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先生難食言

興慶宮的一場大戰徹底點燃了長安城內的戰火,此前神武軍兵變時還保持了極大的剋制,龍武軍大舉開進長安以後,治安形勢急轉直下,火燒民宅,jianyin燒殺時有發生。這並非暫代兵權的李泌有意爲之,但爲了首要目標,這些細枝末節也只能睜眼閉眼了。只要興慶宮北攻下,捉住天子逼其禪位,太子登基之後一切便可恢復控制。

也正因爲如此,李泌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緊了攻勢,所有人都清楚,以興慶宮的情況,怕是守不到天亮了。

而位於太極宮中的神武軍內部也展開了一場激辯,爲秦晉的處境深深感到憂慮的,是軍器監丞鄭顯禮。自從兵諫開始,鄭顯禮便重新回到了神武軍中,追隨秦晉,只不過再沒有領兵,一直居於幕後出謀劃策。

“天子一旦重新掌控朝局,中郎將則何以自處?”

他的擔心沒有錯,李隆基作爲一代天子,怎麼可能容忍一個曾經背叛自己的人還好端端的活着呢?

Www⊕ Tтkā n⊕ ¢Ο

“中郎將如此作爲,又與飲鴆止渴何異?”

秦晉不答反問:“以鄭兄之見,神武軍與秦某當作何選擇?”

鄭顯禮嘆了口氣,秦晉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總要先考慮自保,否則連性命都保不住,又有什麼資格去談將來呢?

說起來這都要怪那個裴敬魯莽行事,如果不是他貿貿然出兵,秦晉和神武軍又何至於落得眼下的境地?但事情的真相似乎又不僅僅於此,因爲據後來的事實證明,是一個叫薛四的旅率假傳了秦晉的軍令。

而這個薛四,又被楊國忠所脅迫控制,究其竟,最終的始作俑者還要算在楊國忠頭上。

只可惜,關押楊國忠的東宮由東宮六率負責守衛,太子發難的又突然至極,因此神武軍也失去了對楊國忠的控制。

“中郎將萬不該向天子建議,神策軍一旦由隴右入長安,豈非自斷了神武軍的後路?”

鄭顯禮所擔憂的地方顯然要更多,秦晉在入夜之前曾向李隆基建議,調隴右兆州的神武軍入長安勤王,李隆基則欣然允准了秦晉的建言。

說起兆州的神策軍,與尚書左僕射淵源甚深。天寶十三載,哥舒翰在隴右擊敗吐蕃,但礙於吐蕃的威脅並未消除,而隴右又是關中的西部門戶,便於兆州置神策軍,其部將成如璆爲神策軍兵馬使。

安祿山叛亂之後,朝廷沒有調這支精兵東進,爲得就是防止虎視眈眈的吐蕃威脅關中腹地。

現在變起宮掖之中,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支大軍,便屬兆州神策軍了。否則,神武軍以區區三千人,又怎麼能夠抵擋住三五萬人的龍武軍?更何況,太子佔據上風以後,不斷整合十六衛的其他各軍,就算都是些烏合之衆,在人數上也遠遠勝於捉襟見肘的神武軍了。

所以,調神策軍入長安,是秦晉所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否則讓他從哪裡變出足以抵抗龍武軍的人馬來?

秦晉則似乎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長安距離兆州二百餘里,現在只擔心神策軍趕來的不及時,纔會壞了某的籌劃!”

從秦晉的話裡,鄭顯禮聽了出來,似乎還有弦外之音,便又驚又喜的問道:

“難道中郎將還另有籌劃?”

秦晉只笑不答。

……

杜乾運在次絕處逢生,被秦晉的神武軍救下,更料想不到的是,居然還被天子委以重任,想到接下來有可能唾手得到的權力和財富,整個人都變得輕飄了起來。他只知道,長安的兵變是秦晉發起的,以逼迫當今天子禪位於太子李亨,可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秦晉居然又和天子站到了一邊。

想想秦晉其人的妖孽一般的好運,杜乾運便覺得自己與此人站在一邊,是絕對不會錯的。

“站住,禁軍封路,都退回去!”

