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

“阿巴泰,本王想讓你到大明境內去轉了圈,你願意嗎?”多爾袞面帶笑容的望着面前的中年大漢。幾個月不到,多爾袞的面容相貌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色紅潤,眼睛裡閃爍的都是自信的光芒,與以前都大不相同了。

這一切都是與這個時候多爾袞的地位有着很大的關係,當後金是皇太極當皇帝的時候,對多爾袞兄弟猜忌之心由來以久,這點多爾袞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很注意韜光養晦,平日裡,除掉皇太極平日裡諮詢的事物與正白旗的一些事情外,多爾袞從來就不會管與這些無關的事情,就是連他的弟弟多鐸也經常接受多爾袞的告戒。而今不同了,如今登上皇位的是他那個才四歲的侄子,他已經是攝政王了,雖然攝政王這個職位不是他一個,但是整個朝廷的人都知道,後金的一切如果沒有多爾袞的同意是不可能實行的,另一位攝政王的實力與才能決定着他永遠是個配角,多爾袞已經成了後金的實際掌權者,民政、戰爭等等大權都集中着這位攝政王的手中。

“但請王爺吩咐。”阿巴泰是後金少有的智勇雙全之將,論勇武也許不如螯拜,但是他善於給予敵人最大的打擊。

“在先皇在世的時候,他的一生的願望就是奪取中原,雖然最後這個願望不會實現,但是卻留下了計策,孤王認真研究了一下,雖然這個計策很好,但是還是不能夠更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先皇認爲我朝與大明朝雖然在軍隊戰鬥力方面是強於大明,但是我滿族有個天生的缺陷的,那就是人口的數量不如明朝,一個數百萬的少數民族要想戰勝比他強大十倍的敵人,只有不斷的削弱他。爲此先皇在這之前,就是採用這樣的方法,不斷的削弱對手,如崇德元年五月派阿濟格等領兵出戰,六月二十七日分路入邊,相會於延慶州,這是第一次入口之戰。此戰於九月八日阿濟格奏捷,其軍直入長城,過保定,至安州,克十二城,凡五十六戰皆捷,俘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生擒總兵巢丕昌。第二次入口之戰,是派本王爲奉命大將軍,嶽託爲揚武大將軍,分統左右翼伐明。先皇親自領兵向山海關作牽制。嶽託自密雲東北牆子嶺口毀牆而入,本王自董家口東山關西牆缺處入,這是一次關內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崇德四年三月兩翼兵會於通州河西,由北邊過燕京,自涿州分八道南下,北京西千里之內六府俱被我軍侵入,至山西界而還,復至臨清州,渡運河,攻破山東濟南府,克城敗敵,俘人口二十五萬餘。右翼杜度從燕京西至山西,南至山東,克城敗敵,俘人口二十萬四千餘。雖然這兩才都給予了對方最大程度的打擊,但是本王還是覺的不夠。”

“王爺之意,末將已經知曉,末將誓死也要完成任務。”阿巴泰黑臉上冒着紅光。誰不知道到中原竊掠一次,收穫是大大的,不但能升官加爵,就是連金銀珠寶也是數之不盡,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包衣奴才可以由自己先進行挑選,要知道中原的女子可不是遼東這個苦寒之地可以相比較的。

“此次出征大明,你可以帶領兩翼大軍分別從界嶺口及黃岩口毀牆而入,長驅南下,至山東兗州爲止,然後按照原來的路線回軍,不得有誤。”多爾袞突然神色冰冷的說道。

阿爾泰聞言,眉頭一皺,不解的說道:“王爺,我等爲何不從山海關殺過去呢?”

多爾袞大笑道:“山海關易守難攻,守將吳三桂也確實是個人才,要攻下他的山海關,我軍的傷亡數字恐怕是個天文數字,而更爲緊要的是,如今要是我軍攻克了山海關,就會刺激明朝,而我軍也不能一舉攻下明朝的京師,一旦明朝不顧一切的帥軍回救的話,我軍損失也更大了,而山海關就會再次被明朝建造的更加堅固,下一次我們攻取山海關就更難了,你知道嗎?”多爾袞並沒有惱怒,仔細的解釋起來。

“奴才明白了。”阿爾泰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本王等着你的好消息。”多爾袞鼓勵道。

“是。”

崇禎十五年,炎黃五年十一月三日,後金大將阿爾泰率領大軍五萬由界嶺口及黃岩口毀牆而入,長驅南下,至山東兗州,計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敗敵三十九處,獲黃金二千二百五十兩、白金二百二十萬五千二百七十兩,俘人民三十六萬九千口及牛馬衣服等物。大明各地大軍皆不敢出戰,只是待後金軍隊散去後,方尾隨其後,禮送出境而已。

