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

“呃,主公,末將已經……盡力了。”

到底是身受重傷,九個回合之後,周泰被張飛一槊刺透胸膛,死於馬下。

“主將已死,爾等投降不殺!”

“願降。”

兵敗如山倒,主將被殺,江東軍也沒有繼續戰鬥的勇氣,紛紛向張飛投降。

“主君,放跑孫權,恐皇叔怪罪。”

“汝等以爲俺以私害公乎!”張飛說道,“豈不見君義(士仁)早率輕騎追擊。”

“又讓此人立大功,心中不甘。”

士仁因爲當年蔡琰的事情,不但在軍中地位不低,而且蔡邕他們還唸了幾分情誼。士仁沒有驕橫跋扈,依然不折不扣的完成劉備佈置的任務。不過士仁也知道關羽不喜歡他,所以士仁向劉備申請,調爲張飛副將。

精明的張飛沒有像其他將士一樣看不起士仁,士仁也很自覺,一些功勞會推給張飛。

張飛和周泰交戰的時候,士仁便率輕騎先一步追殺孫權了。一心只想着逃命的孫權已經不再管輕騎的騷擾了,孫權自己有騎兵護衛沒有多大問題,江東步軍就悲劇了。

頂着輕騎的箭雨逃了兩里路後終於奔潰了,步軍不再管衆將的約束,四散逃亡。面對潰敗的己方士兵,董襲、潘璋也沒了辦法,只得捨棄步軍,率親衛追趕孫權的腳步。

敵軍潰敗,輕騎兵開始了最喜歡的收割。很快,眼見逃命無望,在輕騎的勸降下,江東步軍開始投降。

士仁留下一部分輕騎打掃戰場,並押送俘虜回廣陵縣,自己帶着餘下的輕騎繼續追殺孫權。

士仁追上孫權的時候,孫權殘部已經在登船了。發現追兵接近,董襲毫不遲疑,說道:“主公,追兵將至,末將斷後!”

董襲這一去九死一生,孫權見董襲身邊的將士不多,又從還沒登船的士兵中抽出千餘精銳給董襲。

“元代,珍重!事不可爲,速退!”

董襲拱手拜別孫權,他已經抱着必死的決心了。有了董襲的阻攔,士仁將輕騎一分爲二,想要一半和董襲周旋,另一半殺向孫權。但董襲完全不管自己的安危,哪部衝向孫權他就殺向哪部。

戰場上大獲全勝,劉備也沒有強求一定要殺孫權,輕騎兵們不再管孫權,專心放起了風箏。

“元代!”孫權餘部離開北岸,站在船頭的孫權看到了董襲倒下的身影,“劉備,孤誓必殺汝!”

從半夜殺到天明,東面孫權親率的這一路江東軍,三萬精銳活着回到江東的只有三千餘人。而且這一路三萬人裡面有兩萬人是孫權本部,可以說孫權一戰便元氣大傷。

東面的孫權大敗虧輸,西面的周瑜也不好過,甚至更慘。

不同於孫權所部的江東陸軍,周瑜所率的江東水師是劉備的頭號目標。

江東的地面部隊都是各家的私軍,不但訓練不足戰力難堪,而且宛如一盤散沙,不足爲懼。

倒是江東水師,在周瑜的人格魅力和統帥下,已經擰成了一股繩,周瑜可以如臂指使。江東水師是劉備的心腹大患,攻伐江東,劉備一直在想辦法消滅江東水師(主要是海軍沒有經過實戰,劉備怕海軍正面鋼不過江東水師)。

爲了全殲江東水師,劉備讓臧霸徹底包圍他們。在劉備引誘周瑜的時候,如果從天空俯瞰大地,臧霸率軍以一個半圓向江東水師兜去。

周瑜追殺劉備,快到廣陵縣時,程普和黃蓋首先發現不對勁。這兩位老將是和孫堅一起征伐過董卓的,他們和涼州騎兵打過交道。聽着前方隱隱傳來的馬蹄聲,感受着大地的震顫。

程普說道:“都督,前方有大隊騎兵襲來,若再追擊,恐于軍不利!”

“或爲將軍本部騎兵。”

“將軍所部只有萬餘騎兵,前方聲勢絕不止萬人!”

程普和黃蓋的勸說終於讓周瑜清醒過來,漸漸發亮的天色也他看清,己方追殺劉備的士兵甚至沒有劉備身邊護衛多,而且前方的劉備軍看似軍陣混亂,可這種混亂的軍陣都沒有大的變化。

“大軍止步,速速回軍!”

周瑜率衆調頭的時候,徐盛的大軍到了。劉備正要調轉馬頭親自追擊,而法正卻一直搶在劉備前面,掩護劉備的身軀。劉備明白法正的意思,只得駐馬,讓陳到和徐盛追擊。

“我輕敵矣,未曾防備劉備留兵廣陵。”到現在周瑜還認爲火燒江都燒了劉備軍許多人馬。

很快現實狠狠的扇了他一巴掌,周瑜見到了程諮。風塵僕僕的程諮向周瑜說道:“大都督、父親,大軍爲劉軍所圍,韓將軍請大都督速回!”

“什麼!”周瑜趕忙問道,“其軍幾何?”

“綿延不絕,不下十萬之衆!”

“不可能,劉軍大部喪於火海,如何還有十萬大軍!”

“劉軍於我部後方三面包圍而來,各方皆有數萬之兵。末將乘其圍未成殺出,向大都督報信。”

程諮身爲程普的兒子,其他本事不好說,估算敵軍數量還是不會錯的,而且臨行時韓當也算出包圍的劉備軍有十幾萬(其實只有八萬多,包含一部分換上馬的海軍)。

一瞬間周瑜的臉色慘白,說道:“我中敵計尚不自知,有負將軍厚愛,有負伯符重託。”

“大都督,我等該當如何?”

中計的打擊很大,但周瑜很快擺正了心態。

“我雖中敵奸計,然劉備亦行險着。”周瑜說道,“彼戰船皆被焚燬,我等只需撤回江東,便可以水師緩劉軍南下。”

“大軍包圍,我等如何可撤回江東?”

“不計死傷,衝出包圍!”周瑜率衆將向南面撤退,腦中回想着廣陵郡的地形,心中有了主意。

周瑜心中祈禱,劉備軍主帥能給他一線生機。

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