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長安妖風起

關中的秋老虎賽過天上下火,悶熱的天氣讓所有活物都失了生氣,路上的行人汗流浹背,重重喘着粗氣,就連道邊的楊柳都打了蔫,只有不知名的蟲子在不知疲倦的鳴叫着。

官道兩邊已經修整的如天寶年間一般齊整,只有城牆上還間或可以見到被戰爭毀壞的痕跡。

朝廷的大臣們曾經不止一次建議政事堂和丞相府撥付款項進行修復,畢竟長安是天下第一大城,城牆就是長安的臉面,也是朝廷的臉面。

但所有的修葺建議都在尚書右僕射第五琦那裡被否決了。

第五琦以財計聞名於朝野,在秦晉掌權以後被重用,是個資歷不高,名望不重,但又很有能力的人,僅僅三四年間,就成爲了朝野矚目的服紫重臣。

如此急速的躥升,朝野中卻沒有一個人不服氣的,因爲就是靠着這個人,朝廷才一次又一次的解決了財政危機,否則恐怕連官吏的祿米都發不出去了。

最近,第五琦很是心煩,太子李僖隔三差五的就將他召入淮陽王府,希望他能進一步降低鹽鐵重稅,使得百姓可以在相對寬鬆的條件下休養生息。

淮陽王府是李僖未被選爲太子時居住的府邸,成了太子以後也一直堅持居住在這裡,遲遲不搬往東宮。

如此舉動爲他在朝野上下贏得了不少的好名聲。

在宦官的引領下,第五琦來到前殿外候見。

這個所謂的太子,實際上並無實權,秦晉西征以後,朝廷的權利大都落在丞相府、中書省和門下省頭上。

中書省的長官是左右僕射,左僕射夏元吉年歲大了,輕易不參與政事,多數時間都在家中休養,所以中書省的大權實際上都掌握在第五琦手中。

門下省的長官依舊是韋見素,韋見素現如今是唯一一個屹立三朝而不倒的老臣、重臣,近年來也輕易不親往政事堂視事,平日裡亦如夏元吉一樣,留在家中休養。

“尚書右僕射第五琦覲見!”

小黃門一聲尖利的高喊把第五琦嚇了一跳,他不滿的等了一眼殿門口面黃肌瘦的宦官,這些閹人都是些狗仗人勢的傢伙,現如今的太子還只是個無知無權的太子,身邊的人就如此藐視重臣,若真做了手握實權的皇帝那還了得?

但身爲重臣,又怎麼能和這樣一個小人物較真呢?是以只瞪了一眼,便擡腿邁過高高的門檻進入前殿。

前殿內光線昏暗,第五琦適應了一陣纔看清楚太子並未坐在正座上,前殿的一側放着一張楠木書案,上面擺着一些書卷,紙幣,看起來是剛剛動過的。

“臣第五琦拜見太子殿下無恙!”

第五琦頗爲倨傲的躬身施禮,他能每次奉詔而來就算給足了面前這位太子臉面,如果讓他像那些閹奴一樣趴在地上撅着屁股三跪九叩,那是打死也做不到的。

當年玄宗皇帝在位時,重臣們陛見,也甚少有跪拜的。

李僖的書案點着一盞油燈,照亮了案頭巴掌大的地方,卻照不清他臉上的表情。

“第五相公快請坐,這次……”

“殿下召臣來,想必還是鹽鐵減稅一事吧?”

“對對對,如今天下亂象初定,還應以休養生息爲重,我常聽說鹽鐵稅重,百姓困苦,萬望第五相公能體諒百姓疾苦,再減一些吧!”

