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

在曹彰與張郃心心念念等着來自略陽的消息時,在漢軍大營中的糜暘,也抱着與他們一樣的想法。

只是與曹彰不同的是,曹彰關注來自略陽的消息是爲了自保,糜暘卻爲的是破敵。

隨着時日往六月慢慢逼近,西北的天氣也漸漸變得炎熱了起來。

剛剛取得一場勝利的糜暘,身穿一件清涼的單衣,看向下列的王洪,口中問出了與曹彰相似的疑問:

“略陽還未有消息傳回嗎?”

聽到糜暘的詢問後,王洪不敢怠慢。

他連忙起身對着糜暘一拜答道:“尚未。”

王洪的回答,讓糜暘有些不喜。

心情不喜之下,糜暘的聲音難免顯得生硬了些:

“再派出司聞吏去探。

無論伯約是成是敗,孤都要第一時間得到確切的消息。”

王洪乃是糜暘的舊時好友,加上他自統管司聞曹後,大部分時間都跟在糜暘的身邊,對糜暘日常的行爲語氣很是瞭解。

所以王洪很輕易地就從糜暘當下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自己的不滿。

意識到這一點的王洪心中不由得一驚。

儘管糜暘以往對部下大多是和煦的態度,可隨着糜暘功勳的不斷累積,他身上早就自然地帶着一股令常人難以抵擋的威勢。

王洪知道他能有今日的一切,靠的全是糜暘的一句話。

但同樣的,糜暘若想奪走他的一切,也只需要一句話而已。

心中警示的王洪連忙再對着糜暘一拜,口中承諾道:“不出三日,臣一定爲大將軍探得略陽消息。”

糜暘在聽到王洪的這句承諾後,他的臉色纔好了一些。

街亭距離略陽畢竟有些距離,加上消息往返耽誤的時間,王洪的三日之諾已經算的上很急切的了。

糜暘對着王洪輕輕應了一聲嗯。

見糜暘准許自己戴罪立功,王洪心中欣喜,他對糜暘告退後,便立即走出大帳外前去安排一切了。

看着王洪離開的身影,糜暘似是自言自語,他言語中帶着嘆息說道:“子狹,難以大用。”

當糜暘說出這句話,糜暘身後的丁封像是沒聽到這句話一般。

他依舊保持着依舊保持着眼觀鼻,鼻觀心的神態,像個木頭人。

不是丁封耳背,是他知道這句話,不是他應該回應的。

不過丁封雖懂得避嫌,但當下的大帳內不止有丁封在。

鄧艾也在。

鄧艾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與丁封不一樣的是,鄧艾立即對糜暘的這句話做出了迴應。

“司聞校尉的確難當大任,可大將軍也不用爲此煩惱,今大漢人才濟濟,大將軍可擇賢任之,又何必因此嘆息呢?”

說實話,鄧艾對王洪的辦事能力,也是抱有疑慮的。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由此可知情報對軍事的重要性。

正因爲這種重要性,糜暘纔會早早的設立司聞曹,來充當他的眼耳。

可惜隨着漢軍作戰範圍的不斷擴大,就算糜暘派了不少糜氏子弟協助王洪,但王洪還是很快暴露出他能力上的欠缺。

不提今日的這件事,前段時間糜暘詢問孟達的下落時,王洪不也是遲疑着答不上來嗎?

