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功虧一簣哉

“此等人物,是秦晉替他走的門路?”

李隆基此時已經對鄭顯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又囉嗦了一句。

“回稟聖人,正是秦晉替他在魏方進那裡走的門路,一方產自西域的白玉,世所罕見,價值連城!”

聽到秦晉竟捨得用一方價值連城的白玉爲他人謀官,而且所謀之官還僅僅是個軍器監丞,李隆基又不禁大爲驚訝。

高力士卻有他的推斷,“以奴婢推斷,秦晉乃寒門出身,此前僅僅是新安縣的區區縣尉,斷不會有渠道弄到這等產自西域的無價白玉。倒是鄭顯禮,曾在西域爲將多年,想來就是那段時間裡得到了這世所罕見的珍寶。秦晉走的門路,不過是受人之託而已!”

高力士的分析入情入理,李隆基深以爲然,不過急於見鄭顯禮的心思卻又淡了。他想繼續觀察一陣,秦晉和鄭顯禮兩個人之間究竟還有什麼不爲人知的關係,以及這兩個人最終的目究竟是什麼。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李隆基便揮了揮手。高力士何等聰明,立即就明白,這是天子乏了,便起身告退。

剛剛出了殿門口,便見邊令誠興沖沖的迎面而來。

邊令誠最近遭受了挫折,仍舊聖眷不減,現在已經奉了聖命,即將到潼關去監軍。高力士平日爲人極是謹慎,甚少有飛揚跋扈,目空一切之舉,便客氣的與之見禮。

“邊將軍何事春風拂面啊?”

與高力士的心思大不同,邊令誠向來對高力士又妒又恨,見到高力士一副病體支離的模樣,眼睛裡就浮起了幸災樂禍的神彩,但嘴上還是客氣的很。

“奴婢見過高將軍,奴婢是奉了聖命而來!”

言下之意,何事春風得意,卻無須向高力士說明。

高力士寒暄了幾句,便踽踽去了。邊令誠目視高力士走遠,見左右無人注意,便狠狠的啐了一口,低聲罵道:“老不死的,閻王如何還不收了他!”

便殿,李隆基正瞌睡着,聽到動靜便猛然警醒,擡頭見是邊令誠,便想起了昨日交代下去的差事。

“差事辦的如何了?”

邊令誠神采飛揚,躬身道:“奴婢幸不辱命,已經調查的清清楚楚。”

說罷,邊令誠恭敬的雙手捧着一封公文,將之放在御案之上。

“朕眼花的緊,看東西費事,你簡明扼要的說說!”

邊令誠嚥了一口唾沫,“已經查實,那日領頭帶兵的,是一個叫杜乾運的人!”

“慢着!”

李隆基突然覺得哪裡不對,那杜乾運的名字如何熟悉的緊?他只稍一回憶,便記了起來,“杜乾運,可是楊國忠保舉檢校神武軍中郎將的那位?”

邊令誠點頭稱是!李隆基卻勃然大怒,“此等無恥之徒,居然對保舉之人大加羞辱,這等小人,怎麼能讓他繼續忝居朝堂?此賊現在何處?”

邊令誠洋洋自得道:“楊國忠罷相時,此人理應被牽連,但不知以何種手段巴結上了秦晉,是以,並未受到嚴懲,至今仍在神武軍中!”

“該殺,該殺!”

天子一連說了兩個該殺,嚇得邊令誠身子一震,也不知是秦晉該殺,還是杜乾運該殺。但是,他知道今日的目的算是達到了,秦晉小豎子自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隆基喘了一陣粗氣,便又想起楊國忠,想他被經手保舉之人所羞辱,這份委屈卻是讓人不忍唏噓了。

半晌之後,李隆基才沉聲道:“召楊國忠入宮!”

