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

強烈的爆炸使城頭劇烈搖晃,城門被炸成碎片,木屑四處飛濺,濃煙瀰漫,爆炸中心的衝擊波將城頭上的數百士兵大多震死,就算沒有死,內臟也被震成重傷,躺在地上痛苦呻吟。

兩裡外的郭宋戰劍一揮,喝令道:“殺進城去!”

三萬騎兵驟然發動,如海潮奔涌,向城內殺去.......

這時,城內兩萬士兵被強烈的爆炸聲驚醒,他們倉惶奔出軍營,卻迎面遭遇到殺進城的河西軍騎兵,雙方在黑暗中爆發了激烈的交戰。

有士兵終於找到了主將孟嗣武,只見他手執寶劍靠坐在城樓上,鮮血從耳中、眼中、鼻子和嘴裡流出,面目猙獰恐怖,已經死去多時。

夜戰是河西軍的優勢,每個士兵都進行過無數次的訓練,對他們來說,夜間和白天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夜間還能更加發揮技戰水平,但北唐軍士兵在夜間就明顯不行了,視力弱,看不清敵軍兵器,畏手畏腳,被河西軍殺得節節敗退。

兩千重甲步兵更是大顯神威,他們所向披靡,所過之處,殺得屍首成堆,血流成河。

這一夜,虞鄉縣城內喊殺聲不斷,到處都是河西軍和北唐軍的巷戰,郭宋深諳敵軍心理,下令將城門悉數開啓,又令士兵拿着敵軍主將孟嗣武的人頭到處示衆,漸漸瓦解了敵軍的抵抗意志,從三更時分開始,大量北唐士兵向城外逃離,到了曠野,騎兵的優勢才真正顯示出來,他們在疾速中追殺,完全形成了一邊的屠殺。

除了投降一途,北唐軍已無路可走。

天漸漸亮了,虞鄉縣城內城外的戰鬥也已經停止,這場夜戰,河西軍傷亡兩千餘人,而北唐軍損失七千人,一萬三千人被俘,河西軍順利佔領了虞鄉縣。

從關中進入河東有兩條官道,一條偏北走河東縣,另一條線偏南走虞鄉縣,由於河東縣的疫情還沒有結束,所以一旦河西軍佔領虞鄉縣,那就意味着北唐軍很難再翻盤。

中午時分,朱泚得到了虞鄉縣全軍覆滅的消息,他驚得目瞪口呆,心中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一次,連軍師劉思古也無言以對,半晌,他嘆口氣對朱泚道:“河西勢頭正盛,我們應暫避其鋒芒,卑職建議還是承認郭宋佔領河東,我們暫且退兵回長安。”

朱泚呆呆地望着眼前地圖,地圖上郭宋的地盤已被他用墨塗掉,他發現自己三面已經被郭宋包圍,他心中忽然涌起一種莫名的恐懼。

.........

成都,太上皇李適干政的勢態已經越來越明顯,他先是從軍權開始,百人以上的軍隊調動必須要他同意,必須有他的調兵令才能調動,而且軍隊的範圍也擴大的民團士兵,同時,兵部對郎將以上軍隊將領的任命也要得到他的許可,軍俸和軍糧的調撥、發放也必須要他批准。

軍隊的調動權,將領的任免權,軍隊的財權都被李適牢牢抓在手中,事實上,軍隊就已經完全被李適掌握了。

在徹底掌握軍隊後,李適令人開始在成都和巴蜀製造輿論,天子李誼迷信妖術,德不配政,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無法帶領大唐走向復興,開始爲廢帝做輿論準備了。

成都三江樓,這是成都有名的酒樓,每天生意十分興隆,薛勳很喜歡這家酒樓,幾乎每天中午都會來喝上一杯,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家酒樓背後的東主是張雷,在這裡能喝到正宗的眉壽葡萄酒。

這些獨孤立秋坐船去江南巡視了,陪薛勳來喝酒的是另一個好友,太常卿溫佶,也就是郭宋記室參軍溫邈的父親,他比薛勳小一歲,兩人在少年時代便很熟悉了。

兩人都沒有穿官服,而是穿一身的平常的青衫布衣,頭戴紗帽,和普通的酒客沒什麼區別,不過夥計都知道他們和東主有點關係,也不會多問。

溫佶端起酒杯調侃道:“薛兄,聽說你女婿橫掃李懷光,大敗朱泚,已經奪取河東全境,你就沒有想過衣錦還鄉?”

