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1

兒子的學習一直是老汪的驕傲,他逢人便誇。

金木聰明伶俐但不投機鑽營,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誠實守信卻不呆板迂腐,崇尚科學反對威權,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讓他鶴立雞羣。桀驁不馴是他性格弱點。

有時還調皮搗蛋的金木在龍王山、在村完小、在鄉中學膾炙人口,甚至遠揚到老汪的單位,大家津津樂道,越傳越神。

老汪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從沒放鬆過學習。

岳父張義也是讀過私塾,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戰場洗禮,那是真正見過世面的人。老汪深深地受到岳父的薰陶。龍王山一帶還不時傳頌着老汪的祖父在皖南打游擊的故事,老汪無時無刻不爲自己的先輩而感到自豪。

老汪是先天傳承着紅色基因,後天接受着紅色教育。他在人民解放軍的大學熔爐裡鍛造了很多年,現在又在城市正廳級大型國營企業工作,不能不說是經多識廣。老汪對讀書改變命運以及現實的殘酷,認識得非常深刻。

晚上,老汪對金木諄諄教導:“金木啊,頂職只能當工人,考上中專以上學校就分配當幹部,那就是人上人,爸爸沒有能力讓你農轉非,所以你考技校的資格都沒有,你不想種田,那就自古華山一條路,你必須走到頂。”

金木態度也很堅決:“頂職的機會留給哥哥姐姐,只要能讓我繼續讀書,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四清立即來了精氣神:“還是弟弟有骨氣,我要是頂職進城,絕不會虧待你!”

老汪嘆了口氣:“四清哪,不是爸爸偏心,你結婚了,就要和媳婦並蒂花開、永結同心、鸞鳳和鳴、比翼雙飛,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不要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從今天起你連頂職的資格也失去了。

“你妹妹在三線廠做臨時工,奮鬥目標是大集體工。如果金木考上學校,我就可以病退,讓她頂職成爲國營工人,我已經活不到多多工作的那天了……”

四清還想爭取,被老汪制止,只好悻悻地回到房間度蜜月去了。

其實,老汪在回家前是左思右想,鬥爭了幾天,在阮廠長辦公室門口徘徊了數日,每次被阮廠長發現時,阮廠長總是厭棄地、“呯”地一聲把門推上。最後,老汪下了十二分的決心,還是斗膽走到吳書記辦公室,把自己的想法,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地向黨委吳書記作了報告。

讓老汪意想不到的是,吳書記很同情老汪,說話乾脆利落:“老汪哪,你怎麼不早說,孩子等不起啊!快把孩子轉到我們城市的中學讀書吧!”“

“可是……可是……”老汪欲言又止。

“不要再猶豫了,小孩子沒書讀怎麼行呢?我知道你人很實誠,在城裡沒有什麼關係。學校的事情我來落實,人心都是肉長的,憑我的老面子,一定能辦好!”

吳書記推己及人、以己度人,胸脯拍得咚咚響。她有着一顆善良的心,讓她體會到老汪的心思,她心直口快,把責任承擔下來;她那純潔的思想,認爲天底下人人都和她一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唉,天下還是好人多啊!吳書記噓寒問暖的一番話,就像一瓶五百毫升的葡萄糖注入體內,老汪乾癟的血管忽然間充盈飽滿起來,人突然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