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將再振作

渭水渡口火起讓秦琰大爲失望,但聽聞喊殺聲斷續,整個人又不免亢奮起來。之所以向主君請準了加入烏護懷忠麾下的騎兵,就是要在追殲叛軍的行動中斬首立功,現在機會來的,又豈能輕易的放過?

“隨我殺過去!”

此時跟隨秦琰的已經不是他當初的老部衆,而是清一色未曾開化的胡人,他們向來只服氣能戰敢殺之人,卻不理會品官服色。

他們對這個突然塞到頭頂上的隊正並不服氣,現在見他不過帶着五十人就敢衝擊遠處擁有近千隻火把的叛軍,便都覺得此人膽子大的過了頭。不過,卻沒有人甘心落於人後。於是乎,五十人的騎兵小隊呼喝着直衝向了近千人的叛軍。

秦琰這五十人本是散步在主力外圍的遊騎,出於因必須要並沒有舉火把,因而發起突襲也有着驚人的效果。戰馬加速之下,數裡的距離頃刻既至。

叛軍沒有想象中那麼強悍,並沒有嚴陣以待,只結成了鬆散的軍陣,而馬上的騎兵也沒能形成有效的優勢,正是因爲渭水渡口地形的緣故,雖然沿着河岸比較開闊,但向南卻是一片坡地,越往南坡度就越高。秦琰的騎兵小隊以地利的優勢如下山猛虎一般衝了下來。叛軍的精神原本都集中在遠處的“火龍”身上,現在黑暗裡突然殺出了許多騎兵,頓時陣腳大亂。

陳宣仁也是一驚,眼見着部衆有潰散的跡象,勉力大呼:

“集中起來,隨我衝殺!”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擊,縱然不能有奇蹟轉變,也能多殺幾個夠本。

秦琰在求戰心切時頭腦喜歡發熱,但直到兩軍短兵相接之時,腦子卻清醒了。以五十人的小隊衝擊上千的叛軍騎兵,這等舉動也太過瘋狂,莫說與之對陣的乃是安史叛軍,恐怕就算地方山匪也不能如此託大輕敵吧?

再看其麾下的騎兵們,卻已經一個個興奮道極點,呼哨聲,喊殺聲,怒喝聲,與急促而又沉重的馬蹄聲混作一團。

“殺啊!”

狹路相逢勇者勝,秦琰曾不止一次聽過自家主君如是說,現在不正是這種情形嗎?沒有退路,只能力戰!

秦琰擎起手中長刀,雙腿夾緊馬腹,作爲整個馬隊的矛尖狠狠的刺了出去。

他們不是使用馬槊長槍的重騎兵,輕騎兵向來以騷擾追殲爲主,似今日這般猛打猛衝的動作並不多見。

距離叛軍只有三百步距離時,五十把騎弩齊齊射出了第一輪羽箭,緊接着又是第二輪,第三輪……短短的三百步距離間,共計射出了七輪,這已經是唐.軍的極限。

七輪箭雨,就像重錘般,一下一下的重重敲擊破鼓,終於在最後一下,鼓徹底破了,叛軍步卒四散而逃。

黑暗給人帶來的無限的恐懼,天知道這不見五指的虛空裡還會有多少**衝出來,多少羽箭射過來。

他們的士氣早就在長安城下就耗光了,一路上疲於奔命所求的就是能逃出生天,現在後路已斷,又明知必死,終於還是崩潰了。

陳宣仁喊破了嗓子也沒有用,預料中的衆志成城決死一戰並沒有出現,作爲正面相抗的步卒軍陣既然崩潰,區區百餘騎兵又能有什麼作用?

