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分別顯神通

夜色漸深,長安大街上的宵禁早就已經開始,時而可以聽到陣陣狗吠聲,章傑下意識的夾了一下胯下的戰馬,催促加速,忽而一隊巡城的神武軍士卒馳了過來。

“何人夜馳?請出示通行證!”

自打神武軍進城以後,宵禁便以最嚴格的形勢執行,秦晉親自下達批示,任何一條大街,任何一個坊間街巷,每隔一刻鐘必須有至少一支五人組成的小隊巡視。而允許夜行的人則必須有神武軍和京兆府頒發的特別通行證,且通行證則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形勢而制定,所有的特別通行證時效僅爲七天,每張都有唯一的編號,簽發人與受簽發人都將詳細的記錄在案,詳細檔案則存放於神武軍中。除此之外,所有的夜行之人都會被巡城的軍士記錄在案,然後報與神武軍長史府。

神武軍設有專人每日複查被記錄在案的夜行之人,一旦發現有可疑行跡之人便會出動密探偵緝,若不法之事查實就會進行捕拿。

之所以如此,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長安經過了吐蕃人的禍害之後,天知道留下來了多少奸細伺機作亂。

章傑對這套辦法自然諳熟於心,於是乎十分痛快的將自己的特別通行中逃出來,任憑巡夜的軍卒仔細查勘,並記錄在案。

除了簡單公式化的詢問與答覆後,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交流。雖然熟悉了這些程序,章傑對這種詢問和記錄還是有些不耐煩,因爲這纔是今夜的第一次記錄,按照過去幾天的經驗,在抵達家門之前至少還要面對三次這種詢問和記錄。

當然,章傑並不覺得這是沒必要的浪費人力,一旦這些信息被彙總到神武軍長史府中,經過分析整理之後,每一個人的行進路線都會清晰的呈現出來。如果有人打算鑽神武軍的漏洞做些不法之事,將無所遁形。

這種刁鑽的辦法雖然推行起來很是繁瑣,可只要使用得法,將會對穩定局面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所謂的宵禁並非一到夜間就會得到嚴格的執行,由於腐敗和怠政,再加上擁有特權的勳臣貴戚們恣意橫行,宵禁早就成了只針對平民的一種形式。稍微有些背景的人士,往往很輕易的就會從京兆府或是各個禁軍衙署內弄到一張可以通行無阻的照身。

秦晉的神武軍也曾經負責過長安城內的治安,自然對這種漏洞瞭解至極。現在,他的頭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桎梏,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進行整治。

今夜,章傑比較倒黴,比平時多遇到了兩次盤查,也因此遲了至少一刻鐘才返回家中,剛進門便見家老候在了門房內,臉上還有些顯而易見的擔心。

這家老是章傑從櫟陽帶來的,跟着他已經有十多年了,是個很值得信任的人。

“家主,有客來訪!”

“何人?”

章傑馬上就意識到,訪客一定大有來頭,否則也不可能在夜間恣意通行。家老在他耳朵旁低語了幾句,他只說了句知道了,就埋頭趕往前堂的會客廳。一路走,章傑又暗自感慨,即便森嚴如神武軍也有空子可鑽,看來不論有多麼嚴格的規矩,只要由人來執行,就一定會有漏洞可找。

當然,以章傑的暗自揣度,訪客的特別通行證十有八九是通過京兆府的渠道弄來的,至於神武軍的渠道則很是困難。想到這些,他又忍不住暗暗發笑,許多人自以爲做的神秘,殊不知秦大夫之所以給京兆府也開放了頒發特別通行證的權力,爲的就是通過這條故意閃開的縫子暗中觀察監測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只萬萬沒想到的,麻煩居然找到了自己的頭上。

若在以往,如此有來頭的訪客深夜而至,一定會驚得他不知所措。然則,雖然前後只有不過月餘的時間,於他而言卻早就今非昔比。

很快,章傑就在前堂的會客廳見到了訪客,襄王知事馬宣傑。

馬宣傑的面相普通,看起來只有三十上下,一身的精氣內斂不住,雙眼時時閃爍着灼人的光芒。以章傑宦海十餘年沉浮的經驗看來,這還是個鋒芒過於外露而甚少磨礪的人。

“章某公務繁冗,又遇上宵禁查夜,讓知事久等了。”

馬宣傑呵呵一笑:

“章郎中謙虛客套了,承蒙入府候見,是馬某的榮幸纔是!”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如果是一般的官員求見,家老就會不留情面的將其拒之門外,可一旦涉及到了皇家的人,家老還是不敢擅專。實際上,章傑倒希望家老擅專一把,將這麻煩擋在門外。但現在麻煩既然來了,他也不是什麼怕事的人。

“請恕章某直言,知事此來,不知有何事賜教呢?”

“賜教不敢,有事相求倒是真的。”

至此,章傑已經全然明白,心中暗暗冷笑,襄王的知事在半夜三更到府上來,定然與自己負責的考功封蔭有關,而他在這些差事上也早就發過誓,絕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徇私。否則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很可能就會變成了絆馬索。

“章某不過是個小小郎中,還有什麼地方能幫得到知事呢?”

馬宣傑搖了搖頭。

“需要幫助的不是馬某,如果章郎中能夠略微擡手,抑或是使一把力……將來一定會有重謝回報的!”