一次失誤算意外,可若是兩次失誤,那隻能說是失職。

而將來漢軍攻伐、鎮守的疆土會更加廣大,王洪能力不濟導致的失職,在將來很可能會引發大的隱患。

對於這一點,鄧艾覺得不能不防。

所以在聽到糜暘的話後,鄧艾纔會不假思索地附和糜暘的話。

附和之餘,鄧艾還寬慰了糜暘一番呢。

鄧艾覺得自己的本心是好的,他的行爲也是妥當的,但他沒有注視到,糜暘身後的丁封,這一刻正在瘋狂向他使眼色。

丁封想提醒鄧艾,這件事不是臣子可以參與討論的。

可惜現在鄧艾的目光都在糜暘身上,並沒注視到丁封善意的提醒。

不提丁封的反應,就是糜暘在聽到鄧艾竟然對他作出迴應後,他也不免得愣了一愣。

不過在簡單的愣神後,糜暘看到鄧艾還流露着一副理所當然的神色,他最後直接笑出了聲。

糜暘突地想起了歷史上發生的一件事。

歷史上是司馬昭掌權曹魏的時期,曹魏對季漢發起滅國之戰的。

司馬昭當時之所以想攻滅季漢,不是說他懷抱着一統天下的志向,他只是想通過攻滅季漢的功勞,來爲自己積攢篡魏的政治資本。

一開始當司馬昭流露出要南征的意圖後,曹魏朝廷中有許多人不贊成。

只是那些人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司馬昭的真實目的,因此他們都不繼續諫阻。

但讓司馬昭想不到的,在朝廷內外大多對這件事緘默不言的時候,時任雍州刺史的鄧艾,卻一直上書勸阻他不要南征。

而且鄧艾的上書,言辭懇切不說,還列舉出種種理由,讓司馬昭沒辦法在軍事上反駁鄧艾。

最後司馬昭被鄧艾煩的沒有辦法了,只能派出自己的主簿前往雍州,在私下裡直接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告知給了鄧艾。

鄧艾這才停止了上書之舉。

從這件事足可以看出,鄧艾的政治情商有多低。

就拿當下來說,不管王洪是否能勝任司聞校尉一職,由於司聞校尉是糜暘的耳目,那麼這件事都不應該由臣子來置喙。

方纔糜暘那句話也只是有感而發,並不是要詢問的意思。

誰知鄧艾還自顧自地接上來了。

得虧今日鄧艾的主君是糜暘。

要換做其他人,恐怕難免會懷疑鄧艾的那句建言,有着其他的企圖。

瞭解鄧艾的糜暘當然不會因爲這件事,就對鄧艾有所懷疑。

糜暘甚至還覺得這樣的鄧艾有些可愛。

在正常的臣子都會爲了避嫌閉口不言的時候,唯有鄧艾會只想着爲主君謀劃利益,而不去顧忌太多,想說就說。

糜暘是喜歡這樣的臣子的。

糜暘沒有直接回應鄧艾的建言,他示意鄧艾來到他身前。

鄧艾不疑有他,連忙踱步至糜暘的身前跪坐。

在鄧艾坐下後,糜暘將手中的蒲扇交給鄧艾,示意他爲自己搖扇。

面對糜暘的示意,鄧艾很樂意地接過了糜暘手中的蒲扇,徐徐地爲糜暘扇了起來。

糜暘與鄧艾這對君臣的互動,讓糜暘身後的丁封很是羨慕。

從糜暘對鄧艾親暱的舉動可以看出,糜暘是將鄧艾當作心腹中的心腹了。

隨着陣陣清涼的風送到臉上,糜暘顯得很是愜意。

愜意之餘,糜暘對着鄧艾言道:“待街亭一戰結束後,孤會上表陛下,讓你爲折衝將軍。”

“到時候你就去荊州,協助車騎將軍攻打宛城吧。”

聽到糜暘這麼說,鄧艾搖扇的手不由得停頓了一下。南中之戰結束後,他因功獲得了中郎將的軍職。

現在糜暘想再把他提爲折衝將軍,本來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讓鄧艾感到意外的是,糜暘想要派他前往荊州的舉動。

看見鄧艾意外的眼神後,糜暘笑着解釋了自己的用意。

“你是有才略的。

加上你是南陽人士,年少時又被賊軍掠去潁川郡,這讓你對兩郡的地形頗爲清楚。

派你去協助車騎將軍,是想你協助車騎將軍,爲我軍打開在中原的局面。”

一直在關注天下各處戰場形勢的糜暘,當然不會忽略了宛城這處重要的戰場。

而據之前得到的情報可知,當下張飛在豫州的進展並不順利。

雖然之前張飛利用靈活的戰術,爲漢軍打開了北伐的通道,可戰術再怎麼靈活,也要服從於戰略。

豫州戰事的戰略關鍵點,便在於宛城的得失。

荊州的漢軍要想進入豫州,從而威脅洛陽,那麼宛城就是一個始終繞不過的坎。

可宛城的城池之堅厚,實在世所罕見,可以說與長安城都有的一比了。

加上司馬懿乃是善守之將,宛城又有着豫州整個州的國力爲後盾,這種種因素都讓張飛遲遲未拿下宛城。

這一點倒是在糜暘的預料之中。

以往因爲街亭的戰局尚不明朗,所以糜暘一直未放太多精力在宛城方面。

但經過前段時間的那一場大勝後,可以說街亭的局面已經打開,接下來擊破曹彰的魏軍,在糜暘看來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如此,糜暘也要將注意力分出一部分放在其他方面了。

