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

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

馮習因爲擔心漢中安危,所以請求糜暘撤軍。

當馮習出來進言之後,其他將領亦紛紛附議馮習。

漢中作爲與荊州有着同等地位的戰略要地,它的安危幾乎牽絆着劉備勢力中每個人的心。

甚至可以說如果劉備知道曹真有意圖對漢中不利後,爲了漢中的安危,劉備肯定也是會下令糜暘撤軍的。

馮習等諸將以爲糜暘有着進一步的進攻計劃,所以才着急的出來對糜暘進言。

而作爲知曉糜暘真正目的的鄧艾,卻絲毫不擔心糜暘不會撤軍。

就算沒有曹真的圍魏救趙之舉,糜暘在不久後也會撤軍的。

現在已經是九月,這個月既是漢中與漢興兩郡中農作物的收穫時期,又是小麥的種植時期。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大軍是沒辦法長期在外作戰的。

劉備麾下的大軍,大多都不是完全脫產的士卒,在農忙時期,漢軍亦是要下地幹農活的。

況且一地農忙的時候,是當地防禦最爲鬆懈的時候。

就算漢軍士卒不下地幹活,他們也要承擔起守衛地方的責任。

面對着諸將的請求撤軍之舉,糜暘並沒有遲疑,他對着馮習說道:

“還請休元爲我寫一封回報,就說我已知曉此事,不出半月大軍定回。”

在聽到糜暘這麼說後,諸將的臉上紛紛流露喜色。

他們最怕的是糜暘在連番大勝後,還想着繼續擴大戰果,現在糜暘能顧忌漢中的安危及時撤軍,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只是糜暘雖然已經下定決心撤軍,但是怎麼撤軍卻必須拿出一個章程。

不能不撤,卻也不能全撤。

糜暘主要下達了兩個命令。

糜暘的第一個命令是,讓馮習、鄧艾、張嶷諸將加緊修繕武當城的城防。

在得到糜暘的命令之後,馮習等諸將立馬出身領命。

他們知道糜暘有此舉,是爲了防備來日到來的曹丕大軍。

然後糜暘看向張南、張苞、關興諸將對着他們言道:“你們率本部兵馬,擇日啓程迅速返回漢中。”

在目前的編制中,張南諸將麾下的大軍有着將近一萬大軍。

只要這一萬大軍快速趕回漢中郡中,那麼就算曹真此刻率領大軍從長安出發,漢中郡的防務也能得到大大的增強。

畢竟漢中的地形易守難攻。

而有着城池爲依託,再加上牢牢控制着漢水的制水權,糜暘就算如今只有不到兩萬的漢軍,武當也不會有危險的。

在糜暘下達完兩個命令之後,馮習及張南諸將快速的退出縣府大堂,去履行起各自的任務了。

不久之後,縣府大堂中的諸將皆已退去。

這時糜暘看向丁封,讓他前去將延平給喚來。

延平在回到府中後,因爲今日的事讓他耗費心神巨大,所以他馬上便躺下睡着了。

但是他還沒睡一會兒,就在妻子的推搡下從夢中驚醒。

延平在得知糜暘有所召喚之後,他一骨碌從牀榻上起身,然後隨意披上一件衣服,就跟着丁封來到了縣府大堂中。

在見到延平到來後,糜暘面帶笑意的對延平說出一句話。

“還請延卿召集城中民衆,爲我搬運十萬石粟米到船隻上。”

糜暘之所以會召喚延平,懷抱的目的與滿寵的差不多。

撤軍是撤軍,但是城中的糧草,得先搬運回西城中一部分。

但是要想十萬石的糧草快速運到漢水的船隻上,所耗費的人力是不少的。

而曹丕的援軍隨時可能出現在武當城外,在這種時候,糜暘不能將兩萬漢軍用作搬運糧草。

所以糜暘就想着讓延平鼓動城中的各大豪族,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幫他召集城中的民衆爲他搬運糧草。

武當城中有着數萬民衆,只要能動員起來一部分,那麼搬運糧草的進度勢必會大大增加。

當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延平的思緒一下子陷入宕機中。

延平的腦海中產生了一個懷疑。

糜暘剛剛拿下武當城,結果馬上就要搬運走城中的糧草,雖然他不是全部要搬走,但這時的延平是很敏感的。

糜暘的這個舉動,讓延平以爲他要率領大軍離開武當城。

但是糜暘要是走了,那自己怎麼辦呢?

