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答案 (一)

“的確,老哥你這麼說,我就徹底明白了!大遼國肯留他一條性命,已經是開恩,怎麼可能還白養着他全家?!”搶在所有人做出反應之前,柴榮猛地一拍桌子,大聲讚歎。

“對對對!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咱做生意,還講究不養白吃飽呢!”趙匡胤欠身舉起桌案上的酒盞,將寧子明的面孔擋在了陰影裡。“多謝老哥指點,等把貨物脫了手,我們就去開開眼界,晉,晉什麼來着?”

“晉王寨!”當地商販同行已經喝得有些高了,拍着桌案提醒。“你們先前拿來的貨樣我已經看過了,雖然做工頗爲精細,可價格也太離譜。想要儘快脫手,恐怕沒那麼容易!”

“這不還有您老麼?賣給別人是一個價,您老如果肯接的話,價格當然還有的商量!”柴榮走南闖北十數年,對生意行的門道早就摸得一清二楚。立刻施展全身解術,與當地方商販開始做進一步交流。

雙方的注意力,瞬間就從晉王寨,轉移到了生意場上。討價還價,你來我往,談得不亦樂乎。

寧子明緊握的在解刀上的手指,緩緩鬆開,每一根,都早已握成了暗青色。雖然他根本想不起來,後晉皇帝石重貴是什麼模樣!

那是他名義上的父親,也是中原曾經的帝王。如今,卻像一個優伶般,被關在晉王寨裡,依靠演示上朝,來替全家人謀取活命的口糧!

對於一個寧願選擇戰爭,也不肯繼續給耶律德光當孫子的豪傑而言,這又是怎樣的奇恥大辱?!

然而他現在,卻無法做任何事情。連心中的憤怒,都得偷偷地藏在桌子之下。營州已經深入遼境千里,契丹人在此城周圍,駐紮了至少三支精銳騎兵。如果他敢表現出絲毫的敵意,非但他自己,恐怕連柴榮、趙匡胤以及護送兄弟三人前來此處的回鶻壯士,都得粉身碎骨。

“哈——啊!”趙匡胤坐得距離寧子明最近,也最清楚地感覺到了自家三弟努力壓抑着的憤怒。忽然打了個哈欠,訕笑着起身,“大哥,這位老哥,生意上的事情,你們倆慢慢談。我跟老三先走一步。好不容易來一趟營州,怎麼着也得買點兒稀罕玩意。否則等回去的路上,我家那婆娘還指不定怎麼嘮叨呢!”

“儘管去,儘管去,注意別惹事兒!咱們兄弟畢竟出門在外,比不得家裡!”柴榮立刻做出一幅不耐煩的模樣,懶懶地揮手。

當地座商也正急着從三個“生瓜”身上榨油,巴不得柴榮身邊少兩個幫襯。笑呵呵地站起身,指着酒館對面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說道:“要去就去那兒,那是咱們營州最繁華的地方。天上地下,只要你說得出來的,基本上都能找到。甚至連新羅那邊的女人,都能花錢買回家。就是模樣差了些,一個個又矮又瘦,好像從生下來就沒吃過飽飯一般,摸上去有點兒硌手!”(注1)

“哈哈哈!”趙匡胤裝作心領神會模樣,滿臉猥褻。隨即,拉着三弟寧子明,迫不及待地去開新羅葷。

待離開了酒樓,卻又慢下了腳步,擡頭朝四周看了看,以極低的聲音開解,“老三,你別難過。至少令尊現在性命無憂。比起丟失性命,受些折辱又算得了什麼?想當年勾踐連吳王的糞便都吃過,到最後還不是一樣滅了吳國?”

“嗯!”知道兩位哥哥先前的一番做作,全是爲了保護自己。寧子明心中感動,答應了一聲,用力點頭。

趙匡胤怕他年青沉不住氣,想了想,繼續補充,“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見到他,讓他知道你還活着。讓他有意志自己也堅持活下去。直到咱們兄弟積攢起足夠的實力,救他脫離苦海!”

“嗯!”寧子明也早就知道,自己沒太大可能現在就把石重貴救走。紅着眼睛,繼續用力點頭。

“我知道你心裡頭難受。至親不過父子!可越是這樣,你越是要沉下心來,別讓周圍的契丹人看出任何破綻!”趙匡胤見他理智尚在,咬了咬牙,繼續補充,“況且即便咱們兄弟現在把他救出去,回到中原之後,你們父子也找不到容身之地。反而等同於親手害死了他!”

“我知道,馮吉當天想說的,也是同樣的意思!”寧子明心裡難受得猶如萬劍攢刺,卻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小聲迴應。

“那就好,咱們兄弟現在便開始着手準備。十天之內,我和大哥兩個,保證陪你走一趟晉王城!”趙匡胤點點頭,擡手用力按住寧子明的肩膀。“別說你自己去的廢話,已經走到了這兒,我們倆多走五十里,少走五十里,其實沒任何區別!”

兄弟相交,貴在交心。寧子明知道趙二哥義薄雲天,也知道趙二哥在謀略方面,遠遠超過自己。所以也不囉嗦,只是紅着眼睛,單憑對方安排。

兄弟三人齊心協力,很快,就想出了一個非常穩妥的辦法。在將貨物脫手之後,又於營州城內大肆採購了一番,讓衆回鶻壯士用來時的馬車裝着貨物,先行離開。隨即,裝作有錢沒地方花的土財主,晃晃悠悠,去晉王寨“開眼界”。

營州城原本爲渤海國的大郡,數年前被契丹奪取之時,抵抗不十分激烈。因此州城附近的道路、橋樑和村莊,都基本保持了完整。大夥沿着事先打探清楚的道路,迤邐而行,只用了小半天時間,已經來到了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前腳剛剛進了寨門,還沒等找到地方安置好坐騎。就忽然聽到一陣喧鬧的鑼鼓聲,緊跟着,有位滿臉肥肉的秣鞨商人,扯着嗓子大聲招呼,“上朝啦,上朝啦,正午時分,皇帝陛下準時上朝。有想過一次宰相癮的,想當三公九卿的,趕快去晉王府交錢啊!文武百官,明碼標價。五品官一百文起,每一級只加二十文。您花錢越多,站得距離亡國之君越近。每級二十文,每級二十文,童叟無欺,童叟無欺啊!”

注1:新羅,此時統治朝鮮半島的是王氏高麗。公元918年泰封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祖籍中國長淮大族)爲王,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新羅和百濟遺族,大量被王氏高麗販賣到遼東、薊州等地。

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四章 虎雛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七章 鹿鳴 (二)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雄關 (六)第一章 傳說 (八)第二章 風雲 (十)第五章 求索 (二)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三章 父子 (十)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八章 烏鵲 (九)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塵緣 (七)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短歌(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七章 塵緣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三章 父子 (八)第六章 紅妝(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九章 萍末 (九)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奪帥 (九)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一章 傳說(五)第八章 崢嶸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八章 烏鵲 (七)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七章 勁草 (二)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三章 收穫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一章 初見 (三)第四章 虎狼 (八)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五章 迷離 (四)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三章 收穫 (八)第九章 奪帥 (五)第十章 奪帥 (二)第九章 暗流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八章 雄關 (七)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謀殺 (七)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四章 虎狼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一章 問道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八章 崢嶸 (二)第五章 黃雀 (一)第七章 國難 (二)第九章 奪帥 (六)第八章 崢嶸 (二)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 (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四章 虎狼 (一)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易鼎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九章 暗流 (一)第四章 撲朔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謀殺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綢繆 (五)第四章 歸來 (七)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治河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