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亢宿金龍鞭

第205章 亢宿金龍鞭

“不對。”

一卷茅山派秘傳的典籍隨着彌羅擡手,放到了邊上。

“這個不是。”

陰山派的記錄,隨着彌羅目光一開,落在一邊。

“這個也不是……”

立在諸多信息之中的彌羅,翻閱着一本又一本書籍,試圖從中找出一些關於天界的來歷。

這些書籍有的是竹簡,有的是布絹,還有的是骨片,無一不凝聚着宙光的痕跡。

部分書籍之上,甚至還有一些殘缺的靈機和元氣環繞,昭示着其最初主人的力量和位格。

但這些都不是彌羅想要的東西,他不斷翻閱,不斷尋找,最後依舊沒有收穫。

邊上陪同的石道人見彌羅放下最後一卷書籍,上前道:“帝君,陰山派還在路上。”

“我和你說過多次,我還未曾上位,擔不起帝君之名。”

說完,彌羅又想到什麼,加了一句:“太子也不行。”

這話一出,石道人只是單純的笑而不語,在他看來,彌羅的神道之相,既然是身穿帝袍,頭戴九珠旒冠,哪怕現在不是帝君,未來也是。

不,對於此方天地而言,彌羅既然表現出此等形象,他們這些世界內的人,稱呼其爲帝君,是沒有問題的。

看出石道人的心思,彌羅也沒有在這方面繼續追究,簡單詢問了一下最近局勢。

石道人聞言,立刻從袖中取出一份竹簡,當着彌羅的面打開。

這竹簡也是隨着彌羅的地位的穩固,逐漸在茅山派內部興起的一樣特殊法器。

本質上,這東西是彌羅仿造函夏,或者其前世的一些便利通訊工具打造而成,其本質是藉助伴生之寶,以及妙有境內三道清氣的力量,形成了的通訊網絡。

石道人將信息一一展開,同彌羅介紹道:“根據現在的情況,我等已經初步佔據了陰山派執掌的土地,算是收服了部分‘失土’,只可惜陰山派的修士不同於我茅山派,在他們眼中,百姓已經不再是同類,而是材料。所以,我們的糧食,大多用來接濟當地的百姓,想要進一步擴展,大約需要等到明年。”

“而我們周邊的勢力之中,梅山教有一些人想要和我們聯合,還有沿海倭寇一流,似乎有後撤的跡象,如今在沿海一代搗亂的,成分有些複雜,部分是大汶部分官員的私人船隊,也有一部分是南方某些軍閥的私軍,總體而言,真正的倭寇數量反而不多。”

彌羅聞言先是點頭,而後問道:“梅山教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打算和我們聯合的又是哪一脈?”

說起來,也還是彌羅先前纔看到的內容。

此方太虛幻境之中,梅山教、茅山派和羅浮山三脈,算得上是民間法脈的三大源頭。

其中茅山一系,因爲林道人、石道人和幽姑三位有着上茅傳承之人坐鎮,雖然失去了大量地盤,但還保持着一個完整的傳承體系,有一個可以稱之爲總壇的地方。

對比起來,本就是偏向旁門左道的梅山教和羅浮山,則是徹底分崩離析。

如今,流傳各地的梅山法脈,大多是和其他法教結合的產物。

例如和茅山法結合的茅梅,同閭山結合的閭梅,同魯班法結合的魯梅。

除去核心的梅山水法之外,基本上各家各脈的傳承都有所不同。

石道人低頭道:“乃是茅梅一脈。”

彌羅點頭,這也不奇怪,就好像茅山一系對彌羅對應的神位毫無抵抗力,結合茅山一系法門的茅梅一脈自然也不可能抵禦得住。

唯一讓彌羅驚訝的是,石道人竟然願意將這件事情告訴自己。

石道人似乎看出了彌羅的疑惑,直言道:“當代茅梅嫡系一脈,願意重歸茅山法脈,作爲一大分支,但希望能夠保證自身法脈傳承的完整性。”

“這些事情,你無需和我多言,法脈傳承的事情,你比我更懂。若是能夠安穩收服一地,不出現叛亂和戰亂等等情況,再好不過。”

彌羅的話語說完,石道人立刻點頭稱是,而後又是同彌羅彙報了一些情況後,便退了出去。

等石道人離開,彌羅又是取出寶鏡,藉着楊玉和養真身上的名字,觀察外界變化,同時也是以寶鏡映照四周,查看是否有修士前來探查。

而這一探查,他也是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存在。

那是一個眉目清秀的少年和尚,身上穿着麻布僧袍,手中握着一根木杖,站在盧城之外,想要進去,又似乎有些猶豫。

奇妙的是,周圍的人都對其視而不見,好似他根本不存在一樣。

最奇妙的是,這和尚的身上,竟然有濃郁的,宙光留下的痕跡,按照痕跡的程度計算,大約是一千兩百年前。

而那個時候,仙神尚且在世。

想到這裡,彌羅心念一動,寶卷之上一個名字浮現【仙道/神道·從八品太陰童子】。

下一秒,一個頭扎道鬢,身穿月白道袍,周身流雲環繞,月華相隨的童子緩緩落下。

架着月光出現在那和尚的身邊,垂下一縷月華,遮蔽周圍的氣息。

那和尚也不簡單,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手中木杖對着【太陰童子】揮去。

那木杖也是奇特,揮舞之間,竟然發出一陣陣好似金屬轉動的聲音。

其聲所過之處,月光扭曲,隱約有破開幻術的跡象。

【太陰童子】目光微微凝聚,其中月相變化,月華轉動。

下一秒,那木杖之上,纖維就是在內裡器具的震動,以及外部月華的壓迫下斷裂開。

“這是?”

