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

中原亂戰呂布這邊自然是知道的,不過現在呂布並不關心這個,如今長安城中,想要通過科舉入仕之人已經齊聚長安,科舉之日也將如期而至,整個朝廷如今都在爲這件事而忙碌,其他事情,哪怕關東大戰,於呂布而言也要靠後站,他現在對關東並不感興趣,倒是這次牽扯了幾乎所有諸侯,呂布對他們的戰法更感興趣。

“主公,這是自中原送回來的各方情報。”李儒皺眉將中原送回來的情報交給呂布道:“無論是暗探所得,還是此番捲入戰事的曹、孫、劉、袁四家,都未曾有過使用火藥的跡象。”

呂布經歷過隋魏的模擬世界之後,就已經在暗中派人去往關東諸侯各地暗中探查,對於此番中原的角逐,他雖然沒有插手,但對於各方諸侯如何打卻是很關注。

然而並未找到能夠威脅到關中的東西,袁術和劉備直接被打滅了,卻並未出現呂布想看到的東西。

要麼這些東西就是掌握在勝方手中,勝方還沒出全力,要麼就是根本沒有。

不過無論是哪樣,呂布也想開了,反正自己現在沒準備平定天下,等自己準備平定天下的那天,諸侯手中就算有火器,恐怕也只是最早那一版的,自己到時候拿出來的跟他們拿的可不一樣。

念及此,呂布也就不太關心諸侯如何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步夯實根基,然後再蓄力掃平天下,這就足夠了。

“罷了,這些事不要管了,六部之事準備的如何了?”呂布搖了搖頭,看着李儒問道。

“已經準備妥當,只等此番科舉選才結束之後,與羣臣朝議了。”李儒點點頭,六部之事,他們已經商議了很多次,呂布提出的是個框架,細節方面是他和賈詡、荀攸、李儒、郭嘉、法衍、法正等人一次次校對完善出來的。

是否真的完美這沒人能說準,但卻是根據眼下朝局而定的,科舉選才之後,立刻推出六部,科舉之才,除了派往各地出任縣令之外,也會有一部分良才直接進入六部,呂布的嫡系勢力也會往六部填充,六部完善之日,三公九卿雖然會保留,但權力卻是基本被架空了。

呂布再度與李儒覈對一番之後,方纔帶着相關卷宗去見劉協,六部推廣,劉協也是很關鍵一環,因爲六部一旦推廣,三公之權就消散了,呂布到時候要重啓丞相,統領六部,劉協這一關還是要過的。

“太尉自行定奪便是,朕之言,還用麼?”看着呂布送來的卷宗,劉協有些無奈道。

雖然當初已經答應了呂布建立六部,但這兩年,呂布一邊籌謀攬權,另一邊卻做出對自己一副尊敬的樣子,開始覺的還好,但到後來,劉協感受到的就只剩下虛僞了。

明明你都可以直接奪權了,爲何還要做出一副你狠尊敬我的樣子?要麼就把權還我,要麼就像個奸臣一樣別給我留念想!

人心會變,雖然劉協與呂布有過約定,但呂布畢恭畢敬的樣子總能給他一種錯覺,呂布不過是個臣子而已,他是聽我的的,但當每當他被這種錯覺左右,想要向權利伸手時,最終的結果卻如同一盆涼水潑在他的頭上,次數多了,劉協現在甚至討厭看到呂布這副畢恭畢敬的樣子。

“陛下才是天下之主,這等大事,自然需要陛下定奪。”呂布依舊語氣平靜。

劉協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勇氣再跟呂布硬頂下去,語氣略微降低道:“朕若是不同意,有用麼?”

“有用,但六部之事兩年前便已開始着手準備,朝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陛下若要拒絕,總需給臣一個理由,還有此番科舉取士之才,有的是書院十年苦讀,有的是不遠千里而來的寒門庶子,陛下既然不願,也該告訴臣,這些該如何處置?兩年來耗費的人力物力就此作罷,又如何跟這些人交代?”呂布看向劉協:“陛下,國事關乎社稷民生,這天下雖然乃漢室天下,但臣子百姓是否就要爲陛下一時負氣之言將數年苦工丟棄?”

劉協聞言,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只是想要反抗一下呂布的權威,但反抗之後該如何做,他還沒想,也沒人給他出主意,滿朝文武現在想想一個能夠爲自己獻策之人都沒有,劉協能看出這六部是呂布要掌控朝權,但若要抗衡,旁人只是鼓勵他與呂布抗衡,卻無人告訴他怎麼抗?

“陛下乃一國之君,一言一行都關係社稷民生,臣無意責怪陛下。”呂布退了一步,對劉協躬身道。

“太尉所言甚是,朕知道了,這件事便按太尉所說的辦便是。”劉協嘆了口氣,呂布的話讓他無法反駁,原本他以爲自己是劉詢,如今看來,說不定自己是劉賀。

說完,劉協拿起傳國玉璽,在幾張詔書上蓋上印章,而後對着呂布道:“科舉還有幾日開始?”

