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

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

沒有李淵的際遇,做明君,勞碌命,死得早,做昏君,天下崩壞,有可能死的比明君還早。

李元吉希望自己長壽,希望等到孫思邈老死以後,再活個七八十年,再死。

李孝恭在李元吉離開以後,緩緩睜開眼,眼中充滿了各種複雜的情緒。

有恨其不爭,有怒其柔弱,也有釋然、慶幸。

“哎……”

李孝恭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重新閉上眼,睡了過去。

李元吉出了精舍正屋,伸了伸腰。

李令、李絮,拖着跌跌撞撞的李承業在院子裡瘋玩;楊妙言帶着一衆女眷在院子裡的一角準備着過幾日用的農具;一衆半大小子從偏房內探出個腦袋,看着院子外的黃土地上正在打熬氣力的羅府部曲和王玄策、宇文正、柴令武等人。

這種日子,對李元吉來說,已經很好了。

對了,剛纔似乎看見了……王玄策?!

李元吉再次定睛看向院子外的黃土地,就看到了王玄策那略顯單薄的身影,回頭看了一眼屋內熟睡的李孝恭,一臉疑惑。

李孝恭怎麼把人質還回來了?

是自覺能力有限,怕誤人子弟,所以還回來了,還是純粹帶王玄策回來看看?

李元吉有心找李孝恭問個清楚,但李孝恭呼嚕都打起來了,他也不好去吵醒李孝恭。

仰頭望向半山腰。

半山腰上那座屬於他的莊園,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

隱隱從樹叢中透出來的飛檐,在陽光照射下閃爍着淡淡金輝,配上已經開始泛黃或者泛紅的樹葉,頗具詩情畫意。

只是現在還沒辦法住進去,因爲匠人們還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沒有完成。

比如引導山巔的暖泉匯入莊園;再比如移植山中的各色奇花異草、寒梅夏竹載入其中。

除此之外,剛剛修建好的莊園,也不適合立馬居住,潮氣太重,還沒有人味。

所以需要晾曬一冬一春,等晾乾了以後,再讓齊王府的宦官、婢女們住進去,添一添人味,才能住進去。

李元吉大致盤算了一下,他要住進這座李淵特地爲他修建的養病莊園的話,得到明年夏天。

不過,比起剛剛開始修建的潭山文館,以及長安杏廬,已經很不錯了。

李淵對待自己人,一向大方。

爲了讓一衆宗室子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資源,李淵一口氣賜了一千六百畝的土地作爲修建潭山文館用地,並且吩咐匠人們依照國子學的樣式修建潭山文館。

李元吉看過圖紙,潭山文館建成以後,雖然在規模上小了國子學一圈,但是在其他方面,遠勝於國子學。

就拿射科校場來說,國子學的學子們,可能是成百人用一處佔地約莫三四畝左右的射科校場,但是潭山文館的學子們,三四個人就能用一處佔地三四畝的射科校場。

由此可見,李淵是真的要爲宗室子弟們建立一個良好的教育平臺。

但李元吉不想在這個教育平臺上充當主導者。

至於長安杏廬,是孫思邈要求修建在九龍潭山腳下的。

孫思邈覺得九龍潭山的位置,比長安城的其他位置,更貼近大自然,更適合病患養病。

至於九龍潭山距離長安城遙遠,不方便病患求醫。

孫思邈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孫思邈認爲,長安杏廬存在的目的,是給窮人看病的,不是給長安城內的那些貴人們看病的,長安城內的貴人們,也不缺醫療資源。

所以將長安杏廬修建在九龍潭山,既可以規避長安城內日日實施的宵禁,也能給長安城外四里八鄉,甚至更多地方的人,提供一些求醫的方便。

李元吉總覺得,孫思邈之所以這麼決定,除了有他自己說的兩個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避開那些日日上門求教的杏林中人,再比如避開那些勳貴們的糾纏。