由於長安尚未被漢軍拿下,所以糜暘是沒辦法親至宛城的。

他無法親自前去,也只能派出鄧艾這個善奇謀的心腹,前往宛城了。

不能說鄧艾前往宛城,就一定能協助張飛將宛城奪下。

可鄧艾的前往,總歸能爲荊州漢軍的取勝,多爭取一些砝碼的。

在說完自己的這層意圖後,糜暘又笑着說道:

“孤以前曾聽你說過,你少時在南陽郡與潁川郡受了不少屈辱。

這次你以折衝將軍的身份回到南陽郡,想來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

你的折衝將軍,官籍會掛在孤的幕府中。”

在聽完糜暘的最後一句話後,鄧艾手中搖扇的舉動徹底停下。

一種感激的神色浮上他的臉龐,然後下一刻鄧艾便趕忙對着身前的糜暘行叩拜之禮。

這是鄧艾對糜暘的叩謝。

在咚咚咚的三聲巨響後,鄧艾方纔止住了叩拜的舉動。

當鄧艾重新擡頭後,他的額頭上已然出現了一片淤青。

折衝將軍只是一雜號將軍,論地位不算太高。

但糜暘的最後一句話表明了,鄧艾的折衝將軍是他幕府中的屬臣。

單單這一點,就是當世人許多求都求不來的榮譽。

有着這樣的榮譽,一旦鄧艾率軍回到南陽郡,又如何不算衣錦還鄉?

他可是糜暘的幕府屬臣!

而除去這一點外,糜暘讓他衣錦還鄉的用意,更讓鄧艾感動莫名。

鄧艾跟隨糜暘已經有數年之久,這樣的時間在當世已經不算短。

少時受欺辱的事,鄧艾只在投奔之初在糜暘面前提過一次,僅僅提過一次而已。

在鄧艾看來,像糜暘這般人物,他應該是不會在意這種小事的。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糜暘卻一直將數年前,他偶爾一次提及的過往,一直記在心中。

並在今日,給了他能夠一雪前恥的機會。

這樣的愛護,這樣的重視,又怎麼能不讓鄧艾感恩戴德呢?

想着想着,鄧艾的眼中出現了淚水。

但爲了不讓糜暘覺得自己無用,鄧艾努力地想將眼中的淚水給收回去。

看着鄧艾又感性,又愛逞強的一幕,糜暘不由得再次笑了出來。

他對着鄧艾說道:“你先下去收拾行裝吧。

想來不用幾日,街亭就會落入孤的手中。”

在說這句話時,糜暘的語氣中充滿着自信。

哪怕當下略陽尚未有確切的消息傳來,可糜暘對姜維有自信。

糜暘的話讓鄧艾緩緩起身,然後便轉身朝着帳外走去。

只是還未走出多遠,鄧艾就轉身對着糜暘一拜。

一拜過後,鄧艾對着糜暘承諾道:

“大將軍放心,臣一定會爲大將軍看好荊州的。”

說完這句話後,鄧艾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大帳之中。

看着鄧艾離去的背影,琢磨了一會鄧艾留下的那最後一句話後,糜暘心中突地浮現了一個猜測。

鄧艾的最後一句話,是在一語雙關。

而鄧艾的另一層用意,讓糜暘不由得想扶額嘆息。

士載呦,你是不是誤會什麼了!

糜暘推斷的沒有錯,就在兩日之後,一道驚人的消息就從略陽縣內傳到了街亭。

曹彰在聽說略陽有消息送到後,他連忙讓張郃將送消息的人帶到他面前。

只是當那人來到曹彰的身前後,曹彰的心中卻浮現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只見那人全身上下滿布血污,從這一幕就可以看出,這人剛剛經歷了一場惡仗。

但問題是,略陽縣在街亭的後方,又怎麼可能會有惡仗?

又怎麼可以有惡仗!

曹彰顫抖地將手指向那名信使,想讓他將所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

而當那名信使將知道的一切都告知給曹彰後,曹彰差點沒直接暈了過去。

“你說什麼?!”

“略陽縣長謝牽投敵,王生爲糜暘派出的使者斬殺。

現在我軍的糧道已經被賊軍截斷?!”

直到現在,曹彰還是不敢相信他所聽到的一切。

就這種令人難以接受的消息,試問誰聽到不想暈?

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訂婚啦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推兩本書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22章 出獄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