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節 北歸(八)

“野狗?探子?被人跟上了?”

或許一段時間以來的安寧旅途,令吳掌櫃忘卻了世道險惡。

正啃着一套鹹菜夾餅的他,突聞身後有人尾行,頓時一個激靈,手一抖,差點把餅子掉爐膛裡。

吳掌櫃面前,是一個後世常見的,矮個圓肚鐵皮蜂窩煤爐子。

這種爐子當初一經問世,就以持久燃燒外加低廉的燃料價格,迅速佔領了大明中低端市場。

由此作爲發端,各地隨之興起了蜂窩煤廠。另外,商人們現在會從天津批發白鐵皮,運去給北京的鐵匠手工打製煤爐。

蜂窩煤產業鏈發展至今,在不缺煤的北方,煤爐不光能家用,出行商隊也已是必備工具——只需要一點煤油和兩塊煤餅,就能令冰天雪地間行走的商隊,在路旁打尖時喝上一口熱水,烤一個熱乾糧。

再沒有比這更方便快捷的供熱手段了。

吳掌櫃到底是老江湖,方纔一剎那驚慌過後,很快意識到了自己失態,於是他沉下臉,恢復了鎮定。

擡頭看一眼四周,發現扎堆吃乾糧的夥計們並沒有關注這邊。吳掌櫃這時候才壓低嗓子,盯着吳遷問道:“哪路人馬?何時跟上咱們的?”

“哪路人馬不清楚。”

吳遷同樣壓低了聲線:“該是咱們出了定興縣城,就綴在後頭了。”

“他孃的。”

吳大掌櫃當年也是從夥計一步步做起來的,年輕時在口外大漠,不知遇到過多少馬匪強盜。現在智商一到位,他立即把鹹菜餅子往口袋裡一揣,然後站起大吼一聲:“收拾傢什,起走!”

訓練有素的夥計們,聽到大掌櫃下令,立即起身,往口中塞乾糧的同時,打理騾馬收拾?碎物件。只用了五分鐘時間,車隊便從打尖狀態調整到了行路狀態。

半個小時後。

平穩前行的車隊,第十三號尾車篷裡,吳掌櫃和吳秀才擠在一起,持一柄西洋伸縮式黃銅望遠鏡,正努力透過小小的玻璃窗觀望。

圓形的鏡頭中,首先出現的,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灰濛濛的天空下,原野渺無人煙。道旁無論是拋荒的野地還是稀疏的農田,都被白色覆蓋,分不出所以然。

下一刻,吳掌櫃扭了扭鏡筒,將鏡頭拉進一些後,他眼前赫然出現了一條黑色的帶子:拒馬河。

冬日的拒馬河,流速緩慢。白色的雪堆落在浮木上隨波逐流,點綴了死氣沉沉的黑色河面。

就在這一瞬間,吳掌櫃的視線中,出現了兩個青色小點。

再努力調整了一番西洋人的單筒鏡,這一次,他看清了:就在河對岸,車隊的側後方位置,有兩個騎馬旅人,不疾不徐在趕路。

默默地,用心觀察了半小時後,吳掌櫃面無表情地將手中鏡筒遞給一旁的少爺,然後嘆了一口氣:“唉,倘是曹家人手中的雙筒鐵鏡,該是眉毛鬍子都看得清!”

吳法正不明所以,拉開鏡筒的同時隨口道:“九叔,鐵筒千里鏡,我在船上見過。”

“就是那個。”

吳掌櫃不無遺憾地搖了搖頭:“軍國之物,打不了主意的。去歲靈丘的霍掌櫃花大價錢‘採買’,結果貨還沒出天津,事發,被連根拔了。”

說到這裡,吳掌櫃貌似想到了什麼不好的場面,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旋即,他掀起車尾布簾一角,勾了勾手。

沒一會,吳遷壯碩的身子硬生生擠進了車廂。

這時候管不了那麼多。吳遷進來的同時,吳掌櫃便沉聲說道:“既無行李,又不急着趕路,偏偏吊在車隊後頭......是衝咱們來的沒錯。”

“嗯,只是不知是哪家的探子。”吳遷早知掌櫃會有這樣的觀察結果,於是他迅速問道:“大掌櫃,要弟兄們怎麼做?”

吳掌櫃沉吟一下後,迅速做出了決斷:“眼下隔着河,不好應對,等明日離了扈莊再說。”

“知道了。”

