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

上元節的夜晚,明亮的圓月高掛。

雍闓擡頭看了看頭上的明月,他心中不禁暗罵了幾聲。

千算萬算,倒是沒算到今夜的月光明亮這一遭。

既然是夜襲,講究的就是一個隱蔽性與突然性。

而明亮的月亮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己方大軍的隱蔽性與突然性。

只不過想起白天得到的情報,雍闓心中倒也沒有太過擔憂。

世人多有夜盲症,這一點在漢人的普通士卒中猶爲明顯。

雍闓雖然不知道夜盲症是因爲什麼而引起,但在南中生活多年的雍闓卻知道,夜盲症在彝人中並不明顯。

這與彝人的生活習性分不開。

從整體上的生活來說,彝人肯定過的沒有以農耕爲基礎生活方式的漢人來得好。

可因爲與漢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彝人是會餓肚子,但從小到大肉類倒是沒少吃。

這一點不同讓彝人,或者說當世的異族,都不容易有夜盲症。

若非有着這點依仗,雍闓也不會想着襲營。

在雍闓觀察天色的時候,站在他一旁的孟獲正在激勵着身後的兒郎。

既然是夜襲,那帶來的兵馬勢必不會太多,今夜雍闓與孟獲帶來了三千人馬。

當然哪怕雍闓再如何託大,他也不會想着憑三千人馬就順利拿下漢軍大營。

在雍闓的設想之中,等一會時機成熟之時,孟獲便帶領着這三千人馬偷襲漢軍大營。

等他們的三千人馬在漢軍大營中引起足夠的慌亂時,他便會帶領着後方的大部隊一舉擊潰漢軍大營中的敵人。

而爲了保證夜襲的成功性,雍闓並未讓孟獲率領他的三千兒郎離漢軍大營太過靠近。

目前三千彝軍都聚集在漢軍大營數裡外的一處密林之中。

漆黑的天色及茂密的林木,成了這三千彝軍最有效的隱匿手段。

雍闓相信,縱使諸葛亮再如何善戰,他也絕不會料到就在己方大營的數裡之外,竟有着一支時刻準備對他發起進攻的精銳。

除非他能未卜先知。

就在心中不斷盤算一會夜襲事宜的時候,雍闓之前派出的斥候回到密林中,向雍闓稟報了一個消息:

“不久前敵軍大營中歡聲陣陣,現已漸漸停歇。”

聽到這個情報的雍闓下意識握緊了手中的鋼刀。

想來漢軍大營中的上元節慶祝活動已經停歇,現在正是漢軍開始休息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不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嗎?

想到此雍闓尋到孟獲,對着他言道:“孟王,時機已到!”

要想保證夜襲的成功性,則必須要動用到大量彝軍。

雍闓麾下的士卒以漢軍爲主,所以今夜參與夜襲的士卒多是孟獲的嫡系。

這也是雍闓一定要得到孟獲協助的重要原因。

既然今夜夜襲的大部分都是孟獲的兒郎,那麼今夜的夜襲行動實際上的指揮者肯定是孟獲。

聽到雍闓說時機已到,孟獲的臉上浮現凝重之色。

他並不十分贊成今夜的夜襲,但事已至此,縱使心中有着不同看法,孟獲也已經沒有退路。

孟獲對着雍闓點點頭,然後他用一種特殊而詭異的手勢開始指揮起自己的部衆。

在孟獲詭異手勢的指揮下,三千彝軍的精神皆齊齊一振。

隨後還不等雍闓反應過來,那三千彝軍就如夜間的鬼魅一般朝着數裡外的漢軍大營而去。

本來就算這三千彝軍夜間的視線並未受到影響,但幽暗的環境都會對軍隊的行進造成極大的困擾。

畢竟在夜襲時,軍隊沒辦法通過鼓聲來指揮。

可是對於三千彝軍來說,這一點阻礙影響卻並不大。

對於漢人軍隊來說,他們的地域構成往往十分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尋常漢軍之間連普通的交流都是個嚴重的問題,所以他們勢必要通過“日觀旗,夜聞鼓”的方式來指揮。