孫思邈性情淡泊,有這種心思,也在情理之中。

李元吉站在精舍正屋門口,欣賞了好一會兒風景,穿上了靴子,出了門,近距離的去欣賞起了風景。

已經入秋了,遍山的紅葉和黃葉,還是很值得欣賞的。

下午的時候,回到了精舍內。

李孝恭已經醒了,還洗漱過,兩鬢的頭髮還黏在臉上,正在吧嗒吧嗒的吃東西。

一隻羊腿、一小盤綠菜、半碗麥飯、外加一小罈好酒,被李孝恭吃了個乾乾淨淨。

吃飽喝足以後,跟李元吉寒暄了兩句,大搖大擺的出了精舍,騎上馬趕回了長安城。

王玄策並沒有被帶走,是真的還回來了。

至於爲什麼,李孝恭沒說,李元吉也不可能上趕着去問。

王玄策回來了,羅士信也重新出現在了九龍潭山,成爲了王玄策等人的教習。

李元吉在羅士信教導完王玄策幾人以後,請羅士信到了黃土地一側的樹下,疑問,“你似乎很看好王玄策?”

王玄策在的時候,羅士信會親自教導他們習武。

王玄策不在的時候,羅士信只會派府上的部曲教導剩下的人習武。

由此可見,羅士信明顯對王玄策區別對待。

羅士信面對李元吉的疑問,也沒有隱瞞,大大方方的笑道:“這小子骨骼架子不錯,是個練武的苗子。

腦袋靈活,還不迂腐,我說過的很多話,他立馬就能記住,甚至還會用上。

所以我很看好他。”

李元吉狐疑的道:“我記得你不太喜歡圓滑的人?”

羅士信爲人正派,不喜歡跟滑頭的人打交道。

心眼太多的人,很難跟他成爲朋友。

羅士信說王玄策腦袋靈活、不迂腐,跟說王玄策滑頭,沒什麼區別。

所以李元吉很好奇,羅士信爲何會對王玄策另眼相看、讚賞有加。

羅士信笑着道:“我輩就是因爲太過固執,太過死板,所以吃了不少虧。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學生跟我一樣,吃不少虧。”

李元吉恍然,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就很好理解了。

無論是正直的人,還是圓滑的人,只要在一個性子上吃虧太多,就不希望自己的後輩再走自己的舊路。

就像是後世許多吃過各行各業苦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跟自己做一行一樣。

“你稱王玄策爲學生,伱要正式收他入門?”

李元吉在瞭解清楚了羅士信爲何對王玄策另眼相看以後,注意到了羅士信言語中的不同。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笑道:“文臣們不是有句話,叫做得英才而教之嗎?王玄策是個好胚子,我想教他。”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認真的道:“你這一身本領,來之不易。你要傳下去,要好好想清楚。”

羅士信的一身本領,雖然有一部分是家傳的,但是更多的是他從張須陀等一衆宿將身上學來,經過了多年的生死磨礪,最終融會貫通,化作了自己的東西。

所以羅士信要將本領傳出來,李元吉必須提醒羅士信考慮清楚。

“臣已經考慮清楚了。”

羅士信一臉坦然的笑着。

李元吉遲疑了一下,又道:“你這一身本領,是你用血換來的,你要傳給後輩,也要好好看看,後輩能不能揹負起你這一腔熱血。”

羅士信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坦然,更燦爛了,“臣把一腔的熱血流乾了,就是不願意再讓後輩流血,更不願意讓後輩像是臣一樣,揹負太多的東西。”

李元吉深深的看了羅士信一眼,“看來你是心意已決?”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點頭。

李元吉感慨着道:“我過幾日讓王孺人帶上拜師禮,去你府上正式拜師。我會讓王孺人告誡王玄策,好好的孝順你,不然我打斷他的腿。”

羅士信爽朗的笑道:“那臣就在府上,靜等王玄策拜師了。”

李元吉點點頭,道:“我記得你府上的陳夫人已經懷上了?”

