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無敵(上)

楊涼麾下畢竟是沒有多少人才,真正能帶兵的都在他身邊,各路大軍都是狼狽而退,北邊在羅成的猛攻下,更是不堪一擊,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節節敗退。喬鍾葵面對羅成麾下的幽州鐵騎的時候,更是不戰自潰。

楊涼這時候也是有些着急了,派大將趙子凱率十萬大軍緊守高壁山關(今山西靈石南),想要將秦瓊的大軍擋在關外。

可是秦瓊麾下急於立功的宇文成都、被秦瓊立功刺激到的程咬金、李達、秦用都是親自上陣,帶頭攀城。

這四人麾下的士卒,看到自己的主將都衝鋒在最前面,更加不願意落在後面,緊跟着宇文成都四人身後悍不畏死的衝了上去。

趙子凱麾下的士卒乃是造反,心中底氣本來就不是很足,看到朝廷的大軍又這麼的拼命,一個個膽戰心驚,就是由十成的力量,現在也只能使出三分。

一方士氣高昂,準備一戰拿下敵人,另外一方則是手足酥軟,不知道如何抵擋敵人瘋狂的進攻,戰爭的結局自然是想得到的。戰場上,秦瓊麾下的士卒大佔優勢。

不過趙子凱畢竟不是白癡,利用地勢之利嚴防死守,秦瓊的大軍就算是將趙子凱擊敗,也會受到重創。這是秦瓊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向周圍的百姓詢問了周遭的地形,與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商議之後,秦瓊最終還是決定出奇兵取勝。

不過現在的秦瓊已經是一軍統帥,絕對不能冒然行事。不可能親自帶兵前去,就算是他願意。他麾下的將領也不會願意的。

宇文成都既然已經被秦瓊任命爲先鋒,那這件事宇文成都也就是當仁不讓。

秦瓊讓宇文成都引奇兵潛入霍山,循着山間懸崖峭壁上地小路,來到趙子凱的後方。

宇文成都走後。秦瓊爲了麻痹趙子凱,親自上前線督戰。猛攻趙子凱的營寨,讓趙子凱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計策。

宇文成都來到趙子凱營寨後方之後,在前方戰事正酣地時候,突然從後方開始進攻。

前方正在抵擋秦瓊進攻的士卒,聽到後方鼓號齊鳴,大火沖天而起,都以爲自己地後方已經被敵人給攻破了,頓時亂了,四散奔走。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踩死、踩傷。

陳咬金、秦用等人也趁機猛攻,攻入了趙子凱的營寨。

趙子凱見事已不可爲,便抽身逃跑,卻正好遇上了從後營殺過來的宇文成都,被宇文成都一招斬於馬下。

戰勝趙子凱之後,秦瓊沒有絲毫的停留,直接向着介州殺去。

楊涼所任命的介州刺史樑修羅。聽到秦瓊大勝趙子凱,向着自己殺來,不敢交戰,直接向着後方逃去。秦瓊遂兵不刃血的拿下了介州。

楊涼聽到趙子凱戰敗身死。樑修羅不戰而逃,心中極爲的驚恐,起十萬大軍,親自帶兵,向着秦瓊迎去,想要將秦瓊的軍隊擋住。

這時候楊涼也知道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大軍日夜不停。很快就來到了蒿澤。恰好這時候下起了大雨。將秦瓊地大軍擋在了蒿澤另一邊無法過來。

可是楊涼卻突然要退兵,王忙諫道:“王爺。秦瓊孤軍深入,士卒馬匹都已經極爲的疲憊。王爺麾下的士卒卻是養精蓄銳許久了,只要現在進攻,一定能夠戰勝秦瓊。

現在敵人剛到我們就退兵,會讓人誤會王爺害怕秦瓊,將士的士氣會大受打擊。而秦瓊麾下士卒的士氣也會隨之大漲。王爺千萬不能退兵啊。”

楊涼聞言說道:“如今陰雨綿綿,我軍中士卒泡在大雨之中容易生病。一旦士卒生病,對我軍的士氣打擊更大,所以本王才準備撤軍。”

王還準備說話,就見楊涼擺手阻止道:“景文不必再說了,本王主意已定。”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王看着楊涼離開的背影,一臉沮喪地對蕭摩訶說道:“元胤,你我將性命交給這樣的主子……,我等命不久矣。”

蕭摩訶嘆口氣,搖搖頭轉身離開了,背影是那麼的蕭索。

楊涼的大軍第二天就退守清源,等着與秦瓊決戰。

秦瓊接到楊涼退兵地消息之後,也是一陣的愕然。他沒有想到楊涼竟然是如此的草包,竟然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

