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釣魚

015 釣魚

隨着劇情的推進,三條線漸漸聯繫在一起。羅伯特致力於剷除提華納幫,但卡洛琳卻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羅伯特在家中翻出了一堆注射器和藥品,卡洛琳靠在門上,瞳仁黑白,早已不復開始時的模樣。

《娛樂週刊》的影評人歐文·格雷伯曼視線逗留在這一幕,邁克爾·道格拉斯演技依舊老辣,但名爲諾伊·林頓的新人卻絲毫不怯場,十足的表現力和張力甚至和邁克爾·道格拉斯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歐文·格雷伯曼在諾伊的名字上打上勾號,作爲全美影響力最大的娛樂雜誌之一,《娛樂週刊》除了分析一部電影的好壞之外,也承擔着發掘年輕演員的責任。

電影的主線越來越明朗,但畫面表現出的沉重感卻也越來越強烈。諾伊坐在第一排,靜靜看着屏幕上的自己,明朗的笑容已經被沉鬱代替,墮落、沉溺,拋棄了一切尊嚴,只剩下對於毒品的渴望。看到羅伯特親吻卡洛琳額頭的那一刻,就連諾伊自己都忍不住紅了眼眶。索德伯格要表達的東西太過沉重,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就像一張網把所有人都編織在裡面,誰都無法真正逃離。

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電影在棒球場明媚的燈光和孩子們的笑容中落下帷幕。全體觀衆不約而同地起立鼓掌,掌聲持續了三分鐘方纔逐漸散去。影評人們陸續回去加班完成當天的影評,影迷們則紛紛在博客,imdb等媒體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新鮮出爐的影評紛紛登在各家報紙雜誌上。《芝加哥太陽報》影評人羅傑·艾伯特給予影片四星(最高四星)評價,他在專欄上寫道,“這是一部沒有說教並且強而有力的電影,法官最後一次演講的時刻是如此內斂,我真希望他能再多說一句,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電影把這些完全留給我們自己去想象。”《紐約時報》的史蒂芬·霍爾登、《紐約觀察》的安德魯·薩瑞斯、《滾石》雜誌的彼得·特拉維斯等紛紛給出正面評價。除了電影本身之外,影評人們同樣對演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娛樂週刊》的歐文·格雷伯曼盛讚本尼西奧·德爾·託羅的表現,同時也稱讚諾伊表現成熟,情感收放自如,完全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

五十家媒體中,有九家媒體提到了諾伊的表演並給予好評,這讓好萊塢純新人諾伊在不知不覺中也累積了一些底蘊。

年末有科恩兄弟執導的《逃命三王》,又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上映,在一片夾擊中收穫好評,《毒品網絡》的實力相當不容小覷。

當然,評論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票房成績在其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就是那些立志“衝奧”的電影,在獲得獎項讚譽之餘,也希望藉着獲獎的東風在票房上有所斬獲。

《毒品網絡》收穫一片好評自然讓發行方焦點影業喜出望外,不過焦點影業還是沒有改變其發行策略,首映禮結束後的兩天,《毒品網絡》在四家電影院上映。這一週佔據榜首的是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上映首周,票房三千萬美元。第二名《聖誕怪傑》,上映四十天票房已經累積到一億七千萬美元,大有雄踞2000年票房榜榜首之勢。比起一億兩千萬的投資,這樣的回報已經讓環球影業笑得合不攏嘴。相比這兩部票房巨鱷,《毒品網絡》首周十八萬美元的票房簡直掀不起一點水花,但考慮到其僅在四部電影院放映的現實,《毒品網絡》的票房表現還是頗值得期待的。

1月5日,《毒品網絡》在全美1510家電影院全面上映,而此時本該牢牢關注票房排行榜的諾伊卻忙裡偷閒,叫上馬丁和瑞秋一起出門釣魚。她穿着厚厚的大衣,腳底蹬着一雙雪地靴,連妝都沒化,就興致勃勃地提着桶跑到了河邊。

“慢一點,那裡有水。”馬丁在後面一副“這倒黴孩子”的口氣喊着諾伊,一邊加快步子跟在諾伊身後,“你可真煩!現在不是應該跑到電影院去看看票房嗎?”

諾伊衝他翻了個白眼:“你不是已經去過了麼,別以爲我不知道。”

馬丁被她一句話堵了回去。他當然去看了,還和一羣孩子擠的半夜場。說實話,看到成片,馬丁幾乎有些嚇住了。他知道諾伊或許實力出色,但沒想到會出色到那種程度。想到媒體評論中清一色的讚揚,馬丁漸漸放下忐忑的心情,變得高興起來。

諾伊絕對是個真正的天才!

諾伊視線轉向瑞秋。瑞秋擺擺手,笑道:“我也去看了,諾伊,相當精彩。”

天氣有些冷,說實話在寒風中釣魚真不算什麼好主意,但是諾伊想來,馬丁和瑞秋也只能捨命陪君子。她平時去的公園邊上就有一條河,諾伊站在河堤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河面,只希望哪條蠢魚早點撞上來,成爲她諾大爺的盤中餐。

突然,身後爆發出馬丁的大叫聲:“諾伊,首周票房1550萬美元,低於《荒島餘生》和《聖誕怪傑》排名第三,第四名是《選美俏臥底》,第五名是《霹靂嬌娃》。”

諾伊被他嚇得手一抖,快要上鉤的魚兒順勢掉回河裡。諾伊聳了聳肩:“馬丁,能別這麼大驚小怪嗎?”

馬丁高聲道:“諾伊,這可是你的第一部電影!”