而孟獲率領的彝軍,在平時卻都是一起生活的族人。

他們有着相同的生活習俗,他們有着相同的語言暗號,他們甚至有着專屬於自己的手勢。

有着這種種特徵的彝軍,與當世的任何強軍相比,他們不需要嚴密的組織架構,就可以讓他們的主將指揮他們起來得心應手。

這點是當世異族優於任何漢朝軍隊的長處,也是他們能夠成爲一些特殊作戰部隊的基石。

見三千彝軍如鬼魅一般朝着漢軍大營悄然間行進,雍闓臉上浮現喜色,只是與孟獲不同的是,雍闓落在了三千彝軍的最後。

孟獲倒是沒有在意這一點,今夜的夜襲行動,按照雍闓的設想本就是他出智,自己出力。

三千彝軍的行進速度很快,沒有用多久他們就來到了漢軍大營的營門外。

而或許是上天都在幫助着三千彝軍,待他們到達漢軍大營外的營門之時,天上的明月被幾朵烏雲遮蓋住。

一下子天地間本就微弱的光亮,又損失了大半。

再加上漢軍或許是真如雍闓判斷的那般,今夜慶祝上元節的活動讓他們的戒心降到最低。

所以目前從孟獲的視線朝着漢軍大營看去,漢軍大營的營門外並未有多少值守士兵。

這一幕讓孟獲心中大定。

儘管漢軍大營外有着各樣的防禦工事,但沒有人防守的工事,是可以用形同虛設四個字來形容的。

孟獲並沒有耽誤時間,在見漢軍大營的防備如此懈怠後,他馬上指揮着三千彝軍朝着漢軍大營內殺去。

一時間漢軍大營的營門外,響起了陣陣如鬼嚎般的喊殺聲。

這突如其來的喊殺聲似乎嚇到了營門外那少的可憐的漢軍,他們在見到夜晚中突然出現數不清的敵人在朝他們殺來後,他們全都嚇得脫離崗位,朝着己方大營內跑去。

那幾位漢軍的反應落在孟獲眼中,更令他內心充滿了自信。

自信一生,豪氣頓來。

孟獲大笑着用彝語指揮着身後的族人,衝撞開攔在身前的拒馬。

等孟獲率領着三千彝軍衝到漢軍大營的營門前時,孟獲更是沒有半點猶豫,他與衝的最前的幾名愛將,用手中的大刀劈開了身前擋路的門閘。

在好幾位膀大腰圓的蠻將的劈砍之下,漢軍大營的門閘就猶如脆弱的豆腐一般向後倒在地上。

木質的門閘落地之時,發出了一陣陣響聲。

響聲在靜謐的夜晚,顯得格外響亮。

而當這一陣陣響聲開始朝着漢軍大營內部傳遞之時,孟獲及他率領的三千彝軍便衝入了漢軍大營中。

等孟獲衝入漢軍大營中之後,本來還在嗷嗷叫的他,馬上就察覺到一絲不對勁。

靜,太靜了!

也許大營中的漢軍剛剛歡度完中秋,現在大多都已經歇息。

但也不應該這麼靜纔是。

特別是他剛纔發出的聲響並不小,按道理來說漢軍大營現在不是應該發生騷動嗎?

讀過兵書的孟獲,是知曉“營嘯”這一事的,他方纔故意在漢軍大營中發出那麼大的聲響,爲的也正是引發這一喜聞樂見的事。

可是現在漢軍大營的反應,卻讓孟獲本能的開始狐疑起來。

他同意雍闓的夜襲之策,是認爲諸葛亮也會有大意的可能。

但他不認爲諸葛亮是聾子!

同樣的孟獲也不認爲自己是傻子。

於是在意識到不尋常之後,孟獲立馬拒絕了族人建議的放火燒營的策略,他的臉上浮現一些慌忙之色,然後用彝語高聲喊着身後的兒郎退出漢軍大營。

孟獲的反應不能說慢,只是漢軍大營豈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就在三千彝軍在孟獲的指揮下,慌亂的準備調轉方向之時,漢軍大營的深處響起陣陣鼓聲。

高昂的鼓聲在靜謐的夜晚,顯得格外攝人心絃。

而孟獲在聽到這陣陣鼓聲後,他臉上的慌忙逐漸變爲驚恐。

當日在僰道外,漢軍便是在這般鼓聲的鼓舞下,將他的萬餘彝軍擊潰的。

心中的驚恐讓孟獲更快的催促起身後的兒郎撤退,可就在這時漢軍大營中發生的劇變讓孟獲幾乎要嚇得魂飛魄散。

只見先是一些光亮在漢軍大營的深處亮起,然後那些光亮就像朝陽的光輝一般,以極快的速度將整座漢軍大營所包裹在其中。

沒用多久,整座漢軍大營便變得亮堂起來。

孟獲朝着那些光亮看去,發現將整座漢軍大營照亮的是數之不盡的火把以及燈籠。

上元節高掛五彩燈籠,一點毛病都沒有。

而隨着火光將整座漢軍大營照亮之後,原本隱藏在黑暗之中的漢軍也現身出來。

從四面八方響起的甲冑碰撞聲,大軍踏步聲頃刻間擊潰了孟獲及三千彝軍的心防。

隨後一隊隊嚴陣以待,手持利刃的漢軍在火光中奔跑,將孟獲及他的三千彝軍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四周發生的這一幕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而這一幕足以證明漢軍早有準備。