秦瓊帳下的一干文武也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位漢王,說志大才疏都有些太擡舉他了,純粹是爛泥扶不上牆。

等大雨停後,秦瓊輕鬆的渡過了蒿澤向着清源進發。

來到清源之後楊涼也早就已經列陣以待,陣前交鋒秦瓊自然是沒有絲毫的畏懼,雖然說自己地士卒在大雨中跑了幾天,又長途跋涉來到這裡,但是論士氣,楊涼麾下地士卒拍馬都趕不上秦瓊麾下士卒的士氣。

宇文成都來到陣前之後,不待秦瓊下令,便上前叫戰。

雙方地人馬都仔細端詳站在陣前的宇文成都,只見宇文成都猿臂蜂腰,頭戴鎏金鳳翅獅子盔,身披九吞八紮黃金甲,鳳凰裙,魚獺尾,虎頭靴雙插在透花馬鐙之內,大紅緞子團花戰袍,半披半掛。面如淡金,八字黑胡,腰中佩劍,跨下騎一匹寶馬湯合駒,得勝鉤上掛着一條鳳翅鎏金。

交戰的雙方看着面前的宇文成都都不禁暗自喝彩,雖然還沒有看到武藝如何,但是光看這裝扮就夠吸引人的了。

宇文成都傲然看着對面的叛軍,大喝道:“賊將誰敢前來送死。”

楊涼身邊的大將李志看到宇文成都在自己陣前耀武揚威,心中不服,大喝道:“敵將休得猖狂。看我取你狗頭!”

說着就拍馬向着宇文成都迎去。

宇文成都卻是立在原地動都沒有動彈,等着李志到來。

李志看到宇文成都的樣子,心中更是怒火上涌。宇文成都地樣子擺明是看不起他,不將他放在眼裡。他怎麼能不生氣呢?

來到宇文成都正前方之後,李志手中的長槍一招中平槍。就向着宇文成都胸口刺去。俗話說: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

李志手中的這一杆長槍還是很有功底的。這一招中平槍扎出似箭,速度相當地快。

看到李志的中平槍,宇文成都地臉上也有些動容。所有人都知道中平槍難防,但是能夠練會中平槍的人卻不是很多。但是隻要是能夠使出中平槍這一招的,基本上都是有些能耐的大將。

可惜李志他遇上的是宇文成都這位幾乎無敵的猛將,手中的中平槍剛一刺出去,就被宇文成都手中的鳳翅鎦金鏜擋住。

鏜這門兵器。並不在正統的十八般兵器之內,乃是一件奇門兵器。樣子與三股叉相差不多。

中有利刃槍尖,稱爲“正鋒”,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月牙之上有鋸齒。

而宇文成都地這件鳳翅鎦金鏜是更加的別緻,槍頭乃是一隻鳥頭。鳥喙中吐出一節槍刃,下方雙翅展開。

整件兵器就如同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方名鳳翅鎦金鏜。

宇文成都手中的鳳翅鎦金鏜在李志的長槍刺過來的同時舉起,讓李志的長槍從用正鋒與左邊股之間穿過去。然後手一轉,就將李志地長槍鎖住。

李志看到自己的長槍被鎖住,也是吃了一驚,手臂往回一收,就準備將長槍收回來,可是被宇文成都鎖住的長槍是那麼容易就收回來的麼?

李志使出吃奶地勁,連變得通紅。可是手中這一杆長槍卻是怎麼都收不回來。

宇文成都看着李志的動作。一聲冷笑,喝道:“撤手!”說話的瞬間依然還是單手持着兵器的宇文成都將右手一揚。就將李志的長槍奪了過來。

李志在宇文成都說話的時候,手上用的勁更大了。可是瞬間就覺得從槍身上傳來一陣巨力,將自己手中地長槍抽出。

李志雙手上地油皮都被磨掉了,露出了鮮紅的嫩肉,手上變得鮮血淋淋。

雖然李志一生征戰受過地傷不少,可好似所謂十指連心,手上受傷還是讓李志一陣哆嗦,神經反應有點慢了。

宇文成都在李志這一愣神的瞬間,手中的鳳翅鎦金鏜一震,使出了一招鳳凰亂點頭,向着李志扎去。

宇文成都手中的這杆鳳翅鎦金鏜重達二百八十斤,頭部又比柄重上許多。宇文成都竟然能夠用這樣的兵器使出鳳凰亂點頭,這種長槍才能使出來的招式,足可見宇文成都的武藝,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

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李志頓時被宇文成都的一招鳳凰亂點頭刺成了馬蜂窩,倒地身死。

秦瓊在後方看到宇文成都殺死李志的這兩招,也是忍不住大聲讚歎。

剛開始鎖住立志長槍的那一招,不但要擁有相當的眼力,膂力更是不能差,稍有一點閃失,就有可能死在李志的中平槍下。

第二招的鳳凰亂點頭更是將宇文化及的武藝發揮到了一個相當的境界。

李志剛一落馬,就聽楊涼身後傳來一聲悲號。

“大哥!”