藉着【太陰童子】的眼睛,看到那木杖內實物的彌羅,猛地起身。

那是一根鐵鞭類的兵器,長四尺,四棱無刃,其上又有點點金光,宛如龍鱗,和尚握着的位置,則神似龍首。

但在寶鏡映照之下,那兵器之上凝聚着四道氣息。

其一乃是一股源於東方的甲乙木氣,此氣至精至純,且非常微弱,卻是其餘三者的核心。

其二爲一道鋒芒畢露的庚辛金氣,有些類似於西方庚辛金氣,但具體是庚金,還是辛金,暫時不清楚。

其三則是一道巽氣,內裡隱含一縷神力,品質之高,勝過彌羅手中絕大多數的名字,唯有加持在彌羅妙有境上,得到三清氣護持的【神道/仙道·正七品境魔考】能夠比擬一二。

至於最後一道,則是一縷星光。

四道氣息外加鐵鞭的形象,彌羅第一時間猜出了這武器的本質。

“亢金龍!”

發現這一點的彌羅,伸手一劃,【十二月將】再次浮現,當然這十二位月將,並非跟隨楊玉二人離去的那十二位,而是彌羅藉助妙有境的特性,重新具現出的十二位月將。

伴隨着月將落下,【太陰童子】能夠驅使的月光也是更加濃郁,外加此地乃是盧城之外,二者能夠輕易借用妙有境和其餘神祇的力量,哪怕那鐵鞭再怎麼厲害,也無法掙脫。

月光不斷轉動,死死維持着幻象的存在。

和尚又是嘗試着搖晃起手中兵刃,依舊沒有變化。

見到如此景象,和尚立刻變了臉色,上前對着【太陰童子】道:“不知仙童何來?”

“不在嘗試一下?”

彌羅以【太陰童子】的身份詢問,那和尚摸了摸腦袋,道:“先前只是擔心遇到妖怪,現在已經弄清楚了,自然不需要在嘗試。”

(本章完)

第125章 鏡卷氣第558章 傳佛法第564章 半神屍第753章 少清派第577章 仙真與後聖帝君第793章 諸神的真實第399章 幽冥土第683章 三花凝第757章 二郎神第580章 九重神輝照宙光第388章 祭護法第467章 定海郡第204章 幽冥陰魂道第657章 北帝大魔王第804章 魚龍乘浪起第699章 化天地第237章 這不是羣毆第749章 證道機第70章 太虛幻境入口第792章 新舊三死神第671章 妙有天演四境第239章 玉微靈樞光第628章 帝君的境界第885章 何爲神第437章 輪迴法第427章 戒律僧第589章 天意高渺蒼茫第681章 四方鎮守第248章 形煞入體第689章 奏善府第268章 金虹城第374章 建木主第732章 崑崙仙第338章 被犧牲第768章 玉皇卷第136章 護法神第365章 玉皇相第891章 歸函夏第462章 理天光第418章 十方相第284章 畫中仙第99章 謀正九品位第186章 一筆落勝負分第178章 萬花谷來客第354章 太乙地藏第708章 滑頭鬼第66章 從八品仙神第703章 戰將起第303章 雲養清第167章 往兗過徐州第909章 光柱斷第758章 天兵降第843章 神器生死簿第442章 遊四方第410章 北陰法第458章 承天相第725章 結因緣第579章 二月初三文昌誕第71章 白赤金青紫第146章 掌玄臺第818章 萬鼠王坎靈第405章 赦罪相第2章 羽化天清食氣法第667章 大成鍊金術第566章 死寂世界更新推遲通知2022/07/23第393章 遇蠻修第328章 仙佛骸第353章 太白仙翁第635章 水部運三界第733章 萬民相第310章 故友現第132章 蝶驚夢第733章 萬民相第67章 初試名供養第97章 寒江魚鱗甲第127章 私人事第367章 德妙至第115章 玄鶴舞第575章 十方苦惡皆有終第717章 入霓虹第908章 兩百年第387章 重陽日第488章 神風拂第180章 北辰和幽天第365章 玉皇相第401章 引魂燈第772章 一窺歸墟見道顏第430章 菩提寺第644章 昊天太虛鑑第226章 從六品月份神更新推遲 2022/08/04第187章 馬蕭車轔響第245章 最大的問題第871章 慈尊輪迴第561章 妙有法第887章 救世主第496章 蕩魔神君第145章 妙有經第182章 邀真傳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