義鑫隆商隊此刻的行進方向,並不是直接拉斜線去西北方向的易縣,而是先沿着拒馬河北上。

這是因爲,左近有白洋澱的直流湖泊,屬於溼地地形。這種溼地在春夏是水沼,在冬季可就是要命的陷阱了。

所以商隊今天必須要沿河北上,待到宿營地扈莊落腳,正好可以繞過溼地,明日一早西去易縣。

好在扈莊和易縣都在一條平行線上,所以商隊今天也不算繞路。

接下來一路無話。無論是車隊還是後方的身影,都在低頭趕路。

下晌,車隊順利進入官道旁有名的扈莊大門。

而那兩個遠方尾隨的騎影,在觀察到商隊進莊後,便悄然不知蹤影了。

由於掌握的情報太少,所以車隊中的少數知情人士也不好下什麼判斷。爲了避免恐慌情緒,吳掌櫃除了多安排人手值夜之外,一切外鬆內緊,貌似平安無事。

第二日一早,車隊按時從扈莊出發,目標正西四十里的易縣。

俗話說得好,好的不靈壞的靈。

就在車隊出行五里後,陰魂不散的兩個騎士又突兀出現,綴在了後方裡許外,一路跟隨。

而這一次,沒了拒馬河的阻隔,車隊終於可以做點什麼了。

簡單商量幾句,吳遷和另外一個稱做老傅的護衛,便留在了官道正中。

沒過多久,隨着“噠噠”的馬蹄聲,吳遷終於將尾隨的兩個騎馬人堵在了官道上。

沒有什麼西部片的冷酷拔刀對衝。畢竟大明朝也沒有規定,不帶行李的騎馬人都是死罪,可以當街斬殺。

吳遷是防禦性質的商隊護衛。即便他篤定對方就是某股勢力派出的探馬,也不可能主動挑起衝突......殺探馬鳥用沒有,還激化了雙方矛盾。

對於商隊來說,任何時候肯定是以和爲貴,交涉爲上。

看着二十步外這兩個頭戴氈帽,身穿羊皮襖,一臉皴皺,渾身上下透着匪氣的“旅者”,吳遷提繮引馬緩緩前出兩步。

接下來,他按照江湖規矩,先抱拳施禮,再自報家門,最後拿出兩錠五十兩大銀:“道左相逢,都是緣分,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二位兄弟喝碗水酒。”

這就是試探了。對方接下來的反應,會暴露一些信息。

當然,最好的結局,就是這二位同樣報上自家山門,然後雙方再討價返價一番。最終商隊多破費一點銀兩買匪夥滾遠,大家自此再無瓜葛。

然而世上事,從來都是艱難。

在吳遷拋出正規套路後,對面兩個騎馬人,默不作聲候了幾個呼吸,竟齊齊打馬回繮,返身揚長而去......

在原地默默看着對方背影的吳遷,臉色難看至極。

吳大掌櫃自從帶着車隊和吳遷分手後,往前走了二里地便下令停車打尖。

過了一會,吳遷追了上來。

特意在僻靜處點了爐子烤火的吳掌櫃,很快得知了方纔的交涉結果。

吳大掌櫃的臉色同樣垮了下來。

能拒絕如此大額銀兩的探子,一定不是因爲品德高尚。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二人背後,有着大股匪夥在伺機而動,所以他們不敢造次。

雖然雙方從頭到尾都沒有進行過信息交流,但從結果來看,已經透露出了最壞的信息:匪夥確鑿盯上了義鑫隆的商隊,並且不打算和談,要見真章。

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消息。

兩個頭目分析完畢之後,全程一直默不作聲扮演透明人的老傅,先是扯下自己臉上擋風的布巾,然後緩緩說道:“該是兩路人馬,並了夥!”

“啊!”旁聽的吳少爺都震精了。

之所以吳遷帶這個叫做老傅的中老年護衛去和探子打交道, 就是因爲老傅早年間在匪夥待過。平日裡老傅在商行中的角色定位,本來就是負責收集情報的。

現在到老傅發揮價值的時候了:“這二人,一個叫顧老成,是太行大盜顧鳴的本家。我識得他,他卻不識得我。

“另一個頰側有黃鬚。若我猜得沒錯,此人叫黃狗兒,是宣化馬戒那一夥。”

“宣化馬戒?”吳遷吳隊長聞言低呼一聲:“這下知道正主了。馬戒和咱們有仇,五六年前,咱們的馬隊在口外宰了馬戒的兩個兄長。”

“亂七八糟!”

吳大掌櫃心頭煩悶,狠狠將一柄切肉小刀甩進了腳下的土地:“宣化的馬賊,如何與太行山賊勾搭上了?”

老傅也不是萬能的,聞言說了一句:“這個就不清楚了.......”

壓下煩躁的情緒,吳掌櫃起身:“走,快走,今日先到易縣再說。”

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說到底,其餘情報都是推論。這麼大型的商隊,總不能被兩個探子嚇破膽不趕路了。

吳掌櫃知道,無論如何,都要先趕到易縣再說,不能在半路耽擱。商隊此刻距離易縣還有至少三十多里路,今天必須要加緊趕路。

至於說盜匪有可能的襲擊......其實商隊有經驗的人士心中都清楚,真要是有戰鬥,那就一定會發生在易縣過後。

易縣就在太行山腳下。過了易縣,地形從平坦開始變得崎區,以至於逐漸山多林茂,那裡纔是盜匪出沒之地。

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216節 瑰寶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117節 政局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94節 大手筆第252節 機械廠第92節 村落實景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430節 反賊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0節 杭州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92節 村落實景第36節 夏先澤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538節 談話(一)第516節 紮根第683節 北歸(八)第55節 南望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724節 雞肋第18節 胡管家第156節 卡位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2節 假劇組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59節 楊二入彀第18節 胡管家第685節 北歸(十)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596節 登艦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212節 殺王(九)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713節 收線(五)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21節 王國棟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416節 天津衛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163節 新服務第157節 滯銷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714節 收線(六)第49節 齊備第327節 會議(二)第271節 下午茶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560節 接收(三)第360節 去舟山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8節 兩隻老闆第492節 祠堂第74節 忙碌第309節 建制(七)第674節 幻變(二)第513節 錯判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81節 入役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37節 後庭對第65節 秋闈第182節 三大肥第312節 打野第263節 入住第59節 楊二入彀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366節 政策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91節 大樟村第198節 播種機第43節 合作模式第26節 打聲招呼第716節 收線(八)第218節 黑土第422節 校場(一)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631節 調停第630節 夜訪第343節 開港(九)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82節 分流第367節 跌倒第364節 意向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