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

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

糜暘看着沉思的劉備,並沒有打算說出他的看法。

饒是他知道歷史上曹操這段時間就會逝世,但這件事一旦說出來,太過匪夷所思,不會有人相信的。

曹操雖然年事已高,但其去年的時候,還生龍活虎的能帶領魏軍四處征戰。

他的身體狀況,至少在大部分人看來,還是十分硬朗的。

況且一旦糜暘說出他的看法,他必要拿出證據來證明他的論點。

而曹操可能已經病重的事情,他根本無法證明。

這本來就是專屬糜暘一人才知道的事。

不同於當初在公安時,公安時他是主將,所以有些事他不需要解釋,只要命令發出,自然會有人照做。

但現今若沒有足夠的理由支撐自己的論點,縱算劉備再如何看重他,他立下的功勞再如何大,劉備也會以爲他是在夢中囈語。

面對曹操的這樣一個對手,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而劉備也沒有就此事深究的意思。

畢竟當今他還有許多事要處理,一直專注於一個流言反而會耽誤其他事務的處理。

隨後劉備看向身後的張飛,令其將劉封、孟達二罪將押解進來。

張飛在領命後,大步跨出帳外,很快就帶領着部下將劉封與孟達二將押了進來。

自從張飛在上庸城中擒拿住劉封孟達二將後,他便將這二罪將帶在軍中一同來到了這襄陽城外。

他知道劉備到達襄陽城外後,一定很想見這二人。

在張飛將劉封與孟達二人帶入大帳中後,糜暘等諸臣就見到了這二人如今的慘狀。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劉姓人家的外甥。

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後,暫時安居於荊州,因爲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爲養子。

從當時劉備收養劉封的目的來說,他一開始是將劉封當做他事業的繼承者的。

建安十八年,劉備召諸葛亮等將入蜀。

劉封當時年僅二十餘歲,但已武力過人,於是率軍隨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流西上進攻益州,所過之地戰無不克。

後來,劉備任命劉封爲副軍中郎將。

劉備給他部下每位將率起的雜號,都是經過精心構思的。

他給劉封的副軍二字,便有巨大的含義。

副軍者,主帥之副選,這個名號在當時便是在暗示,劉封還是劉備心中的繼承者之一。

任命劉封爲副軍時,劉備的親生長子劉禪方纔不過七歲。

七歲幼童在古代很容易因爲生病夭折,所以當時劉備任命劉封爲副軍中郎將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沒想到身爲劉備長子的劉封,原來漢中王儲位的有力競爭者,竟淪落到如今成爲階下囚的地步。

只見這時劉封與孟達二人,披頭散髮,衣冠不整,滿臉胡茬,雙目中充滿了血絲,一副狼狽至極的樣子。

劉備在看到劉封這副樣子被押進來後,他眼神中閃過不忍。

他對劉封是寄予厚望的。

去年他繼位漢中王時,已經任命漢中王太子爲劉禪。

在儲位已定的情況下,他給劉封的副軍名號並沒有剝奪,反而還將其提升爲副軍將軍。

這並非是他不知道其中厲害。

只是他想用此舉告訴劉封,雖然他不是漢中王太子,但在他劉備百年後,他依然可以憑藉他劉備長子的身份,成爲漢中王國中的二號實權人物。

這既是劉備對劉封的寵愛,亦是劉備對劉封的期待,更是他對劉封的一種補償。

但令劉備沒想到的是,他一向看重的長子劉封,竟然會做出這種事。

劉備怒劉封不爭氣,他從帥座上起身,而後來到劉封身前,看着他問道:

“你是吾兒,爲何要不聽王命?”

“你從漢中出發之時,吾千叮萬囑,令你務要協助雲長共擊襄樊,伱爲何遲遲不發兵?”

在劉封面前,劉備並沒有用王的自稱孤,而是自稱吾。

就猶如當初他在新野時因劉封不聽話,教育劉封一般。

劉備的臉上充滿了不解的神色。

他顛沛流離,受盡冷眼大半生,早已見識過太多人心詭譎。

但他萬萬沒想到,劉封有一日竟然會背叛他。

聽着劉備那充滿失望,痛心的語氣,劉封擡起頭看向他的父親。

因爲多日的階下囚生活,令劉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很差,但他的眼神依舊充滿了桀驁。

只是他那桀驁的眼神,在看到劉備時,就逐漸被愧疚與敬愛所替代。

劉封跪在地上,對劉備叩首答道:“兒子從未想過背叛父親。”

“兒子亦不是有意要害前將軍,兒子只是沒想到荊州的局勢會轉變如此之快。”

“等兒子想發兵時,漢水上游已經被魏軍所封堵。”

見劉封還想狡辯,劉備更加生氣。

“吾已授雲長假節鉞之權,戰時他之軍令等同吾王令。”

“他數次派使者催促你發兵相助,你屢次違抗他的命令,這難道不是在背叛吾嗎?”

