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難 (二)

“哈哈哈哈哈……”議事廳裡,衆文武放聲狂笑,一張張年青的面孔上,寫滿了不屑。

這年頭,兵強馬壯者爲雄。地方官員眼裡,對皇權的畏懼感原本就沒剩下多少。而劉承佑派遣刺客對鄭子明下黑手的做法,又令衆人對此人的品行和智力都產生了懷疑,因此,對劉漢朝廷的輕蔑就愈發地不加掩飾。

鄭子明本人,卻沒有跟着大夥一起發笑。而是快速向前走了幾步,親手將已經快嚇癱了的小吏王光從地上扯將起來。然後親手替此人撣了撣衣襟上的塵土,溫言撫慰:“你別害怕,鄭某知道你乃奉命行事。鄭某隻是奇怪,鄭某才上任不到半年,自問做事也算對得起朝廷。怎麼朝廷,怎麼中書省那邊偏偏就看某如此不順眼?”

“不,不是。是,是……”小吏王光低着頭,,不停地擡手抹汗,嘴裡說出的話語也是顛三倒四,“不是中書省看您不順眼。是,是,是史樞密,不,不,不是,是,是……,唉!鄭大人,您就別難爲小人了。小人真的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啊!”

“真的?”鄭子明微微一笑,掌心又緩緩握住了刀柄。

“真,真的,十足十的真!”小吏王光魂飛魄散,噗通一聲跪了下去,叩頭如搗蒜,“大人,您既然心裡都清楚,就,就別再逼小的了。小的正是因爲混得不如意,纔給打發到您這裡來。小的但凡是個耳目靈通的,怎麼着也不會被逼着前來找死!”

“怎麼又是找死了?我這裡又不是龍潭虎穴?”鄭子明見狀,心中立刻了如明鏡。笑着又將小吏王光從地上扯了起來,大聲說道:“行了,你不用害怕,我不會難爲你。來人,取些地方上的土特產,給王大人壓驚!”

“是!”當值的親衛大聲答應,快步跑向了後堂。數息之後,就端來了一個粉白色,不知道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雕花小箱,被陽光依照,瑞氣縈繞。

鄭子明從親衛手裡將箱子接過,親自遞向了小吏王光,“滄州地處偏僻,也沒什麼好東西。王大人遠來是客,這份土產,就請大人收下,算是鄭某對大人的一點心意!”

“折,折殺了。下,下官怎麼,怎麼敢收大人您的東西。下官,下官……”小吏王光只求能活着回汴梁覆命,怎敢收鄭子明的“心意”?一雙手剎那間擺得如同風車。

“莫非王大人瞧不起鄭某?”鄭子明忽然把臉一沉,低聲斷喝。

“不,饒命——!”小吏王光嘴裡發出一聲尖叫,趕緊雙手將箱子接過,緊緊摟在了懷中。“大人饒命。下官,下官這就收,這就收下!”

“這就對了,你是奉命而來。無論朝廷對鄭某是何居心,至少咱們倆個之間,並無私人恩怨!”鄭子明臉上的烏雲迅速消散,擺了擺手,和顏悅色地補充。

“是,是,下官,下官跟大人,下官對大人一直佩服,佩服得很!”小吏王光流着汗連連點頭,不經意間,汗珠掉在了箱子上,居然迅速濺起了點點桃花。

“嗯?”他心裡頓時打了個哆嗦,騰出一隻手,迅速抹自己的額頭。原本以爲額頭上流出了血,所以也會將汗水染紅。仔細看向手掌心去,卻是尋常水漬一團,壓根兒不帶絲毫顏色。

很顯然,古怪出在懷裡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材料雕琢而成的小箱子上。汗水遇到了箱子,纔會突然變成點點桃紅。

“是用巨鯤胸口處的骨頭雕的。滄州東面是一大片淺灘,夏天時總有巨鯤出沒,禍害漁民。鄭某恨其歹毒,就用牀弩射死了幾頭。”鄭子明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帶着明顯的炫耀滋味。

“巨,巨鯤!”王光手頓時又哆嗦了幾下,差點兒將箱子丟在地上。

但凡讀過書的人,都知道莊子所做的逍遙遊中,關於巨鯤的描述。‘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而現實中,鯤雖然沒有書中所描述的那樣龐大,但至少也有十幾丈長,宮殿般高矮,在大海中肆意往來,根本找不到任何對手。

就是如此兇猛的龐然大物,居然被鄭子明說宰就給宰了,連骨頭都給雕成了珠寶箱子!如此算來,鄭子明的武力,會是何等強悍?恐怕李孝恭,王彥章重生,頂多也是跟他打個平手。萬一此人被朝廷給逼急了,揮師南下,就憑現在朝廷中君臣失和,將士們心灰意冷的情況,誰人能站出來阻擋他的兵鋒?

