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

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

胡修曹休是認識的,並且還算是熟人。

因爲胡修原先是屬於譙沛地帶的一位名士。

譙沛是曹操發家的地帶,所以凡是出身譙沛的官員都會天然得到曹操的親近。

當年胡修被曹操委任爲荊州刺史之時,司馬懿曾向曹操進諫胡修爲人粗暴,不可居邊。

但是因爲胡修的出身,所以曹操選擇對司馬懿的進諫視而不見。

曹休雖然在曹操的影響下,對一衆士族並無多大好感,但瞭解胡修爲人的曹休知道,司馬懿對胡修的評價是對的。

正因爲了解胡修的性格,所以曹休纔會特意讓許褚按兵不動。

他不是如曹泰一般的沒有作戰經驗的曹氏宗親,能被曹操看重當做大力培養對象的他,論指揮作戰的能力當然不同於常人。

當胡修領着兩千輕騎軍朝他衝來的那一刻,曹休已然敏銳的抓住了一個戰機。

果然在曹休特地讓許褚按兵不動,及表面上並未做出任何防備的情況下,性格粗暴的胡修眼神中瞬間閃現喜色。

當年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胡修與南鄉太守傅方以爲魏軍大勢已去,便領着兩千荊州的輕騎軍投降。

在東漢末年時,刺史與太守都算的上高官。

而胡修與傅方的投降,在當年亦引發了中原一場不小的政治地震。

因爲這種功勞,加上那兩千輕騎軍大多是胡修的舊部,所以在胡修投降關羽後,關羽便仍令他掌控這兩千輕騎軍。

而在胡修投降關羽之後,身爲降將的胡修一直想率領着他手中的兩千輕騎軍建立戰功,好讓他在大漢中獲得進身之階。

可以說胡修等今日的機會已然許久了。

立功心切、性格粗暴的胡修,見曹休並未對他所率領的兩千輕騎軍的到來做出什麼防備,於是乎他就加急催促着身後的兩千輕騎軍繼續上前。

本來輕騎軍應該是以遠程襲擾爲主,但這時的胡修已然被他眼前的“大好局勢”所矇蔽了心智。

這在大戰中無疑是大忌。

胡修率領着身後的兩千輕騎軍放棄了遠處襲擾魏軍的打算,他不斷率領着兩千輕騎軍逼近曹休的步軍方陣。

胡修一方在不斷逼近,而曹休所率領的兩萬魏軍亦在一直前行。

於是乎不久後胡修率領的兩千輕騎軍的先鋒,已然逼近魏軍步軍方陣的前方。

雖然輕騎軍無法如具裝騎軍那般硬衝步軍方陣,但是放箭襲擾若是距離近的情況下那得到的效果無疑會更強。

就在胡修下令已然十分逼近魏軍方陣的輕騎軍放箭的時候,曹休採取了與張飛截然相反的處置方式。

對着戰場局勢有非常人般敏銳嗅覺的曹休,他馬上對身後的兩萬步軍方陣下達了一個指令。

這個指令在步軍相應的指揮體系中,有個專業的術語——突進。

突進指的是本來在按正常速度行軍的步軍,突然整體大大加快速度。

每位步軍以自身的速度帶動整個方陣的突然前進,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雖然突進是指揮步軍過程中有可能會用到的一個手段,但是在往常,卻沒有多少將領能讓麾下的士卒做出這種動作。

因爲要想步軍方陣做出突進的舉動,除了指揮的將領要有着很敏銳的對時局的判斷之外,還需要他所率領的士卒乃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突進本就是打快原本行進節奏而做出的一種冒險之舉,而這對步軍嚴密的陣型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考驗。

只是具體到目前的兩萬魏軍方陣來說,他們的主將曹休自然不是庸碌之輩,而這兩萬魏軍本身就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他們的前身是曹操南征北戰,掃蕩羣雄的中原雄兵。

很多人都記得曹魏的騎軍之利,但曹魏的騎軍再如何鋒利,只能在一些固定的情況下使用。

唯有驍勇的步軍,纔是曹操起家的根本,亦是當初曹操能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非如此,他們也不可能被張遼派來作爲七萬大軍的前部。

