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

?

自從那次宴會之後,文帝又在朝會上對虞慶則大加讚賞,說其文武雙全,才華出衆,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理應爲國分憂,加官右衛將軍、後又兼任右武衛將軍。虞慶則不明所以,但還是磕頭謝恩。

開皇九年的一日朝會,文帝大朝對文武大臣們說:“朕今日收到了嶺南邊臣的稟報,桂洲一帶有一毛賊李世賢騷擾地方,朕甚爲心憂,未知哪位將軍能爲朕分憂啊!”話剛說完,便有大將軍韓擒虎、史萬歲等武將出列道:

“臣等願往。”文帝皆不許。擡頭望着虞慶則。

“愛卿做爲宰相,又是國家大將,文濤武略,朕十分欣賞,希望愛卿能爲朕分憂。”

“陛下心願,臣定當竭盡所能。”虞慶則謝恩道,但心中涌起了一股不知原因的憂慮。回到府中,虞慶則找來自己的內弟趙什柱。

“什柱,聖上讓我平定嶺南,你就隨我一起,我任命你爲隨軍長使。如果立下了大功你的官位還可以再往上升。這可是個好機會呀!”

“那就謝謝姐夫栽培了。”

晚楊素府,楊素與一個男人在談話,“虞慶則如果有什麼動向,一一定向我彙報,如果他倒了,你就發達了。”

“那小的的前程就拜託給大人了,時候不早了,小的這就回去,先向大人告辭了。”不久,長安便出現了虞慶則暗地裡說文帝忌憚他功高蓋主,他想託病不出的傳聞。京兆尹郭衍密奏文帝,文帝看後,低頭不語。

虞慶則出征那天,文帝及文武百官出城送他,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文帝並沒有太大的熱情,只淡淡地對虞慶則說了一句:“等你回來再擺宴慶功。多多賞賜!”

出了長安南門,虞慶則回望長安,心中感嘆:“我怎麼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覺得我以後還能活着回來嗎?”嶺南平叛很順利,李世賢只是嶺南的一個地方豪強,在虞慶則的強烈攻勢下馬上平定了,虞慶則率兵回返。路過了潭州城的臨桂鎮,看到這裡依山傍水軍事價值極佳,對妻弟趙什柱說:

“這地方如果屯兵聚糧,可以幫助朝廷震懾這裡的土著。你幫我向朝廷稟告一下,我就先留在這裡。等朝廷派得力人員來這裡,我再回京。”趙什柱點頭答應。三日後的傍晚,楊素府來了一個劈頭散發,捂着受傷的手臂的男人。

“我要見楊大人,我要見楊大人。”說着便暈了過去。楊素府的門房趕忙把他扶了進去,楊素得到了下人的稟告,也到了那間廂房。

“楊大人,卑職是虞慶則的隨軍長使趙什柱,虞慶則在潭州意欲舉兵造反,卑職苦勸反被迫害,幸虧卑職有些親信暗中將卑職放出報信。才能見到大人您啊!”說完就哭了起來。楊素用手止住了他的講話。

“你說的事真的嗎?虞慶則大人可是國之棟樑,嶺南平叛,爲朝廷剷除了李賢這個跳樑小醜。老夫甚爲敬重其功績。你可知道誣陷朝廷重臣可是大罪,你就不怕死嗎?”楊素笑眯眯的看着趙什柱。

“大人,我對朝廷忠心耿耿,若大人不信,卑職願一死以證清白。”說完就要掙扎着向柱子撞去。楊素使了個眼色,楊府的下人趕快把他攔住。

“大人不信我,還是讓我死吧!反正誣告朝廷大臣是死罪,若是被反賊虞慶則知道我還活着,也是要被他殺人滅口的,還是讓我現在了斷吧!”

“厄!趙大人何必如此呢?好!老夫這就進宮面聖,你願意作證嗎?”

“卑職忠於朝廷,願爲大人效命。”二人都會心的笑了起來。

虞慶則在潭州軍中等候着消息。這時,親兵來報,

“大帥,楊素大人已到兵營外。並且還帶了不少兵馬,已經把官邸圍了起來。”

“哦!怎麼回事。”還沒等反應,楊素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

“虞大帥,皇上有旨,你接旨吧!”

虞慶則剛跪下,“朕得密報,虞慶則聚兵謀反,命楊素立即將其鎖拿進京,聽候查辦,欽此!”

“啊!楊大人,我冤枉,我冤枉。我要見皇上,我冤枉。”楊素不管他的爭辯,直接把虞慶則關入了囚車。等虞慶則到京後,楊堅不顧一些大臣的力誡,直接下令將虞慶則滿門抄斬。在刑場上,楊素與趙什柱一起監斬,一個女人哭着喊着趙什柱的名字,

“阿柱,你不是說要娶我的嗎?阿柱,爲什麼?”虞慶則看到這一幕,什麼也沒有說,只有低着頭,默默地流淚。而趙什柱因爲舉報有功,被文帝拜爲了上柱國。雖然很多人都爲虞慶則的死感到可惜,但明眼人都知道,虞慶則不是因爲謀反,而是文帝忌諱虞慶則功勞太大,借刀殺人的伎倆。

附註:本來李世賢造反和虞慶則的死是開皇十七年的事,但爲了情節的需要,所以把它提前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陰謀再起 四第五百零八章 鑄造新幣(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中日海戰(九)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科舉醜聞(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承陸歸來(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獄第三十九章 榮陽省親 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軍草原(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變 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六章 驚悉秘密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許敬宗使計 四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夏縣屠城 八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來(二)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突厥公主(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進軍草原(九)第十一章 追擊突厥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陳玄奘(三)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章 街市秘聞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劉黑闥登場 六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七章 闊海來救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四十九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向東進軍(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一)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承陸歸來(八)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武周之死 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三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杜伏威第五百五十章 李建成的謀劃(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劉黑闥登場 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四百七十五章 決戰玄武門(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陰謀與陰謀(十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再起 六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六百二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三)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