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

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

漢延康元年七月十五日,漢天子劉協禪位於魏王曹丕。

魏王曹丕於繁陽亭登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

在禪讓儀式完畢後,曹丕隨即率軍及文武百官進入許都。

在許都的皇宮中,曹丕在文武百官面前制詔三公:

“上古之始有君也,必崇恩化,以美風俗,然百姓順教而刑辟厝焉。

今朕承帝王之緒,其以延康元年爲黃初元年,議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

自殊死以下諸不當得赦,皆赦除之。”

這是曹丕登基成爲皇帝后下的第一道詔令,而承接曹丕詔令的魏朝三公分別是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太尉賈詡。

因爲在魏還是王國時,它王國中的一切官職皆是仿照漢代官職所設置。

所以曹丕登基後,連大封羣臣加官進爵這一步都直接免了。

在下完這道詔令後,曹丕又連續下了三道詔令。

其中一道詔令是追尊皇祖曹嵩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曹操曰武皇帝,廟號太祖。

另外一道詔令是,以河內郡山陽邑萬戶奉劉協爲山陽公。

曹丕允許他在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並且山陽公位於所有諸侯王之上,劉協向皇帝奏事不必稱臣,接受皇帝的詔書可以不拜。

這時劉協已經從高廟回來,祭祀完高廟的劉協已經正式失去了皇帝的身份,正作爲大臣站在一衆大魏衆臣之中。

聽着曹丕對他的賞賜,劉協不管心裡是如何想的,他的臉上最後還是露出惶恐的臉色,接受了曹魏天子曹丕的“恩賜。”

曹丕坐在往日之中劉協專屬的位子上,看着往日之中高高在上的漢帝劉協,這時正惶恐恭敬的接受他的賞賜,曹丕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在這種情緒之下,在大殿之中曹丕對劉協客氣地言道:“天下的好東西,朕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曹丕這句話一出,劉協卻一點都沒當真。

他現在只想早點到山陽縣頤養天年,不想再理會天下間的任何紛擾。

而在曹丕對劉協說完這句話後,他下達了今日最後一道詔令。

曹丕改雒陽爲洛陽,並正式在羣臣面前公佈曹魏朝廷遷都洛陽的消息。

在曹丕的這道詔令下達之後,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紛紛朝着曹丕一拜。

而後他們便在魏朝三公的主持下,陸續離開大殿,前去安排遷都,及將今日漢帝禪讓一事公佈天下的事宜。

在羣臣紛紛離開之時,曹丕下令留下了四位大臣,這四位大臣分別是司馬懿、陳羣、吳質、朱鑠。

這四位大臣在曹丕還是太子時,就被合稱爲曹丕的“太子四友”。

他們在曹丕當年的奪嫡之爭中出力甚多,既是曹丕的知己好友,又是曹丕的得力心腹。

在大殿中只剩下這四位大臣之後,曹丕無須再掩藏他的真實情感。

曹丕看着大殿中站立着的往日四位好友言道:“舜,禹之事,吾今日知矣。”

曹丕的言語及語氣之間,有着難以掩飾的喜悅。

而大殿中的四位大臣在聽到曹丕的話後,臉上亦紛紛浮現喜色。

正所謂攀龍附鳳。

他們四人當初追隨曹丕,就是看出曹丕有潛力,想着扶保曹丕一路登高成爲人間至尊,他們也好因爲扶保之功從而位極人臣。

曹丕今日的成功離不開他們四人當初的輔弼,同樣的,曹丕成爲皇帝之後,曹丕的榮耀他們四人也與有榮焉。

現在曹丕已經按他們的設想,成爲了天子,他們四人飛黃騰達的日子亦不遠了。

只是在四位大臣中,唯有司馬懿在喜悅之後還保持着理智。

司馬懿對着御座上的曹丕一拜道:

“陛下,不久之後陛下受禪登基的消息就會傳遍天下。

當這時陛下應該加強各邊境軍防,防止南方的劉備與孫權異動。”

司馬懿的建言讓曹丕從喜悅中清醒。

是呀,南方還有他的兩個心腹大患還未除去。

雖說孫權暫時不足慮,但是南方最爲勢大的劉備應該加緊防範。

曹丕看向司馬懿,他問司馬懿道:“仲達有何建議?”