所以當曹休的指令通過揮舞令旗的方式快速傳達至兩萬魏軍中時,這兩萬魏軍並沒有讓曹休失望。

在收到曹休的指令之後,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猶如做出肌肉記憶一般,朝着前方大步突進。

對於其他士卒而言頗爲艱難的一個舉動,對他們來說在以往卻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而這兩萬魏軍的前沿,正是一排排手持長槍的搴旗之士。

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爲一徒,號爲搴旗之士。

當數千魏軍的搴旗之士突然手舉長槍朝前突進後,莫說胡修沒有料到這一點,就是已經逼近魏軍方陣前的那上千騎軍亦沒有料到這一點。

儘管奔跑在最前的胡修輕騎軍,已然看到了魏軍的動作。

但是他們胯下的馬兒在高速奔跑,這時他們縱算有想撤退,卻也是來不及了。

於是乎就在那胡修這一方猝不及防之間,魏軍方陣之前的數千支長槍的槍尖,已然將不少胡修的輕騎軍刺下馬來。

而當這一幕發生後,隨着己方士卒哀嚎聲的響起,胡修麾下現在不足兩千的輕騎軍軍心開始動搖起來。

本來胡修想的是讓麾下的輕騎軍離得近點再放箭,但卻沒想到他本以爲的魏軍沒反應,只是曹休的誘敵之計而已。

胡修再如何粗暴,這時也意識到他麾下騎軍的軍心已經動搖。

看着那越來越逼近綿綿不絕的魏軍方陣,在一時的受挫後胡修心中已然起了退意。

所以胡修馬上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只是剛纔發起進攻的隨意,卻造就了現在胡修輕騎軍撤退的艱難。

在胡修撤退的命令下達之後,許多輕騎軍看着在後舉着長槍快速逼近的魏軍,心中已然產生懼意。

於是他們在撤退之中,陣型開始變得雜亂了起來。

更糟糕的是,他們從漢軍軍陣中而出,那麼撤退自然亦是跑回到漢軍軍陣中。

可是這時他們後方不遠的漢軍軍陣亦在朝前進發着。

看到上千胡修的輕騎軍開始慌不擇路的往回跑,曹休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

曹休馬上命令許褚率領着三千輕騎軍再度出擊。

而這次曹休命令許褚再度出擊,爲的就是在後驅趕着前方的胡修輕騎軍。

只要讓他們無法保持住陣型,胡亂衝入漢軍陣型中的話,那麼漢軍陣型也一定會被衝亂。

到那時候,魏軍擊敗漢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類似的戰例在歷史上發生很多次。

就如歷史上徐晃能擊退關羽解樊城之圍,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如此。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爲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曹休正此屬也。

只是歷史上的關羽幾乎算是孤軍作戰,但現在他的好弟弟張飛可就在大軍中呀。

在曹休的指揮下,許褚率領着三千輕騎軍很快地從側翼集結,然後一路追擊在胡修所率的潰敗的輕騎軍之後。

在許褚率領輕騎軍的追擊之下,那正在逃回己方軍陣的胡修輕騎軍陣型變得愈發雜亂。

這時漢軍軍陣在張飛率領下,已然到了不遠處。

而目前兩方前軍戰場中發生的這一幕,正被兩軍的一應高級將領所察覺到。

相比於魏軍這方的喜形於色,漢軍這一方的將領大多臉帶慌亂。

曹休想要做的是什麼,他們都知道。

只是在漢軍之中,有兩人臉上並無驚慌之色,那便是關羽與糜暘。

關羽與糜暘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原因很簡單,那便是他們信任張飛。

真實的張飛,可不是演義中那個魯莽無智,甚至在後世的三國遊戲中智力不過10的莽將。

他既是萬人敵,亦是能穩定一方的方面大將。

張飛並沒有讓關羽與糜暘失望,他身爲漢軍前軍的主將,當他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後,他臉上並沒有浮現慌亂之色。

跟隨劉備的這數十年以來,比這更加驚險的場景張飛都不知道見識過多少次了。

現在的場景對他來說,絲毫不能擾亂他的心。

或者說,這樣的場景纔是真正的戰場對決。

瞬息萬變,沒有人可以完美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只是他也知道不能任由敵軍擾亂己方的陣型。