突如其來的暴喝將杜乾運從沉思中拉回了現實,這使得他在馬上一驚,身子晃了晃險些端坐不穩,跌了下去。

杜乾運輕蔑的命人將印信交給那一隊攔路的禁軍。

這些攔路的禁軍一看之下便躬身施禮,將印信趕忙交還。

“校尉恕罪,卑下也是奉軍令行事!”

杜乾運哈哈大笑,擺手道:“執行軍令,嚴加盤查,何罪之有?你們做的很好,切勿讓奸細混了進來!”

前面就是大寧坊和長樂坊,禁軍盤查的嚴密也在所難免。杜乾運暗道,幸虧早先逃出來時,身上有東宮六率發下來的印信,否則面對如此嚴密的盤查,還真不知道如何混過去。

杜乾運又裝模作樣的褒獎了幾句,才帶着十幾個隨從一路往延政門而去。他此行的目的雖然是龍武軍駐地,但並非見太子,而是準備秘密去見大將軍陳玄禮。

“卑下,拜見大將軍!”

陳玄禮見到杜乾運時,他的臉上寫滿了驚訝與不可思議。

“你,你,李泌不是已經下令……你又是如何進來的?”李泌此前下令除掉楊國忠的舊部,以清理後患。龍武軍的駐地並非東西兩市,說進就能進的,杜乾運非但沒有被殺,甚至還大搖大擺的進了神龍軍駐地,實在是咄咄怪事。

杜乾運得意的一笑,也不解釋原由。

“卑下命大,不但逃了出去,還遇到了秦將軍和聖人。”

陳玄禮的眉毛跳了跳。

“聖人,哪個聖人?”

“還能是哪個聖人?自然是當今天子了!”

陳玄禮徹底糊塗了。

“聖人不是在興慶宮嗎?”

杜乾運靠上前來,壓低了聲音道:“實話說吧,興慶宮裡只有高相公,聖人早被秦將軍偷偷接了出來,現在安穩的在太極宮裡呢!”說到此處,他的聲音裡邊多了幾分恨意。“李泌那豎子還像傻子一樣,圍着興慶宮較勁,敗亡只是早晚。”

咒罵了一陣之後,杜乾運又看了眼不發一言的陳玄禮,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

“大將軍若不肯信,便看聖人親筆手書敕令!”

陳玄禮從杜乾運手中接過了書信,迫不及待的展開,上面的自己雖然有些潦草,卻真真是天子的筆跡,而且信上還蓋着天子的私人印鑑,這個外人甚少知道,是很難於倉促間作假的。

信中,天子的言辭很是懇切,承諾一切既往不咎,只要陳玄禮肯浪子回頭,他們還是入以往一般的君臣相知。

“如何?大將軍信了吧?”

陳玄禮搖頭苦笑。

“信的確未曾有假,但陳某現在已經兩手空空,兵權盡歸太子親信李泌所有……”

囉哩囉唆說了很多,只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已經被架空,手中沒了兵權,即便有心爲之,卻是力有不逮了!

杜乾運終於從中聽出了一些門道,暗罵陳玄禮老狐狸,誰不知道他控制龍武軍十餘載,就算新軍多半聽陳長史的,但舊軍將校哪個不是他一手提拔?一旦說句話難道還不好使?

看來不下猛料,是不能讓這老狐狸乖乖就範的。

“大將軍可能還有所不知,秦將軍建言天子調兆州的神策軍入援長安,內監魚朝恩已經星夜而去,想來不日便可調得大軍。大將軍莫怪卑下不曾提醒……”

……

興慶宮外,李泌先後調了一萬人馬,先後猛攻興慶門與躍龍門。經過了整整一夜的大戰之後,雖然損失慘重,但興慶宮內的宿衛也已經元氣大傷。

“先生,禁軍將校求見。”

李泌面露冷笑,龍武軍的這些老兵油子求見自己是什麼心思,他再清楚不過。

“帶來見我!”

