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

顏真卿出奇地平靜,不緊不慢道:“如果他把朝廷的錢私貪入自己口袋,我當場就會革掉他的職,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用錢來修建城牆,他爲什麼要修建城牆,這是關鍵問題,他是爲了抵禦薛延陀人入侵豐州。”

顏真卿提高了聲音,“前年秋天他大敗薛延陀軍隊,薛延陀軍隊豈能善罷甘休,一定會大舉報復,去年本來是要來攻打豐州,但因爲思結部兵壓邊界,迫使薛延陀放棄了攻打豐州的計劃,那今年春天呢?如果他不及時修建起城牆,拿什麼抵禦薛延陀大軍?大家要考慮豐州的實際情況,郭宋不是不想辦手續,而是時間上來不及,他只能先動工,等開春後再補辦手續。”

“可去年明明有一年的時間,他爲什麼不辦手續?他可以申請修建碼頭和倉庫,那爲什麼不申請修建城牆?很顯然,他覺得城牆不用申請,自己想修就修,難道不是嗎”常袞咄咄逼人問道。

這時,崔佑甫開口道:“我們都做過地方官,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但如果能做的事情,若不抓住機會,等機會一過,就會追悔莫及,郭宋爲什麼之前不造城牆,而後來又突然想造城牆,我想我能理解,豐州人口稀少,他就是想修城牆也有心無力,但一場蝗災給豐州帶去了大量難民,正好以工代賑,有大量青壯勞力可用,至於他爲什麼不及時申請,大家知道申請修改一下城牆高度,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批得下來,在朝廷同意的前提下,至少要三五年時間,他可以等,但薛延陀人會等嗎?”

常袞冷哼一聲道:“這不是他可以違規的理由!”

這時,韓滉緩緩道:“豐州是邊疆,不是中原,中原修改城牆確實涉及方方面面比較多,甚至規定不能超過長安的城牆高度,一般就算是坍塌重建,也不會輕易批准修改高度,但邊疆則不然,玄宗皇帝有過旨意,邊疆修建城牆當考慮敵情,可以臨機決定,不必通過朝廷批准,具體是哪一年頒佈的旨意,我有點忘了,但可以查得到。”

⊙ttk an⊙¢ o

韓滉的話很有說服力,常袞一時啞口無言,半晌道:“但他隨意挪用朝廷規定用途的錢物,算不算違規?”

劉晏也道:“如果這個算違規的話,那我早該下獄無數次了,我做度支使時,哪天不是在挖東牆補西牆,各種朝廷規定好用途的錢不都是隨手扯來用,還管什麼用途,大家捫心自問,我們誰當地方官的時候沒有挪用過朝廷批下的錢糧?我覺得只要不是私吞,或者用在吃喝玩樂上,這種工程之間的挪用,不是什麼大事,可以批評幾句,但不能用罪責兩個字,更不能作爲彈劾的理由。”

五個彈劾理由去掉了兩個,還剩下三個,這時,顏真卿又道:“還是私自授田這一條,我看了看,他並沒有違反均田制,均田制規定得很清楚,丁男一頃,丁女五十畝,雖然從未達到過,最多給十幾畝,但不能說他給足一頃就違規了,他的授田數量完全符合均田制嘛!至於‘私下授田’,我想當年安西授田給移民,從來就沒有請示過朝廷,朝廷什麼時候說過安西是私下授田?豐州也是邊疆,爲什麼安西可以,豐州就不行?”

韓滉又接口道:“第五條,未經戶部批准,擅自和災民簽署移民協議,將災民變成移民,造成了勝州和夏州的大量空戶,我就想問一下,郭宋的移民協議是什麼樣子,常相國看過嗎?或者這位監察御史看過嗎?上面有沒有涉及在豐州重新建戶籍?如果沒有建戶籍,那就是招募流民赴邊疆屯田,很正常,如果在邊疆連續屯田十年,那麼按照朝廷規定,這塊無主之地是可以歸耕作者所有。”

常袞頭有點發暈,眼看着證據確鑿的四項彈劾理由居然被一一批駁了,而且有條有理,讓他難以反擊。

他猶如抱住救命稻草般抓住第一條彈劾理由道:“那第一條呢?未經朝廷同意私自和思結部結盟,該當何罪?”

