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

三更時分,北京城的宣武門,也就是前不久才改的順治門大開,豪格一馬當先,率領着殘餘的兩藍旗的兵馬走在了前面,跟在後面的就是多鐸率領的中軍保護的小皇帝和後宮衆人,雖然說是巡狩,但是衆人都知道是兵敗退回關外,但儘管如此,順治皇帝的儀仗還是擺的很是齊全,絲毫沒有落下的,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昭示着自己只不過是巡狩,而另一方面也是不屑,李來亨左右不過五萬兵馬而已,而自己卻有十幾萬人馬,若是加上跟隨的滿州人,卻有幾十萬之衆,每人一口吐沫就能把對方淹死的。

抱着年幼的順治皇帝,乘坐着八匹馬拉的鑾駕,望着逐漸要遠去的紫禁城,大玉兒心裡一陣悲涼,想當初進入北京城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可如今又是多麼的狼狽,說是北狩也不過是騙騙別人罷了,自己心裡都明白,這是被趕出北京城,更有可能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再見到這座東方最偉大的城池了。想到這裡心裡又是一陣悲涼,李無庸啊!李無庸,難道你真的是我大清的魔星嗎?難道朱元璋的那句話真的應驗了嗎?胡人沒有百年國運?如今多爾袞已死,堂堂的大清朝再也沒有一個可以頂樑大柱了,雖然如今衆人都是齊心協力,但是衆人心裡都明白,當回到盛京的時候,一輪新的皇位之爭又要起來了,現在因爲外有強敵,李無庸的大軍誰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殺過了來呢!這個時候性命最是重要。但是一旦逃離了險境,早就對皇位有野心地豪格會趁勢而起,以指責多爾袞爲名,暗示福臨不夠資格君臨天下,而失去了多爾袞壓制的多鐸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性命掌握在他人手上,而另一方面也早就有了登上那龍椅的那一天,福臨、豪格、多鐸三人又會使大清回到以前的爭鬥。

而她不知道的是。斷後的吳三桂此時心中更是悲涼,望着前面地鑾駕和漸漸遠離的北京城。吳三桂知道自己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北京城了,靠在自己身邊地是自己的父親吳襄和親兵大將吳遠,吳三桂望了望兩人,見兩人臉上都有不捨的神色,心裡更加的鬱悶了。到底是故土情節難以割捨。

“父親!”吳三桂輕輕的叫了一聲。

“哼!不要叫我。”吳襄大怒道。“想當初,我寫信給你讓你跟着李自成,你非要要那個平西王。現在好了吧!馬上要把你自己給平了。想那李自成雖然失敗了,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將死了幾個人,如今都跟隨着李無庸了。各個封了侯,李巖還封了公,想當初他在任薊遼副督師的時候,你就在他地麾下,若是再投了他,最起碼也是個侯爵了。如今倒好,十萬關寧鐵騎,還剩下多少,一萬五千人。失去了手中的兵權,你這個平西王還能威風到多久?現在弄的好,連祖宗的土地都踏不上了。”

吳三桂聞言。頓時滿臉通紅,心裡暗罵道:“當初也不知道誰聽到老子被封了王,高興的跳了起來,當初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剪了頭髮,也不知道是誰整天的在自己面前嘮叨着爲多爾袞建功立業,想那建功立業,不死人行嗎?”

正準備開口反駁的時候,旁邊的吳遠差過口來道:“老爺,王爺也是爲大公子和舅老爺報仇來地,想那李無庸無故的殺了大公子和舅老爺。您說如此深仇大恨。王爺怎麼可以投到仇敵的麾下呢!”

“哼!長白之所以投降滿州,多半就是因爲你在旁邊拾掇的。想那個逆子和我那小舅子,兵敗了不算,還投降了外族,幫着別人守衛大門,李無庸就算不殺他,老夫也要把他仗殺在棒下,李無庸殺了他反而是我吳家洗刷了污名。”吳襄氣的花白鬍須直顫。

“夠了,父親,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了,那李無庸把你兒子的名字已經寫入了什麼貳臣傳了,你沒看到只要寫入了貳臣傳中地人,哪個沒死。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你也別想着李無庸會給你好日子過。”吳三桂對着吳襄就是一陣怒吼。到底是殺人魔王出身,一身的殺氣很快的讓吳襄閉上了嘴巴。

“將軍,您說李來亨怎麼到現在還沒出現,事情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吳遠望了望四周,不安的吳三桂說道。

“你說他們會擋在我們的前面,用五萬大軍來硬抗十幾萬大軍和幾十萬滿人?”吳三桂搖了搖頭道:“李來亨手下少有的運用騎兵如同自己手臂的人物,他手下也頂多只有五萬人馬,你說要是你的話,會那麼傻嗎?”捨棄騎兵的優越的機動性能,以五萬騎兵來做守軍,並且還要硬抗十幾萬大軍和幾十萬滿人,吳遠想了想搖了搖頭。

“來了。”吳三桂輕聲地說道。不光是他感覺到了,整個隊伍地人都感覺到了,大地一陣顫抖,接着就是無數的馬蹄聲傳入了耳邊,“好大地架勢啊!起碼有三萬兵馬!”吳三桂望了吳襄一眼,忽然對吳遠道:“吳遠,本將對你如何?”

