 添光增益1.8 周鄭交惡91 娶七夫人1.96 挾私報怨1.49 生者如斯180 一罪足矣1.76 難分良泰176 隔岸觀火91 一人之外186 見機行事120 三方妥協109 原形畢露1.78 怦然心動113 芳蘭之舉1.60 羣羌之力1.33 出訪鴻儒149 半壁江山81 融爲一體1.85 多長爲宜1.225 斜趨漢津137 百無禁忌1.30 未琢璞玉1.7 雌雄莫辨1.7 披喪送親1.98 水火相濟1.205 長安小聚136 甘心如薺1.24 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