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

“子龍衛商道,只親隨百人怎堪萬全。可率備之軍兩軍,一併前往。”劉備說道,“子龍切莫急着推辭,此事備會告之伯圭兄,料想伯圭兄亦會認可。”

“如此,雲領命。”

“子思,你領子龍前往軍營。子龍天下奇才,望你二人好生合作。”

“是!”

司馬懼,字子思。司馬懼原本是沒有字的,子思是劉備給他取的。出自《左傳?文公三年》:“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懼思也。”

正事辦完就是宴會環節,少了趙雲,這次的主角自然只有太史慈一人。即便太史慈酒量不錯,宴會結束也已經酩酊大醉。

司馬懼領着趙雲來到輕騎軍營,趙雲看劉備的輕騎有大一部分在訓練騎弩,而不是騎弓,好奇的問道:“玄德公帳下戰馬極多,緣何練弩?”

中原軍事中,一般騎兵多的軍隊,弓的比例會多於弩,因爲用弓箭騎射是完全優於用弩騎射的。只有騎兵少的軍隊,弩的比例才高於弓,但這時候的弩就不是騎兵的弩了,而是步兵用的強弩。

“說來慚愧,懼雖受主公大恩,奉以振威中郎將高位,然懼才疏學淺,不通騎射之法,故而未曾教習。使得主公輕騎常年難當大任,士卒亦多有怨言。今幸得將軍至此,主公既言子龍將軍天下奇才,必能振我輕騎軍威。”

“司馬將軍過譽了,雲未曾受玄德公將軍之印,現只爲一官吏卒長。”

“子龍將軍不必過謙,主公識人甚明,主公誇讚將軍天下奇才,早晚必一飛沖天。”

兩人來到輕騎軍營,司馬懼召集衆士卒,喊道:“此乃趙子龍將軍,受主公之命,前來爲我輕騎軍之將,汝等不可怠慢。”

“趙將軍!趙將軍!趙將軍!”士卒開始喝彩,士兵們早就看過趙雲和關羽的單挑,怎麼可能怠慢趙雲呢。

趙雲也不多說,飛身上馬,在一百五十步外左右開弓,連續命中訓練場上靶子的靶心。

“喔!喔!喔!”趙雲一手騎射很自然震撼了在場的士兵。

司馬懼親手帶來了一個競爭者,他不但不擔心反而很開心。這是因爲劉備軍中的情況不和其他人相同,其他諸侯都是將多人少,而劉備這是人多將少。

這此關羽能有空來臨淄,就是因爲朱靈在平原幫他訓練士卒;而張飛那裡也因爲太史慈的加入,也有了人分擔壓力。

許久以前,司馬懼認爲管亥兄弟加入劉備之後,會來輕騎幫助自己,司馬懼也以同是黃巾爲理由宴請過管亥兄弟。

管亥兄弟接受了司馬懼的宴請,可司馬懼的邀請管亥兄弟沒有答應,管亥兄弟早就向劉備申請去管理屯田兵了。

管氏在青州是大姓,管亥兄弟雖因加入黃巾沒落了,可和貧民出身的司馬懼還是處不到一塊的。

劉備這邊開心收大將,曹操這也迎來了轉機。

“我等願降,望將軍寬恕。”

黑山黃巾進攻東郡的部隊說是有十萬之衆,可這是虛數,真是人數在五萬左右。這五萬人中間,只有一萬兩千多人是士兵,其他都是士兵家屬和老弱婦孺。而這一萬兩千多士兵之中,戰兵有九千多人,其餘都是輔兵。

黑山黃巾能生存那麼長時間,還有有一套的,進攻東郡的九千多戰兵武器鎧甲俱全,也參加過許多次戰爭,全是老兵。

但是黑山黃巾將領全是無勇無謀之輩,曹操用了一個誘敵深入之計,他們想也不想就追擊了,結果可想而知。

被包圍的黃巾衆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已經開始爲自己着想的曹操,沒有像大一統王朝對待反賊一般,而是全部收降了他們,以壯大自身。

這時,曹操的又一波好運降臨了,兗州刺史劉岱死了,劉岱被從青州逃出來的黃巾殺死了。原本劉岱歷史上沒那麼快死的,但開掛的劉備來到青州,青州黃巾被趕得像喪家之犬一樣,降的降,死的死。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想安穩過日子的,有些人野慣了,收不了心,自然不會投降劉備。但青州已經待不下去了,怎麼辦呢?向兗州逃跑。

這些在劉備手中倖存下來的悍賊一進入兗州便開始燒殺搶掠,劉岱自然很快便知道了他們的存在。

劉岱召集幕僚商議,說道:“青州黃巾殘兵入我兗州,殘害生靈,我身爲兗州刺史,責無旁貸,我意出兵攻打,諸位以爲如何?”

劉岱的幕僚唯唯諾諾都不說話,只是點頭認可。自從劉岱偷襲劉備,殺了橋瑁,真正的有識之士全部離開了劉岱,留下來的人大都只是想混口飯吃。

這時被曹操派來與劉岱聯絡感情的鮑信,說道:“使君,寇掠兗州之黃巾乃青州殘部,彼等爲劉玄德所破,狼狽逃竄至兗州,已爲哀兵,兵鋒正盛。可彼軍無有輜重糧草,故而多方劫掠,我等可堅壁清野,待彼軍士氣泄喪,再出兵擊之,一戰而竟全功。”

鮑信知道劉岱是個無能之輩,兗州兵在劉岱的統帥下沒有多少戰力,馬上出兵不一定打得過青州黃巾。

劉岱自己卻不這麼認爲,他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尤其是這夥黃巾是被劉備擊敗後的殘兵,如果自己退縮,不是讓他人覺得自己比不過劉備嗎。

敗仗也需要經驗,也需要敗軍之將。會打敗仗的將領,能在失敗後保證大部分士兵的安全,不至於損失慘重。而不會打敗仗的將領,就像劉岱一樣,不但士兵大潰,死傷無數,就連自己也死在了亂兵之中。

接到曹操在東郡戰勝黃巾消息的袁紹,表曹操爲東郡太守。經過那麼多年,繞了一大圈,這次曹操不會像上次一樣不接任命,曹操坐在了東郡太守的位置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七十章 昌豨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