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城上觀戰急

見到城下的情景,段秀實震驚了。原本還雄赳赳的叛軍步卒竟在眨眼的功夫裡糜爛成一片,然而這還不算完,一直與神武軍步卒保持數百步距離的千餘騎兵猛然發力加速,像一把鋒利的鐮刀,直掃向陷於混亂之中的叛軍。

唐.軍騎弩一茬又一茬的收割着人命,叛軍在突如其來的連續打擊下陷於崩潰的邊緣,在混亂、咒罵與慘嚎聲中開始撤退。

如此種種,段秀實於金光門上看的清清楚楚,一方面爲神武軍詭異奇特的武器而覺得震驚,一方面也對叛軍抗擊能力的超凡而暗暗心驚。他自認爲,如果是安西軍在戰場上遭到這種烈度的連續打擊,恐怕也難以避免崩潰而四散奔逃。來自神武軍軍陣北面的叛軍步卒居然還能勉力維持集中沒有徹底崩潰,這一點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崔光遠回過頭來,頗有幾分得意的看着段秀實。

“如何,崔某沒有說錯吧,這些叛軍如此進攻,只與隔靴搔癢無異。”

段秀實不得不承認,郭子儀所領神武軍的戰鬥力的確超出自己的想象,崔光遠的話雖然說的誇張,可他們的確是擊敗了倍於自身的叛軍。

再像城外看去,由西轅門衝出來的叛軍與來自北面的叛軍似乎配合上並不甚協調,也正是因爲慢了一步,郭子儀才能抽出身來全力對付他們,此起彼伏的爆響驚雷再次傳來。段秀實又被震驚了。

來自神武軍正面的爆炸比之前更加的猛烈和持久,這一次沒有北風適時刮過,濃烈的白煙瀰漫在兩軍上空,久久不能消散。

段秀實不禁有些擔心,在濃煙之中難以視物,萬一神武軍不敵……

“段將軍不必擔心,咱們早就在這種濃煙中做過幾十次演練,兩眼一抹黑的是叛賊纔是,看着吧,他們比上一波賊人死傷還要慘重。”

至此,段秀實不再認爲崔光遠實在不慚大言,神武軍的確有這種能力擊敗來犯的叛軍,可另一個疑問又升騰了出來。

“既然神武軍如此勇猛,爲何不趁着叛軍斷糧,一舉將其擊潰全殲?”

聞言,崔光遠嘆了口氣。

“實不相瞞,神武軍缺可戰之兵啊。滿長安城最精銳的步卒也只有眼前這些,他們都是御史大夫從河東帶回來的百戰之士。城內團結兵和民營的人雖多,可都是些沒上過戰場的生瓜,守城或許可以應付,維持城中治安或許可以應付,但於野戰中能否如神武軍一般就不一定了。朝廷雖然稍稍挽回了頹勢,但卻經不起哪怕一次失敗。所以,御史大夫用兵十分謹慎,沒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像現在這樣零割碎剮,一點點蠶食,然後靜待時機,最最後一擊。”

聽得崔光遠說的頭頭是道,段秀實發覺自己確實低估了這個看起來不太靠譜的御史大夫,而且長安城內所面臨的困境,也與副帥李嗣業的推斷大致不差。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缺兵。

叛軍雖然斷糧,卻餓不死,他們有着成千上萬的人脯可以果腹,雖然士氣戰意低於以往,但這種陷於絕境中的虎狼更不容忽視。

念及此處,段秀實又忘了一眼遠處久久不散的團團濃煙,不自禁說道:

“以不到萬人規模的人馬出城挑釁,御史大夫難道不怕叛軍的全力一擊嗎?”

此時,崔光遠的目光若有所思的投在城外,頭也不回的回答道:

“這種疑問崔某也曾有過,御史大夫卻說,孫孝哲叛賊的處境與咱們一般,輕易不敢全軍壓上,若敗了就再沒有轉圜的餘地。”

戰場的形勢就是這樣,一旦對峙的久了,比拼的不單單是雙方的人力物力,更考驗着兩軍主帥的耐力和耐心,哪一個先沉不住氣,就有可能路出馬腳,從而被對方窺得機會,一舉而功成。

段秀實暗暗感慨,這麼精彩的大戰,自己卻身在局外,隱隱有些意興索然。這攻守之間的優劣之勢,也未必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攻方佔據絕對的人力和心理的優勢,但若攻守雙方僵持的久了,這優劣之勢也會發生逆轉,就如眼前這般。

表面上看,孫孝哲的二十萬人馬還在圍着長安,實際上卻早就騎虎難下,難以有大動作。

念及此處,段秀實心中又是一動,問道:

“難道孫孝哲就沒動過兵,奪回潼關嗎?”

只要奪回了潼關,斷糧的危機自然就可以緩解,對唐朝也是嚴重的打擊,他相信以孫孝哲的眼光未必看不到這一點吧。

崔光遠道:

“御史大夫說過,孫孝哲是個賭徒,與其分兵,不如一擊而中,奪下長安,潼關對於朝廷還有甚意義了?”

“那關外呢,盤踞在洛陽的安賊豈能坐視二十萬大軍後路被斷?”

這時,崔光遠的臉上竟顯出了一絲古怪神情。

“聽說,崔某也是聽說,安賊到洛陽以後眼睛就瞎了,所謂大權分別把持在安慶緒和史思明的手上,兩個人爭的死去活來,潼關至今如此平靜,當與此事不無關係。”

“這,這種捕風捉影的消息,豈能當真?御史大夫又如何說?”