這時隨着許褚騎軍與胡修騎軍的不斷逼近,他身後的漢軍軍陣開始慢慢產生騷動。

兩萬漢軍都將目光注視在張飛那偉岸的背後,他們的目光中有着期待。

這兩萬漢軍都是老兵,他們當然也知道若任由敵軍擾亂己方的陣型,那他們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他們都期待他們的車騎將軍,能爲他們挽救現在的局面。

張飛並沒有讓他們失望。

在胡修的騎軍即將要衝擊己方的大軍陣型時,張飛快速駕駛着胯下的黑馬一躍而出。

這時張飛已然將手中的長槍,換爲殺傷力更強的長刀。

張飛在駕馬從漢軍軍陣中出來後,他連續持刀揮砍了胡修的幾名輕騎軍。

在張飛毫不留情的血腥震懾下,胡修的輕騎軍終於從慌亂中清醒過來。

隨後張飛命令胡修的輕騎軍,快速向兩翼散開。

張飛指揮時,是用着他手中那柄帶血的長刀。

在加上他此刻怒目圓睜的樣子,頓時嚇得胡修的上千輕騎軍快速朝兩翼撤去。

而在絕大部分胡修的輕騎軍剛剛撤開之後,緊緊追隨在他們身後的許褚的輕騎軍,就出現在張飛的身前數步之處。

在這麼近的距離中,漢軍的弓箭已然起不了作用。

而這時漢軍的軍心尚未穩定,若這時那三千魏軍的輕騎軍開始朝着漢軍軍陣放箭襲擾,那麼漢軍的軍陣依然會被擾亂。

只是張飛既然站出來了,就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看着身前的三千魏軍騎軍,張飛臉上浮現一絲殘忍的笑意。

張飛手執長刀,立於漢軍陣前,他口中開始發出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奮擊聲:

“燕人張益德在此,可自來送死也。”

此刻的張飛鬚髮皆張,長纓飛舞,像極了那天上降臨的神將。

而張飛的奮擊聲猶如山中猛虎的吼叫聲,充滿着力量與威懾力。

當張飛的奮擊聲傳入他身前魏軍輕騎的耳中時,直引得魏軍輕騎的耳中傳來一陣劇痛。

在發出奮擊聲後,張飛毫不猶疑的駕馬衝入三千魏軍輕騎軍的先鋒之中。

看着身前的敵人,張飛揮舞起手中的長刀朝前狠狠劈去。

一道冷冽的寒光閃過,一名魏軍騎軍的身軀被一刀兩斷。

關於張飛的勇武,在正史中沒有太詳細的記載。

後世的人因爲缺乏史料,所以只能從史書中的隻言片語中旁敲側擊。

但正因爲缺乏記載,所以後世人許多人以爲張飛的武力被誇大。

甚至許多人以爲張飛只是一般的武將,數人敵而已。

只是後世人不知道的是,與張飛同時代的人對張飛的勇武有多忌憚。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衆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爲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爲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爲人用者。”

甚至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後的亂世中,亦有許多猛將將關羽、張飛奉爲偶像,窮極一生只爲追上關張二人的勇武。

那能得到古代衆多英豪認可的張飛的勇武,到底有多麼過分呢?

史書中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今日的大戰卻會完整呈現,什麼叫做古代的萬人敵!

當張飛一人衝入敵軍的騎軍中時,不過一會,他已然用刀殺死十數人。

沒有傷者,只有死者。

不是沒有騎軍不想上前來阻止張飛,只是每當有騎軍圍上來時,張飛手中的大刀就會無情的揮舞而去。

越來越多的寒光在魏軍的騎軍中閃起,愈來愈多的魏軍騎軍落下馬。

後來張飛可能是覺得這樣殺敵不夠解氣,於是乎他不再留手。

使出全力的張飛,猶如天外的神將般駕駛着戰馬在魏軍的騎軍中左突右進。

甚至這時的張飛,連魏軍騎軍胯下的戰馬也不放過。

無數血霧在張飛的身前升騰而起。

擋車騎者,人馬俱裂!

而隨着張飛的不斷奮擊,他身前已然漸漸出現一片不小的空地。

空地上盡是殘肢斷臂。

太殘忍了。

12點前還有1章。

(本章完)

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41章 第三條路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4章 父子對質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8章 關羽之憂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63章 空城計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