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樣的爛攤子

“陛下?陛下?”

周恆並不是一個一三五震怒,二四六落淚的精神羅馬人,作爲一個混吃等死的高中歷史老師,對他而言,或許守着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一件更值得驕傲的事情。

“陛下!用餐了!”

周恆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頭顱,已經被家裡的古董電腦所使用的老舊損壞的接線板,與一個即將煙消雲散的帝國綁在一起。五月二十九日是他的生日,也是他離開那個世界的日子。

“陛下……”

侍女捧着餐盤等候在一旁,而王座之上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正用複雜的眼神打量着暈厥在寢宮之上剛剛甦醒過來的周恆。

在周恆對西方歷史淺薄的認知中,君士坦丁十一世並無子嗣,但眼下,自己居然身披紫色肩衣,和東羅馬帝國的亡國之君同時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約翰,你急匆匆找朕,又來朕這寢宮裝死,到底是爲了什麼。”

僅僅是寥寥數語,周恆心裡已經大概有了些底,只是初到貴地,他怕自己開口那標準的江南普通話把君士坦丁十一這個希臘人弄懵,在腦海裡捋了捋,他纔有些緊張地向這個父皇請了安。

眼下看來,自己借身還魂的小約翰,應該是君士坦丁十一世並沒有被錄入史書的兒子,但這個將來會繼承帝國(如果還存在的話)的小青年眼下不過十一二歲,和父親的關係也並不那麼和睦,累卵之危已經近在眼前,難道自己的腦袋,還真要被掛在這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門口?

就歷史而言,君士坦丁十一執政時,東羅馬滅亡已經是掰着指頭算日子了,所謂的帝國,也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一個實際控制區,英法忙於百年戰爭,神羅內部內戰不休,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忙着收復失地,更要命的是,就算奧斯曼人已經把腳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巴爾幹上躥下跳的時候,基督世界仍然對突厥人虛弱不堪的消息深信不疑,至於東羅馬……那幹他們屁事?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帝國迎來了末日。

“父皇……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周恆緩緩直起身子,整理好有些褶皺的衣袍,直視着有些滄桑的君士坦丁。

橫縱而言,眼下的羅馬帝國無疑是孤立無援的,君士坦丁堡上下恐怕僅有十數萬人口,能調動,動員的士兵更加少的可憐,那在冷兵器時代堅不可摧的狄奧多西城牆,恐怕並不能擋住奧斯曼人的火炮。

他相信,自己這個便宜父皇爲了解開眼下的困局,或許已經進行過無數次嘗試,但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對的困局,更甚吊死在老歪脖子樹上的崇禎。

這是歷史的局,或許沒有人能解開。

“正午。如果沒有什麼事的話,下午你可以去和你的妹妹玩。”

“妹妹?不……父親,我的意思是,現在是哪一年的幾月幾日?”

“如果剛纔那一下讓你摔壞了腦袋,我可以去請醫生。”君士坦丁原本已經想起身走人,但或許周恆眼中異樣的光芒觸動了他,君士坦丁定了定身,揮手讓侍女將食物放下後離開,才一字一句地說道,“一四四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爲了方便敘事,本書同一採用公曆而非儒略曆。)

“怎麼可能?”

周恆原地回憶了很久,這個時候,東羅馬的皇帝應該還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哥哥約翰八世,而皇位,應該直到科索沃戰爭結束後,纔來到自己的父皇面前。

君士坦丁的回答,彷彿是拉開了埋在這具身軀裡的記憶的閘門,把這個位面的羅馬,攤在了周恆面前。

羅馬的危亡沒有絲毫改變,唯一變化的,是一年前,約翰八世從匈牙利回國的路上,途經一座名爲卡爾非特的小村莊時,遭到了刺殺。自己的父親經過一系列權利運作才奪得皇位,他口中自己的妹妹,並不是君士坦丁的女兒,而是他的侄女,索菲婭公主。

其他的雜務瑣事,也隨着這股記憶洪流涌入了周恆的腦海。

寢宮裡,又經歷了一陣持久的沉默,君士坦丁面無表情地看着捂着額頭,面色痛苦的小約翰,在他心中,仍對帝國有着希望,與此事相比,家庭與後嗣,是處理完奧斯曼這個心腹大患後,再來解決的問題。

