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

城牆上魏軍箭雨的攻擊,給爭渡的漢軍造成了不少死傷。

這種情況一出現,許多漢軍的陣型不免就變得騷亂了起來。

這並不能怪漢軍心志不堅,主要是數千漢軍眼下都在集中在上百艘小舟上。

當世的人對水本就有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更何況長安城護城河之寬廣,不下於一般的小型河流。

更何況長安城的護城河不是死水,它是藉助河道從渭水引來的活水。

活水涌動之下,本就讓小舟難以保持平穩。

小舟的不穩,自然也會帶着站在上面的漢軍陣型產生騷亂。

當看到爭渡的漢軍陣型有所散亂,且爭渡的速度不可避免的慢了下來後,曹彰的臉上浮現了喜色。

在他的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魏軍紛紛取出更具殺傷力的火箭。

魏軍的火箭之上不僅塗有火油,它的箭頭在製造時還在滾沸的金汁中浸泡了許久。

金汁是當世守城方通常會配備的一種殺傷力武器,它主要由人或者野獸的糞便交雜煮沸而成。

這樣製造出來的金汁,觸及到人的傷口,會給受傷的人造成細菌感染。

以當世的醫療條件來說,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那就算原本受的是輕傷,最後也極大可能會不治身亡。

看着那些散發着惡臭味的火箭搭上己方士卒的弓弦,曹彰興奮的再次下達了射箭的命令。

隨着曹彰的一聲令下,近千支火箭居高臨下的朝着護城河上的數千漢軍疾馳而去。

當世弓箭手大多采用拋射的方式。

拋射的射箭方式,會不可避免的讓箭矢的威力損失一部分。

但對於守城方的弓箭手來說,有着居高臨下優勢的他們,可以採取直射的方式。

直射加之城上與城下的高度差,這樣的箭矢射出來的威力不容小覷。

只見近千支箭矢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如鋪天蓋地的飛蝗一般,衝入漢軍的軍陣之中。

片刻後就有數百名漢軍爲疾馳而來的魏軍火箭所射殺,疲軟的身體徑直栽倒入下方的護城河內。

除此之外,剩餘的魏軍火矢令更多的漢軍身上帶傷。

而當漢軍身上的傷口沾染上箭頭上攜帶的金汁時,金汁遇火而引發的那種火辣的疼痛,絕非常人能忍受的了。

衆多受傷的漢軍不由得或倒在舟上握住傷口翻滾。

或因爲忍受不住這種疼痛,主動跳入下方的護城河內,想以冰冷的河水緩解這種火辣感。

最重要的是,由於時間緊迫,這數百艘小舟都未裹上生牛皮防火。

於是許多火箭落到小舟上後,很快就在小舟各處引起了燃燒。

逐漸肆虐起來的火焰,加上週圍不斷響起的部下驚呼聲,將魏延的視覺與聽覺完全遮蓋。

可就算有火焰快要燒到他的腳下,魏延的眉宇始終都未皺一下過。

相反的是,他的臉色卻愈發堅毅。

身爲主將的魏延快速脫下身上的甲冑,並將它直接擲入河水中。

兵家向來最忌輕兵冒進,可魏延今日就偏要輕兵冒進一次。

因爲他今日本就沒退路。

在脫下身上沉重的甲冑後,在寒冷的天氣中只穿着一件單薄的兩當衫的魏延高舉手中長刀激勵士氣道:

“今日之戰,有進無退!”

“我爲主將,自當表率!”

高喊完這兩句話後,魏延便將刀架在一旁的親衛脖頸上,讓他繼續快速划船朝着對岸靠近。

這是魏延在己方軍士面前表現出的誓死前進的態度。

而不知道是受到魏延語氣的感染,還是爲魏延的刀刃所威脅,他的親衛一咬咬牙,也當機立斷放棄了將手中武器用來格擋飛來箭矢的動作。

這一刻在他的手中,手中的兵刃只作爲划船前進的木漿使用。

在親衛的動作下,原本動作有些停滯的小舟再次以極快的速度行進起來。

而當魏延所在的這面小舟開始繼續前進,它一往無前的行爲很大程度上激勵了身後的衆多漢軍。

自北伐以來漢軍連戰連勝,哪有吃過什麼大敗仗。

這讓每一位漢軍的心中,都有着其他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具備的傲氣。

或許眼下的情勢看起來對漢軍不利,也會讓許多漢軍心中產生慌亂。

但魏延身先士卒的行爲,成功激發了衆多漢軍早就深種的傲氣。

今日若退了,來日何以面目見同袍,又何以面目見大將軍!