吳遠神情一振,拱手道:“將軍待末將,雖名爲主僕,實爲兄弟,將軍待末將之恩,萬死也不能報答。”

“好。我吳三桂今日能聽到如此言語,雖死也無撼。”吳三桂說完反手一掌,砍在吳襄脖子上,吳襄頓時昏了過去,吳三桂抱着吳襄的身子,放在吳遠坐騎前,拱手道:“我吳三桂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求過人,今日就求兄弟一次,帶老爺返回江南,隨便找個地方,過上平凡人的生活。那李無庸要的是本王的性命,對於你們卻不會斬殺無辜的。就算他是我地父親也一樣,吳遠,今日我已經是必死的結局了,你等會趁着我與李來亨大戰的時候,離的遠遠的吧!好兄弟,照顧好我的父親。”說着對吳遠拱了拱手。

“大哥!”

“記着大哥的話,永遠不要在現世了。好好地過個平凡人吧!”吳三桂說着轉身向前,拔出手中的鋼刀大呼道:“弟兄們。今日面對大軍,只有死戰方能得脫,將士們,狹路相逢勇者爲勝!弟兄們,舉起你們手中地刀,讓我們一起殺敵,保護陛下返回盛京。”

“吳三桂。你這個不知道廉恥、忘記了自己祖宗之人,有何面目在這裡說話。”突然一陣大喝聲傳了過來,不過吳三桂聽的明白,這不是一個人的聲音,而是一羣人的聲音。吳三桂聞言神色一變,轉身朝自己的士兵,果然衆人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種士氣高昂了。在這個時代,也許忠誠不算什麼。也許這些人可以拿任何東西來發誓,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拿自己的祖宗發誓地,關寧軍雖然是吳三桂的私家軍隊,唯吳三桂的命令是從,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背叛吳三桂而倒戈相向,但是吳三桂卻知道自己的將士士氣已經受到了打擊。

“陛下有令。吳三桂背棄漢人祖宗,引胡人入關,殘害我中原子民,實屬罪大惡極,列貳臣傳,排名第三位,殺。衆將士,隨我殺。”李來亨舞動着手中的兵器,帶領着數萬將士朝士氣已經到了最低點的關寧軍殺了過去,跟在他後面的仍然是旋風十八騎。手中的兵器或刀、或槍、或矛、或錘等等。十八般兵器抓在手中,跟在身後。如旋風般地朝對面大軍殺了過去。

“開火。”李來亨望着前面迎面衝來的大軍,大聲喝道。

吳三桂猛的見對面的唐軍要從懷裡摸出什麼的時候,心裡猛的吃了一驚,大聲喝道:“成鬆散隊型,散開。”關寧軍一聽迫不及待地散了開來。

李來亨見狀,臉上出現一絲獰笑,大聲喝道:“魚鱗陣,有我無敵。”

“有我無敵。”旋風十八騎大聲喝道。很快的帶領着自己的隊伍,跟隨在中軍之後,象利箭一樣從關寧軍中穿插而過。手中的兵器不斷的收割着散亂的關寧軍。

看着不斷倒下的關寧軍,吳三桂雙眼通紅,本來按照與唐軍的經驗,一開始來他們就會放上一陣的火器。與唐軍打久了,關寧軍也逐漸的掌握了其中地一些訣竅,例如要是擺上鬆散地陣型,唐軍的火器威力就會大大地減少。可惜偏偏遇到了李來亨以前不重視火器的人,而孟熹主防守,兩人一拍即合,五萬大軍的火器全留給了孟熹,而這邊的大軍則是清一色的冷兵器,也正因爲如此,吳三桂才被狠狠的忽悠了一把。讓李來亨率領的唐軍精銳騎兵,把關寧鐵騎殺了對穿。

望着不遠處已經殺紅了眼的吳三桂,李來亨不屑的笑了,同樣是人,只不過因爲站的方位不對而已,差別也就變的大了起來,想當年對面的吳三桂也曾追的自己到處跑的,如今情況總算反了過來。

“弟兄們,時間不早了,我們總不能等着陛下來給我們收尾子吧!”李來亨看了看天色,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了,也不知道孟熹那裡的情況,要是跑了大玉兒,就算自己殺了吳三桂,自己的父親恐怕也饒不惡劣自己。

“殺。”李來亨吹響了吳三桂死亡的號召,狹長的雪楓刀不斷的揚起,不斷的收割對方的生命,戰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這裡沒有什麼計謀,有的只是實力的對拼,雙方你一刀,我一槍的撕殺,根本沒有技巧可言。

時間不斷的推移,吳三桂在一個唐軍士兵身上抽出自己的寶刀後,再環視戰場,悲哀的發現,屬於自己的士兵已經寥寥無幾了。絕望頓時涌上了心頭。

“李無庸,你贏了,但是你卻不能殺我,下輩子,我還要與你爲敵。”戰場上,響起了吳三桂絕望的聲音。寶刀上揚,熱血飛灑,貳臣傳上排名第三的人物,一代梟雄吳三桂結束了他的短暫的人生。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計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六十三回 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