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大使生暗心

想到數日之前,這些人志得意滿,忘乎所以,在看看眼下如喪家之犬的惶恐,秦晉覺得有些好笑。當初,逃民叛軍的一個頭目甚至還異想天開的要“招安”神武軍,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秦晉聯忽然想到了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農民叛亂者,如陳勝吳廣,如黃巢,等等……這些人能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許根本不是他們有多大的眼界與心胸,根本就是無知者無畏啊!

腹誹歸腹誹,但眼下的殘局還要收拾,秦晉知道自己的動作要快,否則就很可能被魚朝恩搶了先。

“餘地也不是沒有,但是,眼下的局面是你們是一敗再敗,已經失去了和朝廷談判的籌碼,如果不能取得一次像樣的勝利,恐怕只有投降一條路!”

投降意味着什麼,秦晉不用多說,他相信對方一定明白。

那使者聽了秦晉的話以後,幾乎癱坐在了地上,用一種近乎於絕望的聲音自語道:“早勸長樂王見好就收,不停忠言,纔有今日之禍啊……”

軍長中有人忽然噗嗤一聲笑了出聲,秦晉扭頭看去,是長史嚴倫。

“一羣烏合之衆還敢自稱王?若想招安,卻休要再提稱王之事,否則你們那鳥長樂王斷無生還之理!”

秦晉暗想:稱不稱王,只怕他們的首領都沒有活命的道理了,現在的談判不過是救多數人的性命!

“也不怕直言告訴你,長樂王必死,你們纔有生的希望,明白?”

沒等秦晉說話,一直默不作聲的盧杞又接着嚴倫的話茬。

那使者更是慌亂,不停的重複着同一句話。

“這,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用一人首級換萬人性命,這筆買賣怎麼算都是賺了,你這是甚表情?又不是讓你殺了親爺孃!”

面對挖苦和諷刺,那使者用近似於哭腔的聲音答道:

“殺,殺長樂王?談何容易?”

見那使者婆婆媽媽。秦晉冷笑了一聲,他要說的話被兩個部下說了,這反而省了自己的麻煩。

“秦某可派人助爾等成事!”

“當真?”

使者的眼睛驟然一亮,反覆是見到了救星一般。

原來他並非是出於對那長樂王的忠心而感到爲難,僅僅是單純的畏懼而已。隨即,秦晉也就恍然,成軍不過旬日時間,一羣烏合之衆,又怎麼可能建立起生死相許的關係呢?

十餘名神武軍精銳易裝之後護送那使者返回叛軍軍中,秦晉又立即上書天子,痛陳其中利害。直指對待這股叛軍的態度,直接決定着通關以東數萬庶民百姓對朝廷的看法,所以,此戰必須剿撫並用,神策軍以血腥手段對其予以打擊初見成效,接下來就要以撫爲主,否則因爲一場叛亂而使官民百姓硬生生撕裂,那就得不償失了。

此次造反的逃民中,不全是普通庶民,也有各個地方失去了土地,家破人亡的世家子弟。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嚴酷的殺戮未必會比寬宥更有效果。

在神策軍反擊之前,秦晉提出招撫的建議天子就同意了,現在神策軍兩次擊敗逃民叛軍,天子還會不會同意呢?秦晉沒有把握,但也必須按照計劃試上一試。

秦晉的上書在當日晚間就擺在了大唐天子李隆基的御案之上,在逃民造反之後,李隆基將政事堂所應接收的所有緊急公文都抓在了自己手中,他對政事堂的幾位宰相已經徹底失去了信任,這些臣子在他的眼裡,不過是一些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朝廷的蠹蟲而已。

自從逃民造反以後,李隆基日日夜夜都在後悔中度過,當初爲什麼提拔了這麼多的奸人呢?現在想要找幾個信得過忠直之人居然成了難事。然而,後迴歸後悔,他又不能將所有的人都罷黜,那樣一來還讓誰替他辦事呢?

於是乎,李隆基只能一面用着政事堂的宰相,一面又時時防備着他們。

秦晉的建議讓李隆基的眼眶有點沾溼,此子雖然做過悖逆之事,但心底裡終究還是裝着大唐的,否則就不可能一次又一次上書請求剿撫並重,如果按奸詐之人的心思,擊敗斬殺叛軍,撈取功勞纔是最合理的選擇啊。然而,秦晉沒這麼做,放着肥肉一樣的功勞,居然不聞不問。看來,要重新審視這個人了。

這一回,李隆基沒有徵詢任何人的意見,直接頒下了敕命,令魚朝恩的神策軍暫時停止進攻,以備神武軍秦晉與逃民叛軍談判招安事宜。

不過,這道敕命卻讓魚朝恩惱火不已,眼看着到了嘴邊的功勞居然讓秦晉一次上書就給搶走了。不甘心之下,他也向天子上書,言及負責招安的人選用誰都不能用秦晉。

至於原因,其間雖然言語隱晦,即便魚朝恩不直說,以李隆基的才智又怎麼能領會不了呢?

果不出魚朝恩所料,天子的第二道敕令很快又到了神策軍中,以魚朝恩爲欽差,全權負責招安事宜。魚朝恩的幕僚卻從天子的敕令中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招安的底線,明明再進一步就可以將叛賊全殲,現在卻要笑臉相對,豈非主動示弱於人了?

對此,魚朝恩並不放在心上,儘可以先用好言好語哄着那些造反的烏合之衆,只要招安成功,一切難題都將不成爲難題。至於追究主要頭目的罪責,等到事成之後,還不是任由朝廷搓扁揉圓?