“你的消息可靠?”薛勳驚訝地問道。

“你說呢?我長子是郭宋的記室參軍,你說消息是否可靠。”

“那怎麼朝廷裡一點消息都沒有?”

“我覺得朝廷的消息被封鎖了,你沒發現最近幾個月,沒有一點關於郭宋那邊的消息嗎?”

薛勳默默點頭,他認可溫佶的話,最近幾個月確實有點怪異,準確說是今年以來朝廷的風向就不對了,不光是沒有郭宋的消息,甚至連朱泚以及河北各地的消息都沒有,只是聽說李希烈被殺,大家着實歡慶一番。

但別的消息都沒有,這肯定不正常,一定是有人在刻意隱瞞外界的消息。

“天子現在危險啊!”溫佶端起酒杯道。

薛勳迅速向兩邊看了一眼,連忙壓低聲音道:“這裡不要談論此事!”

溫佶擺擺手,“你太謹慎過頭了,你聽聽周圍人在談論什麼?”

薛勳愣了一下,豎耳聆聽,剛剛他不太留意的周圍談論,現在都一一入耳。

“據說天子在宮中行巫術,這是什麼緣故?讓人想不通啊!”

“這有什麼想不通,在詛咒太上皇唄!太上皇不是有箭傷嗎?傳聞天子剪了一個小人,寫上咒語後,用針在小人身上扎,太上皇的箭傷又犯了。”

“這種事情,你們聽誰說的?”

“現在成都都這樣說,說天子被奪取,心中不忿,變着法子詛咒太上皇駕崩。”

“你們聽說沒有,皇后的宮裡出現貓魂了,這是巫術帶來的。”

薛勳聽得心驚膽戰,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市井百姓還真敢說,簡直就像在聊龍門陣一樣。

“這....這簡直太過分了吧!朝廷怎麼能允許百姓胡言亂語。”薛勳氣得渾身發抖道。

溫佶搖搖頭,“這不就是太上皇的意圖嗎?毀掉天子的名聲,然後時機成熟........”

“別說了!”

薛勳臉色變得很難看,儘管溫佶說的是實話,但他還是接受不了。

溫佶又不慌不忙道:“我知道薛兄不愛聽這些話,但我還是要提醒你,這段時間要當心點,儘量少進宮,多呆在家裡,恐怕最近會有大事件了!”

“賢弟爲何這樣說?”

溫佶壓低聲音道:“天子在向韋皋求援,我猜韋皋要帶兵進成都了。”

薛勳心中異常震驚,連溫佶都知道這件事了,這還能叫做秘密嗎?

........

永安宮紫雲殿,太上皇李適眯眼聽完了宋朝鳳的彙報,冷冷道:“他以爲韋皋會聽從他的旨意,率軍來成都兵變?”

“陛下,他軍權盡失,連侍衛都指揮不動,老奴的意思是說,既然他找到了韋皋,必然是有所憑恃,太皇,我們不能大意。”

李適點點頭,“你說得對,我們是不能大意,朕考慮了所有的軍隊,偏偏把韋皋的劍南軍漏掉了,這很不應該啊!”

“陛下現在亡羊補牢也不遲!”

李適在房間裡走了幾步,韋皋的兩萬劍南軍主要是防禦吐蕃和南詔,駐紮在恭州、雅州和南面雲南一帶,比較分散,能及時趕回成都的只有茂州的五千人,韋皋本人就在茂州。

“他什麼時候派人去給韋皋送密旨的?”

“回稟太皇,昨天上午!”

從成都到茂州要兩天,準備一天,回來再走兩天,那至少要五天時間才能抵達成都,時間還來得及。

李適點點頭,“我們的輿論已經有三個月,差不多了,朕覺得該收網了。”

他回頭又對一名宦官道:“速宣霍仙鳴來見朕!”

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