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也就是後金建國後第三年,努爾哈赤在農曆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反明,歷數明朝對後金國(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率步騎2萬嚮明朝發起進攻。撫順城以東諸堡,大都爲後金軍所攻佔!

撫順等地接連失陷,萬曆皇帝十分震怒,同時終於感到事態嚴重,派兵部左侍郎楊鎬爲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並決定出兵遼東,大舉進攻後金!不過由於缺兵缺餉,大軍遲遲不能開動,萬曆皇帝只能下令向全國加徵“遼餉”,援御倭例,每畝加派3釐5毫,共增加賦銀200多萬兩。並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兵力,增援遼東!

這個時候郭致遠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戰役”即將爆發,這場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可以說薩爾滸戰役就是明朝走向敗亡的開始,薩爾滸之戰將明朝的外強中乾徹底暴露無遺,也讓後金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乘勢攻佔開原、鐵嶺,征服了葉赫部,酋長金臺吉、布揚古被殺死,餘部俱降建州。並連年頻繁對明朝發起征戰,而明朝在此戰後元氣大傷,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擊,始終只能被動防守,幾乎是被後金鐵騎吊打!

在這場戰役前,沒有人能想到明朝這個龐然大物會敗給後金,因爲從雙方參戰的兵力來看,明軍擁有絕對優勢,此戰明朝抵達遼東的各部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朝鮮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一說47萬),而後金軍只有六萬人,怎麼看都不可能輸。

郭致遠卻知道此戰明軍必敗,因爲明軍雖然兵力佔優,但卻士氣低落,步調不一,將帥不和,互相掣肘,加上總指揮楊鎬剛愎自用,錯誤地採用分兵戰術,分兵四路,說是要圍殲後金軍,努爾哈赤也正是看到了明軍的這些弱點,制定了“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騾馬等駝畜28000餘匹,火器20000餘件,其餘各類軍用物資無數,從而使得此戰後後金實力極速膨脹!

雖然郭致遠對日益腐朽的朝廷已談不上什麼忠心,但卻也不願坐視歷史的悲劇重演,因爲薩爾滸之戰不僅是明朝命運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命運的轉折點,薩爾滸之戰後朝廷爲了應付後金的頻繁侵擾,不斷加徵“遼餉”,使得本來就負擔極重的底層百姓更加民不聊生,整個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郭致遠主動向朝廷上奏摺請求派兵前往遼東參戰,還表示所有糧餉都可以由他自己籌措,不需要朝廷費心,可朝廷根本不領他的情,你郭致遠想幹什麼?自籌糧餉來幫朝廷打戰?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心了?分明是居心叵測!你還是老老實實在東蕃呆着吧!

對這個結果郭致遠早有預料,萬曆皇帝本就對他心存忌憚,怎麼可能放心讓他帶着幾萬自新軍跑到離京城那麼近的遼東去呢?要是你支援遼東是假,圖謀不軌是真,趁朝廷對付後金無暇分心的時候,突然起兵造反,直襲京城不就麻煩了嗎?

所以郭致遠只能退而求其次,再給朝廷上了一道奏摺,表示願意向朝廷奉獻十萬兩銀子充作軍餉,在奏摺裡郭致遠還詳細分析了此次明朝軍隊和後金相比的優勢和劣勢,提醒在遼東前線的明軍指揮切記不可採用分兵戰術,而應集中兵力,尋求與後金部隊的決戰機會,否則必敗!

萬曆皇帝看了郭致遠奏摺前半段還很高興,看來這個郭致遠還是忠於朕的,知道朕缺銀子就給朕送銀子來了,可看到後半段臉就陰沉下來了,這戰還沒開打呢,你小子就預言此戰必敗,這不是觸朕的黴頭嗎?

不過不高興歸不高興,萬曆皇帝還是有些眼光的,看出郭致遠奏摺裡分析明軍和後金軍各自的優劣勢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把郭致遠的這封奏摺又轉給了在遼東前線負責指揮作戰的遼東經略楊鎬!

楊鎬是何許人啊,這傢伙就是個典型的“打戰外行,內鬥內行”的小人!史書上說他“自鎬用事以來,威令不行,賞罰不信,重私交而輕南將,則豪傑灰心,怯任,罪而卹典,則英雄短氣。”。

而薩爾滸之戰明軍在佔據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反被後金大敗和楊鎬的錯誤指揮也是有很大關係的,此戰前,楊鎬根本沒有做戰場偵察和敵情分析,對後金軍的戰鬥力嚴重低估,放言要全殲後金軍,不讓一人漏網,從而做出了分兵四路分進合擊的錯誤決策。

這也就罷了,更可笑的是楊鎬在開戰前爲了恫嚇努爾哈赤,竟愚蠢到讓後金逃兵帶書信給努爾哈赤,揚言已集結47萬大軍,並將真實發兵時間、行軍路線告知,自以爲明軍一到,努爾哈赤就會束手待擒,努爾哈赤接到楊鎬的信都快笑死了,明軍有這樣愚蠢的主帥,這戰想不贏都不行啊,後金對明軍的動向一清二楚,四路明軍卻是兩眼一抹黑,連後金部隊在哪裡都不知道,這就好比一個耳聰目明的人打四個瞎子,那還不是按倒一個揍死一個嗎?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聽得進郭致遠的建議呢,所以楊鎬接到萬曆皇帝轉來的郭致遠的奏摺後只是隨便翻了一下,便氣得把奏摺直接摔到了地上,嗤之以鼻道:“郭致遠不過一無知小輩,也配跟本帥談論兵事?待本帥大敗建奴,便向聖上請旨,領兵南下,破了東蕃島,將這目無朝廷的無知小輩押回京城受審!……”

郭致遠知道自己的建議不會被朝廷採納,但他一定要做點什麼,哪怕不能扭轉戰局,至少不能讓後金贏得那麼輕鬆,尤其不能讓後金趁勢進一步壯大勢力,否則大勢一成,郭致遠就算再有穿越優勢要想扭轉局面也難了。

第十章 趙士禎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似華的恐懼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二百零九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五十九章 狗屁不通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三百八十六章 本官早晚被你害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保險公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六十六章 撕破臉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二百四十章 亂兵如匪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打鴛鴦第三十四章 有得有失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就打到你服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六十五章 泰昌繼位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辦報紙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事宜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態度轉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一百四十七章 聯名彈劾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班奪權第三百一十章 告黑狀第三百七十八章 弗朗西斯第二百七十五章 徐學聚的可怕之處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四章 有得有失第三百零一章 移民計劃(一)第四十九章 再見趙士禎第二百七十五章 徐學聚的可怕之處第一百九十章 送大禮第一百章 妖孽少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容樂觀第八十三章 太平紳士第三百九十章 高爾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蕃土著第一百零九章 惡魔的微笑第三百六十四章 問策第二十四章 馬屁神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三百一十章 告黑狀第一百五十章 紅薯之父第一百七十四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五十一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三百三十章 顛覆認知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七十二章 羣體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二十一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四十九章 崑崙奴第四百八十一章 下屬(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治第四十章 再見伊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四百三十六章 慘烈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一百零二章 此戰必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六章 殺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胃口太大了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兵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二百五十章 離間(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三百一十章 告黑狀第九十九章 憋屈第二百八十五章 見太子(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