“全是廢物,全是廢物。”崇禎皇帝瞪着陰森的眼神,盯着底下的大臣。“幾十萬大軍連幾萬大軍都不敢鋝其鋒芒,簡直是一羣廢物,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個縣,你們看看地圖,區區五萬人馬,在我大明境內縱橫千餘里,難道你們不感到羞愧嗎?”一席話把殿上的大臣罵的不敢支聲,但是衆人臉上卻沒有絲毫的羞愧之意,想是最近幾年被崇禎皇帝以同樣的條件罵的夠多了,臉皮也夠厚了。

崇禎皇帝氣也出了不少了,也就停了下來了,低着頭,翻起了龍案上的又一份奏摺,不看不知道,一看頓時三尸神爆跳如雷,無名之火噴出三尺之遠,只見上面寫着:“臣臺灣按察使史可法泣血上書吾皇,自從臣按察臺灣,時日久矣,經過臣苦心打探,發現李無庸早有反意,設大都督府,自任大都督銜,其屬下有長史、將軍等稱呼,可見其志不小…臣請陛下封鎖廣東、福建等沿海,然後精練水師,東征臺灣,揚吾皇天威。”朱由檢不由的一陣頭大,沒想到自己頭上的痛還沒好,腳上有在淌膿了,簡直是壞透了。

“李無庸,你這個逆臣賊子。”崇禎帝大罵道。聲音比剛纔還要恐怖,可見其心中氣憤的程度。想那李無庸一開始不過是一個草民而已,要不是當初自己瞎了眼,要不是當初被他的一番話語所鼓惑,不斷的給他加官晉爵,把一個省的軍事都交給他一個人來管理,焉能有今日。一想到這裡,這位年輕的皇帝越想越氣人。他如此的生氣,卻沒有想到李無庸造反的原因是什麼,若在他的治下都是太平盛世,哪裡有李無庸的機會,平日裡嘴巴里都講得民心者得天下,到了最要緊的時候,卻沒有想到這個天下到底是誰來做主的問題;要是他不是那麼猜忌賢能的話,哪裡有如今的局勢。可以說崇禎皇帝雖然有帝王之福,卻沒有帝王之心,沒有一個帝王應有的心胸。

“哪位將軍願意給朕剿滅李無庸這個叛臣賊子?”崇禎陰森森的說道。言語中的殺氣讓大殿上的衆人不由的打了個顫抖。

衆人互相望了一眼,又低下了頭,誰不知道李無庸英勇善戰,又偏偏有是個狡詐的主子,君不見,此人以一萬人馬,硬是打的扶桑島國割地賠款的;君不見,千里橫掃大漠,以一萬大軍衝破多爾袞十三萬大軍的重圍;君不見,以微弱的優勢一舉攻克堅固的錦州城,這其中的每一件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可以相提並論的,漢之衛青、霍去病,宋之狄青、岳飛可以堪比的,去剿滅他,先不說茫茫大海是不是他的對手,就是與他陸上決戰,也只是找死的份。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冷冷的看着下面莫不做聲的羣臣,剛毅的眼睛裡露出一絲失望,十七歲登基的他,多麼希望自己成爲唐太宗、宋太祖以及洪武皇帝那樣的蓋世明君,所以在即位到現在,每日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天批閱的奏摺到深夜,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朝政一日接着一日的糜爛,局勢也慢慢的變壞。關外已經不是大明的領土了,李自成等人肆虐中原,張獻忠盤踞四川,其他的各地盜匪更是曾出不窮。如今又反了臺灣的李無庸。“列租列宗,難道我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真的要亡在朕的手中嗎?列祖列宗,你能不能告訴朕,朕作錯了什麼?”只可惜洪武皇帝並沒有給予他任何的提示,朝堂之上仍然是寂靜無聲,衆大臣都是呆拉着腦袋。

“臣有話說?”寂靜的朝堂上突然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

崇禎大喜,連忙睜眼望去,只見是戶部尚書侯恂,大喜道:“愛卿有何計策?

侯恂說道:“陛下,臣聽說李無庸年紀青青就有了八位嬌妻,可見此人喜漁色,不若由陛下派人與之和親,從後宮中選一公主嫁之,一方面可以安其心,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公主來宣揚陛下威儀,使臺灣上下感陛下仁德,這樣陛下就可以盡得臺灣之心,到那時李無庸就是想造反,也得問問臺灣百姓會不會答應。”

“何人爲佳?”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問道。畢竟對於他來說,公主一大批,隨便選一個就是了。只要能控制李無庸就行了。

侯恂見崇禎皇帝有些意動,臉上露出一絲喜色,接着說道:“老臣曾聽說九公主…”

“放肆。”崇禎頓時大怒,想那九公主是自己的心頭肉,怎麼可以匹配李無庸這個惡賊。“九公主乃金枝玉業,安能許配給李無庸這個卑鄙之徒。朕意以絕,命令鳳陽總督馬士英守南京,劉良佐守浙江,黃得功守福建,史可法再招募大軍十萬守廣東。退朝。”崇禎說完就氣哼哼的甩了甩龍袍。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計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十五回 進京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