大多數的戰馬都被送到了對岸去,留下來的其實都是騎兵,讓他們做步卒這本就是不得已而爲之。

“都是遼東出來的老兄弟,今日咱們不求同聲,但求同死,跟我殺過去,斬了那人……”

陳宣仁馬刀指向了當先衝過來**騎兵,此人身材魁梧,氣勢不凡,一眼便可斷定是這支頭陣騎兵的頭目。百餘人的騎兵凝聚力尚可,隨着陳宣仁發力向前,大不了就拼個乾乾淨淨把。

突然間,陳宣仁只覺得胯下戰馬好似失去了平衡,整個馬身向前傾倒,而自己則被巨大的衝力拋離了馬鞍,向前彈了出去。然則,雙腳又被馬鞍死死扯住,身體在半空中彈了一下又被重重的拉回來,隨着戰馬轟然倒地。

這一切的發生都在電光石火間,陳宣仁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覺得眼前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秦琰眼睜睜的看着,面前的叛軍毫無徵兆的人仰馬翻,不禁心中狂喜,真是老天相助,倘若這還不能取勝也就枉爲大唐騎兵了!

其實,陳宣仁等人所中的正是叛軍自行設置的絆馬索與陷馬坑,只不過由於建制混亂,倉促爲之的緣故,並非所有人都知曉情況,這才稀裡糊塗的作繭自縛。

如此情況,秦琰也是事後才得知,現在他只覺得是老天在幫助自己而已。

交戰從開始到結束連半個時辰都沒用到,除了四散逃竄的步卒以外,秦琰只盯着兩件事,一是首級,二是戰馬。

這兩樣都是好東西,首級可以換功勞,戰馬乃是騎兵的心肝寶貝,誰不希望自己的麾下多幾匹良馬呢?

渭水北岸,孫孝哲與張通儒都注意到了南岸的火光與隱隱傳來的廝殺之聲,很快便有人來報,後續應該抵達的渡船沒有抵達。

孫、張二人心中泛起陣陣悲涼,此前陳宣仁拍着胸脯斷後,誰又曾想到這一別竟是永訣。他顯然已經生了決死之心,否則也不會一把火燒了渡船,這麼做就是爲了阻止唐/軍追兵渡河。

“大帥,現在不是難過的時候,爲了陳宣仁不至白白死去,咱們須得立刻轉移!”

孫孝哲望着對岸忽明忽滅的火光,心中充斥着挫敗、憤怒與傷心。

這在他以酒買醉以來還是頭一次如此清醒,種種難以忍受的痛楚感覺就像蛇蟲鼠蟻在一點點啃噬着胸腔裡的心臟。

“走!”

從牙縫裡惡狠狠的擠出了一個字,孫孝哲翻身上馬,此仇不報枉爲大丈夫!

消失多日的自信與冷酷又重新閃現在他的眸子裡。

張通儒突見那個熟悉大帥又回來了,不禁喜極而泣,只要壯心不死,他們就沒有徹底的輸掉。

不過,他們的行軍路線卻再一次改變了,此番並沒有選擇前往蒲津口,而是順着橫貫馮翊境內的官道向西北往坊州與京兆府交界的奉先絕塵而去。

由於馬力早就耗盡,只奔出去二十餘里,便不斷有戰馬倒斃,孫孝哲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就近到桑林中修整,積蓄馬力,等到天明以後再次行軍。經過這次變故,追隨孫孝哲的人馬損失過半,經過大致清點竟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

“大帥,咱們不回遼東了嗎?”

契丹人多出自遼東,回到遼東乃至更北的大山裡,就算史思明想要找他們算賬也絕非易事。

孫孝哲的臉上又出現一如以往的冷笑。

“還記得我說過,經蒲津口過河東,返回河北是中策吧?”

張通儒點了點頭。

“其實那是下下策,秦晉豎子把河東經營的滴水不漏,蔡希德何等了得,不也是全軍覆沒狼狽而歸嗎?咱們以大敗之軍前去,又與自蹈死地何異?”

“那,那大帥何以說是中策?”

霎那間,孫孝哲臉上的冷笑裡閃過一絲苦澀,在此之前他一心求死,纔不在乎走哪裡可以逃生。而現在不同了,陳宣仁之死徹底打醒了他,這才仔細的審視了自身所處的環境。

“還記得白水縣所遭遇的神武軍嗎?他們此刻想必已經返回馮翊郡,從同州到蒲津,這些緊要之地一定早就部以重兵,此一去就是自投羅網,更別提順利過了蒲津關,進而抵達河東了!”