衆人都沉默了,在唐朝這確實是很犯忌的事情,尤其是邊疆將領不準私下和異族勾結,或者私下達成某種交易,這也和隋末時,突厥支持了大量造反豪雄有關,包括李唐也是得到突厥支持。

正因爲有過這種經歷,所以唐朝一直嚴禁邊疆大將私自和遊牧民族達成某種交易。

郭宋和思結結盟談不上,畢竟沒有看見任何書面的東西,但思結可汗確實應郭宋的要求出兵壓制薛延陀,而沒有通過朝廷,這件事說嚴重也確實嚴重,但說不嚴重也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事,郭宋和思結可汗私交不錯罷了,也沒有具體交易的內容。

關鍵就是天子的一句話,到底天子追不追究這件事。

這時,韓滉道:“我們就把今天的意見都整理出來,連同彈劾書一起交給太子殿下,讓太子殿下來權衡此事!”

衆人紛紛贊成,常袞雖然想就此表決,卻獨木難支,只得勉強同意了。

.........

戰鼓聲擂得震天響,血腥無比的攻城戰還在殘酷的持續着,薛延陀軍隊攻上城頭,又被殺退下去,城下躺滿了陣亡者的屍體,有的士兵頭顱被巨石砸碎,紅白色的腦漿從大石縫隙裡流出來,有的只剩下軀體,頭顱不知去向,脖腔的血已經乾涸,發出腥臭的氣味。

唐軍士兵也傷亡慘重,有的被箭射殺,歪着脖子躺在城頭,有的士兵被長矛刺穿了心臟,已經死去,但雙手還死死抓住矛杆,怒目圓睜,死不瞑目。

戰爭已經打了近三個時辰,時間已到了下午,攻城戰還在無比激烈的進行着,儘管薛延陀大軍兇悍無比,但唐軍士兵卻頑強抵抗,驍勇善戰,城池始終攻不下來。

薛蠻頭有點急了,他的兵力並不多,就指望一鼓作氣攻下城池,如果傷亡太重,他又得鎩羽而歸,薛延陀在草原的名聲就全完了。

“巢車出擊!”

薛蠻頭回頭下達了命令,五輛儼如巨人般的巢車轟隆隆出動了。

巢車又叫樓車,最早是將攻城士兵拉到高處觀察城頭敵情,就像鳥巢一樣,所以叫做巢車。

但隨着攻城武器的大型化,巢車也發展出了很多功能,比如箭樓,木架頂端建造一個高臺,可供百餘名士兵站在高臺上向城頭射箭。

再比如攻城槽車,實際上就是變相的攻城梯,建立一個密封的上城通道,這種攻城巢車底盤寬大,不易傾翻,以粗大的松木爲架,四周包裹厚實的木板,再包上一層生牛皮。

每架攻城巢車由四十匹訓練有素的戰馬拉拽,周圍還有上百名士兵一起推動,每架巢車周圍聚集了上千士兵,他們構成一個攻城團隊,在平坦的原野上緩緩前行。

對付攻城巢車,弓箭已失去作用,唯一的有效辦法就是火攻,其次便是用巨石連續不斷的攻擊,將內在的木頭構架砸斷,但周圍防禦森嚴,火攻很難實現,尤其用生牛皮覆蓋,就是防止唐軍火攻,其次是巨石攻擊,投石機不可能連續砸中巢車,能擊中一次就很不錯了,卻又於事無補。

正因爲難以對付,這種攻城巢車成了薛延陀人的攻城利器。

五架龐大的巨型攻城巢車距離城牆越來越近,攻城的薛延陀士兵開始撤退,但弓箭手留在原處,用弓箭壓制着城頭上的唐軍。

‘嗚——’低沉的號角聲在原野上回蕩,薛延陀士兵傾巢而出。

一萬四千名薛延陀大軍重振旗鼓,他們跟隨在五架攻城車四周,鋪天蓋地向城牆進發。

郭宋目光嚴峻地注視着越來越近的五架攻城巢車,令道:“弓箭手撤回內城,長矛士兵集中在外城頭,準備決戰!”

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