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勸阻

就在冀州大刀闊斧的推行呂布新政,一步步將冀州士族分化、打壓之際,長安這邊卻是暗流涌動。

呂布此番征伐冀州,關中兵馬近乎抽空,這也給了一些人瞎想的機會,尤其是呂雍回來準備遷都之事,更是觸動了許多人的神經。

所有人都清楚遷都意味着什麼,以冀州之戰的表現來看,沒人看好曹操能夠抗住呂布,鬼知道呂布暗戳戳的建了個北工城,埋頭十年竟然弄出了這麼多戰爭利器。

這些利器是如何做出來的,百官已經沒人關心了,他們更關心的是呂布這次在冀州推行新法的手腕。

本以爲經過這些年的修身養性,呂布也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了,而且平日裡對待官員、士族也十分溫和,這讓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隨着呂布地位的穩固,他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士人的一員,應該開始主動維護士族的權益了。

然而這次冀州祭起的屠刀無情的告訴所有人他們想多了,呂布還是那個呂布,他從來沒將自己當成過士人,更不會主動去維護士人的利益,平日裡的客套也不過是麻痹大家的假象而已,而呂雍這次攻破鄴城已經漲了威風,若再讓他成功完成了遷都,呂雍的威勢也會大漲。

到時候就是這斧子掌控朝堂的局面,這讓所有人心中都不舒服。

“爹,裝病,這件事莫要摻和!”洛陽,司馬家,聽到有人來拜訪,司馬懿攔住想要前去迎接的司馬防,沉聲道。

司馬防本在河內老家,一開始司馬懿也是擔心戰火波及到河內,是以讓人將司馬防接來長安跟自己一起住。

作爲民部中郎,司馬懿在長安自然有着一套自己的府宅,跟懷縣的司馬家沒法相比,但絕對不差,司馬防雖然致仕,但畢竟是大名士,是以在長安還是有些人望的,不少人願意來找他。

但最近隨着冀州戰事傳來,司馬懿敏銳察覺到了危險,而且這戰報前腳傳來,後腳就有人登門,哪怕不確定對方是否來遊說自家父親的,司馬懿都不會讓父親見人。

這個時候,還是避嫌爲上。

“何事?”司馬防正想着與人一起聯名上書天子,呂布這次在冀州做的太過了,冀州啊,名士雲集之地,被呂布這次犁過以後,是怎樣一派凋零場景,司馬防幾乎不敢想,此刻被兒子攔住,司馬防不禁一怔,皺眉看向司馬懿。

“不管是何事,都不可參與其中。”司馬懿對着司馬防沉聲道:“否則將有滅門之禍!”

“危言聳聽!”司馬防皺了皺眉,雖然這二兒子卻是頗有遠見,也數次在這戰亂中讓司馬家轉危爲安,但這次的事情,司馬防也只是想彈劾呂布,讓他別那麼肆無忌憚,哪有兒子說的這般嚇人?

“非是危言聳聽!”司馬懿給了兄弟一個眼色,讓他去謝客之後,這纔看向司馬防道:“我知父親是何意,但彈劾沒用,想要改變什麼,必須兵變才行。”

“那就兵變,如今長安空虛,正好奪回長安,擋住函谷關,有北工城的那些兵器,他呂布還能打回來不成?”司馬防怒哼道。

“兵從何來?”司馬懿吃驚的瞪着自己的父親:“父親不會真以爲太尉調離長安,這長安便可以任那些人肆意妄爲了吧?”

呂布的確將這些年積攢的兵力都帶去了洛陽,但這並不代表長安守備薄弱啊,想想也知道,這長安城可是呂布的根基所在,就算如今兵力緊張,也不至於放心道長安城中一點人都不留。

沒錯,長安的確虛弱,但虛弱不代表你們就好打,兵從何來?只這一個問題就戳了司馬防的肺管子,半天答不上來。

“如今不比當年了,家家戶戶隨便都能拉出上千人馬,湊一湊便是數萬大軍,如今關中,富者不少,但家中有私兵者有幾人?”司馬懿無奈嘆道。

不是他支持呂布,而是沒有勝算的事情,他絕不會拿着家族去拼,冀州士族……死就死了,但凡有當初司馬家的覺悟,也絕不可能是今日的下場!

司馬懿很清楚,呂布如此做,並非他痛恨士族,這點從呂布平日裡也能看出來,不涉及朝廷利益的情況下呂布對士族其實並不差,冀州之所以看上去這般慘烈,只是因爲冀州士人無法接受關中之法,而呂布在這個問題上,不會有絲毫妥協,他也有不妥協的底氣,所以冀州名士纔會有這般慘烈的結局。

至於長安城中這些人,或許真有爲冀州士人鳴不平的意思,因爲朝堂百官,有不少其實並非關中出身,而是中原名士,呂布殺人是有規矩而不是胡亂殺的,這些人能留下,除了朝廷需要人之外,最重要的是沒有傷到這些人的利益。

但如今呂布開始向中原進攻,這些人跟當初被董卓和呂布砍掉的那些士族豪強之家又有何區別?

司馬懿摸清了呂布的規矩,這才讓司馬家避過一劫,如今怎能讓父親重新捲進去?

