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決戰前夕

韓軍原本指望用炮擊與轟炸讓盤踞在安州的中國軍隊渡過一個不眠之夜。

即便韓軍指揮官並不指望能夠以此打垮中國軍隊的鬥志。也認爲能夠用疲憊擊敗中國軍人。不管說,軍人也是人,需要睡覺、需要休息,不可能像機器那樣,永無休止的運轉下去。

即便是機器,也需要停機保養。

可是讓韓軍指揮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起彼伏的槍聲,以及從茫茫夜色中飛來的子彈讓這個夜晚成了韓軍的不眠之夜。

這個夜晚,無法安然入睡的還有元山戰場上的官兵。

經過白天的激烈戰鬥,B集團軍率先取得突破,從西面攻入元山城區。入夜之後,第二集團軍羣也從南面攻入元山城區。雖然夜色給進攻方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也讓堅守元山的朝鮮人民軍獲得了反擊機會,但是韓軍誓死拿下元山,根本沒有給朝軍任何機會,也就沒有停止進攻。

城區內的慘烈戰鬥,讓朝軍指揮官忽視了最大的威脅。

這個晚上,主要戰場不在元山,而是在元山北面的高原鎮。

最晚到達的C集團軍沒有參加進攻元山的戰鬥,而是按照黃真尹的部署,連夜攻打高原鎮。切斷了元山守軍的退路,也切斷了元山守軍的補給通道。

雖然朝軍早就做好了與城共存亡的心理準備,也想到了會被韓軍包圍,但是這麼快就丟掉了高原鎮,對朝軍士氣造成了嚴重打擊。

到十日天亮的時候,元山守軍只有兩個結局,一是戰死,二是投降!

可以說,這是非常殘酷的選擇。

即便是再勇敢的士兵,失去生還希望之後,鬥志也會迅速歸零。好比很多發誓不當俘虜的空降兵在最後關頭卻無法拉響手榴彈,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元山守軍就會堅持到底,如果連最後一絲希望都沒有,誓死戰鬥也就無從談起。

爲了加快進攻速度,韓軍還打起了心理戰,向朝軍投撒傳單,進行廣播宣傳等等。

必須承認,元山守軍打得非常頑強,很多連隊確實戰鬥到了最後一人。可是這種幾乎投死的戰鬥,只會讓守軍以更快的速度崩潰,而不是守得更久。比如在港口外圍巷戰中,很多絕望的朝軍士兵抱着炸藥包,與韓軍的坦克戰車同歸於盡,而不是充分利用城區內複雜的環境堅持抵抗。

雖然韓軍爲此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但是卻收到了巨大的戰果。

十日天亮,韓軍的先頭部隊突入港區。打響了攻佔元山港的戰鬥。

韓軍攻打元山的目的就是攻佔元山港,只要佔領了元山港,就算沒有控制整個城區,也不會對韓軍的作戰行動造成太大影響。

當天,在這場戰爭中沒有發揮多大作用的韓國海軍也趕來湊熱鬧。

除了用巡航導彈攻擊了幾棟朝軍堅守的建築物之外,到達遠山港外的兩艘“世宗大王”級驅逐艦還用艦炮支援了正在港區內與朝軍作戰的地面部隊。到最後,韓國海軍還出動驅逐艦還是的直升機,把幾十名陸戰隊的偵察兵送入戰場。

按照韓國當局的宣傳,這是韓軍在這場戰爭中的第一次兩棲登陸行動。

如果用直升機送幾十名陸戰隊上岸也算是兩棲登陸的話,那就確實是第一次!

打到這個時候,已經升任總司令的黃真尹不得不考慮下一步作戰行動了,即到底是集中兵力攻打安州,從而進軍平安北道,還是繼續在東面戰場上做文章。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黃真尹,甚至讓他寢食不安。

原因很簡單,已經有足夠多的情報表明,入朝的中國軍隊不止兩個集團軍,而是四個集團軍。除了部署在前線的第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之外,之前留在鴨綠江北岸的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也已入朝。

要命的是,黃真尹並不這兩個集團軍到底在哪,以及到底在幹!

行蹤不明的敵人。纔是最大的敵人。

爲了搞清楚中國軍隊的情況,黃真尹已經想了很多辦法,甚至使出渾身數解,比如安排偵察機,對“紅線”以北地區進行拉網式偵察,調動上千名參謀人員對偵察機拍下的照片進行精確分析。

可惜的是,戰場情況太複雜了,根本搞不清楚。

當時,數十萬被擊潰的朝鮮軍隊正在向後方運動,接受改編與整編。還有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在向鴨綠江與圖們江聚集,爭先恐後的想要逃入中國境內。向前線運送物資的車隊也不少,而且大多直奔前沿防線。

要在這麼多的人流與車流裡找出兩個集團軍,而且是精心僞裝了的兩個集團軍,確實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黃真尹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的僞裝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問題是,情況並非這麼簡單。

九日,就在黃真尹一籌莫展的時候,偵察機發揮來戰場信息把他嚇了一跳,不是沒有,而是有大,因爲突然出現在“紅線”北面的不僅僅是兩個集團軍,而是相當於二十個集團軍的龐大兵力!

二十個集團軍!