本來延平的臉上充滿了諂笑,但是現在他的臉上滿布着驚疑之色。

爲了幫助糜暘拿下武當,延平可是幹出襲擊滿寵這種事。

一旦糜暘大軍撤離武當,而武當被魏軍重新拿下。

那麼他延平還能有活路?

魏帝是一定會將他生吞活剝的,而且還會夷滅他的三族以示懲戒。

誤會了糜暘意思的延平,當即在糜暘面前哭着跪倒在地。

痛哭的延平對着糜暘言道:“武當百姓心慕大漢天兵已久,將軍怎麼能棄我等不顧。”

延平突然的下跪痛哭,令糜暘有些詫異。

但隨後他就明白了,延平誤會了他的意思。

他不禁感到有些無奈。

他讓丁奉扶起延平,然後說道:

“漢興百廢待興,急需糧食安定人心,故而需要將武當城中的粟米運往西城。

而我會繼續率領大軍坐鎮武當,卿何懼之有。”

見糜暘不是要拋棄他不顧,延平心中的一顆大石頭瞬間落下。

他臉上的驚疑之色慢慢消失。

糜暘見自己的一個請求,竟然就讓延平有所誤會,他方纔發覺現在武當城中的豪族,可能都如延平一般是驚弓之鳥。

在心中有這個猜測之後,糜暘又對着延平言道:“秋月已至,農忙將近,我將會調撥一萬大軍返回西城,故而我軍中人手有所不足,還望卿多多協助。”

聽到糜暘這麼說,延平的臉上浮現從容之色。

別的事延平不敢保證,但以他的影響力鼓動城中民衆爲糜暘搬運粟米一事,那對他來說再簡單不過了。

早已經沒有退路的延平,對於糜暘的這個要求,他很樂意傾力相助。

只要糜暘能留在武當城中,就算來日魏帝親率大軍來臨,延平也覺得心安的很。

糜暘之所以要告訴延平接下來部分漢軍會撤軍這事,乃是因爲一旦張南的一萬大軍開始開拔,那麼身爲地頭蛇的延平,肯定會第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

若是他不先提前告知延平“真相”,那麼要是延平在敏感的心理下進行胡亂猜測,從而在武當城中引發了什麼流言導致人心不穩,那就不利於他接下來對武當的統治了。

糜暘雖然打算撤軍,但好不容易拿下武當的他,是不會將武當放棄的。

武當城是南陽郡抵擋漢軍的橋頭堡,自然也可以作爲將來糜暘進軍南陽郡的據點。

這樣的兵家要地,糜暘沒有放棄的理由。

正因爲這樣的原因,所以安撫好當地豪族很重要。

在安撫延平過後,糜暘對着延平問道:“卿需要多少時日,才能將糧倉中的十萬石粟米運到船上?”

面對着糜暘的詢問,延平臉上流露自信的笑容道:“將軍請在縣府中安坐,不出三日,平一定將十萬石粟米盡數搬運至將軍的戰船上。”