不自覺間,段秀實竟下意識的想了解秦晉究竟如何判斷,從潛意識裡他已經對這個年輕的後起之秀身爲折服。

“御史大夫也說了,洛陽城內蠅營狗苟比太上皇在位時更甚,叛賊內部相互撕咬掣肘,於唐朝卻是助力呢,咱們樂見其成!”

段秀實沉思了起來,居然連秦晉都對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深信不已,難道……他猛然間醒悟,也許崔光遠所知道的未必是事實的全部,以秦晉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於河東站穩腳跟,焉知此人不能將觸手伸到洛陽城內,所謂捕風捉影恐怕根本就是細作得回來的絕密情報。

一時之間,段秀實只覺得背後生風,竟狠狠的打了個寒顫,假若此人心懷不軌,又手握如此大權強兵,豈非是第二個安祿山?抑或是第二個曹孟德?

意識到此,段秀實趕緊收斂心神,把自己從胡思亂想中拉回來,這種毫無根據的猜想非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爲自己和朝廷招致大禍。

“擂鼓,助威!”

城上守將就像事先約定好了一般,大聲呼喝,戰鼓咚咚作響。城外殺聲陣陣,一浪強似一浪,瀰漫的濃烈白煙下面,一場看不見的廝殺仍在繼續着。

陡然間,數支火箭於濃煙中沖天而起,竄至半空中又凌空炸響,火花與煙霧留下的軌跡在天空中勾勒出各色圖案,看起來蔚爲壯觀。

崔光遠大喜道:

“勝了!”

在一個時辰內,就進行了短短的兩次交鋒,又全部取得勝利,段秀實對此已經不覺得震驚了,相比起來,他和李嗣業在關中隱蔽活動期間,只能以偷襲爲主要手段,則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走吧,段將軍回去好生歇息着,養足了精神,明日一早還要覲見天子呢。”

想到自己馬上就能得到天子的召見,段秀實就隱隱有幾分興奮,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爲臣爲將者哪個不想飛黃騰達更進一步呢?比如他們這些邊將,得見天子就是在軍功以外能夠迅速躥升的捷徑。

功名利祿心,人皆有之,段秀實雖然爲人忠直但也不能免俗。

“大尹所言甚是!”

大約在日落之前的一個時辰,郭子儀率軍凱旋而回,這一戰斬首雖然不多,卻異常的鼓舞了人心士氣。李萼在兩次短兵相接草草結束後,帶着上百名大嗓門在叛軍的轅門外用漢話和突厥話喊了整整一個下午,每個人都用盡了力氣,喊的聲嘶力竭,只是不知效果如何。

秦晉聽完簡單的回報以後,笑着勉勵道:

“此舉乃是水滴石穿的慢工細活,不能急於求成,今日你們做的非常好,明天繼續,不能停!”

“大夫,今日百來人都喊的劈了嗓子,明日可能要重新選一批人才成。”

在李萼的督促下,每個人都用盡了吃奶的力氣,劈了嗓子也不奇怪。

“好,此事由你全權負責即可,不必事事請示。”

李萼走後,崔光遠又趕來見秦晉。

秦晉特地安排了他陪同段秀實在長安城內參觀一番,主要是民營和城防,看看此人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意見可以提供。段秀實和李嗣業的大名秦晉都是耳聞已久的,他們在安西時先後於高仙芝與封常清麾下效命,更是身經百戰,決不可輕視。

崔光遠有些不以爲然的撇撇嘴。

“段秀實好像對大夫不是很服氣,後來見郭子儀在城外擊退了叛賊,纔不再說話。”

對此,秦晉早就見怪不怪了,被人質疑和敵視,已經成爲他生活與工作中的常態。

“段秀實可有意見相告之?”

崔光遠搖了搖頭。

“這倒沒有,不過他好像心事重重的模樣,直到下吏提醒其早些休息,明日還要覲見天子,這才露出點笑模樣。”

秦晉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明日覲見天子,不知此人會帶來李嗣業的何種意見呢?

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快哉神威軍第一百零二章:郎將掩真相第一千一十七章:兔死狐難悲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一百五十六章:捷足又先登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狂歡終有期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七百二十二章:二虎爭高下第二百三十三章:底氣終耗盡第五百八十四章:立功且心切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五百七十九章:旦夕便末日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石砲入敵營第六百零八章:天子的秉性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四百九十章:宰相又反撲第四百五十九章:誅盡楊氏賊第一千九十四章:叛軍勢如虹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陷窘境第三百三十三章:賊子生惡念第六百七十一章:忽聞江南事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四百九十二章:陰謀又再起第六百八十一章:東市討公道第九百章:大哉太上皇第七百五十七章:胡兵遭遇戰第三百四十章:趁夜攻皇城第九百八十六章:冤獄終平反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一千八十章:初探識端倪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六百五十一章:驟聞穎王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蔥嶺的巧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倉皇知天意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二百三十四章:再入太極宮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波斯的驕傲第四百九十五章:發難既功成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趁熱再打鐵第二百二十章:最難是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七百四十二章:唐將甘赴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大戰之前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不死不休戰第八百五十九章:漳水過鄴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獅真老矣第一百零五章:使君心頭怒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危險層層疊第三百二十六章:爲民穿新衣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八百三十五章:戴罪將立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形勢陡變化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襲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三百六十章:大軍過黃河第七百五十一章:秦晉出重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以夷制夷也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敵軟腳雞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意外之驚喜第六百九十八章:徇私又奈何第八百六十八章:太白再現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波斯王之悟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一百六十四章:勝負尚未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俘虜抵京師第二百一十四章:父子將對峙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膽小土撥鼠第五百八十三章:善後非易事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八百三十五章:戴罪將立功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往事難回首第三百一十三章:彈指論朝局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意外之機會第六百一十五章:皇后不認罪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夫亦懼內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三百四十章:趁夜攻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