現在這情況,這些人成功了,司馬家就算不參與自然也是有好處的,若參與了,成功還好,不成功家破人亡是跑不了了。

在司馬懿看來,這一次,輸面很大,哪怕現在長安真的空虛,但這些人更虛,不參與贏了有好處,輸了也跟自己武關,參與進去,贏了好處也不會多多少,輸了死全家,該怎麼選,這不是一目瞭然麼?

“但此番太尉做的太過了!”司馬防皺眉道。

冀州幾乎是被呂布用鮮血給抹了一遍,征伐益州雙方死傷的將士可能都沒這次推廣新政死的人多。

“太尉回來後,當面與之辯論即可,但此刻父親最好什麼都莫要做,否則有性命之憂!”司馬懿嘆道。

正面跟呂布把該說的都說出來,呂布通常不會怪罪,哪怕你說的讓他不舒服,也不會給你小鞋穿,該用你是就用你,這就是呂布能有如今這番基業的氣度,但背地裡搞這些,說不好聽點兒,那就是叛亂了,這不是把脖子伸到呂布面前給砍?

再說了,退一步講,你拿下長安了,接下來呢?

以呂布在關中的人望,只要呂布騰出手來往回打,有多少人敢直面呂布,拿什麼擋?這根本就是一場兒戲嗎。

司馬防皺眉看着兒子,突然道:“鍾司徒最近也告病不出,是否也是因此?”

“這孩兒如何知曉?”司馬懿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他覺得可能性很大,此前呂布虛弱之時,那些士人都未能扳倒呂布,如今呂布如日中天,但凡聰明一些就不該有類似的想法。

司馬懿一開始本不認爲會出現這種事,但事實卻向他證明了這天下聰明人真的不多,包括自己老爹!

現在能醒悟還不算晚,難怪混不上三公。

腹誹歸腹誹,但司馬懿不可能看着自家父親一頭莽進去,幸虧接來了長安,否則司馬懿真擔心自家父親跑去找呂布。

司馬防被司馬懿說的,也有些明瞭了,看着兒子,司馬防嘆息一聲道:“罷了。”

長子司馬朗如今擔任洛陽令,以後若是遷都,地位自然水漲船高,此子司馬懿更是爲民部中郎,前途無量,但從利益的角度來看,司馬家確實沒有理由去搞呂布。

這天下變幻無常,司馬防覺的自己還是別再摻和這些事情了,等遷都之後,自己跟着一起去洛陽,看看長子之後就回懷縣養老。

“你準備如何做?”司馬防看着司馬懿道。

“明日太尉長公子納妾,孩兒想去祝賀一番,已經備好了禮。”司馬懿笑道。

司馬防看向司馬懿,皺了皺眉,卻也沒再說什麼。

顯然,司馬懿這是想要站隊,呂布身邊,謀士如雲,早起的郭嘉、荀攸、李儒、法正且不說,後來的龐統、徐庶也沒一個比司馬懿差,雖然如今司馬懿也算是頗受重視,但在呂布身邊,司馬懿覺的自己恐怕是沒機會坐上六部尚書的位子,倒不如提前親近呂雍,待呂布百年之後,自己差不多也能熬出頭了。

當然,如今的局勢,司馬懿也不好表現太過,主要是去混個臉熟,以後慢慢來。

“爲父便病幾日吧,但願這位公子莫要如他父親一般嗜殺成性!”司馬防冷哼一聲,在他看來,呂雍到目前爲止還算是個不錯的少年,或許未必如同他爹一般驚才絕豔,但至少不是嗜殺之輩。

“多謝父親不殺之恩。”司馬懿鬆了口氣,總算是勸住老爹白給了,連忙對着司馬防一禮。

司馬防一楞,隨即反應過來,這不是說自己會害死全家麼?冷哼一聲,甩袖回到屋裡。

“二哥,人已經送走了。”司馬孚回來對着司馬懿道:“真會出事?”

“看着吧,這世上,總是有些會被名利蒙了雙目之人。”司馬懿嘆了口氣,這麼一鬧,只要敗了,在跟呂布的博弈中,士族會再退一步,其實呂布開始的優勢可沒這麼大,有今日之局,固然是呂布厲害,但更重要的還是士人們送的勤快,把人家給養肥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切磋第一百一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陽市井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三十七章 爭端第七十章 盟友第八十四章 秦末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決第一百零三章 諸侯撤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烈焰焚城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三百二十八章 鉅艦第一百三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五十九章 年末(上)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九十六章 信第二百一十六章 換個打法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五十五章 心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獄中龍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勸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統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二百章 循環第一百五十三章 名傳天下第五十六章 紙第三百二十四章 稱王第二十八章 英雄無名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三百一十二章 裴家父子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二十五章 北山孤魂第二百九十八章 再遇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躊躇第十八章 發展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章 閒人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主長安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四章 警告第七十六章 破綻第六十六章 聯軍束手第二百九十章 險惡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一百零六章 黑暗時代第三十章 高順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術第一百八十二章 爭鋒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落幕第五十六章 激化第一百六十七章 波折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一百零七章 重三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第二百一十四章 底線第二章 重啓絲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起來了第八十七章 相里逸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遊長安第三十四章 迴歸第六十八章 年少氣盛第一百九十章 臨敵第十三章 還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變數第七十九章 趙雲的挑戰第二十九章 使者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九十七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七十一章 人心思退第十二章 排名第一百章 屠戮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三百一十三章 拙計第三十二章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