第五琦的臉上泛起一絲不屑,朝廷生民之根本在糧食,租庸調向來也以糧食和徭役爲重,從來沒聽說過鹽鐵稅重能讓百姓更加困苦的。鹽鐵稅重了,恐怕難受的還是那些富商和站在富商身後的權貴們。

他只恨稅不能再重一些,如此在富商手中刮來的錢,也不及這些蠹蟲們吞下去的九牛一毛。

但對尚年輕的太子他只避重就輕的敷衍道:

“鹽鐵稅並非臣一人一言一時能決,如果減稅還要讓具體做事的郎官們計算一番,再交由相公們集體議論,方能有定策。”

第五琦的對策向來是敷衍拖延,既不立時答應,也不立時拒絕。

李僖畢竟只有十幾歲,還對第五琦的態度頗爲不忿,表現出幾分怒色。時間一長,次數一多,也就適應了,甚至還能笑呵呵的敦促他儘快計算,儘快定策。

又是一陣毫無意義的談話以後,第五琦已經有些不耐煩,可李僖又遲遲不鬆口,便只得忍耐着。

吱呀一聲,前殿的大門被推開一條縫,小黃門踮着腳一溜小跑來到李僖面前耳語了幾句,李僖馬上擡頭看向第五琦,笑着說道:

“第五相公公務繁忙,就不留你了……”

第五琦終於鬆了一口氣,起身時暗暗發誓,再也不到這該死的淮陽王府來了。

出了殿門,正瞧見門下侍郎韋倜兩人頷首示意之後便擦肩而過。

離開淮陽王府,走了幾步,剛要上馬,第五琦好像想起了什麼,心中覺得奇怪。

數月一來,一直聽到許多傳聞,韋倜經常兩三日就拜見太子,最初他並不以爲意,可今日突然就覺得其中或許有些不爲人知的事情。

回到政事堂,在圍廊裡就能聽到廨房裡的郎官們議論紛紛,間或幾個詞蹦出來,讓他頓時心驚肉跳。

戰敗、身殆、覆沒、此類字眼一個個傳入耳朵裡,第五琦立時就將李僖帶來的晦氣一掃而空。

回到正堂,他叫來了幾個心腹,詢問廨房內議論的事情。

這一問還真問出了件聽天的大事!

與其稱之爲大事,叫做傳聞更加貼切。

“戰敗?”

“第五相公不知道?這幾日朝野都在瘋傳,丞相在波斯戰敗了,到現在還生死不明,還有安西節度使鄭顯禮,拔汗那一戰被大食人生擒活捉,據說要被弄去大食人的國都做奴隸,還有……”

一樁樁一件件,說的有鼻有眼,第五琦暗暗心驚,這種謠言先不論真假,對朝局的傷害可太大了。

可這種謠言是從哪傳出來的呢?

他的心思很快就落在了這件事的源頭上。

郎官們肯定查不出來這種事,他們也只能在案頭寫寫畫畫,閒暇時於廨房內說些無關痛癢的玩笑話。

但一斑可以窺全豹,中書省的郎官們這樣,門下省、丞相府的郎官們是不是也這樣呢?

念及此,第五琦就再也坐不住了,立即急三火四的趕往京兆府。

京兆尹崔光遠的手中握有南衙禁軍,負責長安內外城以及皇城的治安,這其中就有偵知情報一項。

可令他震驚的是,竟然連身爲京兆尹的崔光遠也沒聽說過這些謠言。

第五琦很不滿,也很不安,但他忍住了火氣,交代着必須馬上查出謠言的源頭,同時張貼布告,驅散謠言,決不能讓這種動搖神武軍根本的謠言繼續蔓延下去。

交代完具體事宜,第五琦一句閒話沒說便又急三火四的走了,中堂屏風後閃出了一個人影,看着第五琦身影消失後的門口發出一陣怪異的冷笑。

“大尹如何看此事啊?”

崔光遠的臉上永遠都是一副笑容,不管見到上位者還是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十二郎,第五相公是個能吏,他的心思都在錢眼裡,十二郎又何必在意呢?”

這個神秘人叫獨孤開遠,獨孤家一直是長安城內的大族,不論嫡系抑或各房支系都十分繁茂,作爲獨孤家鳳州房的長房十二子,其人自幼就深受家族薰陶,有朝一日必須重現家族昔日之榮光。

“第五相公倒可以不管,但大尹是否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啊?”

