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虎視中原

陶謙一死,徐州城哪還有半點希望,數萬軍民哭哭啼啼的打開城門,迎接曹操。

令人意外的是,曹操入駐徐州後,並沒有按照之前說的,展開屠城,而是大力安撫民衆,讓百姓迅速恢復生產。

逃過一劫的徐州百姓也因此對曹操無比的感激。

徐州六郡除了東邊的泰山賊臧霸,守着開陽等地,還沒有投降曹操之外,其餘各地盡數歸降曹操。

至此,地處中原要地,極具戰略價值的徐州成爲了曹操的地盤。

一時間,曹操的聲勢浩大,震驚各方諸侯,其實力也得到了空前飛躍,這也拜呂布所賜,若是按照歷史發展,這個時候,呂布帶人在他的背後一攪合,他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發展上來。

曹操雄霸中原腹地,成爲最強大的諸侯,也讓無數諸侯感到恐懼。

地處偏僻的北海孔融,雖然仗着有聖人的名號在身,但也懼怕曹操找他算賬,再者,就憑他的那點本事和兵力,也不是曹操的對手。

歷史上,孔融因爲讓梨而流芳百世,成爲後世教科書上教育世人的楷模,後人不知的是,真正的孔融其實是個暴虐無道的人,只是因其是孔聖人之後,後世的史書不好對其名言。

北海城破的時候,孔融裝淡定,自持是聖人之後,曹操不敢對他怎麼樣,既不帶兵應戰,也不率兵突圍,待在北海國相府中,慢慢的喝着酒,表現的好像是個運籌帷幄的大賢。

下場自然是很慘的,曹操根本不跟他廢話,直接推出去斬了。

泰山賊臧霸也擔心不已,以他的兵力根本擋不住兵鋒正盛的曹軍,爲此,他甚至猶豫要不要投降曹操。獲得自身的安全,轉念一想,曹操惡名昭昭,他又坐山爲王散漫慣了。於是,一咬牙,下令部下死守開陽,嚴防曹操偷襲。

陳留的張邈原本和曹操關係也算不錯,可自從他身邊來了個謀士陳宮,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咋樣了,因爲曹操殺了呂伯奢,說了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休叫天下人負我。陳宮對曹操恨之入骨。

曹操奪得了徐州,讓陳宮非常嫉恨,在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陳宮曾勸張邈偷襲曹操的大本營,可這個時空沒有呂布在旁。陳宮的意見,也就不怎麼管用了。

張邈沒有聽從陳宮的意見,等曹操佔了徐州,陳宮又着急了,因爲曹操一旦坐穩徐州,勢必要清理中原的一些小軍閥,徹底立足中原。虎視羣雄,張邈和他必會首當其衝。

可張邈的實力,簡直是慘不忍睹,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曹操的大軍,除非張邈投降曹操,張邈投降曹操。這沒問題。

但陳宮對曹操恨之入骨,他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投降曹操這個賤人。

就在這時,陳宮想到了前不久呂布寫給他的求賢信,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陳宮還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幕後工作者。初見呂布的求賢信,陳宮震驚不已。

在信中,呂布將陳宮吹的天花亂墜,與古之蕭何、張良相比,表明了自己對其的敬慕之意,希望他可以來幫助自己,復興漢室。

陳宮很驚訝,他根本不認識呂布,呂布又是如何認識他的,再說,他有沒有什麼名氣,呂布又是從何得知他的。

對於呂布在關中的作爲,陳宮也是十分敬佩,見了信,陳宮也想拋下張邈,立即去投奔呂布,但他又不願落下個棄主之名。

曹操的進一步做大,陳宮很擔心他會掉頭來吞併張邈,爲了報答張邈對他的恩情,陳宮建議張邈向朝廷求援,其實也就是向呂布求援,讓朝廷派出一支兵馬進駐陳留,震懾曹操,讓曹操不敢亂動。

