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城市化

原始的母系公社制,終於在某天徹底被衝開一個口子:一個大樟村的土著女人,拿着男人積攢下的工分,跑去大員消費。因爲是政策扶持村來的,所以她不僅洗了個牙,剩下的工分還順便換了一串玻璃珠首飾——妙樹大師最近終於拿到了他想要的牙科椅。

村民們無法處理這種昂貴的個人收入——鹿是集體圍獵,糧食是集體種,所以鹿皮換來的東西大家都有份,這是千百年來的規矩......但是一口閃着光澤的白牙如何分配?

別以爲土著不知道洗牙的價格,自從穿越衆不允許他們再嚼檳榔,並且少量給頭人們發了幾張洗牙票後,這種昂貴的服務是個人都懂。

矛盾徹底爆發......之前就積攢起來的不滿被保守派們對訴公廨,村民們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終於有紛爭了......”密切關注着土著村落文明進程的仲裁者們,興奮地組成工作組,第一時間提着AK跑來講道理。

幾對正當壯年的土著家庭,在某些人暗地裡鼓勵和攛掇下,宣佈放棄那點薄田和捕鹿的份額,就這麼離開了從小長大的村落,搬到穿越衆準備好的赤崁新居;幾個小孩子也被新開張的赤崁小學白校長乘機帶走——包食宿,隨時可以來探視。

矛盾就這樣解決:城市化。這些村落會陸續變成空巢村,留守老人(四十歲算長壽)自然死亡,留守小孩......不存在的,哪裡有小孩,哪裡就會有校長這樣的物種在周邊窺伺着。

......

政策性扶持的對象永遠是佔便宜的,尤其是作爲政府樣板戶的時候。敢於吃螃蟹的五對年輕土著夫婦,由於象徵意義重大,所以他們不但在新區分配到精緻的,新戶型小型吊腳樓一座,並且得到特意前來賀喜的夏姓大頭領親口承諾:產權證一旦開辦,你們就是第一批拿證的,不用掏錢,這幾座學區房就是政府獎勵!

......幾對土著不懂什麼叫產權證,但是醫保他們是懂的:平常去妙樹大師那裡看病,土著們可是要用鹿皮付賬的!今天大頭人親口承諾:今後你們不但有醫保,還有牙保!洗牙免費!補牙也免費!鑲牙只收材料費!......

爲榜樣安排的工作也是極好的——就在家門口,男人可以去小區水房工作:每天吆喝驢子給蓄水池泵水。或者去小區路邊栽種行道樹,這都可以。女人可以去小學當清潔阿姨,或者去食堂幫廚......總之,都是一些沒有危險,輕體力,而且工分不低的工作。

......

有了榜樣,自然要有參觀者,不然榜樣豈不是白樹?

所以在新年會議後,穿越衆就組織起一個新附民參觀團,來赤崁新區搞一日遊。

團隊裡有男有女,大部分是新港和大目降兩個社的新附民戰士,還有一部分是赤崁小學寄宿生的家長,以及一些有威望的老人,參觀團的團長,是早已被穿越衆指定爲新附民總聯絡官的貢達村長。

這個一手促成新港社內附的開放派土著,今天正驕傲地帶着領民,走在赤崁新區的石子路上。事實不會說謊:無論是部落安全的解決,還是立竿見效的醫療手段,抑或是部落里正在一天天富裕起來的生活,無不在證明着他當初的英明選擇。

4米寬的赤崁主道,由於缺乏設備和動力,只有短短的300米路被鋪上了細石子,位置就在就在赤崁城,也就是政府大樓門前。

建設中的赤崁大樓進度緩慢,目前只有圍牆和角堡施工到位,設計中“門”字型三層紅磚樓,眼下連第一層都還沒蓋好。

即便是這樣,來自工業社會的偉力,還是極大地震撼着來訪土著們。

漂亮的濱海大道,厚重整齊的紅磚牆,兩旁整齊的行道樹,還有那規劃成棋盤格,站着一排排吊腳樓的居民小區。

無論什麼東西都是整整齊齊,這種詭異的風格讓土著無所適從,他們能感覺出這種建築格局背後暗示着的巨大力量,只是無法表達。

迷茫的人們隨後又來到社區裡詳細參觀,長條型的勞工宿舍,精緻的家庭型小屋,寬敞的食堂,平整的操場,還有供水系統——不停繞着圈從小溪裡提水的驢子,紅磚砌成的蓄水池,淨化池,竹子做成的管道......

最後是重點:赤崁小學。

親人在這裡見到了被帶走的孩子們。孩子早已變樣,再不是光着屁股亂跑的鼻涕蟲,他們穿着合身的衣服,已經多少有了點教養,睡在整潔的宿舍裡,每天按時坐在教室上課。

爲了解釋爲什麼要給孩子們上課這個哲學問題,擔任總導遊的馮峻馮大和尚可是頗費了一番口舌——新附民現在已經不屬於外交層面,管理權被轉到了人力資源,也就是未來的民政部門,所以今天的總導遊是馮峻。

習慣於結繩記事和口口相傳這種傳承方式的土著,很難理解“學校”這種大規模集合孩子的傳承方式,好在穿越衆也不需要他們理解多少,新附民只要知道,小孩子在學校吃得好穿得好就行,至於小朋友養大了聽誰的......到時候再說吧。

在小學食堂裡,參觀團吃到豐盛的午飯。明人和土著的孩子統一穿着粗布校服,統一留着小平頭,他們親密無間,不分彼此,沒有人能從外觀上區分出誰是明人,誰是土著。

......

爲期半天的參觀活動結束了,每位參觀團成員得到了一份精美的禮品:草鞋。

這種紅綠相間,鞋底面和涼蓆一樣細緻,光滑的機制拖鞋,手工是打製不出來的,穿越衆不用費心思想着怎麼把皮鞋賣給黑叔叔,自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一直是大員土著最喜愛的產品之一。

送走了50個身上掛着拖鞋,高高興興回村去的家屬,由貢達率領的100名新附民戰士,被帶到了赤崁新區最南面的一塊棋盤格里。

這處棋盤格以及坐落在此的一些宿舍是新蓋好的,現在已經被規劃爲“赤崁軍營”的一部分。而今天在軍營操場上等待着土著戰士的,是以韓小波爲首的陸軍軍官,以及另外幾個穿着花花綠綠迷彩服的人。當然,此刻的操場上肯定少不了一夥正在抓緊一切時間站軍姿的男人。

第3節 西崑崙第223節 接活第188節 焦姐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538節 談話(一)第24節 出山剿匪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411節 鎮蠻號第482節 分流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93節 談判條件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509節 雞湯第3節 西崑崙第336節 開港(二)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30節 杭州第426節 求醫第78節 本子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437節 休假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200節 展銷會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710節 收線(二)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73節 侵略者們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474節 爆吧第3節 西崑崙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98節 玄武岩第185節 紛雜第160節 亮相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461節 過夜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497節 人棍第208節 殺王(五)第711節 收線(三)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683節 北歸(八)第52節 新貴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139節 電爐第47節 荷月第431節 罐頭第163節 新服務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572節 鴻基堡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572節 鴻基堡第539節 談話(二)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65節 秋闈第242節 華容道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322節 鍾四毛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14節 兩筐石頭第268節 阿隆索第679節 北歸(四)第594節 上門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18節 胡管家第276節 惡意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86節 崑崙人第51節 血舞第66節 出航前(一)第314節 種牛第340節 開港(六)第70節 接觸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716節 收線(八)第11節 接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