雖然馬宣傑隱去了幕後之人的名字,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那就是襄王李僙。作爲李亨的成年兒子,再加上又有着強大的母族河東裴氏做後盾,自然也就成了太子之位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冷笑過後,繼而卻是一陣苦笑,因爲襄王之母裴昭儀與神武軍中的裴敬是同宗,按照輩分襄王還得管裴敬叫一聲舅舅呢。而裴敬在神武軍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了。

如果不徇私,就很有可能得罪裴敬,但假若徇私了,今日的所謂“密謀”秦大夫明日一早就定會知曉,遠慮與近憂一起,他也只能毫不猶豫的選擇估計後者。

“秦大夫曾親*代章某,不得爲人和請託之人打開方便之門,請恕章某不能從命!夜色已深,不能就留知事……”

馬宣傑萬萬沒想到章傑的態度竟如此決絕,他在來之前心中就已經將襄王的所有優勢都默默的盤算了一遍,只要稍微有心的人想必都不會拒絕的。

可結果就是如此,他的表情從僵硬到變化只用了眨眼的功夫,憤怒和不解恨不得奪眶而出,咄咄逼人的目光讓章傑對這個一身盛氣的人產生了一種厭惡感,已經不願在和他虛與委蛇。

“章某明日公務繁忙,先行告退了……家老送客……”

“你……”

馬宣傑的憤怒徹底爆發了,被拒絕的尷尬很快就被這近似於輕慢羞辱的舉動所取代,他指着章傑差一點就破口大罵,但好在還有一絲理智尚存,總算沒有把問候祖宗的難堪話說出來。

章傑快步離開,馬宣傑難堪的下不來臺,家老在一旁看的心驚肉跳,顫顫巍巍的請馬宣傑離開。

家老的見識有限,實在難以理解自家主人因何用這種近似於羞辱的態度來對待襄王的知事,誰都知道襄王是太子最有利的競爭者,萬一將來襄王繼承大統,豈不是要大難臨頭了?

將馬宣傑送出府後,章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解開身上的官員常服,內裡的中衣已經完全被汗水浸溼。實際上,他在對待馬宣傑而做選擇時,也是經過了極爲糾結的取捨,最終還是將寶押在了秦晉的身上。

作爲在官場上浮沉十幾年的人,章傑深知選擇站隊時絕不能含糊,鼠首兩端的牆頭草最終只會遭到所有人的唾棄。

章傑的家室此時尚在櫟陽,還沒來得及接到長安,身邊最親近的人只有家老,所以家老在返回來伺候他洗腳睡覺時,又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疑惑和擔心。

“家主啊,襄王畢竟是天子血脈,將來萬一成了太子,咱們章家還能有好?”

章傑卻道:

“如果答應了他,明日秦大夫案頭就會出現一份關於我的彈章,就會徹底斷送了前程!”

“這,這怎麼可能?夜間密事,旁人豈會知曉?”

話說了一半,家老變了顏色,顫抖着道:

“難,難道府中有密探?”

章傑搖搖頭。

“府中發生的具體細節密探可能不知,但那位馬知事的行蹤卻都在密探眼裡呢,就是猜也猜得到。”

家老還是不理解自家家主的話,但看到自家家主說的言之鑿鑿那就一定自有其道理,是以只專心的爲章傑洗腳,而不再提及其他。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章傑早早的就去了城北的神武軍中軍帥堂,那裡是秦晉辦公的地方,他要在第一時間將做完襄王的舉動告知秦晉。

果然,秦晉知道了襄王遊說的消息後並不覺得吃驚。

秦晉一早接到的關於襄王的密報可絕不僅僅一封。他笑着對章傑說道:

“不必大驚小怪,襄王也是在追求上進,只可惜啊,聰明用錯了地方……”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軍旗展神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八百七十四章:宵小盡出洞第二百七十七章:天子輕許諾第五百五十六章:紈絝又胡爲第六百四十六章:亂起突然間第六百七十二章:廷議起爭執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功虧一簣哉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獅真老矣第九百二十九章:分崩又離析第三百七十章:下嫁皇家女第二十八章:願借千里足第三百八十七章:別有巧心思第二百二十六章:自古兩難全第二百五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二百八十二章:北軍良家子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將假第九百零九章: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九十七章:將心比他心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九百四十七章:選拔新太子第三百九十六章:相公不奉詔?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梵衍那之殤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援兵向東去第一千二十三章:事起突然間第一百一十七章:安知人心惡第六百六十三章:大夫再出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七百八十七章:斬來使嚇賊第八百三十五章:戴罪將立功第四百零四章:天子最無情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營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七百六十九章:不應有難堪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逃出亂兵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俘虜抵京師第七百八十章:翻臉的前奏第八百四十四章:開啓新篇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族人的牽絆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二百七十五章:驚聞亂軍起第一百四十一章:花開路轉時第四百八十三章:天子慘吐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一千二十章:陽關無故人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意外的發現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七百二十四章:佈局心思深第五百七十五章: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三十章:面見秦使君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八百六十七章:引出叵測事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議儲君位第一百七十三章:得勝未有心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興風難作浪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三章:艱難奮長戟第九百九十八章:江南起波瀾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晉的憂心第四百五十四章:老翁直諫言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一千五十三章:面見聖天子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尷尬再相見第五百二十九章:決戰終開端第七百四十七章:終得知真相第一百七十二章:有感世情惡第五百四十章:天子生壯心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第八百五十九章:漳水過鄴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不死不休戰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一百零九章:見面與聞名第三百三十九章:使君有對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初戰即失敗第七百九十四章:援兵求不到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二百六十七章:使君巧計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同生共死哉第九百五十七章:杞王浮水面第一千七十五章:大尹獻奇謀第七十五章:潼關生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刀槍又相向第七百四十六章:裴嗣終失敗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三百五十三章:河北起波瀾第八百九十三章:危情亂人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四百二十六章:填命以攻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俘虜抵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