中國軍隊想幹嘛,難道準備毀滅整個朝鮮半島嗎!?

要,按照中國軍隊的編制體系,二十個集團軍相當於一百萬地面部隊,而韓國陸軍放在前線的也不過四十多萬作戰部隊而已。

很快,這一情報得到證實,只不過那些部隊大多是假的,多到連哪些是真的都分不清。

問題就在這裡!

這二十個集團軍中。至少有兩個是真的,即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可是誰也不這兩個集團軍到底在哪。

在平安北道,還是在鹹境南道?

連敵人在哪都不,這仗還打?

這個時候,黃真尹不但是寢食不安,還感到如芒在背。

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軍隊馬上就會有大動作,肯定會發起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反擊。六十年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就是通過三次戰役將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最終造成半島分裂的局面。

可惜的是,黃真尹卻猜不出反擊方向。

如果在西邊,兩個集團軍肯定能夠幹掉第九機械化步兵師與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還能將戰線推進到平壤,甚至能夠攻佔平壤。如果在東邊,兩個集團軍有很大把握打回元山,把立足未穩的韓軍趕,甚至能夠殲滅一兩個韓軍集團軍。

不管在哪個方向,韓軍的劣勢都非常明顯。

正常情況下,韓軍的第一選擇是全面退守,把主力部隊撤到二線,用防禦應付不測,只要抓住了中國軍隊的主攻方向。就能扭轉局面。

問題是,黃真尹不能這麼做,因爲逼迫韓軍退守也是中國軍隊的戰略目的。

只要韓軍停止進攻,中國軍隊就有足夠的鞏固“紅線”,讓韓軍、甚至讓美軍望而卻步。雖然今非昔比,中國軍隊不可能像六十年前那樣打回三八線,但是隻要“紅線”還在那裡,韓國的統一大業就沒有完成,這場戰爭的意義就將大打折扣。到時候,黃真尹不但烏紗不保,還將成爲民族罪人。

必須進攻。趕在中國軍隊站穩腳跟之前突破“紅線”。

問題有扯了,那就是在哪個方向上進攻。

十日,隨着B集團軍攻佔元山港,第一艘運載着作戰物資的船隻駛入港灣,黃真尹也做出了決定:繼續在東面進攻。

原因很簡單,海上補給線打通之後,韓軍能夠沿着海岸線推進,即便遭到中國軍隊的戰略反擊,也能依託來自海上的支持頂住進攻。

當然,黃真尹沒有讓第九機械化步兵師停下來。

爲了讓東面的進攻更加穩妥一些,就得讓中國軍隊加強在西線的投入。如果能夠打下安州,渡過清川江,出於本土安全,中國軍隊也會在西線投入重兵。即便不能打下安州,只要威脅存在,中國軍隊就不會掉以輕心。

在黃真尹看來,東線進攻能否取得突破,關鍵就在能不能在西線打得更加漂亮一點。

從這個角度看,黃真尹的想法與羅耀武的完全一致,即先拼西線,在西線打好了,再拼東線,最終在東線決勝負。

受此影響,十日,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發起了最猛烈的進攻。

第一輪交手,三營就丟掉了外圍防線。爲了減少傷亡,避免不必要的犧牲,葉振邦不得不命令部隊退回城區,與韓軍打巷戰,爭取堅持到天黑,再像兩天前那樣,在夜間反擊中把韓軍趕。

只不過,葉振邦嚴重低估了韓軍的決心。

在第九機械化步兵師投入五個營的情況下,三營在城區內的抵抗多少顯得有點乏力。

還沒到中午,易小春的坦克連就只剩下兩輛還能戰鬥的坦克了。除了這兩個車組,其他還能戰鬥的坦克兵都拿起了步槍,改行當了步兵。

吃過午飯後。葉振邦開始動員傷員,只要能拿槍行走的全都上陣。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韓軍的遮斷轟炸讓預備隊過了不河,只能在北岸看熱鬧。只有等到天黑之後,才能指望得到增援。

更要命的是,大批居民撤退到河對岸後,韓軍開始大面積轟炸,還使用了不少燃燒彈這樣的大規模殺傷彈藥。

萬幸的是,三營的地下防禦工事已經建好了。

打到傍晚,韓軍基本上控制了清川江南岸的城區。準確的說,是城區的地面部分。

被打散的三營官兵沒有投降,而是在等待夜間的反擊機會!

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8章 一席之談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22章 絕對射殺第75章 自我犧牲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9章 當機立斷第96章 新任司令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2章 絕對射殺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74章 穩操勝券第91章 最後通牒第43章 何爲希望第64章 服從命令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41章 預備力量第39章 迂迴得逞第12章 生死瞬間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5章 大局爲重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72章 存亡之秋第56章 城市鏖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1章 內憂外患第49章 大兵壓境第82章 戰地少尉第29章 再遇少校第99章 爭分奪秒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30章 客串演出第69章 燃眉之急第7章 漏網之魚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心理較量第61章 後繼乏力第54章 空降一師第4章 好話在前第93章 迫在眉睫第80章 全力投入第61章 美軍參戰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8章 圍點打援第87章 鋪開了打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68章 自願參加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173章 交戰原則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34章 以攻對攻第73章 政治木偶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8章 一席之談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46章 左右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