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

就在天邊微微泛起一抹魚肚白的時候,含章殿內的列位漢臣,聽到了一些細微的聲音。

沉心聽之,不難發現那細微的聲音,是一陣腳步聲,更隱約有着玉器碰撞的聲音。

沉穩的腳步聲與清脆的玉器碰撞聲交雜在一起,在這寂靜的凌晨,顯得格外悅耳。

而隨着天邊的魚肚白色越來越多,那陣悅耳的響聲,也離含章殿越來越近。

待那陣悅耳的響聲在含章殿外停下之時,殿內的列位漢臣也紛紛將目光朝着殿外看去。

這一刻大殿外的天際不再是一片漆黑,今日的第一縷陽光正透過薄薄的雲層,肆意的傾灑在含章殿外。

在第一縷陽光出現後,含章殿外漸漸變得明亮起來。

藉助着明亮的環境,含章殿內的列位漢臣,很容易就看到了站在殿外的身姿挺立的劉備。

劉備身長七尺,相貌偉岸,多年的征戰生涯讓他自身又隱隱帶着一種不凡的氣度。

而漢代帝王的冕服,又十分莊重。

當莊重的冕服穿在本就氣度不凡的劉備身上時,一位不怒而威,令人莫敢直視的帝王形象,就赫然出現在了衆臣的眼中。

可以說在當下列位漢臣的眼中,莊重的漢帝冕服配上氣宇軒昂的劉備,將漢家天子的威儀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在看到這一幕後,列位漢臣在低下頭不敢直視劉備的同時,他們的眼眶中也情不自禁地出現了淚水。

今日是個大喜的日子,而正是這份沉甸甸的喜悅,才讓列位漢臣無法控制自身的淚水。

多少年了呢?

或許是在更早的桓靈二帝在位之時,漢家天子威儀,就在天下人的心中開始漸漸消散。

在座的列位漢臣中,不乏有着當年見過靈帝的老臣。

在他們的印象中,行爲輕佻的靈帝,雖身居帝王之尊,卻絲毫無帝王威儀。

無論是靈帝的日常舉止,還是他在位時下達的一道道政令,都在無形中消耗着天下人對漢家天子的敬畏。

再深沉的敬畏,在長久的消耗之下,也會漸漸枯竭。

當天下人對漢家天子不再懷抱敬畏之後,大漢發生了董卓亂政。

而就在董卓亂政之後,大漢天子的威儀更是徹底蕩然無存。

大漢天子在世人心中,亦不過是一任人宰割的傀儡而已。

大漢天子是大漢的執掌者,大漢天子威儀的淪喪,亦代表着大漢的威嚴在世人心中徹底倒塌。

這對忠於漢室的人來說,無疑是他們數十年來最痛心的事。

數十年來許多忠於漢室的人,只能埋首於浩瀚的史冊之中,孜孜翻閱着大漢曾經輝煌的過往。

因爲只有在那冰冷的過往中,許多忠於漢室的人,才能稍微體會、追思一下大漢天子的威嚴。

而就在今日,他們終於不用再繼續翻閱那冰冷的史冊,他們更不用在翻閱史冊後,內心中抱有莫大的嘆恨。

大漢,回來了。

沐浴在和煦陽光下的大漢真龍,在日光的相送下,一步步踏入含章殿內。

龍行光隨。

每當劉備往含章殿內深入一步,耀眼的日光就跟着劉備的腳步,多覆蓋含章殿一分。

隨着劉備的步步前進,感覺到周圍亮光大作的列位漢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掩面低泣起來。

喜悅的低泣聲,一開始時只有淅淅索索的三兩聲。

可在劉備來到御座上站定後,喜悅的低泣聲卻將整座含章殿都淹沒。

這一刻,整座含章殿亦徹底被耀眼的日光所包裹。

大漢君臣的身形都籠罩在初升的日光之中,熠熠生輝。

這宛若神蹟般的一幕,落入那些新投大漢的臣子眼中後,令他們的心間盪漾着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前身爲魏臣的他們,在當年投效曹操之時,早就在心中否定了大漢。

但當看到今日的這副場景後,他們竟也不由自主的眼中帶淚。再如何否定大漢,同爲華夏子民,誰心中又不會對四百年大漢懷抱情感呢?

望着掩面低泣的一位位臣子,劉備的眼眶中又何曾不是蓄滿了淚水呢?

論對大漢的感情,天下中沒有人能比他更深。

劉備沒有阻止衆臣的低泣,他只是輕輕伸手抹去了流落眼眶的淚水。

在手觸及臉龐的時候,劉備感覺到他的臉上早已經溝壑縱橫。

他老了,殿內的許多臣子也都老了。

一輩子的奮鬥,終於換來了今日。

“諸君,我們興復漢室了!

我們做到了。”

一句似感慨,似興奮,更似自豪的話語從劉備的口中發出。

這句話是劉備對着跟隨他多年的戰友說出。

數十年前,一位名爲劉備的織蓆販履之輩,號召了一羣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喊出“興復漢室”的口號毅然決然地向那看起來不可阻擋的分裂大勢發起了挑戰。

數十年來,劉備及他的同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失敗。

亦不知遭受了多少嘲笑,侮辱。

沒有人相信那奄奄一息的漢室,可以在一羣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手中再次復興。

那羣年輕人的夢想,在大多數人看來都顯得十分幼稚荒唐。

但當那羣年輕人都步入暮年的今日,他們卻做到了。

儘管天下尚未一統,可收復關中,還於舊都這兩個震驚世人的事,令任何人都無法再自欺欺人。

大漢真的復興了。

張飛、趙雲、諸葛亮、糜芳等追隨劉備砥礪多年的大臣,在聽到劉備的這句話後,他們的衣領早已經被自己的淚水浸溼。

而在劉備的這句話響起後,含章殿內突然升起了一陣陣微風。

陣陣微風吹拂過一衆漢臣及劉備的臉龐,就像一雙雙手在撫摸他們的臉龐一般。

這讓他們恍惚之間覺得是那些人回來了。

關羽、糜竺、孫幹、簡雍.

這種溫暖的錯覺,讓劉備再次朗聲言道:

“諸君,天下人在等着我們,先祖亦在等着我們!

當行也!”

說完這句話後,劉備便大笑着率先邁開腳步朝着含章殿外走去。

當劉備在前引路之後,殿內的大臣在諸葛亮與張飛的帶領下,亦紛紛抹去臉上的淚水,徑直地跟在劉備身後。

告祭長陵,絕不僅僅是屬於劉備一人的榮耀。

衆所周知,漢家歷代帝王都喜歡讓功臣安息在自己的陵寢之側。

今日既是劉備向他的先祖告祭的一日,亦是衆多漢臣向他們的先祖告祭的重大時日。

而當劉備踏出含章殿之後,壯觀的一幕落入了劉備及他身後衆臣的眼中。

數萬身穿精甲的漢軍,在大將軍糜暘的帶領下,正靜靜地站立在含章殿下方的空地中。

數萬副整齊劃一的鎧甲,在明亮日光的照耀下閃閃生光,好似將含章殿外的整片天地,都染成了一片赤色。

真的希望,歷史上這一日真的存在。

復興民族四字,亦是我們華夏民族最大的浪漫。

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