聽了孫孝哲的話,張通儒只覺得背後生寒,冷汗已經浸溼了袍衫。

幸虧有今日這一變故,否則他提出來的那兩條路,不論選擇那一條,都可能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與此同時,他也爲孫孝哲的判斷而暗暗叫絕,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所有人都以爲他們會向東,但偏偏就選擇了向西,如此出其不意,看似深入朔方腹地,但實則卻極有機會在唐.軍顧及不到的縫隙中成功脫困。

“大帥此計妙計!”

“不要斷言太早,過了慶州纔算走出第一步,現在只盼着追兵與咱們背道而馳,可多爭取些時間。”

孫孝哲靠着一刻桑樹坐了下來,閉目養神,一日一夜疲於奔命,已經使其身心俱疲,後腦才貼着樹幹,睏意就已經潮水般的涌了上來。

猛然間,孫孝哲以手敲着自己的額頭,努力擺脫睏意,現在他還不能睡過去,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問題等待着自己去思考,去謀劃。此時的每刻都珍貴至極,絕不能就這麼輕易的浪費掉。

閉目養神間,身旁鼾聲大起,孫孝哲睜開眼睛,見張通儒已經睡得爛熟,其餘將士也一般無二,除了負責放哨巡邏的軍卒大多都沉沉的睡了過去。

人畢竟不是鐵打的,他們要吃飯,要睡覺,如果一直這麼消耗下去,只怕不用等着追兵趕到,他們自己就得把自己給累死!

孫孝哲的意志再堅定也抵不過本能的驅使,終還是沉沉的睡了過去。

第四百零一章:使君識奸謀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八百三十六章:勸降卻徒勞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三百四十二章:驅虎吞狼計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戰場無生死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俘虜的悲哀第一千七十一章:陌刀只向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將計就計也第七十五章:潼關生變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聖人心第三百七十五章:名將已入彀第一千九十一章:梟雄入窮途第五百九十七章:胡將終成奴第五百三十章:賊將添血債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十三章:血戰新安東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五百六十二章:禍起蕭牆間第八百七十六章:房琯的面目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一帽收軍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監國心意亂第九十七章:驚聞哥舒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思緒轉長安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四百七十章:東宮突失火第二百二十五章:決戰玄武門第一百三十四章:寺中有貴客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意外之驚喜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進長安城第一千六十一章:大哉千牛衛第三百九十五章:風雨將欲來第九百二十三章:醒來墮噩夢第七百四十六章:裴嗣終失敗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往事難回首第一千零七章:爲難安定侯第一百章:疏忽入圈套第二百八十一章:將軍受訓斥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子忽罷相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火光半邊天第六百零九章:天子的建議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氣又吞聲第六章:默默以苟生第一百三十三章:楊家皆失勢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心念十八轉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兄弟待展翅第四百六十八章:宗正卿發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膽小土撥鼠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難納投名狀第三百九十九章:宰相顯頭角第六百六十四章:小吏難遮掩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一千九十章:曹敦忽遇刺第七百七十二章:受辱悔莫及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馬赫迪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出爾又反爾第一千四十四章:可嘆興慶宮第一百二十八章:寒梅最堪恨第六百九十六章:內監太心虛第五百九十三章:新舊交鋒時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三十四章:沙場同生死第四十五章:故人今非昨第七百八十六章:子琦存死志第七百一十三章:說服廣平王第一百四十二章:此間有巧合第四百五十章:使君追天子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中允來相見第八百二十章:刑場重說教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二百三十四章:再有大變故第四百四十一章:老將欲求戰第八百五十二章:生在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七章:天道難有常第八百八十九章:太子西逃路第八百零八章:薛煥的羞愧第一千三十三章:陰雲仍密佈第七百六十三章:睚眥必有報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難分辨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庫思老之戰第九百五十二章:郎中家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