羅士信笑着猛點頭。

他快三十了,府上纔有人懷上,確實不容易。

“若是男子,便讓他入潭山文館,若是女子,便讓她跟着王妃吧。”

李元吉緩緩的說。

羅士信臉上的笑容一僵,認真的道:“殿下,臣收王玄策入門,可不是爲了這些。”

李元吉沒好氣的喝斥道:“你以爲我說這些,是給你的回報?我是在給令兒、絮兒找夫婿,給承業找王妃呢。”

羅士信臉色一變,“這如何使得?”

他府上的陳夫人,只是姬妾。

誕下的子女乃是庶出,可不好給縣主做夫,也不好給郡王做妃。

李元吉破口大罵道:“那你倒是多多耕耘啊。不然我囡囡嫁給誰去?崽崽又娶誰去?”

聯姻是封建王朝的特色,而最適合聯姻的對象,自然是門當戶對。

若是門不當、戶不對,那就以‘自己人’優先。

比如李淵就喜歡將女兒許配給重臣的兒子,歷史上李世民也喜歡將女兒許配給重臣的兒子。

不是因爲重臣的兒子有多好。

而是藉此給了重臣一個保障。

你只要忠心耿耿、不遺餘力的爲我做事,我保你幾代興旺。

李元吉身爲皇族,兒女們自然避免不了聯姻的命運。

與其被李淵亂配,不如從小培養。

(本章完)

第326章 李建成有了新謀士?第250章 李孝恭上書第881章 大唐版: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第58章 雞賊的李淵第211章 李淵啊李淵!第9章 驃騎將軍對陣太子洗馬第7章 在鬥爭中求生存第842章 我能給你的,我也能收回來第568章 調兵遣將第957章 請李淵祭祖第783章 貪心不足惹的禍第355章 一勺燴第1038章 薛禮與高侃第555章 不當人的李淵第749章 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第1020章 擒賊先擒王!第93章 葦澤關危已?(求首訂!!!)第588章 用魔法來打敗魔法第613章 冰釋前嫌,共度難關?第866章 人間清醒王玄策第816章 金德曼第822章 少年人該不該有大志向?第881章 大唐版: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第106章 請殿下出關?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959章 豐富到超乎想象的繳獲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601章 以彼之矛,攻克彼盾第840章 一隻手也數不過來的宰相們第460章 老臣的自我修養第649章 戰爭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第707章 唐突之戰(終)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804章 李高遷回京第909章 不動如山第578章 一石多鳥第462章 肉爛也只能爛在一口鍋裡第798章 大賀氏第743章 全是心眼子第520章 玄武門(七)第762章 貪婪的公主們第559章 柴駙馬的妙用第601章 以彼之矛,攻克彼盾第436章 令人捉摸不透的李仲文第7章 在鬥爭中求生存第436章 令人捉摸不透的李仲文第806章 聰慧而又喜歡腦補的李高遷第17章 李吉快跑第94章 餃子關?!(求首訂!!!!)第47章 火柴第509章 事發的很快!第528章 玄武門(十五)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371章 李元吉的威逼,李淵的妥協第355章 一勺燴第451章 趙成雍第163章 洛殤第50章 念頭通達第541章 更大的危局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第332章 陪祭第38章 李世民打感情牌?!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478章 大朝會(中)第617章 這頭虎……我打過!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247章 不夠聰明,就得捱打第815章 請爹的傳統?第846章 上元無閒第619章 治人可以論公平,治國卻不行第415章 我又不是你爹……第378章 柴紹上門第833章 世家之害遠勝兵災第544章 四龍會(上)第718章 李靖回來了!第185章 齊王爺縱馬越長安第316章 皇位和皇權第587章 快來看神仙!!第153章 重甲的提議!第466章 一波二折第748章 嚇都能把你嚇死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213章 入……殿?第320章 一時水土養一時人第486章 問上蒼要一個對手第1018章 士氣潰散第389章 二月初一第192章 李世民動手了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543章 奉李元吉上位第50章 念頭通達第734章 李承德!第697章 唐突之戰(四十五)第730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1057章 你是我的三胡兒嗎?第735章 李孝恭請辭三公之位第329章 李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