“三日後便是開考之日,不過此番科舉與前次大考不同,光是考覈可能便需要半月,而後批覆卷宗至少需一月。”

“爲何要一月之久?”劉協疑惑道。

“此番科舉,重在公允,所以考卷需糊名,而且考生考過之後,做好標記,然後由專人將內容謄抄,以免有人靠字跡徇私,待批覆之後,再根據標記將卷宗取出,當即張榜,杜絕有舞弊時間,這其中過程相對繁瑣,是以需要時間更久些。”呂布大概解釋了一下自己爲了防止有人舞弊而做出的準備。

“此外,爲了以示公正,上榜士子的文章、上榜理由都會當着衆士子之面宣讀,若有不服者,可當場申辯!”

這些只是大概規矩,呂布對此番科舉十分重視,許多細則不到現場根本難以感受到這其中的嚴苛,總之呂布爲了樹立這第一屆科考的威嚴和天下人的信心,將能想到的舞弊渠道都想過了,這場科舉,只選才,不選門第,哪怕是呂布麾下的人也不準!

劉協聽着這些,便覺這科考嚴苛,突然有些好奇道:“太尉,不知此番科考朕是否可以參與?”

“陛下?”呂布愕然的看着劉協,你參與算什麼?

不過也明白過來,劉協是要親自去體會一下科考的氛圍吧。

雖然不合規矩,但呂布還是爲他破了例,點頭道:“如今學子記號尚未完成,臣給陛下尋一個,不過陛下,只要進了考場,除非陛下當場亮明身份,否則一應待遇皆會與其餘學子一樣,陛下可願?”

“好!”劉協連忙點點頭,終日待在宮中,除了和後宮嬪妃聊天談心生孩子,最多的就是聽一些大臣整日說些有的沒的,既然無法阻止,劉協也想看看進入這科舉之事,是否真的能爲國選出良才。

這事兒對呂布來說自然不難,當下把楊禮招來:“此番你便作爲陛下伴讀陪陛下去科考,記住,除非陛下有令,否則不得透露陛下身份。”

“太尉放心,奴婢明白。”楊禮如今也是宮中老人了,位列中常侍,算是最高等級的宦官,但面對呂布,卻不敢有絲毫不敬,哪怕呂布態度還是如同以往一般和善。

呂布沒再多說什麼,派人去賈詡那裡拿了一枚考牌,上面有95的字樣,這種數字是關中專用的,簡單方便,適合用來整理卷宗什麼的,也是呂布開創。

看着考牌,呂布便知道賈詡猜中了什麼,暗笑一聲老狐狸,倒也沒有在意,只是將考牌遞給劉協道:“因爲要在考場中待半月,所以衣食住都在考場之中,陛下多帶些替換的衣物還有喜歡的食物,考場中也有爲參考士子提供的飯食,不過怕陛下吃不慣。”

劉協興致勃勃的翻看着那枚號牌,然後看向呂布道:“太尉,你說朕該喚何名?總不能用朕本名去考吧?”

“陛下高興便好,不必告知臣。”呂布搖了搖頭,這事兒他就不參與了,劉協高興就好。

劉協點點頭,仔細思索着這些,呂布見沒了其他事,對着劉協道:“如此,臣便先行告退。”

“太尉慢走。”劉協點點頭,將呂布送出了殿門。

離開了皇宮,呂布眉頭漸漸皺起來,天子心性不定,常常想改制定好的政令,這固然是有人在他耳邊吹邪風的關係,但同樣也證明了劉協能力的不足,但凡有些見識,就不該在此時提拒絕六部的事情。

至於幕後之人是誰再挑撥,呂布甚至都不想去查,完全沒有一點章法,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沒有全盤謀劃,沒有後續部署,爲的只是噁心一下自己,這樣的人,連做對手的資格都沒有,但終歸是有些不像話了,也是時候該治一治了。

出了宮門,帶着典韋回到府中,呂布便下了幾條命令,這命令看着有些莫名其妙,但只有參與過這件事的人知道究竟是爲何,幾人丟官的事情在如今到處都在討論科舉的長安城裡,並未掀起什麼浪花,但對於藏於暗中的有心人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二章 被騙第六十二章 雙騎下敖倉第三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起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絕糧第三十六章 首功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四十五章 分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戒第三百一十六章 事成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代第三百三十章 洛陽爭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巔峰的力量第十九章 換天第五十一章 暫安第一百零一章 交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拙計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八十五章 邀請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十二章 反轉第一百九十七章 可滅呂布的計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二章 蔡邕第一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惱羞成怒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失的歷史第五十九章 別離前夕第四十章 平淡第七十七章 夜話第一百八十章 小將第七十一章 遠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主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丈溝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十八章 黑暗呂布(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漢中第二百章 和平接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第四百二十章 泉州港第一百三十章 河東遭劫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一百九十三章 借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言和第十七章 贏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損第一百五十三章 烏孫來襲第二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陳家的選擇第一百八十章 小將第二百零八章 彆扭第七十一章 人心思退第三百三十九章 超越神級的獎勵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貴霜使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陽市井第四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兵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動手第二十三章 北伐第三十八章 千里追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度第一章 短暫的溫馨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十四章 得救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五章 巨輪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丈溝第八十五章 邀請第七十八章 苦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失的歷史第四章 警告第十二章 排名第三十九章 斬將殺敵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二百零一章 定中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終第八十五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章 新歡第九十五章 會師第五十五章 正經人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六十四章第五十七章 翻臉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倔強第一百九十五章 良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