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

後金中軍大帳,牛油火把把大帳照耀的燈火通明,也同樣憑添了一絲暖意,大帳中間的是一隻肥大的烤全羊,被大火烤的發出“滋滋”的響聲,香氣瀰漫着整個大帳,大帳內不時的傳出歡快的笑聲。

皇太極坐在帥坐上,一邊吃着撕下的羊腿,一邊對多爾袞問道:“十四弟,今日的戰況可統計出來了?”

多爾袞放下手中的羊肉,滿面春風,微笑的拱手道:“陛下,今日我軍估計消滅明軍共計五萬人左右,受傷者不計其數。”

皇太極臉上並沒有露出喜色,又問道:“我軍損失多少?”

多爾袞臉上的喜色也很快的消失不見,皺着眉頭道:“有三萬多人,受傷者也有許多,還沒有統計出來。”

“三萬多人?”皇太極皺着眉頭,“關寧軍果然不愧爲明朝廷的精銳之師,我後金的滿漢八旗子弟居然死傷了這麼多。”

旁邊的范文程見狀,微笑道:“陛下,雖然我軍也損失慘重,但是總的來說,我軍還是取得了勝利,那洪承疇雖然主力未損,但已經兵無戰心,軍中糧草又被我軍所奪,十幾萬人馬被我軍圍困在松山之上,潰逃是早晚的事情,陛下只等候捷報就行了。”

范文程的話果然引起了皇太極的贊同,眉宇間的不虞之色也消除了,端起面前的酒杯道:“先生一言讓我茅塞頓開啊!來,先生,朕敬你一杯。來,我們一起來敬範先生一杯。”

“喝!”大帳中人雖然對皇太極如此厚遇范文程而十分的嫉妒,但是卻不敢多說什麼,誰不知道皇太極厚遇漢人,十分的崇尚漢家文化。雖然滿族人非常歧視漢人,對皇太極厚遇漢人十分的不滿,但是皇權至上,當然不敢放肆了,平日裡也只能把這些歧視放在心裡。

“範先生,現在該如何是好?”多爾袞問道。

范文程聞言微笑道:“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今夜必有人突圍而出。”

“那我們就要防備他們突圍啊!”豪格急道:“你怎麼現在才告訴我等,如果讓洪承疇跑了,這個責任該由誰來負責。”

“豪格住嘴。”皇太極怒罵道。“先生不說恐怕另有心思吧!不若說給大家聽聽。”皇太極不愧爲一代梟雄,不愧是位統治者,馭下之術也達到了頂尖水平,對有才能的手下,毫不猶豫的讚賞,賞罰分明,方是正道。給予厚賞,封爵升官或者給予金銀在有的時候並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在有的時候,只是因爲僅僅一句話,或者某一個動作就能贏得一個人的忠心。比如說現在,皇太極斥責了豪格,儘管他是皇太極的長子,皇太極也同樣斥責,雖然沒有見到范文程如何的激動,但是從他潮紅的臉色上,可以看出心中的激動。

“回陛下,奴才認爲如果讓洪承疇兵困松山,儘管最後的結果是我軍勝利,但是困獸猶鬥,洪承疇要是真的發起瘋來,我軍就是殲滅了明軍,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陛下,您看這樣的情況我們能接受嗎?”

皇太極點了點頭,又轉首問道:“那要是讓他們逃了出去,不就是放虎歸山了嗎?”

“嘿嘿。”范文程笑了兩聲,高深莫測的問道:“陛下,您曾經打過老虎嗎?應該瞭解老虎的習性吧!”

皇太極皺着眉頭想了想,猛的拍手大笑道:“先生說的有道理,當人遇到老虎時,只有站着不動,你不動它不動,如果你要是轉身逃走的話,老虎會馬上撲上來,同樣我軍與洪承疇也是這樣,我不動他不動,他若動了,我才動,好啊,好啊,範先生說的不錯啊!那洪承疇見監守無望,逃跑也是在必然之中,寧遠城城高城池,洪承疇撤退的方向也必然如此,哈哈。朕要擺個大餐來等候他。”大帳裡傳來皇太極得意的笑聲。

“多爾袞!”皇太極猛的冷下臉來。

“臣在。”

大帳內的氣氛陡然凝重起來。皇太極點將了,明朝廷與後金之間的最後的一場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而此時對面的明軍大帳裡,氣氛卻與後金的大帳如同天上與地下一般,洪承疇的臉上也再也沒有往日的儒雅風範,紅暈的臉龐變的蒼白,十五萬大軍如今只剩下十萬不足,戰馬也損失了數萬,關寧鐵騎損失巨大,而最要緊的是軍中的糧草只能夠十幾萬大軍三日之用,糧草的不足讓衆人如同無根之浮萍,再也沒有實力與皇太極對陣於松山之下。

帳下的吳三桂、馬科、王撲、楊國柱等六總兵也是一臉的黯然,太監曹化淳更是臉色蒼白,渾身顫抖,顯然是在心裡極度的緊張與害怕。今日的戰敗讓明軍見識到了八旗兵的威力,饒是精銳的關寧軍也不是對手。

“哎,要是李督師在就好了。”王撲突然嘆道。帳內的氣氛陡然的變的奇怪,衆人的腦海裡不由的想起那偉岸的身軀,英武的臉龐,以及那氣壯山河的聲音,“我等奉天命征討,旌旗所指,必能克敵制勝,必能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洪承疇心裡不由的一陣嘆息,心裡也不由的暗暗後悔,如果可以反悔的話,自己也會協助李無庸的吧!但是還有可能嗎?洪承疇不由的在心裡搖了搖頭。

“吳將軍,今日我軍損失不少,軍心也有些懈怠,你去安排吧!”洪承疇懶散的揮了揮手,就轉到後面去了。

留下了大帳內互相瞪眼睛的,帥座旁邊的曹化淳眼睛轉了又轉。吳三桂望了望旁邊的幾個人,眼睛也露出了一絲疑慮,又露出了一絲釋然。

曹化淳突然出聲道:“如今到了這個份上了,諸位將軍與咱家是栓在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不知諸位將軍有什麼高見?”

“形勢不堪啊!”楊國柱突然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就把各自的想法寫在手掌中,如何?”吳三桂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

“好。”帳內的七個人互相望了一眼。

不一會兒,七隻手掌並在一起,火光之下,墨黑的字跡居然如此耀眼。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十五回 進京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十六回 朝議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計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十五回 進京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