跟着就有一員大將從楊涼身後跑出,向着宇文成都殺去。

楊涼身邊的衆將一看,正是剛纔死去的李志的兄弟,李奇。

李志、李奇兄弟自由父母雙亡,李奇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李志手把手教出來的。看到李志被宇文成都殺死,李奇自然是悲痛萬分。

可是他的武藝還不如他的兄長李志,又怎麼可能是宇文成都的對手呢?僅僅一招就身首分家,伏屍地上。

軍中有與李志、李奇兄弟交好的將領,看到這兄弟二人慘死當場,

眨眼間數員大將就被斬殺,楊涼這邊的將士都是一驚。蕭摩訶見狀,暗歎一口氣,便提槍準備上陣。

旁邊的王見狀忙問道:“老將軍,可有把握?”

蕭摩訶看着在陣前叫戰的宇文成都,輕聲對王說道:“恨不能在四十年前與其一戰。”說着便拍馬向前殺去。

王見狀,不禁留下了淚水。蕭摩訶剛纔的話很清楚。如果是在他全盛時期,遇上宇文成都還有可能與其一戰。

而且還僅僅是能與宇文成都一戰,戰勝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的蕭摩訶已經是年老氣衰,更加不可能是宇文成都的對手。

蕭摩訶此次出戰可以說已經是存了死志,準備拼死來阻止宇文成都的連勝。而且蕭摩訶雖然年紀大了,卻還是楊涼軍中武藝最高的人。如果蕭摩訶也死在宇文成都的手中,就可以避免楊涼麾下的大將再受損傷。

所以說無論勝敗,蕭摩訶都是必死無疑。蕭摩訶這是在以死來報答楊涼的知遇之恩。

可是王心中也很清楚,就算是殺死了宇文成都又能如何?隋軍主帥秦瓊可是號稱大隋第一戰將,自己這邊又有誰能夠抵擋?

秦瓊麾下的士卒也基本上可以說是大隋最精銳的士卒,自己這邊的士卒能夠抵擋麼?這一刻王的心中極爲的黯淡。

第173章 四明山下首交鋒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45章 京口、晉陵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92章 緣由第26章 伐陳6第124章 轅門第48章 齊雲山第64章 詐第4章 擒齊將楊林顯威第13章 參軍1第94章 宿命第138章 戰南陽5第171章 三下揚州第79章 認親4第147章 相府大戰第200章 回京第69章 平叛第一功第6章 國破家亡2第151章 突厥牙帳第84章 招攬第1章 出生第16章 列陣第67章 援兵第29章 伐陳9第118章 崩第67章 援兵第73章 回家第147章 相府大戰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208章 亂!亂!亂!第80章 太保(上)第152章 牙帳宴飲第88章 初戰第172章 議事第138章 戰南陽5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89章 越境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198章 見面第204章 江淮第63章 士氣第195章 分裂!第92章 回京第105章 出征東突厥4第177章 成都掌軍第142章 婚事第52章 強攻3第36章 箭術2第100章 除患(中)第114章 廢立第135章 戰南陽2第13章 參軍1第65章 勝第72章 牧守一方第134章 戰南陽1第156章 楊玄感第72章 牧守一方第58章 江潮第60章 水戰(上)第175章 三雄揚威2第148章 機關算盡第44章 衝陣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211章 李元霸之死第82章 五年第42章 破城第23章 伐陳3第15章 參軍3第177章 成都掌軍第31章 伐陳(完)第200章 回京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88章 李元霸第49章 設計第79章 認親4第133章 南陽第209章 人豈可不爲帝第95章 李元霸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44章 衝陣第112章 小登科第86章 互傳1第38章 舉薦第100章 除患(中)第22章 伐陳2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171章 三下揚州第51章 強攻2第15章 參軍3第61章 水戰(下)第93章 回家第74章 回家2第13章 參軍1第75章 親事第130章 姐妹相逢第202章 楊廣之死(下)第150章 安西大都護第162章 元慶(上)第64章 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