張邈在陳宮的一番描述後,也擔心曹操會吞併他的地盤,於是陳宮便作爲使者,出發前往關中長安,拜見天子,希望獲得朝廷的幫助,保護陳留的安穩。

清除這些小勢力,對曹操來說易如反掌,也是迫在眉睫,只有徹底肅清了這些眼皮底下的跳蚤,他才能真正在中原站穩腳跟。

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北海孔融,攻打孔融,師出有名,誰叫他在自己攻打徐州的時候,派兵相助呢,以此爲藉口,幹掉孔融,吞併他的地盤,對於這種招數,曹操玩的爐火純青。

但擺在他眼前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兩淮袁術。

袁術爲人,貪小利,好大喜功,膽子偏偏又小,不願意付出,卻總想不勞而獲,在壽春當太守,這些年來,毫無建樹,除了搜刮民脂民膏,比別人厲害之外,可以說,他就是個廢物。

要不是頂着個四世三公的名號,和有一個在北方很厲害的哥哥袁紹,他早就被人滅了,原本他的兵將也算是強大,可慢慢的,隨着袁術沉迷酒色,越發的墮落和昏庸,十幾萬兵將也都跟着被腐蝕了。

在袁術擴張領土的這些戰鬥中,十幾萬兵將從來沒打過什麼出色的戰鬥,大勝仗幾乎沒有,小勝仗少的可憐,不然也不會這麼長時間以來,呂布佔了關中,曹操奪了徐州,袁紹坐擁冀州、青州、幷州,而他還在原地踏步。

當然,也不都是沒用的廢物,投靠過來的孫堅的兒子孫策,是個很厲害的角色,幫助袁術也拓進了不少地盤,可孫策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怎麼能甘心一直待袁術手下受氣。

袁術雖然重用孫策,卻不給他統兵的權力,每次打仗,都會給他安排一個上級監視他,對孫策很不放心,這讓孫策非常苦悶。

老子拼死拼活的幫你打地盤,到頭來,功勞都被什麼都沒做的上級拿去了,整天還要被你猜忌,活着這麼窩囊,還不如死了算了。

孫策暗地裡對袁術極爲痛恨,每每一想到他是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如今卻落魄至此,眼淚就跟不要錢似得嘩嘩落下。

和父親的心腹舊部一商量,孫策咬咬牙,決定拿出用孫堅老命換來的傳國玉璽,用來和袁術做交換,換取一支兵馬和自由身,重返江東,開疆拓土!

正打算這麼做的時候,曹操率兵奪了徐州,兵鋒直逼兩淮,嚇得袁術幾天幾夜睡不着覺,吃不下飯。

連忙召集部將商議對策,必須要將曹操的勢頭遏制住,雖然曹操並沒有打算進攻兩淮,和袁術爭鋒。

但袁術可不願意自己的家門口有一隻既飢餓又兇殘的惡狼徘徊,曹操的本事可是讓他那個大哥袁紹都忌憚的角色。

於是,袁術打算趁曹操立足徐州未穩,派大將紀靈率十萬大軍進攻,孫策等人同行,糧草輜重盡數供給。

袁術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只要打退曹操,徐州就是他的,這對早就渴望吃下徐州這塊大肥肉的袁術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再不濟,也能趁曹操立足未穩,喝上一口湯,搶佔一些地盤。

至於打敗仗,袁術沒想過,一方面,他的兵力佔據優勢,一方面,曹操立足徐州未穩,民心還沒有依附,再說,袁術靠近徐州,輜重的補給,兵力的補充,都比曹操方面。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袁術怎麼想也會把曹操痛扁一頓,在徐州的一畝三分地上插*上自己的旗子。

曹操本來想派人和袁術結成同盟,讓他獲得喘息的時間,不想袁術直接出兵進攻,誓要和他搶食,可笑的是,袁術打着的是爲陶謙報仇的旗號。

袁術原本和陶謙並不和,雙方常有戰事發生,可以說是生死仇敵,現在袁術要爲陶謙報仇,怎能不讓曹操發笑,退一步說,他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你袁術爲何沒有出手幫忙,等到人死了,你卻出兵了。