小約翰所經歷的一切,在半個小時之後終於悉數被周恆所掌握,而在君士坦丁眼中,周恆的一舉一動,大概只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想在父親面前博得更多好感的演出。

畢竟,自己已經在寢宮裡呆了幾十天,沒有見過家人一面了。

但相對已經破罐子破摔的君士坦丁,周恆心裡卻反而更安定了一些。雖然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時間軸已經出現了不可遏制的扭轉,但至少眼下,帝國還有至少十年時間,這十年,或許能改變很多事情。

君士坦丁十一世這個帝國最後的明君提前接過了帝權,整個帝國就多了幾分希望,而自己眼下還年輕,而且身份在這小小的君士坦丁堡內也是一人之下,還有機會去創造一些奇蹟。

周恆並沒有什麼光復羅馬的偉大夢想,在他心中,不被奧斯曼人的馬刀與火槍五馬分屍就是目前最大的願望。

“約翰,到底有什麼事情,你還沒有說。”

君士坦丁再次開口,比起一開始,那厭煩的口氣卻少了很多。

“我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可以學習戰鬥的技巧。”

……

第三次,寢宮之中,銀針落地之聲清晰可聞。

“爲什麼?”

先前礙於自己兩個弟弟對皇位的覬覦,君士坦丁並沒有時間去照顧家人管教兒子。而繼位之後,又幾乎一直待在寢宮中思索破局的關鍵,約翰的教育問題,一直被他拋在腦後,只有偶爾從侍女的報告中他才得知,小約翰更喜歡鑽研歷史,而非研究軍事。

這一切都無可厚非,只是君士坦丁明白,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歌功頌德的工具而已。

眼下,周恆也明白這個道理。就算不成爲貝利撒留那樣的神話,至少,面對眼下的局勢,學習軍陣,殺敵的技巧,比研究歷史有用得多。

君士坦丁眼中終於流露出了一絲欣慰,而後,他點頭道:“朕——答應你。”

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朋友第二百四十章 王冠的爭奪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尼羅河之賜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編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第二百零四章 抵死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巴爾幹—隔岸之火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外交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益分配第八十二章 重建秩序第三百十八章 金絲雀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海海戰第七十七章 驚變之夜(三)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一百十五章 身後黃雀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六十六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二)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於微末第一百七十七章 試刀第二百三十章 轉移第一百十五章 身後黃雀第三百三十九章 非常規防禦第二百四十四章 攻山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十四章 佈局雅典第一百十九章 伊庇魯斯教座第二百八十三章 榮耀或火藥第二章 地中海上吹來的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秋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取消特權第九十七章 貢布里涅—暴亂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七十四章 伊庇魯斯之路-登陸第二百七十三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與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無聊的反抗第一百四十三章 尼羅河之賜第七十三章 伊庇魯斯之路-前期佈局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亞細亞之戰(三)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土地的三權分立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三百十九章 囚籠第三百一十章 火匣第四十二章 大希臘——終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二)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驟變第五十四章 科穆寧的遺產(上)第一百零四章 選址無題第六十七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趨利避害第二百二十六章 議會傳統第三百四十一章 異教徒,我親愛的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芙蕾·杜卡斯-科穆寧第一百六十七章 巴爾幹—擒殺第一百十九章 伊庇魯斯教座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章 大希臘——戰後第二百四十二章 鬥士第一百九十章 上帝之願禮拜堂第二百七十章 任命的爭執第二百三十六章 卑劣下作但正義(求月票求打賞qwq)第四十五章 利用的價值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二百十一章 謹慎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凡人的抗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聖選侍女第八十一章 比耶斯宣言(下)第四十四章 漆黑的雄鷹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受害者第三十八章 大希臘——清算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四十四章 漆黑的雄鷹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切什梅:潛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巴爾幹—血夜將至第三十八章 大希臘——清算第三百零九章 奇蹟的序幕第二百四十章 王冠的爭奪者第二百零七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逝往英傑(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