諾伊點點頭:“我的第一部電影是《記憶碎片》,謝謝。”

“之前我手下那兩個演員,他們沒有參演過一部票房超過一千萬的電影。”

諾伊把魚鉤重新放回水中:“可是馬丁你得明白,我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演,票房並不是我拉動的。我只需要知道這一部電影對我的前途有幫助就可以了,其他的並不重要。”

真要說起來,諾伊在演員表的排行絕對在五名之後,這樣的角色對於票房的拉動力微乎其微,諾伊有這樣的自知之明。

但這一次,諾伊小看了自己。

電影上映後,發行方和影院的調查發現,前來觀看《毒品網絡》的觀衆中,十五歲至二十五歲的觀衆佔據了33%,四十歲到六十歲的觀衆佔據了40%,後者的佔比並沒有出乎發行方的預料,但電影在青少年羣體中的影響力卻着實讓發行方吃了一驚。這畢竟是一部現實向的電影,又怎麼會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呢?

發行方本以爲首周放映結束後,青少年觀衆的比例會下降,但電影放映到第二週、第三週以後,票房累計到三千八百萬美元,但青少年觀衆的比例不減反增,竟上升到了35%。媒體和發行方對此都十分好奇,便對這一現象展開了調查。

大多數觀衆的觀點是這樣的——卡洛琳是最貼近學生的角色,演員的表演很真實,我們國家對那一方面的管制確實有些鬆散,而大多數時候自制的效果並不是那麼強大。當我們陷入其中的時候,這個角色能讓我們警醒。

半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跟着父母來看這一部“無聊”的電影的,但看完之後效果不錯,就把電影推薦給了同學和好友。

諾伊這一系列後續自然一無所知,她還在悠閒地晃着魚鉤,誘惑某條蠢魚上當呢!釣上兩條魚之後,諾伊放下釣竿給瑞秋指導起姿勢來,馬丁是個釣魚好手,一小會他的桶就快滿了,這讓諾伊很是羨慕,想了半天還是沒忍住從馬丁桶裡撈出三四條扔到自己桶裡去。

“諾伊,你怎麼能搶我的魚?”

諾伊瞪大無辜的雙眼:“是你的魚嗎,我怎麼記得是我的魚?瑞秋,你看到了嗎?”

瑞秋·麥克亞當斯綻放出甜美的笑容:“我看到了,是諾伊的。”

馬丁雙拳難敵四手,只能默默敗下陣來。三個人釣了一會兒魚,吃了會零食,正要提着桶離開,前面忽然走出來兩個人——是兩個穿着制服的警察。

諾伊疑惑地眨了眨眼。

“三位,請出示一下釣魚證。”

釣魚證,那是什麼玩意兒?

“那個是……”諾伊轉過頭來看着馬丁。

馬丁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諾伊,是你讓我們來釣魚的,我以爲你會有。”

洛杉磯當地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她一個外地人到哪裡去知道?還有釣魚證是什麼鬼,難道不是天下大同一起吃魚嗎?

還有沒有釣魚人的尊嚴了?

儘管諾伊有種荒謬的感覺,但是他們確實沒有釣魚證,一個人都沒有。最後諾伊只能掏出了一百五十美元罰款,幸運的是,善良的警察叔叔並沒有沒收他們的魚。

年長一點的警官遞給諾伊一張單子:“這附近就有漁具店,你可以在那裡辦一張釣魚證,只要花四十美元就足夠了。”

諾伊嘆了口氣:“謝謝你,警察先生。”

提個醒,最近幾章都有很多百科內容,各位擔待一下

插入書籤

第60章 提合約第139章 偶爾迷茫第87章 在談戀愛第5章 經紀第52章 請吃飯第114章 場景第10章 搞笑第140章 多倫多電影節第129章 提名第47章 回擊始第122章 無題第142章 新劇本第78章 溢美之詞第95章 冷山首映第63章 暴躁第33章 大牌邀請第138章 電影上映第110章 亂七八糟第82章 奧斯卡臨第45章 事態擴大第43章 萊昂讚美第67章 矛盾第124章 聖誕第73章 坑爹劇情第40章 拍攝之始第28章 引熱潮第151章 奧斯卡獎第36章 工作第51章 拍封面第124章 聖誕第91章 有男朋友第10章 搞笑第78章 溢美之詞第100章 更新很少第89章 海盜票房第30章 首映禮第135章 無題第117章 電影第146章 突發事件第34章 今夜訪談第20章 拍戲難第135章 無題第13章 大神第145章 北美上映第155章 番外三第105章 諾伊進組第109章 半夜求婚第84章 冷山拍攝第103章 後續反應第79章 獎項提名第39章 合作之始第18章 我很窮第146章 突發事件第55章 新邀約第82章 奧斯卡臨第2章 背叛第136章 劇組第13章 大神第146章 突發事件第127章 質疑第49章 風波止第84章 冷山拍攝第58章 握金球第111章 進組第59章 得獎後第26章 亂糟糟第139章 偶爾迷茫第55章 新邀約第138章 電影上映第56章 金球獎第32章 首位粉絲第36章 工作第36章 工作第82章 奧斯卡臨第129章 提名第36章 工作第85章 返回英國第29章 上映前第40章 拍攝之始第7章 成功第75章 記者採訪第121章 繁忙第151章 奧斯卡獎第11章 緋聞第150章 奧斯卡第61章 旁觀第33章 大牌邀請第98章 最佳女配第155章 番外三第24章 奧普拉第106章 萊昂納多第34章 今夜訪談第7章 成功第61章 旁觀第150章 奧斯卡第1章 諾伊第12章 面試第36章 工作第98章 最佳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