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巴郡,魚腹縣。

當日,魚腹縣中天朗氣清、陽光明媚。

而這時在魚腹縣中的軍營校場內,有一場比鬥正即將開始。

校場中,有兩陣士卒分別站在自己的主將身後。

在那兩陣士卒中,有一陣士卒上下皆身穿漆黑精甲,那陣士卒頭上兜鍪還插着白色的鳥羽獸毛。

在今日明媚的陽光下,這些白羽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非凡,引人注目。

若是有剛參加過漢中之戰的魏軍中之人在場,定然就會認出這支軍隊的身份。

這支軍隊就是不久前在漢中大戰時,將他們打的不要不要的劉備親軍—白毦兵。

而如今跨馬站在這支劉備精銳親軍身前的,被這些白毦兵士卒以崇拜目光所注視的那位將領,他的身份也不言而明。

他正是被劉備委以重任,付以內事的翊軍將軍常山趙雲趙子龍是也。

今漢大儒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中,將“翊”字解釋爲“飛貌”,即起飛的樣子;

而“翊”又通“翼”,有輔佐的意思。如劉備曾誇讚趙雲爲“翊贊季興”。

因此劉備特意爲趙雲起了翊軍這個名號,乃是將趙雲稱讚爲,可以輔佐他三興漢室的飛將軍。

今年劉備即位漢中王,爲了激勵軍心,故而劉備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各自封爲前後左右四大重號將軍,而趙雲卻不在此列。

劉備之所以未將跟隨他多年,勞苦功高的趙雲,封爲四大重號將軍之一,他更多的是考慮到平衡治下各方勢力的利益。

今年劉備稱王后,曾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爲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

關羽在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時,曾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一開始不肯接受任命。

當時關羽有那種反應,並非是他多不齒黃忠,他其實是在爲趙雲鳴不平。

要知道在漢中大戰時,黃忠的地位還只是受趙雲節制的衆多將領中的一位而已。

但面對關羽爲其的鳴不平,身爲當事人的趙雲對此事卻從沒放在心上。

他一直無怨無悔,對於劉備如往常一般忠心,對於自己的職責亦如往常一般謹慎盡心。

只見此時在魚腹縣中的校場中,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趙雲正坐於馬上,一臉淡然的看着對面的那位將領。

趙雲身穿銀白護心甲,背披一襖雪白戰袍,他手握一柄精鋼長槍,槍尖斜指地面。

趙雲雖坐於高頭駿馬上尚未驅動他的身軀,但他就是那麼靜靜矗立着那裡,一股無形的威壓就在不斷釋放着。

這給對面那員將領的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與趙雲對陣的將領乃是同爲劉備麾下大將的陳到。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士。

陳到是在建安元年時,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投奔他的。

自投奔之後,陳到就對劉備忠心耿耿。

因爲陳到持重的性格,劉備曾常令陳到與趙雲一同執掌白毦兵,只是他名位一直在趙雲之下。

陳到與趙雲同屬劉備的元從嫡系,且兩人曾同掌一軍過,故而兩人的關係一直很好。

趙雲率領白毦兵到魚腹縣中已有些時日,今日身爲魚腹長的陳到閒來無事,又見今日天氣甚好,因此他便特地約了趙雲來這城中的校場中比鬥。

陳到雖在劉備麾下以善練士卒著稱,但相對於他的統率,他自身的武力也是不俗的。

面對好友的這個邀請,趙雲自然沒拒絕的理由。

陳到看向離他不遠的趙雲,趙雲此時雖然槍尖對着地面,一副不設防的樣子。

但陳到與趙雲相處日久,自然知道趙雲明面上像是在不設防,但在陳到的眼中,這時的趙雲周身上下,一點破綻都沒。

趙雲在靜靜等待着陳到的進攻,他這樣不是他騎術不佳,故而想着以防守爲主。

其實就是他騎術太好了,曾經身爲白馬義從一員的他,騎術在劉備麾下諸將中,唯有關、張、馬三將可與其並驅。

趙雲之所以不主動出手,乃是他擔憂憑藉着他精湛的騎術,他一出手,陳到可能連反抗的機會都沒.