天子欲召楊國忠入宮,邊令誠心中又是一陣竊喜,心道楊國忠肯定恨透了秦晉和杜乾運,只要他此時出馬,在落井下石一番,說不定今日就可以輕鬆將秦晉送神武軍中郎將的位置上扳下來。只要秦晉失去了官職與權力,在長安城中還不是任由自己搓扁揉圓嗎?

傳達敕令的宦官剛走,程元振又入了便殿。

李隆基派程元振多與楊國忠接觸,此時入殿,想來也是有消息稟告。

程元振瞧了一眼侍立在側的邊令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李隆基卻對此不甚在意,楊國忠的事與邊令誠今日彙報之事沒準還有交集,一併說了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再說,他也無意爲這些宦官之間的勾心鬥角做掩護。

“無妨,說罷!”

程元振雖不情願,但有聖命在,也只能硬着頭皮,將楊國忠府外上演的一出“將相和”戲碼,簡明扼要的講述了一遍。

這又讓李隆基大吃了一驚,“你是說,杜乾運負荊請罪,楊國忠原諒了他?”

“正是!奴婢躲在人羣裡親眼所見,楊相公與杜乾運把臂一同並肩入府!”

雖然是鬧劇,李隆基卻對楊國忠的處置方法十分滿意。甚至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他對楊國忠的判斷。如果是罷相以前的楊國忠,他絕不會饒了杜乾運,更不會配合杜乾運向世人昭示自身胸懷!

楊國忠經歷過罷相風波以後逐漸沉穩成熟了,這一點在李隆基看來卻是意外的收穫。如果楊國忠果如程元振所描述的那般,今後未必不能再對他委以重任。就算再入政事堂,也是可以的!

然而,一旁的邊令誠臉上卻變了顏色。他賴以攻擊秦晉的最大把柄就是杜乾運,如果杜乾運再與楊國忠冰釋前嫌,攻擊的力道豈非便弱了?不過,他卻仍舊沒有完全失望,畢竟杜乾運是杜乾運,秦晉是秦晉。秦晉將楊國忠整的更慘,以楊國忠狹隘的心胸,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整垮秦晉的大好機會呢?

邊令誠又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楊國忠的身上,只等着楊國忠一到,便對秦晉來個落井下石。

半個多時辰以後,楊國忠進了大明宮。

此番入宮,楊國忠心境與前次又是大不相同,現在一切都在好轉,重返政事堂也指日可待,宰相的感覺便又重新回來了。而大明宮中的小黃門一個個見了楊國忠也都口口聲聲楊相公叫着。

“臣,楊國忠叩見皇帝陛下無恙!”

楊國忠行的是參拜大禮,李隆基道了聲免禮平身,然後又指了指身側的座榻。

“坐吧!”

說起與杜乾運的那一出“將相和”戲碼,李隆基還是頗感好奇的,他想知道這位素來以心胸狹隘聞名朝野的宰相,究竟是如何想的。

“臣身陷囹圄後,無時不刻都在反思。臣罪當誅,卻承蒙聖人不棄,臣又安敢再以私憤害公器?”

“杜乾運寡廉鮮恥,你就是轟他出去,朕也不覺得有甚不妥!”

楊國忠一本正經的說道:“杜乾運雖然爲人趨利避害了一些,但於兵事上終究是有些見識。當此非常之時,便應該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臣用其能,也算權宜之法!”

李隆基呵呵笑道:“好一個權宜之法!說說吧,杜乾運有何能可爲我大唐所用!”

楊國忠便一五一十將杜乾運那一套“思想”之說對李隆基轉述了一遍。初時,李隆基還以爲楊國忠又在爲私人說情,誰知聽到一半便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

“忠君,報國!”四個字,朝廷當然無時不刻不在強調,但那只是針對官員和武將們。而杜乾運提出來,將忠君與報國當做一種“思想”在軍中推廣,以此凝聚士兵的戰鬥力,可謂是開了亙古未有之先河。

而且,在楊國忠的描述中,編練的新軍將在各旅率以下,特設一個專門掌握士兵思想動態的職位,以便使“忠君報國”思想在軍中廣泛推廣,更能針對具體情形,做出最合適的應對。

這一番建議,既有大局處着眼,又在細節上落到實處。在李隆基看來,除非當世大才,不可能想出這等絕妙的法子來!