鄙視袁術那是肯定的,但曹操不敢大意,十萬大軍來攻,聲勢浩大,他在徐州立足未穩,若是不小心,還真有可能被袁術得手。

爲了不讓袁術的小算牌得逞,曹操親率五萬大軍和紀靈展開對峙,爭取一舉擊破袁術大軍,將袁術這頭臭不要臉的惡狗打退。

中原的戰事如火如荼,關中卻處於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之中,賈詡雖然是個一肚子壞水的陰謀家,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是一個善於治理政務的政治家。

在歷史上,他跟着曹操,爲了明哲保身,不得不將才華隱匿於心,或者說,他跟了太多的主子,董卓、李傕、郭汜、張邈、張繡、曹操等等,對爭權奪利這方面已經看淡了。

但呂布可不管他這些,讓他在長安主持政務,有多大勁使多大勁,賈詡常常發出遇到伯樂之類的感嘆,更加賣命的替呂布打理政務,一刻不敢懈怠。

曹操從出兵到打下徐州,不過一月有餘,潛伏在中原的細作,在曹操出兵的時候,就將這一消息傳進了關中,賈詡在長安得知這一消息,不敢輕視,立刻寫信,末尾留下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派人快馬加鞭送到冀城。

冀城是呂布大軍進攻西涼的橋頭堡,從關中來的糧草和輜重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這裡,爲呂布大軍提供補給。

根據判斷,呂布等人一致認爲,這將是一場消耗時日的持久戰,必須準備充足的物資。

荀攸的判斷沒錯,韓遂聯軍出兵蘇氏鳩,連戰不利,和馬騰大軍對峙了起來,因此,韓遂不斷派人請求呂布,從側翼進攻馬騰,兩路大軍齊攻拿下涼州。

韓遂的小算牌打的比袁術還響,他的想法是,他們在西涼樹大根深,即使呂布打下了涼州,也站不穩腳跟,他們可以趁機進攻呂布,一舉將呂布趕出西涼。

第64章 山間少年第75章 英雄總要救美第172章 柳暗花明第136章 董卓之死第142章 口舌之辯第63章 萬人莫敵第31章 教頭第147章 自相殘殺第158章 反曹聯盟(3)第75章 英雄總要救美第34章 美人計3第77章 算計第194章 戰虎癡第183章 虎癡第50章 期待第65章 歌謠第44章 馬超和他的西涼鐵騎第61章 絕殺大陣第198章 暴風雨第91章 光棍的煩惱第70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大帝的悲劇第167章 破城第9章 騎兵第139章 徐晃第34章 美人計3第156章 反曹聯盟第105章 練兵第171章 無功而返?第105章 練兵第31章 教頭第3章 斷後第73章 復仇第19章 毒士第113章 劫營第43章 年幼姜維第158章 反曹聯盟(3)第147章 自相殘殺第62章 破軍第7章 埋伏第36章 求賢第151章 軍威第86章 遊戲開始第134章 重歸於好第129章 離間計第88章 救火第143章 詐降計第36章 求賢第113章 劫營第89章 赴死第166章 給荀彧一個驚喜第97章 棄刀第47章 兵發武功第84章 投誠第55章 煞星現第100章 挾天子(2)第17章 反敗爲勝第134章 回師長安第110章 大勝第175章 親自上陣第178章 兵敗如山倒第52章 戰無不勝第141章 袁紹搗鬼第195章 夜第146章 大義勸降第185章 虎豹騎第132章 霸道第21章 妖魔化的呂布第148章 驅虎吞狼第88章 救火第95章 斬髯第186章 重騎兵第11章 大戰前奏第151章 軍威第149章 謀主第106章 突襲天水第192章 夙願第131章 章強勢第201章 將星隕落第76章 條件第157章 反曹聯盟(2)第53章 挑戰第22章 我很醜但我很溫柔第160章 太史慈第118章 英雄本色(4)第11章 大戰前奏第9章 騎兵第2章 赤兔馬第11章 大戰前奏第193章 血戰到底第31章 教頭第63章 萬人莫敵第100章 挾天子(2)第73章 復仇第141章 袁紹搗鬼第115章 英雄本色(1)第178章 兵敗如山倒第180章 盟約第154章 虎視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