在看到這一幕後,孟獲早已經睚眥欲裂。

他四處搜尋着雍闓的身影,四周不斷跳躍的火光,讓孟獲的視線猶如在白晝時一般犀利。

可現在他哪裡還能尋找地到雍闓的身影。

就在孟獲四處搜索雍闓身影的時候,孟獲身前的漢軍軍陣自發地從兩側分開,然後由漢軍分開的通道中,一輛四輪車緩緩在一位童子的推運下出現在孟獲的眼中。

坐在四輪車上的人羽扇綸巾,氣度雍容,不是諸葛丞相還能是誰?

當諸葛亮出現在孟獲身前之後,看着已經陷入包圍中的孟獲,諸葛亮大笑着問道:

“孟王,不意你我這麼快重逢也。”

諸葛亮的聲音淳厚有力,順利地藉着風聲飄入孟獲的耳中。

而孟獲在聽到諸葛亮宛若問好般的的感慨之後,他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孟獲不是那麼容易認輸的人。

哪怕他現在陷在漢軍的包圍之中,但他覺得他離漢軍大營的營門並不遠,加之他還有三千驍勇的彝軍,未必沒有突圍出去的可能。

於是孟獲開始指揮着三千兒郎結陣。

今夜縱算身死,他也要堂堂正正地戰上一場。

孟獲的舉動被諸葛亮所捕捉到,他一眼就看出孟獲意欲何爲。

俗話說困獸纏鬥,猶爲可怖。

只不過諸葛亮卻絲毫不擔心孟獲臨死前的反撲。

在火光的照耀下,諸葛亮緩緩擡起了手中的令旗。

現在漢軍大營的照明猶如白晝一般,所以諸葛亮的舉動很快就被一衆漢軍注視到。

而後諸葛亮就在一衆漢軍的注視之下,輕輕揮舞了幾下手中的令旗,當諸葛亮的帥令傳出去後,包圍住孟獲的漢軍即刻變陣。

一隊隊的刀盾兵往後退卻,隨後一隊隊的長槍兵挺身上前,最令孟獲感到膽寒的是,漢軍大營的高樓上出現了肉眼無法分清人數的弓箭手。

數之不盡的弓箭手於高處將手中的長弓紛紛搭上利箭,然後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將手中的利箭紛紛對準了孟獲及他的三千彝軍。

陣陣微風吹過,當微風將長弓的木質香氣送到孟獲的鼻中時,孟獲好似聞到了死亡的味道。

他差點就跪下了。

見威懾的力量已然足夠,諸葛亮再次大笑着對孟獲問道:“孟王,今日鬥將,鬥兵乎?”

當諸葛亮的話語剛落,只見身着白袍的趙雲立即提槍來到三千彝軍陣前。

不止趙雲有所行動,就連四周高樓之上的數千漢軍弓箭手中,也發出一陣陣拉弓的響聲。

大漢丞相用最溫和的話,說出了最深的殺機。

而在這深沉的殺機威懾下,孟獲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長刀扔置一旁,然後徑直地朝着諸葛亮跪下。

困獸與砧板上的魚肉,還是有着本質上的差別的。

在見到孟獲棄械的舉動之後,諸葛亮笑着讓身後的士卒上前將孟獲綁縛起來。

好似他剛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般。

而隨着孟獲被漢軍綁縛上繩索,他身後的三千彝軍也漸漸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形勢不在,那便先投降,異族的老求生之道了。

一臉驚恐的雍闓,帶着幾位親隨正狂奔在密林之中。

他狂奔的方向正是邛都。

因爲與孟獲的分工不同,他剛纔並未隨孟獲第一時間衝入漢軍大營中,這倒讓雍闓無形中躲過一劫。

想起方纔在漢軍大營外看到那燈火通明的一幕,雍闓心中充滿着劫後餘生的慶幸。

可是一個沉重的心思不自覺地在雍闓心中浮現:他的盟友孟獲,完了。

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0章 夜襲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