“再者,魏軍並無強力水軍攔截漢水。”

“吾給你的俱是精兵,舟船亦不缺,你領軍居上游,順水而下,破之不難。”

“你又何必以這理由推脫?”

“再者,你身爲三郡之督,上不能奉吾王命,下不能穩定民心,卻反而去搶奪孟子度之鼓吹,你還有一點爲主的體統與氣量嗎?”

劉備越說越生氣,到了最後他心中的失望與痛心都轉變爲了慍怒。

但面對着劉備慍怒的語氣,當聽到劉備的那最後一句話時,劉封卻突地自嘲笑了幾聲。

自嘲聲中充滿了不解與不甘。

他擡起頭看向劉備,口中用悲傷的語氣說道:“這便是父親選擇禪弟的原因嗎?”

“因爲我無人主之量。”

“但父親給過我機會嗎?”

“當年在荊州時,我尚年少,我仰慕父親之仁名,由長沙時常孤舟涉水而上新野,就爲一睹父親風采。”

“後來父親收我爲養子,那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日子。”

“爲了父親,我可以捨生忘死,我可以不顧一切。”

“我今日一切皆是父親所賜,父親從來沒虧欠我什麼,至於儲位,乃父親一人所定,無論給誰,皆是王命,我從未有半分怨言。”

“但父親爲我想過嗎?”

“我爲父親名義上的長子,又擔當副軍名號,若將來父親百年後禪弟繼位,他會容的下我這個副軍長兄嗎?”

“我承認,我當初不發兵是報有擁兵自重的心思。”

“但我不是想反,我只是想自保而已。”

“現今大錯已經鑄成,我已經不想再申辯什麼。”

“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封只求,在封死後父親不要革去封的劉姓,封願足矣。”

說完後,劉封對着劉備深深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是劉封最敬愛的父親,值得一向桀驁的劉封爲其叩頭。

當劉封說完後,帳中羣臣資歷淺的,全都嚇得俯下了頭,劉封說的都是大大的誅心之語呀。

而資歷高如關羽、張飛等人,他們雖然沒俯頭,但臉上也全都浮現了驚訝之色。

原來劉封是這麼想的。

至於糜暘,心中也對劉封說的原因感到有所感慨。

每個人犯錯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事出有因。

但劉封卻忘了一件事,那便是他因爲自己的私心而犯下大錯,差點導致劉備的大業功虧一簣,那他對得起劉備嗎?

人人都有私心,但何曾見過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因爲自己的私心,而枉顧恩主大業的?

劉封之罪情有可原,但法不容赦。

當劉封的話語傳到劉備耳中後,他的臉上浮現了不可思議的神色,他沒想到他一直器重的長子,心中懷抱的竟然是這種誅心之念。

他擔心劉禪將來會對其下手。

一向以真誠待人的劉備,因爲心中的難以置信,不禁身形不穩,向後退了幾步。

那種詭詐之想,誅心之念,是什麼時候開始侵蝕他的孩兒的。

這時劉備想起了他曾就劉封一事,問諸葛亮以及法正的看法。

諸葛亮與法正的看法都是殺。

當時劉備還不理解,爲什麼他最倚重的兩位謀臣,給出的建議都是這個。

現在劉備明白了。

諸葛亮與法正並無私心,他們會作出如此建議,是因爲劉封的身份太過特殊。

劉封既是劉備名義上的長子,又是他曾經的嗣子。

且劉封的拒不發兵的行爲,已經透露出他已經開始擁兵自重。

在這種事實之下,若將來劉備及諸臣百年之後,依劉封剛猛的性格,再不受到任何人制衡的他,很可能會起兵作亂的。

到時候以劉封的能力,加上他那特殊的身份,可能會讓劉備打下的天下,陷入一場巨大的內亂中。

畢竟相比於已經步入老年的劉備及諸臣,劉封春秋正盛。

劉備看着眼前這個向其叩首的長子,腦海中不停回想起諸葛亮與法正的建議。

感情告訴他,不能殺,理智告訴他,要殺。

就在劉備腦海中正在天人交戰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一個最近異軍突起,並且比劉封更年輕的人。