這是他第六次來見崔光遠,可崔光遠這條老狐狸就是不鬆口,既不逮捕他這個陰謀之徒,也不對其拒之門外。

獨孤開遠覺得這條老狐狸應該是在觀望,抑或是說在猶豫,所以決不能放棄,必須一以貫之的堅持到底。

“後路?什麼後路,十二郎還是這麼危言聳聽,你要做什麼不不聞不問就是,又何必拉上我呢?”

見他還是如此敷衍的模樣,獨孤開遠不由得咬咬牙,暗道只有下猛料纔能有效果吧。

“太子登基在即,大尹當初可是積極附逆之人,如果不做些什麼,恐怕難以憑着首鼠兩端平安無事吧?”

崔光遠何許人也,那是混跡於官場大半輩子的老狐狸,又豈會被一個後生晚輩幾句話就嚇唬住!

“太子登基自是正理,可朝政還在相府、中書門下兩省掌握之中,我又豈能不平安無事?”

獨孤開遠又咬了咬牙,說道:

“恐怕大尹還不知道,那位大人物已經默許了!”

“什麼?”

崔光遠立時大變,袖子旁邊的茶碗都被掃到,落在地上摔的粉碎。

第五琦離開京兆府以後不急着回政事堂,帶着隨從沿着大街到處走走看看,卻發現了一個往日不曾注意的異常情況。

那就是平日裡負責巡察治安的南衙禁軍大都不見了蹤影。

按照要求,每個坊內必須有一個伍,沒條大街上必須有一個隊,第五琦一連經過了七八個坊,沒有一處附和要求。

如果,萬一出現了意外,可就萬萬反應不及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不堪一擊也第四百六十九章:利器顯神威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木鹿城慘劇第一百九十章:摧眉更折腰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六百九十一章:隱隱欲廢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尷尬再相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葛羅祿之眼第三百八十八章:崔煥有改觀第七百五十二章:將帥的談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拔汗那叛亂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二百四十章:衆叛且親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禍福兩相依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終於要離開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二百零五章:將錯亦就錯第三百八十四章:算計反算計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一帽收軍心第三十四章:沙場同生死第八十二章:衣沾不足惜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九百零四章:大志在天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大食有來使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哈里發反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釋放郭八郎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戰解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石國節度使第九百二十二章:郎將點迷津第十七章:兔絲附蓬麻第一百五十二章:負荊戲碼足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六十四章:大夫有所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末日到了嗎第八百七十一章:解決小麻煩第六百九十三章:郎將欲行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瑣事盡纏身第八百一十六章:突兀的轉變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二十八章:願借千里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第一百三十九章:事發有反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堂兄求上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移民實西域第四百二十章:兵臨絳城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雲開霧已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大戰之前夕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燕軍將潰敗第五百七十九章:旦夕便末日第一千二十一章:風雪行惡事第一千零九章:獨孤倓求救第二百三十四章:再有大變故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七百三十章:令狐做俘虜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亦爲有情人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七百八十九章:勝利的代價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三百八十五章:直搗絳縣城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聖人心第九百六十章:不平難相助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以夷制夷也第七百五十七章:胡兵遭遇戰第一百一十三章:聰明反被誤第一千九十七章:囚徒脫牢籠第九百零一章:百姓有熱血第八百一十章:嶺上的爭執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轉機似流星第四百九十五章:發難既功成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四百三十九章:秦琰追燕賊第八百四十九章:夜宴無好宴第六百六十九章:兵臨新安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不堪一擊也第四百七十一章:曳落河來了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七百九十七章:田某的謀劃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一百零九章:見面與聞名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六百零四章:兄弟鬩於牆第二百二十八章:反目終有日第一千五十六章:重振千牛衛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心有千不甘第四百五十九章:誅盡楊氏賊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第十六章:誅殺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