渭水之誓過去時日未遠,漢軍心中願爲糜暘效死的念頭還是十分強烈的。

死就死,怕個球!

當這種念頭浮現在衆多漢軍的腦中後,許多小舟上的漢軍也紛紛將身上的甲冑脫下,毫不猶豫得如魏延一般擲於水中。

從剛纔的局面可以看出,在魏軍箭矢的強大沖擊力,他們身上的甲冑防護力並不強。

反正都不能爲自己防護住箭矢了,那還不如脫下這沉重的甲冑,這樣還能減輕小舟的負重。

在數千漢軍齊齊卸甲後,就有上百艘小舟跟在魏延的身後,再次朝着對岸疾馳起來。

哪怕那些小舟上火焰正在蔓延,哪怕那些掌船的漢軍身上佈滿箭矢。

火焰蔓延,那就用腳踩,舀水澆滅。

身軀中箭,那就能劃多遠算多遠。

當一位漢軍倒下後,總有另一位漢軍接替他的位置,繼續着划船的舉動。

漢軍的不知退縮,從客觀上讓他們的損傷正在倍數增加。

但倍數增加的傷亡,卻不是無謂的犧牲。

上百艘滿載漢軍的小舟,雖艱難卻很快速的繼續朝着長安城而去。

而在護城河上的漢軍奮勇向前的時候,岸上的漢軍也沒有閒着。

大量的漢軍在傅僉的指揮下,一位位繼續登上了岸邊的小舟。

沒有一位漢軍臉上有着遲疑的神色。

他們是看不到前方同袍的大量傷亡嗎?

當然不是,從他們上船前自動脫下甲冑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魏軍弓箭手的洶涌攻勢有着清晰的認知。

可有些事,就是要靠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填的。

站在城牆上的曹彰,看着下方的漢軍,一個個前仆後繼的爭渡,他的臉色從喜悅變爲肅穆。

最後甚至變爲忌憚。

身爲名將的曹彰知道,一支軍隊要想成爲強軍,除去要訓練有素及裝備精良外,還需要一件很重要的東西。

這件東西稱爲堅定的信念。

唯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讓軍士做出悍不畏死的舉動。

以往先帝在世時,魏軍也是有類似的信念的。

可惜在糜暘的打擊下,很多事都已經時過境遷。

心中的感慨一閃而過,曹彰看着越來越接近的漢軍,他下意識地下令城牆上的魏軍繼續射箭。

從剛纔的表現來看,這種特製的火箭效果顯著。

既然效果顯著,那自然是要不吝嗇使用了。

可在曹彰的命令下達後,他卻發現城牆上的魏軍一時之間竟沒有動作。

這惹得曹彰對着周圍的魏軍怒目而視。“你們敢抗命不遵?”

對於魏軍來說,抗命不遵他們自然是不敢的。

可眼下要他們繼續射箭,也是萬萬做不到的。

很快城門校尉就對着曹彰哭訴道:

“殿下,城上再無火矢了呀!”

剛聽到這句話時,曹彰第一反應是覺得荒謬。

長安城作爲關中重鎮,單單盛放武器的武庫就有着兩大座。

在如此豐富的儲備之下,這還沒射多久呢,竟然就說沒火矢了?

可很快曹彰就反應了過來,爲何當下魏軍會無火矢施用。

這一切都要怪張郃!

長安城內的大量武器,易燃物,平時基本都存放在武庫中。

而雍門作爲長安城西的主城門,距離最近的一座武庫並不遠。

可問題是在今日張郃引起的動亂下,街道堵塞,武庫中的大量武器一時之間運送不到城牆上來呀!

意識到這一點的曹彰快要氣炸了。

他在將指揮權交給城門校尉後,連忙來到城牆的另一側觀察下方的局勢。

在他的注視下他發現,運輸大量武器的車輛就在城牆的百米之外。

可由於後續趕來的魏軍還在繼續追殺着張郃,這導致大量的武器一直輸送不到城牆上來。

看着眼中亂糟糟的一幕,曹彰的胸膛正在劇烈起伏着。

完全是被氣的。

但眼見漢軍距離越來越近,縱使再怎麼痛恨張郃,曹彰眼下也只能做出一個艱難的決斷。

“全軍散開!”