有他在,足以制衡劉封。

最後劉備看向四周羣臣,他下達了他的王命:“劉封擁兵自重,屢抗王命,罪不可赦。”

“但念其往昔戰功,特免一死。”

“今剝奪其所有官職,送回成都拘押在府邸,非王詔不得外出。”

在處罰了劉封之後,劉備看向孟達。

孟達見劉備看向自己,頓時嚇得連連叩首。

從明面上的罪過來看,孟達身爲劉封的副將,聽劉封之命行事的他,身不由己。

在張飛兵臨上庸後,孟達主動負荊請罪,打開城門迎接張飛大軍入城,也算是將功補過。

況且當初能拿下東三郡,孟達居功至偉,因此劉備下達王命道:

“孟達貶爲軍司馬,歸糜偏將軍帳下聽用。”

孟達原來爲太守,是兩千石的高官,現在被劉備貶爲一個小小的軍司馬,處罰已經算重了。

只不過這是相對於在季漢中來說。

這要是在曹魏或者江東那裡,劉封得車裂,孟達至少得斬首。

劉玄德終究還是仁慈的,輕易不會下死手。

但重要的是,爲什麼要將孟達這個反骨仔扔給我?

糜暘一臉錯愕,他全程都在吃瓜的狀態,這也能跟他扯上關係。

但孟達這時聽劉備留他一條命,他當即對劉備感激涕零的叩拜起來。

在叩拜之後,孟達立馬來到糜暘身後站好。

隨着時日的遷移,糜暘大敗吳軍的事已經人盡皆知。

人人都知道糜暘的未來不可限量,所以孟達對劉備將其貶爲糜暘帳下的軍司馬,心中並無多少怨言。

而且最重要的是,孟達原本便是法正的小跟班,現在成爲了法正愛徒的小跟班,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只有糜暘滿頭黑線。

他偏將軍的小團體還沒搭建完畢,就已經混進來了一個頭生反骨的人物了。

但劉備的王命又不能違抗,糜暘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現實了。

在處理完劉封與孟達的事後,劉備已經有些疲憊。

於是他命帳中諸將都出去,他要一個人休息一會兒。

但在諸將都離去之時,劉備連關羽張飛都沒留下來,卻叫住了糜暘,單單留下了他。

這一幕映照在帳中諸臣的眼裡,他們心中對糜暘的看重程度,又不禁往上提了一個檔次。

不一會兒後,偌大的帥帳中,只剩下了劉備與糜暘二人。

劉備讓糜暘上前,而後對其問了兩句話。

“孤與諸卿百年之後,你保的住劉封嗎?”

“又鎮的住他嗎?”

對於自小看着長大的糜暘,劉備並不拐彎抹角。

父母之愛,必爲之計深遠。

但劉備的這兩句問話,卻讓糜暘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這兩句話的信息量很大。

在對岸的魏軍大帳中,魏王的王帳外保持着一副如常的樣子。

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常人無法看到的地方,魏王的王帳四周已經佈滿了數百處暗哨,而魏王的王帳中亦佈滿了虎豹騎。

外鬆內緊,便是現今魏王王帳的情況。

在王帳之中,曹仁正在曹操的牀榻旁親自照看着他。

整個王帳中,瀰漫着一股濃烈的藥味。

自從魏王曹操於高臺之上暈倒之後,雖然他不是一直保持着昏迷的狀態,但每次甦醒的時間都不久,而且並不固定。

往往曹操甦醒過來沒一會兒,就會又陷入沉睡之中。

曹仁現坐在榻旁爲曹操揉捏着手腳。

看着曹操那越來越蒼白的面孔,曹仁的眼睛已經通紅。

魏王生命垂危,魏國將來何去何從?

按均訂情況,這本書馬上精品了。

希望這段時間,大家不要養書,追一追,能在下月前入精品就好了。

這樣這本書,就算活了,作者菌拜求!

今天還有的,我繼續碼字。

最近有讀者反應,更新太少太慢,其實吧雖然更新時間不穩定,但基本每天也是保持日萬的。

至於更新時間,月底月初本職工作量巨大,所以沒辦法穩定。

請讀者大大們理解一下哈。

(本章完)

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3章 誰敢殺我?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9章 糜暘到了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番外:亡國之恨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