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

對朱厚照,其實太皇太后比張皇后還上心一些!

事實上,太皇太后已有七八個孫兒,不過除了朱厚照,大多不在京裡,譬如安陸王的兒子朱厚熜等等。

可相較於太皇太后而言,朱厚照的父親弘治皇帝,乃是自己在仁壽宮親自撫養大的,意義完全不同,而朱厚照,更是自小便看着!

在這仁壽宮外頭,可能會有人腹誹朱厚照幾句,覺得太子殿下有時候不太像樣子,可在仁壽宮,這太子殿下的風評卻簡直堪稱是千古好人,誰若是敢說半句不是,大抵是要拖出去喂狗的。

此時,朱厚照難得乖巧地道:“並不餓,兒臣是來送手抄道經的。”

一聽手抄道經,太皇太后便鳳顏大悅,笑着道:“難得你有孝心啊,沒有累壞你罷,你呀,平時只要來問安,哀家也就知足了,何須費這個功夫。”

說着,跟隨朱厚照而來的劉瑾將手抄的道經轉呈給仁壽宮的大太監王豔。

王豔四旬上下,大腹便便的樣子,身體發了福,他連忙從抄本從劉瑾手中接了過去。

太皇太后隨性地道:“來,給哀家看看。”

王豔便將抄本敬上,太皇太后接過,如朱厚照對方繼藩所說的那樣,太皇太后的眼睛有些花,只看到一團模糊的字跡,隨即笑了:“這是太子親自抄寫的,哀家心裡真是高興,王豔……”

“奴婢在。”

太皇太后道:“讀給哀家聽聽。”

似乎對於太皇太后而言,太子手抄的道經,總是意義不同,倘若就此束之高閣,總是覺得對不住太子的這番心意。

王豔自是能夠體會,忙又將手抄本接了過去,於是搖頭晃腦的,先讀起了道德經。

不過在預備讀的時候,他的眼神,顯然的恍惚了一下。

這字跡……是太子殿下的嗎?

不過等他回過神,小心翼翼地看了太子一眼,便見朱厚照朝他齜牙,他打了個寒顫,哪裡敢深究下去,便咳嗽一聲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字,乃是道家無上的真經,這一番的念下來,朱厚照雖是聽得枯燥無比,可太皇太后卻是樂在其中。

太皇太后崇信道學,這是宮中內外都知道的事!

自成化皇帝開始,由於成化皇帝信道,因而這宮中曾養着不少道人,成化皇帝偏好道家,是取其術,更偏好於煉丹和煉藥,而太皇太后耳濡目染之下,卻也對此深信不疑,只是……她更偏於經,認爲這些大道真經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靜。

待唸完了道德經,接着便開始唸經注了,王豔只掃視了一眼經注的擡頭,又是一愣。

太皇太后還等着呢,張眸道:“唸啊。”

王豔則又小心翼翼地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心裡有點惱火,怎麼,你還想拆穿本宮請人抄寫不成?

可王豔瞬間,卻是額上冷汗淋漓起來,連拿着經注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了。

太皇太后似乎也察覺到了異樣,不容置疑地看着他道:“念!”

王豔臉帶驚色,只好期期艾艾地道:“夫道者,元X虛無,混沌自然,二儀從之而生,萬有資之而形,不可得而爲名,強爲之名曰道…”

聽到此處,太皇太后也是同樣一愣。

果然,她也察覺出了問題,不過……她沒有做聲,可是面色,卻極凝重起來。

她沉默着,而王豔則小心翼翼地擡眸看着太皇太后的神色。

“繼續念下去。”太皇太后道。

朱厚照卻是一臉狐疑的樣子,他又不傻,怎麼會感受不到這一下子的不同尋常了呢?

王豔則更加戰戰兢兢了:“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絕,如經中道衝而用之之章,亦是首揭一道字……”

太皇太后的臉色,便更加沉重了,她身體甚至微微在顫抖。

良久,她閉上眼睛,板着臉道:“怎麼又不繼續念下去了。”

“奴婢……”王豔慌忙地跪下,哭喪着臉道:“奴婢萬死。”

太皇太后張眸,死死地看着王豔:“這於你何干,你萬死什麼?”

“老奴侍奉娘娘二十栽……”王豔魂不附體,期期艾艾地道:“一直陪在娘娘左右讀經書,仁壽宮中,網羅了天下的道德經經注,從未聽說過此版,這……這是歪曲經義,是離經叛道之說,奴婢竟是念出來,污了娘娘的耳,使娘娘損了道心,奴婢有萬死之罪,娘娘恕罪。”

根本……就沒有此版的道經經注?

朱厚照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難怪方繼藩抄經的時候,到了經注這兒,嫌原先那本經注不好,敢情……這經注……是他自己寫的啊。

其實朱厚照哪裡想到,這一本經注乃出自大明最出衆的道家學派危大有的手筆,危大有是洪武和文皇帝時期的道人,方繼藩既認爲危大有既然是那個時代的人,那麼這部《道德真經集義》自然早就傳世了,不但傳世,而且已受天下的推崇,否則,這一版的經注怎麼會流傳後世呢?

