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奪帥 (四)

狂風暴雨過後,碧空如洗。

博濟渠畔的滄州軍行營,柴榮、符贏帶着十幾名侍衛,一路狂奔,直奔鎮冀節度使鄭子明的帥帳。

當值的將士們看到這行人,紛紛讓開道路,躬身施禮。低下頭的瞬間,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起了難以掩飾的同情。

太子這人沒啥架子,平素對弟兄們也極爲友善。只是,他的命運,也太多桀了些!

四年前全家都被劉承佑的爪牙殺害;剛當上太子,就被樞密使和太尉兩個視作了眼中釘;好不容易熬到苦盡甘來,娶了個賢惠漂亮媳婦,得了個大胖兒子,身邊也有了自己的嫡系班底。汴梁那邊,卻又警訊突起!

滄州軍紀律嚴明,沒有根據的話不能亂傳。沒有親眼所見的事情,也不能亂猜。但半柱香之前,韓重贇渾身是血衝進大營的模樣,卻已經隱隱證明了一切。

汴梁,出大事了!大周皇帝,太子的義父郭威,恐怕凶多吉少!

“不會,不會,不會!”感覺到衆人目光裡的異樣,柴榮的心臟,愈發如同被壓上了幾座大山一般沉重。一邊大步流星朝營地中央走,一邊在嘴裡低聲給自己壯膽。

雖然他總是說義父郭威春秋鼎盛,但是他心裡其實非常清楚,郭威的身子骨,這兩年已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若是朝野都平安無事,也許還能依靠藥石的調養,多堅持上幾年。若是朝中忽然出了大亂,或者地方再遭受一次黃河決口這樣的大災,恐怕立刻就會油盡燈枯!

不光柴榮本人,他身邊的親信隨從,也個個心急如焚。韓重贇作爲左班殿直副都知,居然單人獨騎冒着狂風暴雨突然出現在搏濟渠畔,渾身上下還血跡斑駁!汴梁城內出的事情,能小得了麼?如果王峻和王殷等人狗急跳牆,忽然……

“殿下,大夥都看着您呢!無論什麼時候,你身邊都有二叔,三叔和臣妾!”此時此刻,唯一能保持冷靜的,只有符贏。發現自家丈夫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周圍的人的神色一個比一個慌張,果斷握住丈夫的一隻手掌,柔聲提醒。

“看,看什麼?,對,孤家,孤家不是一個人。子明在,元朗也恰好在。”柴榮的身體一晃,腳步放慢,眼睛裡的紅色,迅速開始消退。

帥乃三軍之魂,無論什麼時候,爲帥者都不能亂了方寸。況且,自己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自己身邊,有鄭子明,有趙匡胤、高懷亮和符贏、符昭序。從三年前開始請纓治理黃河時起,兩位結義兄弟和一衆知交好友,就已經在暗中替自己積蓄力量。

“凡事不妨多聽聽三叔的想法。他雖然年紀小,可前一陣子,連我父親都差點兒着了他的道!”感覺到自家丈夫的手在顫抖,符贏將手指緊了緊,又低聲補充。

“嗯!”柴榮與符贏相握的手也緊了緊,努力讓雙腿走得更穩。

不怨天,不認命。有路就努力往前走,沒有路就用腳踩出一條路來。連續三年與天鬥,與洪水斗,與地方諸侯和土豪劣紳鬥,柴榮曾經親眼看見,好兄弟鄭子明如何能在困境中,創造出一個個奇蹟。而這一次災難雖然來的突然,卻未必就無法破局。

王殷再勇,勇不過高行周。王峻再狡詐,狡詐不過自己的岳父符彥卿。連高行周和符彥卿,都輸的心服口服。兄弟齊心協力,又何必怕汴梁城內那兩個只敢耍弄陰謀詭計,到現在都沒勇氣公開挑起反旗的老狐狸?

如此想着,他狂跳的心臟,終於慢慢恢復了正常節奏。一路穿梭,很快就來到鄭子明的帥帳之外。還沒等進門,便聞到一股濃烈的藥香。緊跟着,又聽見一個疲憊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道:“大致,大致情況就是這樣了。陛下被軟禁在宮中,王峻、王殷和李重進,挾持了羣臣,圖謀不軌。子明,我不,不求別的。我,我父親人老糊塗,這次恐怕又,又要成了別人手中的刀。如果,如果將來有可能,還請,還請你在太子面前,給,他求個情。就說,就說我韓重贇願意拿身邊一切,換,換……”

“韓將軍不必擔憂,孤相信令尊只是一時糊塗。孤答應了,你先恢復身體要緊!”柴榮猛地吸了一口氣,掀開帳簾,快步走入。

“殿下!”鄭子明、趙匡胤、潘美和陶大春等人,正圍在韓重贇身邊替他處理傷口。聽到了柴榮的聲音,趕緊轉過身來行禮。

“這兒沒有外人,大夥都不用客氣。”越是在人多的場合,柴榮越能沉住氣。一改路上時風風火火模樣,擺了擺手,大步走向斜躺在一張胡牀上的韓重贇,“韓兄的身體如何?不要動,不要動,你剛纔的話,孤都聽見了。孤保證,令尊只要不頑抗到底,就讓你帶他回家頤養天年”

“多謝殿下恩典!”韓重贇先前心中最痛苦的便是,一旦太子回汴梁平叛成功,自家老父就會被打成逆賊同黨,在劫難逃。此刻聽到柴榮的承諾,立刻掙扎着滾下胡牀,向太子殿下重重叩首。

“起來,快起來,你冒死前來給孤送信,孤,孤怎麼敢受你的大禮?”柴榮也是武將出身,一彎腰,將韓重贇直接扯了起來,用力推向胡牀。“你只管繼續休息,其他事情,交給孤和子明。”

“殿下放心,我姐夫只是累脫了力,身體不會有大耐!”不想讓二人在小事上拉扯個沒完,鄭子明在一旁笑了笑,低聲接口。

“沒事就好。”柴榮頓時鬆了一口氣,側下一身,一點不見外,坐到韓重贇身邊,四下看了看,低聲道:“都是自家兄弟,我就不客氣了。汴梁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我義父他,他老人家安危如何?”