在曹丕的詢問之下,司馬懿答道:“今受禪事宜已經完成,而陛下不日又將遷都洛陽,當此時陛下應派鎮西將軍早日前往關中,都督雍、涼諸軍事。”

“劉備精銳大多居於蜀中,若其想要入寇,雍、涼乃是要緊之地。”

“且雍涼不穩,則關中不安。關中不安,則洛陽有危。

當此時,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軍事一事刻不容緩。”

聽完司馬懿的建言後,曹丕深以爲然。

本來他將曹真留在身邊,本來就是權宜之計。

現在受禪儀式已經順利完成,內憂得到解除,接下來他是要好好考慮外患了。

只是曹真目前不僅是鎮西將軍,還兼任着中領軍一職,若是曹真要去雍涼赴任,那麼這中領軍得有人接任。

但片刻之後,曹丕就想出了擔任中領軍的人選。

曹丕看向大殿之中的朱鑠,對其言道:“在子丹前往雍涼後,便由卿接任中領軍一職。”

當曹丕的這個任命說出口後,陳羣、吳質、司馬懿三人齊齊一驚。

就是朱鑠自己臉上亦浮現巨大的喜悅之色。

朱鑠乃是沛國人,建安後期入爲曹丕僚屬,成爲曹丕的重要智囊之一。

只是雖然朱鑠智謀不凡,但他爲人性急,所以在同僚間的口碑並不好。

性急的朱鑠趕忙向曹丕下拜領謝,就怕曹丕反悔似的。

爲何朱鑠會如此驚喜,以及司馬懿三人聽到朱鑠擔任中領軍一職會如此驚訝呢?

乃是因爲中領軍一職的特殊性。

中領軍一職乃是曹操首創。

曹操爲丞相時,於建安十二年在其丞相府中設置中領軍,由親信將領史渙擔任,以統率親兵衛士和禁軍。

後曹操又置中護軍一職,由韓浩擔任,與中領軍共典禁衛之事。

中領軍如同高級將軍,可以開府,下設長史、司馬。

隨着時間的變遷,中領軍的職權越來越重,有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的權力。

到了現在,中領軍已經發展成爲有直屬營兵,負責統領中護軍、五校尉以及武衛、中壘、驍騎、中堅、遊擊等禁軍的最高統帥。

例如虎豹騎就歸於中領軍統轄。

在中領軍職權不斷增長的同時,曹操對此感到憂慮,所以後來中領軍一職多以宗室親信擔任。

但如今這麼重要的一個職務,曹丕竟然選擇交予朱鑠擔任。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丕打破了中領軍一職多爲宗親擔任的潛規則,將這個職務交給了士族出身的朱鑠擔任!

這種政治信號,真耐人尋味。

曹丕不可能不知道中領軍一職的重要性,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曹操多讓宗室擔任中領軍的良苦用心。

但是在曹丕看來,朱鑠乃是他的心腹,對他的忠心自不用說。

況且若是一味偏心宗室,不對士族釋放出良好的政治信號,是不利於穩定他的統治的,所以他才做出了這副安排。

看着朱鑠激動的下拜謝恩,曹丕的臉上浮現笑容:“朕對卿信任有加,卿需勉力自身,不要讓朕失望。”

面對着曹丕的告誡,朱鑠當然忙不迭的答應。

曹丕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矛盾,有時候很大度,有時候很小氣。

但他有個顯著的性格特徵,那就是隻要有人曾經幫助過他,那麼他一定會不遺餘力的相信他,重用他。

例如賈詡,賈詡當年曾幫助過曹丕奪嫡。

所以曹丕在繼承魏王之位後,便當即任命賈詡爲太尉,成爲三公之一。

要知道擔任三公最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名聲不能有污點。

但賈詡別說名聲是否有污點,因爲當年他的那個獻策,他在天下間的名聲根本就是臭的。

賈詡的名聲甚至比“肉脯”大臣程昱還臭,但哪怕如此,曹丕還是力排衆議,將他硬生生扶上三公之位。

所以今日曹丕有打破潛規則提拔朱鑠擔任中領軍的舉動,也就不足爲怪了。

但曹丕恐怕沒想到的是,正是他今日的一個舉動,造成了一個將來很不好的影響。

中領軍與中護軍乃是曹魏中軍的統領者,而曹魏中軍乃是曹魏大軍中最精銳的部分,更是拱衛中央的禁軍。

今日曹丕打破非宗室不能擔任中領軍的潛規則,無疑會給後繼之君樹立一個榜樣。

歷史上司馬懿能在失去所有軍權的情況下,一舉反擊控制洛陽,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在於,當時的中領軍與中護軍多年由士族擔任.