在說完這句話,延平恭敬地對着糜暘一拜,然後便趕緊離開大堂召集其他豪族族長去了。

糜暘吩咐的事,他一定要辦的漂漂亮亮的。

看着延平離去的身影,糜暘臉上有着笑意浮現。

地方豪族是一把雙刃劍,有時候只要運用的好了,他們所發揮的作用也會非常大。

漢延康元年九月,成都的漢中王王宮之中。

劉備正在處理着一封奏表。

這封是牂牁郡太守廖立上奏的,一封報告祥瑞的奏表。

在之前知道曹丕篡漢自立及天子劉協可能遇害的消息之後,成都中一直都有着大臣在勸進劉備。

成都作爲劉備勢力中的政治中心,當羣臣勸進的風聲從成都中傳播出去後,在益州各地漸漸就有着許多,發現祥瑞的奏表傳到劉備的案上。

而在這封廖立的奏表中,他言及最近在牂牁郡中出現一隻白鹿於水邊飲水,引得郡民紛紛觀看。

古代祥瑞種類繁多,大體分爲五種,即五個等級。

古稱“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級的瑞兆。

另外還分爲大瑞、上瑞、中瑞、下瑞四個等級。

而白鹿就是處於上瑞這個等級中。

再加上鹿這種動物有時代表着天下間至高的權力,所以每當有臣子勸進之時,總喜歡將出現白鹿當做一種勸進的手段。

而對於這些奏報所言及的祥瑞是否確有此事,劉備心知肚明。

只是世事如此,劉備縱然知曉真相,但他也不會對此事有所厭惡。

不過他對這種事,也喜歡不起來。

當看完廖立的奏表後,劉備臉色沉默的將手中書簡合上,然後放置到一旁。

但是不久後劉備又打開了廖立的這封奏表。

劉備有這種舉動不是因爲他要回復廖立,他只是因爲這封奏表所言及的白鹿祥瑞想起了一個人。

劉備伸出手摸向他的腰間,那裡除了一封血詔外,還有着一封他最看重的年輕才俊的奏表。

當觸摸到那封奏表之時,劉備的眼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將近半個月過去了,爲何漢興郡還無消息傳來?

按照漢興郡與成都的距離,子晟那場大戰的結果,就在這幾日就應該有消息傳來纔是。

雖然劉備知道糜暘的謀劃,並且爲了支持糜暘的舉動,還臨時給了糜暘極大的權力。

但是爲了保證糜暘的計劃成功,所以在之前劉備只將此事告知了諸葛亮。

其他的大臣他一個都沒有說,包括糜竺與糜芳。

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

現今成都中有着許多心向北方的益州大臣,一旦糜暘的謀劃有一絲泄露出去,那麼糜暘的心血都將前功盡棄。

爲了防止糜暘的謀劃泄露,劉備除了秘密下達過一道王詔之外,便再未向漢興郡中派遣過任何使者。

所以說,劉備現在對漢興郡的情況並不知曉。

劉備看向廖立奏表上的白鹿那兩個字,他有些擔憂的站起身來。

劉備的擔憂不是因爲他不信任糜暘,相反的他之前的種種舉動都體現着他對糜暘的巨大信任。

劉備之所以會擔憂,一個是因爲前線遲遲未傳來消息,他不知道情況。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糜暘不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子侄。

擔憂出自於長輩對晚輩的關心。

在一般的情況下,劉備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

所以哪怕他這時心中有着擔憂,但他的臉上卻表現出一副如常的樣子。

這讓大殿中劉備的侍臣有些摸不着頭腦。

他們不知道爲何劉備就突然站起身,負手踱步起來。

就在劉備以爲今日又是收不到消息的一日之後,劉備的侍郎董允手中捧着一份木盒,急匆匆地在朝着大殿走來。

董允的急切神態,不是因爲他收到了什麼壞消息,而是因爲他難掩心中的激動。

他的臉上洋溢着怎麼也掩飾不住的亢奮情緒。

董允在成都中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一副不苟言笑,穩重得體的樣子。

所以在以往,他的臉上是很難出現這樣的情緒的。

在董允朝着劉備大殿上走去的一路上,路上的大臣紛紛用詫異的目光看向他。

今日這位董侍郎是收到什麼樣的好消息了,竟然會如此喜形於色?

難不成是成都城外,出現麒麟這種難得一見的祥瑞了?

董允不理會旁人異樣的眼光,他現在只想快點將手中的木盒及一封戰報報送給劉備。

在焦急的情緒下,董允很快來到了大殿門口。

身爲劉備貼身近臣的他,可以不經傳召就進入大殿中。

當董允的身形出現在大殿中後,他快步來到劉備身前的臺階之下,然後他對着劉備一拜後大聲言道:

“殿下,糜漢興大敗曹仁!”

本來還在踱步的劉備聽到董允這聲激動的高喊後,他立馬轉頭看向董允。

這時劉備眼神中暗藏着的擔憂之色,在董允的這句話下已經完全消失不見。

一種叫做喜悅的神情,開始浮現在劉備的臉上。

終於等到一直心心念唸的消息,情感豐富的劉備難以控制住心中的情緒。

但是現在畢竟是當王的人了,劉備壓住內心的激動,然後坐到了王座之上。

但他的目光一直注視在董允手中的那個木盒上,因爲在那木盒之上擺放着着一封戰報。

看着那封戰報,劉備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之色。

糜暘的戰報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而這封戰報,纔是他一直所期待的祥瑞!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章 當爲班超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8章 關羽之憂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5章 于禁跪伏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3章 誰敢殺我?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0章 三駁潘濬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7章 懾服徐詳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4章 屠殺?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