來自曹彰的怒喝,從城牆上朝着下方傳去。

在聽到曹彰的命令後,下方的魏軍雖有不解,但還是立即遵照曹彰的命令四散開來。

當在身後追殺的魏軍散開後,張郃終於抓住了一線生機。

原本由於人數的劣勢,張郃就只能且戰且退至城門狹窄的門洞之內,做着最後的抵抗。

可現在後方的魏軍大量散開,這就讓張郃有喘息的機會讓身旁的親軍打開城門。

意識到機不可失的張郃,催促聲連連。

而或許是對生命的渴望,在上百親軍的努力下,沉重的雍門正在被緩緩打開着。

雍門的緩緩打開,瞞不住曹彰。

只是事到如今,他只能冒一次險。

他知道以張郃那些人現存的體力,是不足以將整座沉重的城門完全打開的。

他只能賭張郃在打開城門後,能夠趕緊逃出城門之外,這樣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街道的交通,從而將大量的兵器運送到城牆上來。

張郃沒有辜負曹彰的“期望”。

在城門打開露出一人可通過的空隙後,張郃猶如干渴許久的魚渴望甘霖一般,急不可耐地朝着城門外奔去。

而雍城城門陡然打開的情況,也被魏延所注視到。

看到這一幕後,魏延快要興奮死了。

這時的魏延已經登上了岸上。

在他的身後,也陸續有着近千漢軍正在登岸。

望着身後的近千漢軍,感覺到機不可失的魏延連忙率領他們朝着城門殺去。

而重新返回到城牆邊的曹彰,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幕。

他驚訝於魏延及那些漢軍能這麼快登岸,可眼下張郃等人已經逃出城內,那麼就再也沒什麼事能牽絆住他了。

在城內的街道交通恢復順暢之後,得到大量兵力兵器補給的曹彰,終於可以完全發揮出守城方的優勢。

片刻後在曹彰的命令下,長安城牆上瞬間箭如雨下,在密集的箭雨中還夾雜着許多從高空上投擲下來的巨石。

大量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箭矢與巨石,瞬間就給正在朝城牆飛奔而去的近千漢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就連武藝高強的魏延手臂上,也中了一支流矢。

死傷的不止是漢軍,還有剛剛從城門內逃出的張郃親軍。

由於是背向城牆逃命,沒有視角的張郃親軍幾乎都死在了魏軍的箭雨攻擊下。

那些人中包括着張郃的長子張雄。

倒是張郃憑藉着豐富的戰陣經驗及過人的身後,一路逃到漢軍的軍陣中,雖身上受了不少傷,但好歹是撿回了一條命。

魏軍猛烈的攻勢,讓近千漢軍饒是付出大量的犧牲,也再難向前前進一步。

這讓魏延心中憤怒的同時,卻也充滿了無可奈何。

長安城太大了,它的護城河距離城牆足有上百米的距離。

要是在平時,這上百米的距離不算什麼。

可在魏軍有着嚴密攻勢的情況下,這上百米的距離就像是一條難以逾越的天塹一般。

眼看着身後的漢軍不斷死傷,再看着前方的城門又被城內的魏軍快速合上,魏延知道再繼續強攻亦是無用。

強烈嘆息一聲,魏延最後只能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不過雖然未能順利拿下城門,但在剛纔的爭渡戰中,已經有着越來越多的漢軍渡過護城河。

這讓魏延能夠有足夠的兵力,在長安城城牆之下構築起防線。

可雖有這個戰果,但看着護城河上漸漸漂浮起來的衆多漢軍屍體,魏延心中卻還是充滿悲憤。

他愧對大將軍的期待呀!

不久後前線的戰報傳到了糜暘手中。

黃權在彙報前線戰況的時候,語氣顯得很是慎重。

因爲他知道魏延並未順利一舉攻下長安城。

他以爲這個戰果,會讓糜暘感到氣憤。

可讓黃權沒想到的是,在聽到漢軍已經成功渡過護城河後,糜暘的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長安城,是我軍的了。”

糜暘的話讓黃權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大將軍,我承認你我思想維度不在一個層面上。

可差距竟然這麼大了嗎?

拿下護城河就代表着拿下長安城,這話世上恐怕也就您敢說呀!

而糜暘的下一句話更讓黃權震驚。

“該接陛下來長安了。”

“我要讓我大漢的天子,親眼看着長安城被我軍收復!”

凌晨還有一章。

讓劉備親眼見到長安收復,一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訂婚啦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章 糜暘獻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3章 誰敢殺我?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1章 第三條路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