儘管努力裝得很鎮定,但問起郭威的情況,他的聲音裡依舊帶上了明顯的顫抖。韓重贇聞聽,趕緊將身體坐直了些,低聲彙報,“前一陣子,王峻和王殷兩個老賊以陛下重病,需要靜養爲由,聯手封鎖了皇宮。坊間謠傳,他們要逼陛下改立李重進爲太子。但具體內情如何,末將人微言輕,也沒探聽清楚。只是,只是大前天深夜,皇宮藏書閣內,那盞紫金八寶琉璃燈,忽然大放光明。然後,然後很快就又熄滅了,隨即,汴梁城的所有城門也都被禁軍封鎖,敢強行往外闖者,不管是誰家子侄,也官職高低,一概當場格殺!”

畢竟是肥狐常思一手培養出來的高才,韓重贇只用了短短几句話,就將汴梁城內的變故,總結了個大概。隨即,又深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從幾日前郭威忽然生病不能臨朝說起,到禁軍和殿前軍內的快速大換血,再到皇宮禁止任何官員進入,以及自家父親被王殷派人拉攏、汴京城西門口半夜血流成河的情況,挨個如實道來。

“那還等什麼?殿下,咱們馬上點起兵馬,殺向汴梁,宰了王峻老賊,營救陛下!”高懷亮性子急,沒等韓重贇的話音落下,就按劍而起。

“不可,萬萬不可!”在場衆人,出了柴榮之外,就數趙匡胤年齡最大,心思也最慎密。搶在柴榮被高懷亮撩起火來之前,大聲阻止,“雖然陛下一直對大哥您信任有加,但無詔帶兵入汴,也是大罪。那王峻和王殷,正愁拿不到大哥您的把柄。這樣一來,理由都不用再找了,您自己給他送到了家門口!”

“這……”聽兩個心腹給出了兩個截然相反意見,柴榮好不容易纔穩定下來的心神,頓時又開始散亂。一隻手按住胡牀,就準備長身而起。

“三叔,你有什麼想法?”到底是符贏了解他,果斷將目光轉向鄭子明,低聲催促。

鄭子明一手握着毛筆,一隻手正在紙上寫寫畫畫。聽到了符贏的催促,只好先停下來,低聲道:“到目前爲止,咱們掌握的情況非常少。無論怎麼做,恐怕都不妥當……”

“沒有上策,中策、下策也行!”柴榮根本不想等待,啞着嗓子大聲催促。“我只要問心無愧,就不怕王峻老賊栽贓。但義父性子耿直,必定不會跟老賊虛與委蛇。雙方僵持起來,怕,怕那王峻老賊圖窮匕見!”

“既然殿下已經不在乎個人譭譽,那就簡單了!”鄭子明等的,便是柴榮這句話。馬上抓起毛筆,在紙上用力一抹,將先前自己的種種考慮,全部推翻。“入汴,殿下帶領親兵和所有滄州騎兵,馬上從陸路趕赴汴梁。一邊走,一邊收集消息向後傳送。末將整理了手頭其餘兵馬,從水路逆流而上。咱們兄弟兩個,七天之後,汴梁城下見!”

“啊?”符贏一路上都在勸說柴榮,務必多聽鄭子明的意見。卻萬萬沒有想到,鄭子明表現得比柴榮還要急躁。居然二話不說,就要起兵入汴,頓時驚了個目瞪口呆!

可到了這當口,她想再改口勸阻柴榮謹慎,也徹底拉不及了。只見自家丈夫像接連喝了二十碗蔘湯般,全身上下都充滿了鬥志,猛地點了下頭,大聲宣佈:“好,說七天,就七天。孤這就出發!諸君,誰願陪我一行?!”

第十章 宏圖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款曲 (一)第二章 霜刃 (二)第五章 黃雀 (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虎雛 (三)第一章 家國 (四)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短歌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四章 撲朔(一)第四章 歸來 (三)第五章 逝水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七章 仕途 (三)第一章 磨劍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十章 狂風 (三)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一章 問道 (二)第三章 收穫 (八)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六章 紅妝(一)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颶風 (二)第八章 雄關 (七)第八章 烏鵲 (六)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二章 謀殺 (二)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一章 傳說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一章 傳說 (二)第四章 虎雛 (十)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十章 易鼎 (五)第三章 衆生 (一)第三章 颶風 (四)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暗流 (二)第二章 重逢 (七)第四章 虎雛 (四)第四章 虎雛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八章 麋鹿 (六)第三章 父子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一章 新春 (七)第六章 紅妝(八)第七章 國難 (七)第五章 迷離 (二)第一章 家國 (一)第二章 謀殺 (六)第四章 饕餮 (七)第六章 紅妝(六)第九章 暗流 (三)第一章 問道 (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十章 狂風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三章 父子 (七)第六章 君王 (三)第八章 雄關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收穫 (八)第一章 家國 (二)第四章 虎雛 (四)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五章 逝水 (九)第三章 父子 (四)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治河 (四)第九章 長纓 (九)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五章 黃雀 (一)第四章 耕耘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