在趙雲與陳到兩人對視許久後,最終還是陳到先沉不住了氣。

陳到心中暗提了一口氣,而後他駕駛着胯下駿馬,快速朝着趙雲衝來。

不一會兒,陳到就駕馬衝到了趙雲身前。

在駕馬衝到趙雲身前後,陳到憑藉着不俗的馬術,於奔馳的馬匹上暫時起身,而後他雙手舉着自己的大刀朝着趙雲狠狠劈去。

與趙雲不同的是,陳到與關羽一般,使得是一柄大刀。

相比於長槍這種看重技巧的武器,大刀更看重使用者的氣力。

如今陳到駕駛着胯下駿馬急速朝着趙雲奔來,馬匹的高速奔馳下給陳到身軀施加了巨大的慣性。

人借馬力,再加上陳到自身的氣力不俗,所以陳到的這一舉刀下劈之動作可謂是勢大力沉。

一般武將面對這樣來勢兇猛的攻擊,都會暫時想着躲避。

但趙雲可不是一般武將,只見面對着陳到的下劈之勢,趙雲不慌不忙,後發先至得舉起手中的長槍擋在了自己的身前。

很快的屬於鐵器的碰撞聲就猶如一聲悶雷一般,在趙雲與陳到之間炸響。

面對着陳到傾盡全力的一擊,趙雲只是輕描淡寫之間,就輕易接下了一招。

這一幕,讓陳到心中暗暗稱讚。

多年過去了,趙雲的驍勇一點都沒退步。

陳到與趙雲相交日久,他當然知道自己這一擊擊不敗趙雲。

因此在這一擊失敗之後,陳到當機立斷駕馬與趙雲擦身而過,在來到趙雲身後後,他又重新駕馬朝着趙雲殺來。

這次陳到選擇了近戰。

陳到乃是經年宿將,武力不俗。

他揮舞着手中大刀,大刀舞動間形成的刀花在陳到的動作下顯得密密麻麻的。

而當這密集的刀花落到趙雲身上之時,卻被趙雲一一用手中長槍擋下。

在這樣高強度的進攻下進行了好一會後,年紀頗大的陳到已經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而趙雲似乎察覺到了這點。

在陳到揮出一刀被趙雲格擋住後,趙雲趁陳到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他右手翻動之間,他手中長槍的槍尖就猶如一條游龍一般,順着陳到的刀身一路滑行向上,最後停在了陳到的喉間。

而就當趙雲的槍尖指在陳到的喉間時,陳到方纔後知後覺的察覺到這一切。

兩人的比鬥進行到這一刻,勝負已然明瞭。

趙雲身後的白毦兵見自己的主將不出意外的贏了,他們的臉上也都洋溢着勝利的喜悅。

有這樣武力超凡的主將,也是他們的榮耀。

在分出勝負之後,心細的陳到看到了校場中他與趙雲交戰的這場空地之上,都是他胯下駿馬踩出的馬蹄印。

而反觀趙雲,自從兩人交戰一開始,趙雲與他的馬,就沒離開過自己原先的位置半步過。

在看到這一幕後,陳到心下感慨萬千。

他與趙雲皆是到了知天命之年,隨着年紀的增長,自己越發不如以前,而趙雲卻越發老當益壯。

既然勝負已分,陳到當即扔下手中的大刀,他對趙雲懊惱着說道,

“老了老了,當年在新野時,吾還能與你比鬥三十回合。

現今卻是二十回合左右就已經落敗。”

聽到陳到這麼說,趙雲收起長槍,臉上浮現和煦的笑容,對着陳到言道,

“當年新野諸將中,叔至你並不以武力聞名,今日又何須因武力有所不濟而懊惱呢?”

“相比於武力之長,叔至你更適合爲方面之將,駐守一方。

這點卻是吾不如伱。”

趙雲的寬慰令陳到的懊惱情緒消退了不少。

趙雲說的也確實是實話。

魚腹縣雖是一個縣,但其地理位置特殊,乃是荊州進入益州的必經之路。

對於這樣的一個險要之地,劉備能交給陳到鎮守,足可見其對陳到能力的信任。

後世人都說三國演義這本書誇張了五虎將的個人武力。

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馬超、黃忠暫且不說,關羽、張飛、趙雲這三將,真的是武力值牛逼的人。

(本章完)

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推兩本書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章 先斬後奏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