“這當真是出自杜乾運的建議?”

李隆基心有狐疑!楊國忠卻言之鑿鑿,“臣以性命擔保,字字句句都是出自杜乾運之口!”

聽到楊國忠的保證,李隆基暗歎一聲,如此人才,只可惜卻德行有虧,否則還真是個可以出將入相的苗子呢!

杜乾運的事,暫且擱置不提,李隆基還沒忘了召楊國忠入宮的本來目的。

“朕聽說神武軍中郎將慫恿部將,曾羞辱與你,可有此事?”

楊國忠一愣,顯然沒料到天子召見竟是爲了這件事,而且那傳達敕令的小宦官也未曾提及此事,一時間不由得愣怔住了。這可將一旁的邊令誠急壞了,心裡不停的唸叨着,期盼着,楊國忠趕緊對秦晉發出最後的致命一擊。

“臣不明白,神武軍中郎將秉公處置,杜乾運其時尚在神武軍中,奉令行事而已,且對臣府中上下並無不當之舉。只不知此一事從何處傳入宮中?”

楊國忠脫口而出,李隆基大吃一驚。

邊令誠驚愕之後頓覺氣急敗壞,此前他已經與楊國忠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攜手針對秦晉,可這纔過去了一日,如何竟變了卦,甚至爲秦晉遮掩了起來?

若非此時是在君前,邊令誠真想衝上去,揪着楊國忠的領子,質問他,因何如此,使得他今日努力全部盡付東流?

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發難也第一百零八章:崔氏受折辱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悶雷滾滾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一千六十五章:惟願死西域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四百二十六章:填命以攻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獅真老矣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八百二十一章:攻城將開始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四十二章:狂犬吠監門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東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波斯波利斯第二百八十八章:勇士展身手第四百四十四章:千里有雄心第一百六十五章:兵危難逆襲第一百零七章:心生玲瓏計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一千四十三章:搜捕河西商第五百六十八章:重臣有分歧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長安第二百一十七章:天道難有常第九百三十九章:大戰終開幕第十四章:唐兵半不歸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九百九十章:竇嘉欲從軍第六百零四章:兄弟鬩於牆第七十一章:驚弓之鳥雀第二百三十一章:反覆爲難間第二百零六章:臨危有決斷第八百一十一章:嚴莊終降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清理西門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巧計安軍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命運多不同第四百零二章:韋濟生野心第九十二章:但使願無違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六百一十九章:獵物網中圍第四百二十三章:絕地大反擊第六百七十五章:永王的覆滅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一百六十三章:天子巧作弊第八百九十三章:危情亂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東市慘行刑第九百章:大哉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抽絲又剝繭第七百四十三章:死中又得活第五百七十八章:反擊已開端第七百二十二章:二虎爭高下第一千七十四章:河北事難決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九百六十四章:峰迴又路轉第七百四十一章:兩軍硬碰硬第十章:夜進長石鄉第六十一章:有女爲君憂第一百八十七章:郎將出糗時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須嘗第四百一十章:斷燕軍糧道第四百九十八章:明主莫如此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戰場生退意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三百五十一章:火中成灰燼第三百六十五章:求仁得仁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安全至營地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一百零六章:天子怒衝冠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法茲勒投降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齊第一百三十六章:籌謀軍器監第六百零八章:天子的秉性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六百二十八章:東都忽內訌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夷狄入中華第四百三十三章:使君收郡望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二百零三章:父子成水火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丞相審犯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昏陀多一夜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七百三十五章:烏鴉一般黑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賢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劍指呼羅珊第八百一十八章:輕敵終入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西征先鋒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行商露馬腳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快哉神威軍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三百二十六章:爲民穿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