幕僚卻另有看法。

“大使的心思,可是不想放棄了這到嘴的肥肉?”

魚朝恩嘆了口氣,卻兩手一攤。

“有天子敕命,魚某縱然手握重兵,也不得不遵從啊!”

幕僚搖頭晃腦了一番後又笑道:

“非也非也,大使難道就沒聽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非戰,又如何不受?”

魚朝恩不是不想君命有所不受,而是神策軍就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不遵聖命,強行全殲了逃民叛軍,即便成功也是勞而無功,弄不好還要丟了觀軍容使的差事。

“大使此言差矣,亂賊被打的落了膽氣,不敢主動挑釁,咱們可以炮製……”

聽了幕僚的建議,魚朝恩大覺對心思,光着腳就在軍帳裡手舞足蹈,最後又來到幕僚面前,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此計若成,定有重賞。”

那幕僚也是乖巧,並沒有居功自傲,反而諂笑着表起了忠心。

“卑下不求賞賜,只求能永遠追隨大使!”

魚朝恩在天子面前的地位扶搖直上,隨着高力士的病重,已經漸有高力士第二的趨勢,能夠在喜怒無常的魚朝恩面前露臉不容易,那幕僚自然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對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也就不屑一顧了。

……

新豐縣,神武軍得令後撤,盧杞等人大惑不解,便去尋秦晉要個說法。

“與逃民的談判還沒開始,如何就主動後撤了?難不成還指望着甚長樂王授首之後,那些烏合之衆能主動來投?”

以計劃之中,匪首授首之後,餘者投了朝廷,就可以保住性命,但終究要**負責接收,現在就後撤又算怎麼回事呢?

秦晉卻好像早就料到他們會來質問一般,只淡然回答:

“天子的敕令至今未到,比預計中耽擱了一日,我就已經知道,天子一定不會讓神武軍負責逃民叛軍的招安。與其在此遭人忌憚,不如識趣一點,主動離開!”

盧杞憤而怒道:“天子老邁昏聵,朝中奸臣當道,防着咱們倒斃防着外人還要甚……”

“回去安排好各部的撤退路線,切不要無事生非!”

大軍沿着日漸乾涸的渭水走了半日功夫,眼看着就要到了渭南縣,一騎由西向東飛奔而至,竟是派出去護送叛軍使者的精銳之一。

只是那精銳衣甲撕裂渾身是血,讓人看了不免心生不祥。

“使君……”

精銳軍卒見了秦晉以後,長跪不起,失聲痛哭。

其實,不用言語,一切都已經瞭然,他們一定是在逃民叛軍那裡栽了跟頭。

“賊首長樂王,在末將等抵達叛軍軍營時就發覺了......可他卻佯裝不知,待末將等人掉以輕心,又突下殺手,兄弟們浴血奮戰,卻,卻只有末將逃了回來......”

派出去的十餘個精銳都是神武軍中的佼佼者,本以爲手到擒來,卻不想被反咬了一口,功虧一簣。

這讓秦晉大爲意外,看來還是低估了逃民叛軍的能力。只是這次刺殺事件失敗,是否弄巧成拙,卻不得而知了。

秦晉甚至懊悔,這一次做的決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那個長樂王顯然不是簡單的角色,萬一......

事態的發展也果如秦晉所料,具體而言,是他擔心叛軍的不自量力最終只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從而使山東逃民對朝廷的仇視不可逆轉。

次日渡過渭水之後,消息再度傳來,叛軍借談判趁機偷襲神策軍,神策軍反而反擊,一舉將其全殲。逃民叛軍兩萬餘人,從上至下九成以上悉數被斬首。

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五百五十章:陰謀於密室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亦妥協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子終無力第二百五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一千零七章:爲難安定侯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子終無力第一千七十一章:陌刀只向前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石砲入敵營第五百八十四章:立功且心切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深入圈套中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七十七章:演練爲獻禮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十章:夜進長石鄉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兵欲行險招第一千七十章:意外之所得第五百三十六章:天子欲調兵第五百三十一章:駭然竟食人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戈爾幹決戰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一百八十六章:紈絝有邀約第三百六十八章:烹殺劣胡兒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虛張又聲勢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五百四十七章:初見廣平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軍旗展神武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八百二十八章:地動亂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三百五十四章:有虛則有實第三百七十一章:逆胡送和書第二百五十二章:選擇荊棘路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二百六十七章:使君巧計策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形勢陡變化第九百四十五章:條約終簽訂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八百六十四章:大夫亦心軟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朝廷有使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六百一十六章:儲君位已定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八百一十六章:突兀的轉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偷襲埃蘭城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八百一十六章:突兀的轉變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機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突發之狀況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機如形影第四百七十五章:義士皆來投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議決生死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意外之機會第七百零七章:重樓宮闕深第八百八十九章:太子西逃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波斯王之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百一十一章:宰相有諫言第四十一章:忠魂草離離第一千七十八章:馬革裹屍還第七百九十章:洛陽有變故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將軍入王都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幸哉第五琦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難洞明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可薩之盟約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庫思老第一千三十四章:遭遇遣唐使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甘願做鷹犬第七百一十五章:夜色涼如水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九百五十三章:無辭愈加罪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雲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禮籌備中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九百四十六章:遮天無窮盡第五百零八章:叛軍劫掠急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草原有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