求見李泌的多是龍武軍舊軍的將校,十幾個人紛紛將李泌圍住,要求停止攻勢,歇息半日再行攻城。

但李泌豈會向這些人妥協?他所依仗憑藉的是陳千里訓練出來的新軍,這些新軍若乖乖從命則罷了,否則就別怪軍法無情。

毫無徵兆的,李泌下令擒殺了兩名出言不遜的校尉。一旦見血,剛剛還咄咄逼人的舊軍將校立時便都嚇得不敢言聲。

威懾的效果立竿見影,李泌又厲聲斥道:“都愣在這裡作甚?天明之前拿不下興慶宮,這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鑑!”

指着倒斃在地的兩名校尉,李泌聲色俱厲,前來要求停止攻城的將校們一鬨而散。

李泌知道,高仙芝現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如果不一鼓作氣將興慶宮攻下來,萬一這位久歷兵戈陣戰的老將又想出什麼異於常人的法子,纔是大麻煩。

不僅如此,李泌曾在太子李亨面前誇下海口,天亮之前一定能夠拿下興慶宮,他不想因此而食言,在太子面前落下個誇誇其談的名聲。

眼看着東方已經隱隱魚肚泛白,李泌不免又有幾分焦急,耳中充斥着戰鼓聲,廝殺聲,牛角的嗚咽聲……他暗暗感嘆,龍武軍的戰鬥力和執行力與神武軍果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他之前在東宮時見識過秦晉排兵行令,與之自然不能同日而語,只可惜啊……

李泌不禁一陣搖頭,恰在此時,探馬激動而又興奮的聲音傳了過來。

“報!躍龍門已破,大軍已攻入禁中!”

第七十三章:雪夜風陵關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阿里的噩夢第五百五十章:陰謀於密室第四百五十八章:亂起肘腋間第二百七十八章:觀刑人攘攘第一章:孤城萬仞山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二十二章:燕兵夜引弓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三百八十二章:分進再合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山壁現絕境第九章:蕃將夜遁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歸心已似箭第五百八十五章:決心渡渭水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三百五十四章:有虛則有實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哈里發反擊第三百五十一章:火中成灰燼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九百四十五章:條約終簽訂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阿斯塔離營第四百三十三章:使君收郡望第四百四十一章:老將欲求戰第九百七十八章:執着第五琦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釣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第六百三十九章:殿上各爭執第五百五十九章:怪招馴烈馬第四百一十六章:獻上伏火方第三百六十六章:天子大封賞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樹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巧計安軍心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七百零九章:君臣促膝間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二百零七章:欲靜風不止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九百八十章:興辦新學校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第六章:默默以苟生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九百八十八章:觀摩有感觸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三百四十九章:邊某不願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甘願做鷹犬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夫亦懼內第二百三十三章:底氣終耗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火光半邊天第四章:朝廷誰請纓?第二百三十五章:辣手難翻天第一百三十二章:聖人亦可憐第九十一章:巧借龍武力第八十七章:磨劍出偏鋒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一百四十八章:天子有昏招?第五百九十二章:重申軍中法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子傷舊誼第七十七章:演練爲獻禮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九百零五章:傀儡的野心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氣又吞聲第三百二十四章:爲誰驅虎邪第九十章:波瀾又再起第二百一十章:大奸方似忠第二百四十二章:明府何其衰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七百九十章:洛陽有變故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五百四十一章:殺盡譁變卒第二百五十九章:諸將揣真相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三百八十四章:算計反算計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混亂之痕跡第九百三十三章:長安空城計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敘功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七百七十三章:不堪折辱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兩軍有博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奪回埃蘭城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攻堅顯神威第三百五十章:妄想終落空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七百四十五章:激戰啞口上第八百七十五章:輕易便平亂第三百二十一章:捉錢有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