例如蔣濟與司馬師。

歷史上將曹魏打入萬劫不復地步的,正是當初曹操一手創建出來拱衛曹魏的中軍。

這種結果,真是充滿了諷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曹操臨死前的那句告誡,曹丕應該是忘記了。

在曹丕任命朱鑠爲中領軍後,在大殿中的吳質突然提醒曹丕道:“西北軍務要緊,然陛下不可疏忽荊州軍務。”

吳質字季重,定陶人,乃是當世著名的文學家。

當年曹操爲發展力量,在鄄城招賢納士,吳質應召而至。

因其才學通博,受到曹丕的賞識,成爲曹丕的摯友。

在當年的“太子四友”中,論關係吳質是與曹丕最親密的。

而論幫助曹丕出謀劃策奪得太子之位,吳質亦是出力最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曹丕對吳質的信任程度,是高於其他三友的。

聽到吳質的這番提醒,曹丕的臉上浮現凝重之色。

雍涼之地大多是平原地帶,而劉備大軍中騎軍並不多。

縱算劉備大軍大舉北伐雍涼,佔據着地利優勢加上曹真的武略,曹丕其實並沒有太多擔心。

但是荊州一代多山林、河流,正利於劉備大軍發揮步軍、水軍的長處。

最重要的是,荊州一帶有曹丕忌憚的兩個人:

一個是駐守襄陽的關羽,一個是駐守西城的糜暘。

這對翁婿皆是當世名將,來日若是劉備大舉北伐之時,這對翁婿是不可能沒有動作的。

糜暘與關羽的合力,那種威懾力令曹丕想想便無法安寢。

曹丕看向吳質,對其問道:“季重有何對策?”

見曹丕問自己,吳質的心中浮現笑意。

相比於劉禪的“太子四友”得親密無間不同,曹丕的四友其實內部並不團結。

就例如吳質就與陳羣和朱鑠不對付。

吳質之所以突然會向曹丕提醒荊州防務,除了他的確擔心糜暘與關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不想看朱鑠太過得意。

中領軍朱鑠做得,他自然也做得。

吳質向曹丕一拜後答道:“車騎將軍乃經世名將,但他一人董督益、荊、揚三州軍事,難免力有不逮。”

“陛下不如派遣伯仁領軍前去協助車騎將軍駐守荊州,這樣縱使來日糜暘與關羽合力入寇,南方軍事有車騎將軍與伯仁在,亦可保證無憂。”

吳質口中的伯仁,指的乃是夏侯尚,夏侯尚與曹丕的關係十分親密。

曹丕繼承王位之後,便當即封夏侯尚爲平陵亭侯,拜散騎常侍。

當吳質建議曹丕派遣夏侯尚前去南方協助曹仁之後,曹丕的臉上立馬浮現思索之色。

今年初曹操回到鄴城後,曾向他提及過他與劉備會面一事。

據曹操所言,當初他與劉備二人皆是攜帶兩位子侄會面。

劉備一方帶的便是糜暘與關平,而曹操攜帶的是曹真與夏侯尚。

在曹操向他提及此事後,曾鄭重告誡過他,務必要小心糜暘。

並且向他提醒,曹真與夏侯尚都有軍略,好好培養之下可以大用。

曹操的提醒曹丕現在還歷歷在目。

現在吳質又提醒他,要小心糜暘與關羽的合力,曹丕不由得重視起來。

正如吳質所說,若是將來糜暘與關羽合力攻打南陽,那麼曹仁一個人是會分身乏術。

在這樣的情況下,派另一員大將去協助曹仁,便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來看,夏侯尚的確是很適合的人選。

於是曹丕便對着吳質言道:“善!”

不久後夏侯尚收到了曹丕的詔令,曹丕任命他爲徵南將軍,封平陵鄉侯,領荊州刺史,協助曹仁一同駐守南陽。

在得到曹丕的這個詔令後,夏侯尚對天子使者拜謝的同時,他的心中開始浮現野望。

世人都知糜暘善戰,然不知我伯仁之名也。

但現在,機會來了!

(本章完)

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4章 父子對質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章 先斬後奏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出獄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章 當爲班超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63章 空城計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9章 糜暘到了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1章 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