可方繼藩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時代的書,和後世是不一樣的。

後世之人,但凡是寫了一部書,便可以走出版,畢竟出版費不了幾個錢,油墨和紙張的成本並不高。即便不能出版,那也會放在網上,自然會有人對其進行傳播。

那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而方繼藩偏偏……

他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啊,他只認爲此書既是在明初時作成,那麼理應在明初時開始流傳!

哪裡知道,這部《道德真經集義》,雖是早早作成,卻根本沒有流傳於世,直到明末,因爲天下大亂,涌現出了大量的盜墓賊,最終纔開始流傳出來的。

這就好像《齊論語》一樣,人們只記得一般版本的論語,而齊論語早在戰國時就已編修成書,可因爲沒有流傳,結果到了後世,反而失傳了,直到海昏侯墓進行發掘,人們才從海昏侯墓中尋到了《齊論語》的蹤跡。

太皇太后對道經極爲重視。而在這個時代,道經絕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註解的,否則,在人眼裡,就是離經叛道了。

尤其是對於太皇太后此等推崇道學之人,更是如此。

仁壽宮裡,收藏了各家《道德經》的經注有上百個版本,每一個版本都是歷代帝王以及道家真人嘔心瀝血之作。

而這些經注,太皇太后可謂是耳熟能詳,王豔跟着太皇太后二十年,也是耳濡目染,只一看這篇《道德真經集義》,便曉得此經根本就不存在,一個不存在的道經,太子殿下怎麼抄來的?

何況……這沒來由的道經,居然敢私自對道德經此等道家經典作注,這是何等的狂妄,簡直……就是膽大包天啊。

至少他知道,太皇太后是勢必要震怒。

果然……太皇太后面上露出了極爲不悅之色!

在她看來,這是極嚴重的事,嚴重到什麼地步呢,不只是有人離經叛道,膽大妄爲。更可怕的是,太子居然抄來了這麼個東西,這麼說來,豈不是有人誤導了太子嗎?這太子被這離經叛道之言所矇蔽,自己這個作曾祖母的人,怎麼不不擔心呢?

“照兒,這是哪裡抄來的?”太皇太后繃着臉,厲聲喝問。

朱厚照也是RI了狗了,抄本書,也能抄出個事來?

見一向慈愛的曾祖母突都突然翻了臉,他頓時猶豫了,老半天,方纔期期艾艾地道:“兒臣,兒臣不知道啊……隨手抄來的……”

顯然,他只想矇混過關。

可惜,對於太皇太后而言,這件事實在是太嚴重了,這就如崇信四書五經的讀書人,得知太子居然對四書五經作另類的解讀一般,這是何等令人憂慮的事啊,甚至,這樣的事,可以將其列爲誤信奸佞了。

王豔則一臉猶豫,他自然清楚此事的後果,關係重大啊,自己分明看到,這手抄本,雖是刻意臨摹了太子殿下的字跡,可明顯,卻不是太子殿下抄錄的,若是沒有節外生枝,他當然不敢將此事告知太皇太后,畢竟,他可不敢得罪太子殿下的。

可是現在呢……現在卻是不同了啊,太皇太后震怒,勢必要徹查此事的,只要一查,便知道這並非是太子的筆跡,自己竟還爲太子殿下藏着捂着,這……不是找死嗎?

於是王豔忙道:“奴婢……奴婢覺得……覺得這所抄的經,並非是太子殿下的筆跡。”

此言一出,朱厚照的臉瞬間的垮了下來了。

要糟。

不過這種突發狀況,他似乎很有經驗了,倒沒有一下子變得手忙腳亂起來,而是立即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看着太皇太后。

可太皇太后在這深宮裡經歷了那麼多,又豈是那麼容易忽悠的?

她即便心裡頭將這曾孫當做寶貝,自然可以對朱厚照讓人幫着抄寫經書有所體諒,可她無法體諒的卻是,這經書,竟是離經叛道,鬼知道這裡頭是什麼妖言?

她厲聲喝問道:“是誰胡亂抄寫的?”

“這……”朱厚照倒沒有遲疑,幽幽地道:“是劉瑾!”

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請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第三百一十五章:彰顯國威第十五章:龍種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一百一十四章:金玉良言第二百五十七章:聖心獨斷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八百七十三章:天下大治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五百八十八章:大捷了第二百九十四章:真神器也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六百九十四章:精銳中的精銳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五百零二章:天降正義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聖明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七百五十四章:母子平安第九章:五花大綁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二百一十五章:功名利祿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八十五章:昏君第七百四十章:見駕第六百五十章:破肚第三十七章:加官進爵第三百零二章:一起立功第八百五十五章:有良心的人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四百一十三章:明察秋毫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第二百三十八章:聖人第一百六十五章:旗開得勝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第六十章:殿前奏對第一百九十五章:大功一件第六百四十八章:恩師 你還好嘛第五百四十一章: 奇襲第五百零二章:天降正義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賢啊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一章:震動天下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六百七十三章:美名遠播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二百八十四章:聖人之道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四百四十章:按在地上摩擦第一百一十九章:祥瑞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七百八十三章: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六百九十六章:漢道昌第五百二十一章:封侯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大戰第五十七章:天厭之第六百二十章:將軍百戰死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三百三十一章:令行禁止第一百一十九章:祥瑞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二百零三章:陛下的心都化了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第五百四十四章:戰功赫赫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六章:一門五貢生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章:五花大綁第六百零四章:發財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七百四十一章:天亡我也第七百五十五章:臣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