重,無比的重。小吏王光自問不算文弱,卻被懷中的箱子,給壓得氣喘如牛。兩條大腿,卻像脫了力般,又酸又軟,顫抖不停。

而那鄭子明,卻示好不體諒他的心情。笑了笑,順口補充道,“只是個頭大一些的魚而已,其實沒有多兇。肉也太肥,不堪入口,只能用來煉油點燈!倒是胸骨和肋骨,白裡透紅,適合拿來打造些小物件兒。雖然比不得象牙珍貴,好歹也能算個稀罕!,”

“呃!”小吏王光的身體又晃了晃,差點被懷中的箱子給閃了腰。

肉肥,只能用來煉燈油!骨頭拿來打造小物件,還被嫌棄價值比不上象牙!這海中霸王巨鯤,遇到鄭子明,簡直是肥豬遇到了屠戶!而大漢國此刻雖然比滄州龐大百倍,雙方真的兵戎相見,鹿死誰手,恐怕真的未必可知!

一隻蒲扇般的大手迅速伸過,在箱子落地之間,將起托住。隨即,鄭子明的另外一隻手,將箱子蓋子稍微向上拉了下,又迅速蓋緊。

數道柔和的黃色光芒,透過縫隙,射入了小吏王光的眼睛。雖然一閃而逝,卻令他心中勇氣陡生。毫不猶豫地雙手將箱子搶過,死死地抱在了懷裡。

黃金!鯤骨做的箱子,裡邊裝的是大錠的黃金!天可憐見王某,因爲得罪了上司,才被派到了這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差事!而誰能料到,王某此番竟然因禍得福,一趟公差,就把幾輩子的薪俸全都掙了出來!

“多謝,多謝大人賞賜。小的,小的感激,感激不盡!”想到回家後將黃燦燦的金錠拿在燈下與妻子一道把玩的情景,小吏王光頓時心中勇氣陡生。先躬身給鄭子明行了個禮,然後壓低了嗓子補充道:“大人軍務繁忙,晚幾天去述職,其實也沒大妨礙。小的,小的回去後,就說,就向上頭彙報,遼寇又在越境打草谷。大人,大人帶領弟兄枕戈待旦,實在,實在脫不開身前往汴梁!”

“朝廷通常會做如何反應,會不會牽連到你?如果那樣的話,鄭某心裡就實在過意不去了!”見對方如此上道,非但隱晦地暗示自己不用去汴梁,並且連理由都一併替自己找好了,鄭子明也不願做得太過分,笑了笑,設身處地的替此人考慮。

“沒事兒,反正小人就是個跑腿的。把朝廷的命令送到了大人這裡,把大人的迴音帶回去,就算盡了責。其他,都是大人物們的事情,與小人無關!”此刻的王光,正應了那句‘財壯英雄膽‘,搖了搖頭,非常豪氣地補充。

“那就好,鄭某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拖累朋友!”鄭子明對他的態度非常滿意,笑了笑,輕輕拱手。“來人,把土特產再拿一箱子出來,也好讓王大人回去之後,跟上司和同僚都有個交代。”

“折,折殺,謝,謝大人賞!”王光習慣性地想要客氣,然而看到鄭子明那又在緩緩握緊的手掌,立刻躬下身子改口。

鄭子明笑了笑,伸手相攙,“這就對了,鄭某其實對朝中諸位大人,還有皇上,都尊敬得很。也不知道哪個不開眼的,專門給鄭某下絆子,恨不得立刻置鄭某於死地!”

‘當然是皇上!’王光心裡暗叫,臉上,卻裝出一幅同情且激憤模樣,瞪圓眼睛,大聲說道:“可不是麼,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大人您放心,回去之後,下官,下官一定想方設法,替大人分辨。讓同僚們都知道,大人對朝廷是一片赤膽忠心!”

“那就有勞了!”鄭子明笑着拱手道謝,隨即,又裝作十分惋惜的模樣搖頭,“其實鄭某,也巴不得回汴梁看看呢。就是邊境之上,一日三驚,實在不敢這個時候丟下弟兄們,自己一個人躲回去。唉——!”

這幾句話,雖然沒有一句屬實,卻帶上了如假包換的汴梁口音。小吏王光聽得耳熟,立刻順口問道,“大人,大人莫非是汴梁人?這……”

話說到一半兒,猛然想起朝廷中,關於鄭子明真實身份的傳說,他又瞬間汗出如漿。低下頭,苦着臉,真恨不得狠狠給自己來上幾個大嘴巴!

鄭子明將此人的表現都看在了眼睛裡,心中暗暗嘆氣。扭過頭,將侍衛們再度拿來了珠寶箱,雙手摞在了此人的懷中,“這份土產,王大人也請收好。唉!鄭某糊塗了,忘記大人是個文官。來人,幫王大人把土產送回驛館裡去!”

“謝,謝大人賞!”小吏王光被兩箱子金錠,壓得根本直不起腰。卻堅持着,先給鄭子明行完了禮,然後纔將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自己的腳邊兒上。“其實,其實小人也聽說過一些傳聞,只是,不知道,不知道……”

一邊說,他一邊迅速左顧右盼,兩隻眼睛,滴溜溜轉得如同車輪。鄭子明頓時心領神會,擺擺手,命令麾下衆人暫且迴避。不多時,議事堂中,就只剩下了兩張堆滿笑容的面孔和兩個粉白色的珠寶箱,有動有靜,相映成趣。

“好了,沒有外人了,王大人有話請放心大膽的講。出你口,入我耳,絕不會有第三雙耳朵聽見!”鄭子明的聲音,迅速在議事堂中響起,帶着與年齡既不相稱的成熟。

小吏王光的聲音緊隨其後,帶着如假包換的討好味道,“小的聽同僚胡說,也不知道當不當得真。好像幾位老國舅,做事都很仗義。特別是宣徽使李業,乃太后幼弟,與陛下自幼相交,關係極爲親近。年初的時候有幾個吏部官員捲入了李守貞的謀反案,原本該被抄家滅族。可李業進宮見了一次太后,這幾人就都洗脫了嫌疑。只是損失了一些錢財而已!”

“哦?”鄭子明的聲音陡然轉高,“有此等事,把握大麼?”

“據說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但具體如何,小的也只是聽聞,未曾親眼看見!”小吏王光咬了咬牙,說得斬釘截鐵。“大人不妨盡力一試,總比,總比老是被人惦記着好!”

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虎雛 (八)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章 狂風 (八)第十章 狂風 (三)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二章 霜刃 (二)第二章 蓬篙 (九)第八章 三生 (三)第九章 萍末 (八)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三章 抉擇 (二)第七章 塵緣 (五)第二章 風雲 (三)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三章 衆生 (七)第一章 傳說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虎雛 (八)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四章 歸來(五)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六章 紅妝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二章 重逢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五章 短歌(四)第三章 衆生 (五)第八章 雄關 (六)第七章 塵緣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崢嶸 (三)第九章 長纓 (九)第二章 重逢 (一)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四章 虎雛 (三)第四章 撲朔(四)第六章 綢繆 (三)第四章 虎雛 (四)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七章 塵緣 (九)第三章 颶風 (四)第四章 虎雛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黃雀 (八)第四章 歸來 (三)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五章 逝水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三章 颶風 (十)第二章 風雲 (三)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五章 求索 (三)第二章 霜刃 (七)第六章 君王 (八)第九章 奪帥 (七)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七章 鹿鳴 (一)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傳說(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三章 衆生 (四)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五章 短歌 (六)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短歌 (九)第六章 破繭 (五)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五章 求索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 鹿鳴 (四)第三章 收穫 (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歸來 (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二章 霜刃 (八)第九章 長纓 (七)第十章 餘韻 (二)第八章 三生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